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神舟十四號劉洋的寫作素材
神舟再問天,奮斗是對太空最詩意的告白。今年是中國航天事業創建65周年?,F在,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奔向宇宙,中國人已然從太空的“訪客”變成“房客”——“身份”的變化,代表著國力的增強,這一份民族自豪感的油然而生,當在每一名中華兒女心中念茲在茲。就在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奔向太空前幾天,10月14日,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采用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首顆太陽探測科學技術試驗衛星“羲和號”。這不僅標志著我國“探日時代”的到來,更意味著中國航天的傳奇還將向更加深遠和未知的領域延伸。中國航天向著更高的目標邁進,是對無垠太空的“心之向往”。相信這份以國之名的詩意告白,最終將凝聚成“奮斗吧,中華兒女”的共同心聲!
關于神舟十四號劉洋的寫作素材篇2
“每個人,都擁有一個夢,平凡而不平庸……”是的,每個人的心目中都有屬于自己的夢想,也許它不是那么的偉大,卻隱含著自己對未來的憧憬和期望。
我的夢想是當一名像劉洋一樣的女航天員。當我有了這一夢想的時候,朋友們和同學都嘲笑我,說我在做夢??僧斘铱匆妱⒀蠛推渌麅晌挥詈絾T帶著祖國的榮譽和光榮飛上太空時,我的心就不言而喻的激動和自豪。所以,我發誓,以后一定要做一個出色的女航天員!
劉洋曾經說過這樣的一句話,深深地影響著我,也讓我更加堅信,我一定會成為像她一樣,為祖國爭光!她說:“為了祖國的航天事業,我大約有兩年沒有逛過街了。”對于每個女孩或者女人來說,逛街是最美好的時光,而劉洋卻為了祖國的航天事業而犧牲自己的青春,將青春的熱血灑在祖國大陸上。
她的話讓我開始反省,反省自己以前的幼稚夢想:長大以后有錢用、有飯吃、有車開、有房住。比起劉洋,我覺得自己很渺小,甚至卑微。沒錯,劉洋是一個成功的航天員,可誰又知道,在劉洋身后聚集的是無數的傷痕和失敗?!可她面對這些的態度是堅持、是勇敢,而并非是選擇逃避亦或是放棄。
所以,對于這些:困難、失意、嘲諷、不屑和挫折我都已經準備好要如何去面對它們了,那就是:站直,迎接風雨的犀利;笑對,永不放棄夢想的執著與追求。只有這樣,我才能成功,才能使我們祖國航天事業的發展向前夸一大步,也才能就此改變中國是“弱國”的稱號。
我一定會向全世界宣告:我們中國,不是什么好欺負的好主兒;我們中國,不是一塊任人宰割的肉;我們中國,更不是什么隨便讓人冷嘲熱諷的“支那國”!我堅信我一定會完成自己的中國夢,讓我的血液中流淌著對祖國的忠貞、崇敬和自豪的熱血!
關于神舟十四號劉洋的寫作素材篇3
有什么樣的家教,就有什么樣的人。
提起劉洋,人們總是把她和“身心素質極高”等關鍵詞聯系在一起,好奇是怎樣的成長環境塑造了這樣一位優秀的人。
劉洋1978年出生于河南鄭州的一個普通家庭,父親劉士林原為鄭州市第一食品機械廠技術科助理工程師,母親牛喜云曾是鄭州輕型汽車制造廠職工。
“我自己學歷不高,但我一直很佩服有文化的人?!眲⑹苛直硎荆瑒⒀笮〉臅r候,他就教育女兒,想讓她成為一名有文化的人。
牛喜云則認為,教育下一代要付出更多的心血,最重要的是要給孩子打好基礎,特別是健康基礎。牛喜云透露,她一直嚴格要求劉洋保護好眼睛,早上按時吃飯,“不吃飯不讓她上學。好習慣要從小養成,這也為她的將來奠定了基礎?!?/p>
健康體現在細微之處,它深深融入我們的一粥一飯、一顰一笑。劉洋的母親從生活方式入手,讓追求健康成為劉洋成長中的自覺習慣,也讓劉洋在從飛行員成為航天員的過程中,能夠更好地適應超強度的體能訓練和不是那么可口的太空食品。健康無疑是劉洋最大的財富,有了健康,她才有了追求“萬里挑一”航天事業的可能,才能夠把個人的愛好升華為一個國家的夢想。
健康家庭是健康中國的細胞,一個個健康家庭組成健康社區、健康城市、健康中國。劉洋的母親牛喜云對于健康家庭建設沒有那么多的理論基礎,但身為母親,她用最純粹的愛和最樸素的言行,構筑了一個健康的家庭。功成之后的劉洋,又因從小銘刻在骨子里的重視健康、追求健康的意識,關注家庭健康建設,推動整個社會的良好風氣的形成。相信隨著健康成為新時代的家風,越來越多中國家庭會像劉洋的家庭一樣,成為健康的重要細胞,成為人們夢想起航的地方,成為國家發展的重要基點。
牛喜云還很重視女兒規矩意識的培養,從劉洋很小的時候,她就從一點一滴的事情上告訴女兒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不能做,從不無原則地由著她的性子,也不會把女兒努力的成果視作理所當然?!拔覀兩塘恐繕?,她實現目標,我們按照約定來?!?/p>
