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高考基因分離定律專題概念復習
時間:
子媚2
高三生物
基因分離定律知識點1:科學方法:假說演繹法
觀察現象→提出問題→提出假說→演繹推理→實驗論證
基因分離定律知識點2:分離定律的實質
在生物體細胞中,控制同一性狀的遺傳因子成對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時,成對遺傳因子發生分離,分離后的遺傳因子分別進入不同的配子中,隨配子獨立地遺傳給后代。具體表現為:雜合子F1產生兩種配子,分別為含D的配子和含d的配子,比例為1:1。
基因分離定律知識點3:細胞學基礎
遺傳因子就是基因。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體的相同位點。在減數第一次分裂的后期等位基因隨著同源染色體的分離而分離,獨立進入配子,隨配子獨立傳給后代。所以基因分離定律的適用條件為:一對基因控制的性狀的;染色體基因才可以,而線粒體與葉綠體基因完全不符合分離定律;發生在有性生殖過程中。
基因分離定律知識點4:驗證分離定律的常見方法
自交法 雜合子自交后代出現3:1的分離比可驗證。
測交法 測交后代出現1:1的比例可驗證。
花粉直接檢測法 若含有不同基因的花粉表現型不同,可直接檢測花粉來驗證。如純種的糯性水稻與非糯性水稻雜交,取F1的花粉加碘液染色,顯微鏡下觀察,半數藍黑色,半數橙紅色。
基因分離定律知識點5:特殊原因導致特殊分離比
顯性純合致死可導致2:1的分離比;不完全顯性可導致雜合子的自交后代出現1:2:1的分離比;從性遺傳(即雜合子在雌性個體與雄性個體的表現型不同)現象可導致雜合子親本的后代雌雄性別中顯性與隱性的比例不同,一般為1:3或3:1。
基因分離定律知識點6:伴性遺傳遵循分離定律
性染色體上的基因的遺傳同樣遵循分離定律,但因為其位于性染色體上其后代表現常常與性別相關聯,寫遺傳圖解一定要把性染色體寫出來。需與常染色體上的基因的遺傳相區分。判斷一對相對性狀的遺傳基因位于常染色體還是性染色體,常用正交與反交實驗。
看了“生物高考基因分離定律專題概念復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