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游記散文 高中
山水游記散文 高中:周莊,夢里水鄉
外婆橋、鑰池橋,富貴橋,平安橋,那么多的橋,因了那么多的名人而蜚聲中外。石條,石階,石欄,水,泛著白光,粼粼然,讓你眼前的一切都因之凝滯。到處都是小橋流水,搞得我個個似曾相識,也就分不出個所以然了。盡管聽導游隨心所欲地侃得天花地墜。不過從張家、沈家的庭院來看,的確看到了明清遺風,倒也開了眼界,長了見識。從感官初步判斷,還是經商的好,經商,比做管更富裕氣派。因為很明顯,富商沈家比官僚張家闊綽得多。看來,熱也沒白熱,腳也沒白踩。不過,終究是抵擋不了那接踵擦肩的人流,只覺得心中煩躁,難得寧靜。
山水游記散文 高中:穿過秦嶺
向晚有路邊店,點了油燈招客歇息。外公在前邊一家家領看,我總覺得那店不干凈,一家家錯過去。最后,總算找了家車馬大店住了下來。那店,一進門就是一面大炕,可容十數人躺臥,也不分什么男女。外公、母親和我三人挨墻睡下。店里并無食堂,大門邊支起一口大鍋,客人們可以自帶米面,自己做飯。我想這種古樸,怕是明、清以來延習的風俗。
一夜無話。由于頭一天的跳跳蹦蹦,我的腿腳早晨下地時,已疼痛不堪。母親替我揉揉,發現腿已腫了。就這樣,又是一天行程。家鄉人把這種步行趕路叫“起旱”。這大約是與行船相對應的說法。
那次過秦嶺,是我一生對于遠行,對于大山的最初記憶。所以一想到過秦嶺,便有痛切的直覺先提醒我:艱難。
山水游記散文 高中:留在仰韶大峽谷的遺憾
一進那明亮寬敞的邃洞,如同走到了海底的神話世界。兩排淡淡泛著藍光的頂燈,把你的視線和想象引向更為深遠處,前邊看不見洞口,只是直直的長,長長的遠。車行5公里,洞子突然變得開闊。兩邊是高高的修竹野樹,底下是綠盈盈的青草鋪地。燈光也突然大開,如同到了地上的某一處休閑公園,讓你疲憊的身心為之一爽。近前一看,卻都是些人造的景觀。大約只是為了減輕司機的視覺疲勞,就這樣5公里一處,交替出現,把長長的邃洞分割成一片片風景。
別有洞天。那一刻,我在想象著聳立在頭頂的巖石、古柏、蒼松;想象著那些活躍在青竹、碧草間的野羊、猿類、以及各種珍禽;它們可以安然無恙,依舊過著它們千百年來無驚無擾的生活。
山水游記散文 高中:桂林游記之銀子巖游洞拾趣
遠遠望去﹐那粉色嫣然隱沒于青山綠樹間的巖洞便是銀子巖了。洞前排著長長的隊伍﹐四下熙熙攘攘﹐熱鬧非凡。下車來﹐沿途攀上半山腰的庭院時﹐一幅行草對聯出現在眼前﹕“游了銀子巖﹐一世不差錢。”
“沖著這句話﹐我也要游游。這輩子﹐我啥都不缺﹐就是缺錢﹗”經管的雙年笑道。
在導游的統一組織下﹐我們走進了若明若暗、涼爽異常的銀子巖。
銀子巖內別有洞天。銀子巖洞內的鐘乳石晶瑩剔透,潔白無暇,含有方解石、石英微粒的鐘乳石在燈光的照射下,宛如夜空的銀河傾斜而下,閃爍出象銀子似鉆石般的光芒。導游不失時機地指著奇石介紹道:“大家看,這些光芒像不像銀子?知道銀子巖名字的來歷了嗎?”話甫畢,迎頭出現一朵朵盛開的白蓮花;剛轉過身,又見一只凌空的蒼鷹在頂上盤旋;沒幾步﹐便又是一根高不見頂的擎天巨柱。
“文﹐那邊多美﹐去看看﹗”
我拉著朋友的手就跑﹐殊不知卻一腳踏進水里,發出一聲驚叫。原來﹐前面藍藍的天白白的云﹐舞袖的嫦娥﹐都是水中映出來的﹔真正的景色掛在壁上!我定了定神﹐還是沒有分辨出來。
如果用“奇”來形容肇慶的七星巖,用“古”來形容英德的通天巖﹐那用“趣”來形容銀子巖就再恰當不過了。大凡溶洞,無非就是鐘乳石,大自然鬼斧神工,塑造成或幔、或瀑、或柱、或針、或人、或獸、或神仙等不一而足,但桂林的溶洞卻有奇特的趣味。蓮花巖因為化學物質沉積形成石蓮花而名聞天下,蓮塘內有108盆石蓮花,底略小,口較寬,頂平而圓,靜靜的平放在塘里,高低一樣,大小差別不大,象現代人用規矩做出來、機械加工出來一樣,令人唏噓不已。更為有趣的是,前面看分明是觀音菩薩,走過去在紅光映照下又變成了女媧;初看時好像一朵朵石彩,轉個身就變成了一堆金黃色的玉米。
山水游記散文 高中:桂林游記之陽朔山水甲桂林
18日上午10點﹐經過11個小時的辛苦顛簸后﹐旅游車在陽朔青花瓷客棧停住。下車、落座、上飯菜。大家餓了一晚,便都不客氣,風卷殘云般“消滅”著桌上的早餐--饅頭﹑包子和桂林米粉。我先“搶”過來一碗米粉。我是一個喜歡吃的人,自然也想搞清楚桂林米粉到底好在哪里。平日里,桂林米粉沒有少吃,但總覺得和家鄉2。5元一碗的重慶米粉沒有什么兩樣。當貨真價實的桂林米粉散發出誘人的香氣時,我已經不自然地分泌出口水來。香不俗,色更出色:桃紅色的鹵牛肉片、鹵肝和著白生生的粉,隱隱透出黃豆、花生和酸豆角,猶如水墨畫一般。待入得口來,粉好似融化在唇齒間,各種拌料的味混合在一起,讓我不忍心咽下去。呵,雙眼未嘗山水,肚子已添米粉,幸福!
