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2023春季高考作文
本次寫作題仍采用考生熟悉的樣式,試題指向明確,有較大的開放度,考生可對題中的觀點或認同,或反對,或辨證思考,調動已有的學習積累,結合生活經驗,開掘其豐富內涵和多維指向。
題中“重要的東西”可以是有關世界認知的基本問題,也可以是日常生活交流中的常見話題,對其內涵的界定是文章展開的必要起點。考生可以從物質性與精神性、實在性與虛擬性等角度對“重要的東西”進行分類,確定個性化、多樣化的標準,形成獨特的思考。“所有”一詞強調了范圍,隱含著考查考生思維的全面性、縝密性的要求。由此,考生對生活問題關注的深度,以及個人價值取向的思考得到比較全面的反映。
題中“在很早以前就提到過了”引導考生回溯歷史,在重訪中探索,更好地傳承與理解文化積淀。“很早以前”引導考生思考當下所認同的“重要的東西”在歷史上是否被提及,是否同樣重要,是否采用一貫的標準。“很早以前”在時間的界定上有一定的開放度,考生可以結合人類發展的大背景進一步明確。那些“重要的東西”即使已被提到,它們的價值也許仍有進一步揭示的空間,還可以面向未來,進一步展望這些“重要的東西”又將何去何從。以上論題的展開過程,是考生認識逐步深化的過程。
本次寫作題保持了上海卷一貫的思辨特色,引領考生在寫作中獲得精神成長。題目充分考慮考生的適應性,貼近中學教學實際,體現“學教考一致”的評價理念,有利于科學選拔人才,有利于語文學科“雙新”改革的穩步推進。
2018年至2022年上海春季高考作文題
2022年上海春考作文題:
園林是自然山水的濃縮,縮寫讀物是原著的濃縮,博物館是歷史文化的濃縮......人們傾向于認為“濃縮的就是精華”,對這一觀點你怎么看?請寫一篇文章,談談你的認識和思考。
要求:(1)自擬題目;(2)不少于800字。
2021年上海春考作文題:
有人說,你怎么做,就會成為什么樣的人,也有人覺得不盡如此。你怎么看?請寫一篇文章,談談你的認識和思考。
要求:(1)自擬題目;(2)不少于800字。
2020年上海春考作文題:
有人說,沒有事實的看法是空洞的,沒有看法的事實是無力的。對此你有怎樣的思考?請寫一篇文章,談談你的想法。
要求:(1)自擬題目;(2)不少于800字。
2019年上海春考作文題:
“在陽光里生活,需要有步入陽光的能力。”這句意蘊豐富的話引起了你怎樣的思考?
請就此寫一篇文章,題目自擬,不少于800字。
2018年上海春考作文題:
根據以下材料,自選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人們往往為自己的行為找到充足的理由,然而,事情是怎樣,它還是怎樣,世界自有其原則。
學考和高考的區別
高考和學考本質是不存在差距的,都是人才選拔的一種制度。但在一些細微之處,兩者還是有所差距的。
1、報考采用的學號不同
高考用的那個學號,只有在我們高考報名的時候才能夠知道。學考在高二的時候就已經知道了。
2、錄取學校的范圍不同
高考的錄取包含了本科,專科,而且還是全國統一招生的。但學考是指針對省內的部分高職院校。如果有意愿出省的就不要報了,等高考。
3、考試的內容和難度的不同
學考針對的是那些基礎較為薄弱的,又想上大學,卻無力在高考中取得大學入場券的同學。高考的難度和學考的難度不是一個概念的,而且是考語數英加綜合科。這對我們的基礎要求非常的高。
4、考試時間不同
高考是在每年的六月的六七號,但學考的是在一月份考,這樣的做法是為了防止學考的同學考不上,還能通過高考來上大學。
5、錄取時間和填志愿的時間不同
學考的填志愿和錄取時間是在三月和四月底之間進行的。但高考的是在六月底開始填志愿,七八月開始知道錄取結果。
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的作用
高中學業水平考試俗稱“小高考”,是學生和家長都不可小覷的考試,因為它的成績直接影響到高考的錄取結果。學業水平考試各省市每年組織2次,時間在每學年上下學期結束前進行。考試科目為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信息技術和通用技術。