1991年,劉洋即將“小升初”,很想買一套《智力測驗大全》。因為成績優異,劉洋被保送至鄭州三中,牛喜云兌現了自己的諾言,買了《智力測驗大全》和《十萬個為什么》給女兒,劉洋喜出望外,仔細閱讀并認真地完成書中的題目。
“那時候工資很低,買書花去28塊錢,付款的時候有點心疼,可這是我和女兒約定的,就一定要兌現。”牛喜云堅持這種教育方式,她說,女兒發揮了主動性,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績。
嚴格的家教,使劉洋養成了獨立的生活習慣和堅強自信、沉穩做事的性格。1997年,劉洋以超過當年地方重點院校錄取線31分的成績進入空軍長春飛行學院。19歲的姑娘時常想家,劉洋把自己的鄉愁折成365個小星星,裝在心形盒子里寄給父母。
“她告訴我,365個星星是她的牽掛,每想我們一次,就疊一個存下來,這樣想念就會少一些?!迸O苍普f。
劉洋曾寫信給父母,講述自己的學習和訓練生活。部隊的訓練很艱苦,夫妻倆無比心疼,拿起電話的手卻一次次放下,在回信中鼓勵女兒不畏艱苦,戰勝困難。數年間,劉洋變得愈發堅強和成熟,舉重若輕地面對成長中的一次次機遇與挑戰。
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中國人歷來講求“精忠報國”,革命戰爭年代母親教兒打東洋、妻子送郎上戰場;社會主義建設時期先大家后小家、為大家舍小家,都體現著向上的家庭追求,體現著高尚的家國情懷。劉洋及其父母的選擇,詮釋著早已刻進民族基因的大局觀、義利觀。自古以來,因為有千千萬萬這樣的小家選擇別離,中華民族的血脈才得以賡續,東方巨龍的傳奇才得以書寫。
關于神舟十四號劉洋的寫作素材篇4
家庭不只是人們身體的住處,更是人們心靈的歸宿。
2001年6月,劉洋被分配到素有“女飛行員搖籃”之稱的廣空航空兵某師,成為應急機動作戰部隊的一名飛行員。大多時候,執行飛行任務的過程單調、辛苦,甚至有生命危險。
她還曾多次駕駛飛機參與空中人工增雨任務,她形容自己是“劈天的利斧,在每一個陰云密布的日子里,昂揚出征”“每一次飛行升空,每一次返航著陸,都是一次挑戰,都是一次涅槃”。
劉洋的青年時代,職業生涯隨著國家航天事業的藍圖展開。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號飛船載著航天員楊利偉成功圍繞地球十四圈,中國航天第一次實現了載人航天的夢想。2005年10月12日至17日,神舟六號搭載航天員費俊龍、聶海勝,實現了2人5天的新跨越。2008年9月25日,神舟七號首次承載3名航天員進入太空,航天員翟志剛、劉伯明和景海鵬成功進行出艙活動……但這些航天員都是男性。
2009年,為了研究女性在太空環境下的生理和心理變化,國家決定招收一批女性航天員。在閑暇時,劉洋也曾無數次幻想自己在外太空中觀賞美麗的地球,渴望實現自己的夢想,渴望報效祖國。代表中國女性向宇宙致意。盡管知道即將面對的考驗和風險,她還是毫不猶豫地報了名。
2010年5月,經過條件嚴苛的層層選拔,劉洋成為一名女航天員,在接下來2年的航天員訓練中,她出色完成了8大類幾十個科目的訓練和綜合考核,2012年3月正式入選“神舟九號”乘組,多年歷練,一朝破繭。
回憶起執行神舟九號載人飛行任務的經歷,劉洋坦陳,當時她的心中有許多牽掛?!昂蛺廴松⒉降臅r候,我對他說,如果我回不來,你一定要答應我兩件事情——第一是幫我照顧好父母,他們只有我這一個女兒;第二是娶一個會做飯的妻子,我希望她來替我照顧你。當時,我愛人說,你一定可以安全回來,順順利利地完成任務。后來我才知道,在我翱翔太空的時候,我愛人幾乎每天都守在電視機前,關注著我的動態?!?/p>
劉洋的丈夫張華,是她在部隊結識的。2004年,張華和劉洋步入了婚姻的殿堂,盡管聚少離多,卻一直非常恩愛。張華知道妻子的工作很勞累,也難有時間散心,就在工作單位的后山上專門開墾出一片荒地,種上了劉洋最愛的花,還有很多瓜果蔬菜。張華知道劉洋志向遠大,對于她的決定總是無條件支持。訓練時期,夫妻倆幾乎不能見面,但張華一有機會,就給劉洋寄照片、信件,讓劉洋時刻感受到愛意縈繞在她身邊。
關于神舟十四號劉洋的寫作素材篇5
千家萬戶都好,國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
結束第一次航天任務后,劉洋回憶:“我最大的感觸就是,在太空中離地球越遠,祖國、家、親人、親情這種概念就會越近。走得再遠,都走不出親人的牽掛;飛得再高,也離不開祖國的懷抱?!?/p>
劉洋的兩個心愿都與家人的健康、平安有關,這也是所有人內心深處最樸素、最真摯的愿望。
今年,劉洋的“太空出差”時間將從13天增加到半年。地面上的親人仍然是她最溫暖的“羈絆”。