當導游告訴我們“下一站就是游覽陽朔風光”時,我再也坐不住了。文拉我去合影,我沒去,因為我心中總掛著“陽朔山水甲桂林”的疑惑。家鄉也有山,但大都如丘陵般分布而立;樹不多,這里一根,那里一叢,極不和諧。陽朔的山則不同。這些山一般都不高,大都在200~300米的樣子。它的奇處在與山與山一般不是相連,而是象雨后春筍,一叢叢突兀在大地上,象蘑菇孤立在大地上,或者象饅頭擺放在大地上,村莊、城鎮、城市以及道路、田地與之相依相偎,城中有山,山腳下有村,絕沒有大山連綿起伏的意思。
陽朔段的漓江水出奇安靜。聽導游講,漓江是世界級的游覽江,水質達到一級;這里江水隨著天氣的變化而變化。晴日,江水把朝陽映得霞光萬丈,把青山映得一絲無二;雨霧天,山云倒影入水,宛如油畫一般。一年四季,無論什么天氣來游覽,均不礙觀瞻。
我仔細觀察,發現陽朔的山水與小學語文寫的桂林山水更過之。“是不是說陽朔山水就是桂林風景的最佳代表呢?”帶著這個疑問,我隨大隊人馬向銀子巖進發。
山水游記散文 高中:桂林游記
說起桂林山水甲天下,陽朔山水甲桂林,今年暑假我有幸隨媽媽一起目睹了桂林的山山水水,桂林的風景真是美不勝收--漓江的水清澈見底,群山形狀各異,連綿起伏,遇龍河的瀑布更是一大奇觀呀!
驚遇龍河的瀑布是最驚險最刺激的了。就像李白說的:“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爬瀑布是真驚險的了,我們拉著繩索一步一步的向上爬,石壁非常陡峭,石壁表面被常年的浪花沖洗的滑溜滑溜的,一不小心就會滑下去。白花花的水沖洗著我的小腳丫,真是又舒服又刺激,就像吃了冰棍一樣涼爽。我慢慢的爬上了一顆大石 頭上,可是那石頭太滑了,一站上去還沒站穩就掉了下去,幸好有驚無險。
奇漓江的山形狀各異,連綿起伏。我們順著竹筏漂流而下,我站在甲板上舉目四望,啊!進入我眼簾的第一個景點是有九馬山,這座山是天然形成的石壁,上面凹凸不平,形成了一幅幅像馬頭一樣的圖案,那就是著名的“九馬畫山”,據說周三分鐘能看出九匹馬,陳毅副只能看出八匹馬。我也認真的說了起來,果然,有的昂天長嘯,有的低頭飲水,還有的在奔跑……我們的游船繼續向前,一路上我們游覽了神奇的羊角山,奇特的螺絲山,美麗的五指山……數不勝數,奇特而美麗。
美“桂林山水甲天下,陽朔山水甲桂林”,到了陽朔,才體會到了陽朔山水的美麗。藍天,白云,一座座青翠的石壁連綿不斷,倒影在清澈見底的河水中,構成了一副美麗的圖畫。到遇龍河漂流時,我們坐著竹筏子慢慢向前行駛,在下坡的時侯,唰!我們順著竹筏“飛流直下三千尺”,濺起了白白的水花,就像下起了雪花一樣。一幅美景出現在了我們面前,我們也仿佛就在畫中行走,太美了!。
桂林--這是天生麗質,這是自然的美!
我愛你--桂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