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學鐵及其化合物知識總結
高中化學鐵及其化合物知識如下:
一、鐵
1、位置、結構:
(1)FeVIII族(過渡元素);
(2)原子結構示意圖:
3+(3)常見離子: Fe(強氧化性)
2+Fe(強還原性)。
3、物理性質:
(1)純鐵抗蝕能力強
(2)具有一般金屬的物理通性。
(3)黑色金屬(鐵鉻錳)
4、化學性質:較活潑
(1)與非金屬單質:
3Fe + 2O2 ??? Fe3O4
△Fe + S === FeS 點燃
2Fe + 3Cl2 ??? 2FeCl3 (棕黃色煙)
1 點燃
(2)與H2O
3Fe + 4H2O(g3O4 + 4H2
(3)與酸
①與非氧化性酸:如鹽酸、稀硫酸
+2+Fe + 2H = Fe + H2↑
②與氧化性酸:如濃硫酸、濃硝酸、稀硝酸 Fe+4HNO3(稀)=Fe(NO3)3+NO↑+2H2O
△Fe(SO) +3SO↑+6HO 2Fe+6H2SO4(濃)===24322
(常溫鈍化)
△Fe+6HNO3(濃)===Fe(NO3)3+3NO2↑+3H2O
(常溫鈍化)
(4)與鹽:
2+2+Fe + Cu = Fe + Cu
3+2+Fe + 2Fe = 3Fe
二、鐵的氧化物和氫氧化物
1、氧化物
2、鐵的氫氧化物
[注]制取Fe(OH)2時,為什么要用新制的FeSO4
溶液?為什么要將吸有NaOH溶液的膠頭滴管插入液面以下?
2+3+三、Fe和Fe的相互轉化網絡圖:
Fe
233
(1)判斷離子共存
2+3+-①Fe、Fe均水解,與HCO3、[Al(OH)4]-、CO32-等因水解相互促進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
②Fe3+與S2-、I-、HS-、SO32-,Fe2+與NO3-(H+)、ClO-、MnO4-(H+)在溶液中因氧化還原反應不能大量共存。
(2)鹽溶液的配制與保存
①Fe2+的鹽溶液:加少量鐵粉,防止Fe2+被氧化;加少量相應的酸,防止Fe2+水解。 ②Fe3+的鹽溶液:加少量相應酸防止Fe3+水解。
2+3+四、Fe和Fe的檢驗:
3+1、Fe的檢驗:
(1)溶液呈
(2)加NaOH溶液,現象有紅褐色沉淀生成; 3+-Fe+3OH===Fe(OH)3↓(紅褐色)
(3)加KSCN溶液,現象 ;反應式 ; 3+-Fe+3SCN===Fe(SCN)3(紅色)
(4)加苯酚,現象;
(5)淀粉碘化鉀試紙,現象3+-2+。2Fe+2I===2Fe+I2
2+2、Fe的檢驗:
(1)溶液呈 色;
(2)加NaOH溶液,現象 先生成白色沉淀,
迅速變成灰綠色,最后變成紅褐色 Fe2++2OH-===Fe(OH)2↓(白色沉淀) 4Fe(OH)2+O2+2H2O===4Fe(OH)3 ;
(3)加KSCN無明顯現象,再加氯水,現象 。
2Fe2++Cl2===2Fe3++2Cl-
Fe3++3SCN-===Fe(SCN)3(紅色)
高中化學必考知識點總結
加熱蒸發和濃縮鹽溶液時,對最后殘留物的判斷應考慮鹽類的水解
(1)加熱濃縮不水解的鹽溶液時一般得原物質.
(2)加熱濃縮Na2CO3型的鹽溶液一般得原物質.
(3)加熱濃縮FeCl3 型的鹽溶液.最后得到FeCl3和Fe(OH)3 的混合物,灼燒得Fe2O3 。
(4)加熱蒸干(NH4)2CO3或NH4HCO3 型的鹽溶液時,得不到固體.
(5)加熱蒸干Ca(HCO3)2型的鹽溶液時,最后得相應的正鹽.
(6)加熱Mg(HCO3)2、MgCO3 溶液最后得到Mg(OH)2 固體.
(9凈水劑的選擇:如Al3+ ,FeCl3等均可作凈水劑,應從水解的角度解釋。
(10)的使用時應考慮水解。如草木灰不能與銨態氮肥混合使用。
(11)打片可治療胃酸過多。
(12)液可洗滌油污。
(13)試劑瓶不能盛放Na2SiO3,Na2CO3等試劑.
高中化學必考知識點
有機部分:
氯仿:CHCl3 電石:CaC2 電石氣:C2H2 (乙炔) TNT: 酒精、乙醇:C2H5OH
氟氯烴:是良好的制冷劑,有毒,但破壞O3層。 醋酸:冰醋酸、食醋 CH3COOH 裂解氣成分(石油裂化):烯烴、烷烴、炔烴、H2S、CO2、CO等。 甘油、丙三醇 :C3H8O3 焦爐氣成分(煤干餾):H2、CH4、乙烯、CO等。 石炭酸:苯酚 蟻醛:甲醛 HCHO :35%—40%的甲醛水溶液 蟻酸:甲酸 HCOOH
葡萄糖:C6H12O6 果糖:C6H12O6 蔗糖:C12H22O11 麥芽糖:C12H22O11 淀粉:(C6H10O5)n
硬脂酸:C17H35COOH 油酸:C17H33COOH 軟脂酸:C15H31COOH
草酸:乙二酸 HOOC—COOH 使藍墨水褪色,強酸性,受熱分解成CO2和水,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