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憶高考的散文范文
回憶高考的散文一
上了十余年的學考試無數,上至全國高考,中至市級會考,下至期末考期中考月考周考天天考,我是逢考必參加。所有考試中,高考最重要。留給我的印象也最深。
記得六月六號那天我的心情很特別,明天就高考但是我那天特爽。因為從今天起我就再也不用聽老師嘮叨了。在高三的下半學期,每月每周每天都有考試和排名,這還不夠,更甚的是老師還整天跟這兒給你算時間,還都特沒譜!明明剛四月份兒,丫掰著手指頭算愣說還有一個月的時間,我看他們還是嫌我們壓力小。
六月七號,高考開始,每個人臉上的表情都那么凝重。我按照考號順序坐在窗邊,此時也不在乎周邊的人,因為像高考和中考,功夫都放在平時。鈴聲響起一男一女兩位監考老師走了進來。和以往重要考試一樣,老師都穿著正裝。很平靜的一笑不笑,因為只要一笑所有的原則紀律還有威嚴都打了折扣,人心一散隊伍就不好帶了。更甚的是那個監考老師還厲聲厲色的咳了一下。這讓我想起了“威一武”。接著就說什么考試紀律和作弊的后果,還有監控設備等等。說這些的目的就是一個:讓我們知道他不是一個人在戰斗,他不是一個人!!!
也可能是給我們營造放松的氣氛,或別的什么原因,他又和藹可親的說門外有熱水,有同學需要的話他們可以幫接,要是橡皮筆等物品掉地上了舉手示意他們幫檢。要是考試中誰去廁所他們陪同一起去。那么煽情的話從丫口中說出來怎么就覺著特操蛋呢!在發卷子之前要核對準考證,確定真實身份以防替考。這時我看到每個人都信心滿滿的挺胸抬頭,來證明自己的“清白”。
開考后,真是什么人都有:專心答題的、東張西望的、愁眉苦臉的、欣喜若狂的、還有睡覺的!真服了。
望出窗外,看見栓在樹上的一道道紅條幅上面寫著一堆狗屁形式口號,樹下兩個警察正和一個女醫生有說有笑。大門無情的攔著一群群心急火燎、望眼欲穿的家長,再遠點兒能看見大嗓門的汽車一個個都捂著嘴繞道走,再遠點兒,再遠點兒,也許就能看到我未來的大學了吧。。。
終于最后一場的收卷鈴聲響了,監考老師也露出了笑容,一份份的把卷子收走。一同收走的還有我們的高中時代。沒錯,三十份卷子三十份青春,就這樣用漿糊封條一貼,三十個命運就在這里掙扎。
高三,怎能是一個累字了得!
回憶高考的散文二
每年高考的日子,看著男女考生一臉陽光,信心滿滿地走入尊嚴肅穆的考場,總會想起自己參加高考的經歷。
三十六年前的1978年夏天,那是十年__后恢復高考制度的第二年高考,回鄉十年后,這一年,我走進了對我來說整整遲到了十年的高考考場。
我是老三屆中的六八屆高中畢業生,也就是說,在校就只讀了一年的高中,所以文化功底十分薄弱,盡管高一時超前學過高二的部分數學內容,但是離高中畢業的學業水平還差得遠。那時高考考五科,每科總分各100分,總分500分。語文數學是文理科必考的科目,另外三科,理科考物理、化學、生物;文科考政治、歷史、地理。鑒于此,我報考了文科。
當我決定參加高考時,距離高考時間僅僅剩下21天。那時我在中學當民辦教師,那所中學是鄉鎮完中,這為我考前復習提供了便利條件。每科考試大綱,考試說明,考前復習材料都能夠及時拿到,這為我節省了很多時間。我心里盤算,在五科中,語文不再花時間(也安排不上時間);數學復習就靠完成學校發給應屆考生的練習題,最多去請教相關學科的同事,也沒有時間去班上聽課;另外三科就靠自己拼命的死讀硬記。因為學校教師緊張,不允許自己放下工作,請假回家專心準備高考。那十幾二十天,可以說是我一生中最緊張日子。沒有住校,天天學校家里來回跑,備課,上課,批改作業,處理班級事情,學校例行開會,一樣都不能少。這樣,我只好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空余時間,包括上廁所也記著帶書,這短短的時間可能還會背下一道題。那時鄉里還沒通電,晚上在煤油燈下讀書,讀著讀著,就靠在桌旁睡了,醒來再接著讀。