“航天員是個高危職業,姑娘執行任務,父母的心也跟著懸在空中,但我們最希望的,就是孩子能圓滿完成任務。十年磨一劍,劉洋一定不會辜負國家的重托?!备赣H劉士林說。
“姑娘問我們家里怎么樣、身體好不好,我們也告訴她一切都好,讓她放心。航天是劉洋付出再多汗水都要完成的夢,這些年,她也一直用這份初心去完成每一次任務?!蹦赣H牛喜云說:“劉洋最愛吃的就是咱們河南的羊肉燴面,我最希望的就是等姑娘回家了,能給她做上一碗燴面?!?/p>
孩子們也給劉洋“安排”了艱巨的任務。第一,要安安全全、順順利利完成任務;第二,希望在太空多拍一些照片回來,可以和同學們共同分享宇宙美麗景色;第三個任務,劉洋表示:“我對他們有很多美好的祝福祝愿,在這183天的時間里面,我會把這些寫進滿天的星辰?!?/p>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個課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個老師。高度重視家庭教育,多次發表重要講話、作出重要指示廣大家庭都要重言傳、重身教,教知識、育品德,身體力行、耳濡目染,幫助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圩?,邁好人生的第一個臺階?!扒嗌倌晔羌彝サ奈磥砗拖M?,更是國家的未來和希望。古人都知道,養不教,父之過。家長應該擔負起教育后代的責任。家長特別是父母對子女的影響很大,往往可以影響一個人的一生?!?016年12月12日,在會見第一屆全國文明家庭代表時強調:“作為父母和家長,應該把美好的道德觀念從小就傳遞給孩子,引導他們有做人的氣節和骨氣,幫助他們形成美好心靈,促使他們健康成長,長大后成為對國家和人民有用的人?!?/p>
劉士林和牛喜云是劉洋的第一個老師,劉洋和丈夫張華也為他們的孩子搭建了人生中的第一個課堂。因為工作的特殊性,劉洋與丈夫同孩子們聚少離多,但她強大的精神力量和榜樣作用,彌補了時間和距離上的缺憾。這個六一兒童節,劉洋遺憾不能陪伴在孩子們身邊,但就如她自己在微信朋友圈中向孩子們表達的那樣,紙短情長。
關于神舟十四號劉洋的寫作素材篇6
“我不久的將來還會再回來的!”
2012年6月28日,我國首位進入太空的女性航天員劉洋在返回軌道艙時,反身向天宮一號敬了一個軍禮,心里默默地說道。
2022年6月5日,劉洋與陳冬、蔡旭哲3名航天員執行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行任務,時隔十年,再次“飛天”。
這十年間,除卻科普和公益活動,劉洋極少出現在公眾面前。她忙著提升自己:在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社會學專業學習并獲得法學博士學位,為再次“飛天”做準備;忙著經營自己的家庭:誕育一雙兒女,享受身為女兒、妻子、母親的幸福;她忙著履行社會責任,致力航天員的培訓教育事業,擔任全國婦聯兼職副主席,做好“中國航天公益形象大使”……
去年12月15日,一向低調的劉洋通過視頻為“2021中國家庭健康大會”發聲。她表示:“健康是新時代的家風,讓我們用實際行動追求健康,共建共享健康中國?!?/p>
關于神舟十四號劉洋的寫作素材篇7
今天上午十點四十四分,我在家中觀看了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發射的直播??粗咨幕鸺d著航天員們飛向太空,開啟了我國航天的又一個新征程。從未有過的震撼激蕩在心頭。我為中國的航天事業感到無比的自豪與驕傲。正是無數的中國航天人用智慧與汗水得來的。
人類探索太空的步伐永無止境??茖W家們追逐夢想、勇于探索、協同攻堅、合作共贏的航天精神,一步一個腳印開啟星際新征程,為建設航天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再立新功,為人類和平利用太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做出更大的開拓性貢獻。他們堅持科技自立自強,精心推進星際探測工程,建設航天強國,為探索宇宙奧秘、促進人類和平與發展的崇高事業做出巨大貢獻!
探索浩瀚太空永無止境,攀登科技高峰任重道遠。作為青少年,我們應該發揚“兩彈一星”精神和載人航天精神,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奮發有為,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做出新的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