高三政治哲學復習提綱(2)
十四、發展的觀點及方法論 (唯物辯證法)
(1)〖原理內容〗:世界上一切事物都處在永不停息地變化發展之中發展的實質是事物的前進和上升,是新事物的產生和舊事物的滅亡。
(2)〖方法論〗:發展的觀點要求我們要用發展的觀點去看問題。
十五、事物發展的總趨勢(前進性與曲折性)原理及方法論 (唯物辯證法)
(1)〖原理內容〗:事物發展的方向是前進的,事物前進的道路是曲折的的,
(2)〖方法論〗:我們既要看到前途是光明的,對未來充滿信心,積極鼓勵、熱情支持和悉心保護新事物的幼芽,促使其成長壯大;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準備,不斷克服前進道路上的各種困難,勇敢地接受挫折與考驗,在曲折的道路上問鼎事業的輝煌。
★ 十六、量變和質變辯證關系的原理及方法論 (唯物辯證法)
(1)〖原理內容〗:①事物的發展總是從量變開始,量變是質變的必要準備,②量變達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質變,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③事物的發展就是這樣由量變到質變,又在新質的基礎上開始新的量變,如此循環,不斷前進。
(2)〖方法論〗:①積極做好量的積累,我們在任何事情都要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要腳踏實地,埋頭苦干,為實現事物的質變創造條件;②要果斷地抓住時機,促成質變,實現事物的飛躍和發展。
十七、 內外因辨證關系原理(補充)
原理內容:事物的發展是內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結果,內因是事物變化發展的根據,外因是事物變化發展的條件,外因通過內因起作用。
方 法 論:分析和解決問題時,堅持內外因相結合的觀點。
★十八、矛盾對立統一的觀點及方法論 (唯物辯證法)
(1)〖原理內容〗:矛盾即對立統一。
(2)〖方法論〗:矛盾的觀點要求我們必須用一分為二的觀點、全面的觀點看問題。
★ 十九、矛盾的普遍性原理及方法論 (唯物辯證法)
(1)〖原理內容〗:矛盾具有普遍性。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事事有矛盾,時時有矛盾。
(2)〖方法論〗:矛盾的普遍性要求我們在任何時候,對任何事物,我們要承認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積極尋找正確的方法解決矛盾。
★ 二十、矛盾的特殊性原理及方法論 (唯物辯證法) w.w.w.k.s.5.u.c.o.m www.ks5u.com
(1)〖原理內容〗:矛盾的特殊性,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同一事物在發展的不同過程和不同階段上有不同的矛盾,同一事物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兩個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
(2)〖方法論〗:矛盾的特殊性原理要求我們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 二十一、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辯證關系的原理及方法論 (唯物辯證法)
(1)〖原理內容〗: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關系,也就是矛盾的共性和個性、一般和個別的關系。①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聯結。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過特殊性表現出來,沒有特殊性就沒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離不開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沒有的。②二者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
(2)〖方法論〗: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辯證關系的原理要求我們要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導下,具體分析矛盾的特殊性,不斷實現矛盾的普遍性與特殊性、共性和個性的具體的歷史的統一。(要著重把握其方法論意義)
★ 二十二、主要矛盾和和次要矛盾辯證關系的原理及方法論 (唯物辯證法)
(1)〖原理內容〗:在復雜事物的發展過程中,處于支配地位、對事物發展起決定作用的矛盾就是主要矛盾。其他處于從屬地位、對事物發展不起決定作用的矛盾則是次要矛盾。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賴、相互影響,并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
(2)〖方法論〗:方法論要求:要著重把握主要矛盾,抓重點、抓中心、抓關鍵,又不忽視次要矛盾的解決,統籌兼顧。
★二十三、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辯證關系的原理及方法論 (唯物辯證法)
(1)〖原理內容〗:每一個矛盾中的兩個方面的力量是不平衡的。其中,處于支配地位,起主導作用的方面叫矛盾的主要方面。而處于被支配地位的方面叫矛盾的次要方面。事物的性質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決定的。矛盾的主要方面與次要方面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賴,并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
(2)〖方法論〗:要著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重視主流,但又不忽視矛盾的次要方面,即支流。
〖21、22共同方法論〗: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辯證關系的原理要求我們,要堅持一分為二的矛盾分析法,堅持兩點論和重點論相統一。反對一點論和均衡論。
★ 二十四、辯證否定觀原理及方法論 (唯物辯證法)
(1)〖原理內容〗:辯證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發展自己。辯證否定的實質就是“揚棄”。
(2)〖方法論〗:辯證的否定觀要求我們,既不能簡單地肯定一切,也不能簡單地否定一切,而要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克服的是舊事物中過時的消極的內容,保留的是舊事物中積極合理的因素。要樹立創新意識。
二十五、辯證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原理及方法論 (唯物辯證法)
(1)〖原理內容〗:辯證法按其本質來說,它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創新的。
(2)〖方法論〗:辯證法的革命精神和批判性思維要求我們,密切關注變化發展著的實際,敢于突破與實際不相符合的成規陳說,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觀念;注重研究新情況,善于提出新問題,敢于尋找新思路,確立新觀念,開拓新境界。
(四)社會歷史觀(2個)( 歷史唯物主義)
26、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的辯證關系。
【原理內容】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社會意識具有相對獨立性,對社會存在具有反作用。(社會意識隨著社會存在的變化發展而變化發展,落后的社會意識對社會的發展起阻礙作用,先進的社會意識可以預見社會發展的方向和趨勢。)
【方法論】要求我們注意形成科學的社會意識,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 27、人民群眾是社會歷史的主體原理。
【原理內容】人民群眾是社會歷史的主體,是歷史的創造者。【方法論】要求我們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發點,堅持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
(五)價值觀、人生觀(4個)( 歷史唯物主義)
★ 28、價值觀的導向作用原理
【原理內容】價值觀作為一種社會意識,對人們的行為具有重要的驅動、制約和導向作用。(具體體現在:價值觀對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動具有重要的導向作用;價值觀對人生道路的選擇具有重要導向作用。
【方法論】我們一定要樹立和堅持正確價值觀,發揮正確價值觀的導向作用。
29、 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
作出正確的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就必須⑴堅持真理,自覺遵循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 ⑵自覺站在最廣大人民的立場上,把人民群眾的利益作為最高的價值標準,牢固樹立為人民服務的思想。
★ 30、人生價值的實現原理。
【原理內容】人要在勞動和奉獻中體現和創造價值,要在個人與社會的統一中實現價值,在砥礪自我中走向成功。(后兩句還可以表述為:人生價值的實現需要一定的客觀條件和主觀條件。社會為人們實現人生價值提供客觀條件;個人需要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努力發展自己的才能、堅定理想信念和正確價值觀的指引等等。詳見課文P105~106)
【方法論】要求我們要在與社會的統一中實現個人的價值,同時要發揮主觀能動性提高個人素質,埋頭苦干,要有頑強奮斗精神,充分利用好客觀條件。
31.個人和社會相統一的原理。
【原理內容】社會發展是個人發展的基礎,社會發展也離不開個人的發展。只有在集體中,個人才能獲得全面發展其才能的手段,只有在集體中,才可能有個人自由。
【方法論】要求我們要在與社會統一中實現個人的價值,正確處理好個人與集體、個人與社會的關系。(◎個人、集體、社會的關系還可以參考課文P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