學生在校期間可以多次參加同一科目考試,成績按最高一次記錄。不能按時畢業的學生,允許離校后繼續參加考試,所有學生的學業水平考試成績,均由學校記入學籍檔案(紙質與電子檔案),并與學生的綜合素質評價報告并列呈現。學業水平考試各科目的卷面滿分值為100分,成績公布采用等級分,各科公布成績分為A、B、C、D四個等級。
高考作文拿高分的7大方法技巧
書悅之
“書”指書寫卷面;“悅”這里是指使動用法,使喜悅;“之”指閱卷人,就是說首先書寫卷面要取悅閱卷人。
“干凈、工整、美觀,是得高分的王牌;潦草、不潔、應付是打不贏的官司。”崔礦山幽默地說。
形怡之
形指作文的外形也就是結構,結構上要讓人感覺怡然自樂,要行云流水。以下四種結構,供考生參考:
1并列式。這種結構,三個分論點由一個總論點統領全篇,是考生用得比較多的結構。
2.對比式。一正一反,正反對比論證,這樣顯得層次井然、有條不紊。
3.遞進式。層層剝筍,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像現在的高考,趨勢是寫任務驅動型作文,可以圍繞這四個字來展開:引(引材料)、析(分析材料)、聯(聯系現實說理)、結(結尾)。
4.自由式。適用于水平比較高的考生,要求能夠縱橫捭闔、運用自如,能夠讓文章看似無法實有法。
采醉之
作文要文采飛揚,讓閱卷人陶醉其中。
語言是思維的外殼,是得高分的不二法門,一定要打造好語言,從標題、開頭、段首句一直到結尾,一定要有亮點,語言要錘煉。
議論文的標題,要旗幟鮮明亮觀點,要彰顯文采。
情動之
考生要以真情去打動閱卷人。
像現在時評類的作文,都是針對熱點、焦點設置材料,我們一定要帶著溫度、帶著情感去寫。
技迷之
考生行文時要用修辭、對比、欲揚先抑、抒情議論相結合、引用等表達技巧,使閱卷人沉迷其中。
意喜之
作文立意要讓閱卷人驚喜、拍案,這樣才能在眾多作文中脫穎而出。
識服之
考生的見識讓閱卷人佩服得五體投地,這種見識就表現在字里行間。
高中語文如何快速提高成績
良好的語文科目學習態度,指的是在長期性學習語文科目的過程中,通過不斷的反復或者訓練,逐步培養并加強下來的一些好的行為方法或者行為趨向。從某種程度上講,語文學習的過程,事實上便是良好學習態度培養的過程。
語文學習的過程,便是培養這些良好學習習慣的過程:愛閱讀的習慣,細讀的習慣,默讀的習慣,朗誦的習慣,快速閱讀的習慣,做讀書筆記的習慣,用工具書的習慣,好問的習慣;寫日志的習慣,寫漫筆的習慣,先構想再寫作的習慣,自己修正文章的習慣,書寫整齊、雅觀的習慣,注意行款、形式的習慣;用心懂事的習慣,有禮貌講話的習慣,和人文明交際、適當表現與溝通的習慣;預習的習慣,集中注意力上課的習慣,用心準時完成作業的習慣,自主研究的習慣,和人協作學習的習慣,隨時隨地留意語言學習的習慣……這些良好的學習態度,圍繞于語文學習的每個階段、全部方面與全部過程。認認真真、扎實學習語文科目的過程,便是逐步培養這些良好學習習慣的過程。
語文學習是一個由淺入深、積少成多的過程,它盡管不像其他科目那般能迅速奏效,不過如果你鍥而不舍,就能培養這些良好的學習態度,就能收到明顯的實效。例如閱讀,我們閱讀的多了,漸漸地就愛閱讀了,會閱讀了,閱讀的領悟能力也就提升了;我們寫作,常常寫,就越寫越愛寫了,一天不寫就會感覺難受,漸漸地寫作能力也就提升了,還或許發布著作,品味寫作帶來的興趣;我們進行口語交際,常常訓練,逐漸便會擅長聆聽,擅長依據具體情況進行得當的表達,懂得如何進行社交交流與社會交往,融入社會的能力也就強了;我們上課,我們學習,逐漸懂得了上課應當如何集中注意力,應當如何把握住重點,了解了學習的有用方式。這些反復實踐、反復累積、反復應用的過程,就是我們學習語文科目的過程,就是我們提升語文科目能力的過程,就是我們培養良好學習習慣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