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高效學習方法有哪些
地理學習對于大多數高一的學生來講確實有些困難,原因主要有兩方面:一是因為中考不考地理,初中時學校、老師對地理的教學都不重視,同學們很自然地認為地理是“副科”,學得好與差、甚至學不學都沒有什么關系,這就不僅造成了學生的地理基礎薄弱,更重要的是使學生從思想上不重視地理的學習;二是與地理學科的特殊性有關。地理是高中階段各學科中唯一跨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兩大領域的學科,要學好地理,必須同時具備理科思維和文科思維。
高三地理高效學習方法有哪些
一、扎實一輪復習,搭建基礎知識框架
“能力為主導,知識為基礎”是高考永恒的話題。高考試題無論怎樣變化,都是地理基礎知識的不同演繹和遷移,即使是綜合試題也是在基礎之上的綜合。如果基礎知識不扎實,就很容易在考試過程中遇到障礙。
一輪復習正是對基礎知識進行全面盤點的階段,因此,同學們一定要重視這個階段的復習,力爭做到“當天內容及時消化,每單元知識及時鞏固”,力爭吃透每個知識點。方法上我的建議是:做好筆記整理工作,梳理知識框架。“一天一小梳,一單元一大梳”。
二、重視地圖訓練,將地理知識落實到地圖上
地圖是地理學科的第二語言,高考試題也往往以地圖為切入點,近年來高考試題的采點多出現微觀、局部地區,這就要求同學們有很強的讀圖能力和區域定位能力。
加強空間定位。特別注意十條經線、五條緯線,準確找出這些
線穿過地區的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在經緯度跨度不超過十度范圍內描一幅輪廓圖,說出其中的位置、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學會在地圖上分析自然問題、環境問題、能源問題、氣候問題等等。經過這樣的訓練,將地圖裝在胸中,在地圖上應對知識點。
注意讀圖先后順序。①先讀圖的主題,即圖名;②看清圖例、比例尺和方向;③注意細節,知道該圖表現的主要內容、范圍等,再觀察圖的具體內容,觀察要仔細全面,不要漏掉每一個信息;④聯系實際。學會變圖,如圖圖轉換(剖面圖轉換為平面圖),圖文轉換等。
強化圖與圖之間的轉換。剖面圖轉換成平面圖、平面圖轉換成立體圖、局部圖轉換成整體圖、表格轉換成曲線圖、扇形圖與柱狀圖的轉換等等。
圖與文之間的轉換:盡可能將地理課本中所有的知識點放在各類圖形上去理解與掌握,不要憑空去記、去背,學會圖文轉換。比如拿到一幅等高線圖,能從圖上等高線的走向、密度、遞變規律中讀出山地的走向、坡度的大小、發展農業的方向等等。
學會用圖,如用圖歸納總結地理規律或特點,用圖記憶等。用圖記憶就是記的時候,應該直接把文字放到圖上記,當涉及到這個知識點的時候,你的腦子里反映出來的是有文字的圖片而不單是文字,你便可以象讀圖一樣回答各種問題了,不管是文字題還是讀圖題都可以解決。
總之,學習地理要學會掌握使用地圖的方法,養成讀圖、用圖和收集地圖的好習慣,“左書右圖,圖文并茂”,從地圖中獲取知識信息,發現知識、提高技能。地圖是工具,也是最好的老師,同學們學會了使用地圖的方法和習慣,學習地理就會學得輕松、學得有趣,才能學好地理。只要掌握了正確的讀圖方法,培養良好用圖習慣,形成基本的地理技能,你就已經掌握了學習地理課的最重要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