現在想想,那時之所以拼盡全力地復習迎考。一是因為打小讀書就想上大學,__碎了自己上大學的夢,現在是難得的機會,過了這個村,就沒了這個店。只有七七年和七八年兩年,放開年齡限制,明年就沒有機會再參加高考了。其次,也是我做此一搏參加高考的根本原因:要改善生存的現狀。十年的農村經歷告訴我們這一代人,在中國,城鎮農村,以及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的待遇可以說天壤之別,要改變個人命運,改善家庭現狀,這次高考意義非同尋常。民間說,高考是跳龍門的好機會;高考成敗決定你吃米,還是吃谷子(居民國家供應大米,旱澇保收;農村戶口生產隊發稻谷,能不能吃飽要看天年);高考成敗是穿皮鞋和穿草鞋的分水嶺。回鄉十年,我勤勤懇懇勞動,種田,一年四季不敢隨便休息,每個工分只得5分錢,一天8分掙四角錢,每年分紅的錢不夠買全家的口糧。我做過建筑工地的小工,雖然很苦很累,工資也低,一天才一元兩毛錢,就圖每月可以拿到現金。我還做過農場的季節工;做過挑山工。但不管怎么艱苦付出,還是無法讓家里的日子過得寬松些。
天道酬勤,近二十天廢寢忘食的拼搏,終于有了好的回報,高考總分過了本科。對此,我心滿意足,因為,我僅僅是讀完高一的學生,卻勝出了。盡管心里很想選擇上好一點的本科,可是,家庭的現實不允許,家里還有兩個孩子需要撫養,所以,報志愿時毫無猶豫地報了師范專科學校。一來,這類學校不要學費,還有伙食補貼,上學期間除了穿的,其他基本可以不花錢。重要的是,學制只有兩年,容易過,熬過兩年就可以了。
由于備考過度勞累,營養不夠,考完后病了一場,萬幸的是,一個月后病愈,順利通過體檢。
時光荏苒,彈指間三十六年的時間過去了,我常常回首那決定人生轉折的二十天,每當此時心里總是五味雜呈,一言難盡,為自己在人生轉折點做出的重要選擇高興,也深感“窮則思變”產生的巨大力量。
回憶高考的散文三
總是日復一日的穿梭,不斷重復的來來往往。逝去的是空白的時光,留下的是揮之不去的感傷。一遍一遍的懷疑,前面是否還有光明。流星滑過,真的能給我帶來快樂嗎?
大街上充斥擁擠的人群。我從一件件干凈的西服間滑過,踏著一塊塊緊裹大地的石板,不斷的重復。
家在郊區,依著山,山靠著家。家門口是一汪清水,總是靜的沒有一絲漣漪。陽光彌漫的時間,魚兒的影子就悄悄的映在了我家那白白的墻上。
總是懷念自家菜園的韭菜的味道。那來自泥土的氣息,似乎還夾雜著無名的芬芳。那鮮嫩的感覺告訴我菜葉里還有晶瑩的露水。盡管每次一個人在家時,除非彈盡糧絕,除非親自在電話里叮囑我去記得去摘菜,但我光顧菜園的次數用十個指頭就能數清。
那是一段平淡幾似麻木的日子,生活的波濤被堅硬的湖面冰封。我猶如滑入恐怖的時光隧道,陷入無數個輪回。生活就像同一幕話劇,一遍一遍不厭其煩的上演。騎著自行車穿行在嶄新與破舊之間,我時常感到眩暈,失去方向。堅硬的水泥路,在我的眼前模糊,慢慢扭曲,變形。起點,終點,消失在我的視野中。我象一個快要執行槍決的死囚,尋著從紗布中透過的光明,無頭蒼蠅似的奔跑。最后仍然歸宿般的回到想要逃離的地方。
我總是想從同路人的眼中找尋點什么,卻發現那眼神在漸漸的衰老,瞳孔中透出的光在漸漸的黯淡。我只好移開我的眼神,孤獨的望向藍天,找尋那期許中的干凈。
家門口的那條路終于裝上了路燈,我家恰好夾在兩盞路燈間。晚上獨自一人回家的我在黑暗里找不到我家的門。總要推著自行車艱難的爬上離家不遠的那個陡坡,我僅存的一點力氣也被消耗殆盡。推著車,四周是不斷蔓延的黑暗,涼颼颼的風不斷吹過我的臉頰。搖搖晃晃的枝椏,婆娑的樹影,似乎預示著鬼魅的來臨。我的心像躲在冬天的角落里,瑟瑟發抖。
看過“ 回憶高考的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