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伊人网站-亚洲伊人精品-亚洲伊人电影-亚洲一在线-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久久国产一区

高分網 > 高中學習方法 > 高三學習方法 > 高三歷史 >

高三歷史:論證分析型選擇題解答

時間: 春燕2 高三歷史

  論證分析型選擇題是從問答題中的論證題發展過來的,這類題型有兩種形式。一是在題干中提出歷史結論或以一段材料作為論點,二是在題干中列出一些歷史事件或歷史現象。下面是學習啦小編整理了高三歷史:論證分析型選擇題解答,供你參考。

  論證分析型選擇題是從問答題中的論證題發展過來的,這類題型有兩種形式:

  一是在題干中提出歷史結論或以一段材料作為論點,要求考生在備選項中選出與之相符合的論據或結論。其中題干中所展現的內容多是教材中未出現的結論,而選項則多是教材所涉及的內容。

  二是在題干中列出一些歷史事件或歷史現象,備選項是依據這些歷史事件或歷史現象得出的結論。

  高三歷史論證分析型選擇題解答時可采用的方法有:

  一、"史論結合法",即選擇正確答案時,要運用正確的史學理論去評價史實,所以在平時學習時不能單純記憶歷史事實,而要深入理解歷史概念的含義,分析歷史概念各角度之間的相互聯系并比較其異同。

  二、要注意歷史現象歷史概念所反映的歷史理論,同時注意不同的角度、側面所說明問題的異同。要真正理解論點所闡釋的歷史概念、歷史結論的內涵與外延。

  三、做題時既要注意論點與論據的對應,同時又要注意論據對論點的論證過程,所以有些試題中的幾個備選項從表述上分析都是正確的,但同論點結合起來分析,能發現其論證過程是不正確的。

  四、此類題較多的表現為程度型選擇題,四個備選項作為四個論據從表述上可能全部或部分是正確的,但是只有一個是最能論證論點的,所以在做題時還要明確論據與論點之間是否符合邏輯關系,論證是否合理。

  高三歷史論證分析型選擇題例題:

  【例1】在20世紀第二個十年間,堪稱中國歷史轉折之里程碑的是

  A.武昌起義、中華民國成立B.《新青年》創辦、武昌起義

  C.五四運動、《新青年》創辦D.中華民國成立、五四運動

  【解題思路】解答本題的關鍵是注意時間限制"20世紀第二個十年間",還要注意"中國歷史轉折之里程碑",即具有劃時代的影響的事件。辛亥革命,成立中華民國,標志著中國封建君主專制政體的結束,而五四運動標志著中國無產階級作為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歷史舞臺,中國革命開始進入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所以這些都是中國歷史轉折之里程碑。

  【答案】D

  【點撥】在做這樣的里程碑式的試題時,可以采用歷史事件影響比較法,即將這些事件放在一起進行比較,選取那些具有全局性的重大影響的事件。如本題中武昌起義和《新青年》的創辦都只是辛亥革命和新文化運動的開端,不具有全局性影響。

  【例2】太平天國運動之所以是中國農民戰爭的最高峰,主要是因為

  A.其規模和延續時間均屬于空前B.建立了與清政府對立的政權

  C.制定了比較完整的革命綱領D.對封建王朝的打擊空前沉重

  【解題思路】所謂的"最高峰",即太平天國達到了以前農民戰爭所沒有達到的高度,實際上是將太平天國運動同以前的農民運動進行比較。A、B、D三項在古代的農民戰爭中就已達到,太平天國運動在這些方面沒有質的突破。太平天國運動提出了廢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天朝田畝制度》,這在中國農民戰爭史上是第一次。

  【答案】C

  【點撥】此題屬于程度型論證題,四個備選項都能證明題干所表述的論點,但關鍵在于哪一選項最能體現這一問題。

  【例3】下表為1851年歐美主要國家城市和農村人口的統計,從此表中的史實來看最能說明的問題是

  A.工業革命促進人口由農村向城市流動

  B.工業化程度越低,農村人口比例越大

  C.除英國外其他國家還未開始向工業化過渡

  D.人身依附關系與各國農村和城市人口所占比例無關

  國家總人口農村人口百分比城市人口百分比

  英國1800萬人48%52%

  法國3600萬人75%25%

  俄國5900萬人93%7%

  美國2300萬人87%13%

  【解題思路】此題中最具有干擾性的是A項。但試題中涉及到的時間是1851年,此時法美等國也已完成了工業革命,根據上表可以分析得出,雖然法美此時也已完成工業革命,但工業化水平較低,這樣就可以排除A項。C項不能從表中直接分析出來,D項的表述是錯誤的。

  【答案】B

  【點撥】此題是一道材料論證題,同學們在做此題時要認真分析表格中的每項內容以及整個圖表所體現出的規律,并由此分析其所反映的問題,排除備選項中與圖表無關或關系不大的內容,然后再結合題干要求進行分項選擇。

  【例4】孔子說"君子和而不同",下列事件能體現這一思想的是

  ①美蘇爭霸局面的形成②《聯合國家宣言》的發表③亞非會議的成功④《辛丑條約》的簽定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③④

  【解題思路】此題應首先理解孔子這句話的意思,即雙方和睦相處,但并不強求對方在各方面同自己一致,實際上就是求同存異。①是美蘇之間的斗爭,④是帝國主義對中國的侵略,所以應排除。《聯合國家宣言》的發表是不同制度的國家為了共同反對法西斯的進攻而走向團結,亞非會議以求同存異為原則,實現了亞非國家的團結。

  【答案】C

  【點撥】此題論點中包含兩層含義,所以也要求備選項從兩個方面進行體現,既有"不同"的一面,又有"和"的一面。

  【例5】維新派與頑固派之間的論戰之所以被評價為"形成中國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是由于

  A.論戰改變了清朝政府愚昧無知的狀況

  B.論戰中提出了學習西方科技,興辦近代工商業的要求

  C.在論戰中首次提出學習西方政治制度的要求

  D.資產階級正面抨擊了封建思想,闡述了資產階級政治制度

  【解題思路】此題的關鍵在于"思想解放"四字,就是批判舊的,倡導新的,所以A顯然是錯誤的,B、C是論戰的內容,但是這些不足以成為思想解放潮流的理由。所以只有D是正確的。

  【答案】D

  【點撥】通過此題可以反映出,同學們在做題時主要是找出論點中的核心,同時要對這些基本概念能準確理解,如本題中的"思想解放"。所以在平時學習時要對這些概念和內容進行認真分析。

14500 主站蜘蛛池模板: 科洛弗| 首映式| 彻夜之歌为什么被禁| 兔子电影| 杨玉环一级片| 戏王之王演员表| 永恒万花筒佐助壁纸| 中转停留| 战上海老电影战争片子| 好心人| 美女抽烟的视频| 广西地图全图可放大| 女老板| cctv16节目单| stylistic device| 听风者电视剧演员表| 赵健的读书日记| 王尧个人简历| 冬日行动电影免费观看| 李慧珍演的电影有哪些| 真爱的谎言| 同性恋免费观看| 刘洋男演员| 五年级下册景阳冈笔记| 《平凡之路》电影| 小酒窝| 学霸考砸了被父母打的视频| 宿松百姓论坛| 鬼娃娃花子| 真的爱你中文谐音歌词| 女干.com| 2014春节联欢晚会| 凤凰卫视节目表| 龙虎少年队2| 黑红| 翡翠台高清直播| xxxxxxxx| 女同视频在线观看| 少妇灌肠调教日本视频| 跳跳动画| 爱欲告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