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通過語感提高語文寫作水平
語言通順,是高考作文的基本 要求之一。所謂“語言通順”,就是 語言要規范、準確、連貫、得體。用詞 準確,句子內部組合規范,句子與句 子之間上下銜接,順序合理,語義通 暢,符合文體要求。
如何通過語感提高語文寫作水平
1、要文字通順
人們在長期的與言實踐中可以判斷出話怎樣說才算通順,怎樣說就別扭,而別扭的話不僅別人聽不明白,自己寫著也覺得不順。這種通順感主要表現在對詞語的搭配和詞語的排序正誤的判斷上。漢語用詞有一定的搭配習慣,比如,我們可以說“深情厚誼”,也可以說“深厚情誼”;可以說“濃情蜜意”,卻不可以說“濃蜜情意”。詞語的排序也是如此,先說什么,后說什么,有約定俗成的規律,我們寫作中遵循這些規律,話就會寫得通暢。
2、要意思連貫
人們在向別人陳述一個問題時,都會注意話與話之間該怎樣銜接別人聽了才會明白,這就是語言的連貫感。例如,上下兩句話的安排要合乎事物發展變化的過程或人們觀察認識問題的順序;一段話要圍繞一個話題說,說完一個意思再說另一個意思,而不能東一句西一句,前言不搭后語;講完一個意思再講另一個意思時,銜接處要有過渡詞語。寫作時注意這個問題,也有利于把文章寫得通暢。
3、要注意分寸
人們掌握了大量語匯,這些語匯在描繪事物時在范圍、數量、程度、褒貶上都存在一些細微差別,若能敏銳地感覺到這些差別,在遣詞造句時表現出精確的分寸感來,將有利于把自己的認識表達得精妙確切。
4、要掌握韻律
漢語有音調上的變化,還有單音詞、雙音詞、多音詞及語句形式上的變化。這些變化,在人的視覺或聽覺中就會形成自然的節律,從而產生韻律感。例如人們一般會說“又唱歌又跳舞”或“又唱又跳”,而不會說“又唱歌又跳”或“又唱又跳舞”,因為后面的說法從直覺上就感覺到別扭。這種形式上的勻稱感和語調上的協調感運用在寫作中,也有助于將文章寫得文從字順。
平時該怎樣培養自己的語感呢?最重要的是培養讀書的習慣。一些優秀的文章,最好能熟讀成誦。這樣,一些好的語言就會形成范例,并進而化為自己的語言習慣。還要多聽:聽廣播,聽別人讀文章,這樣可以強化讀的效果。同時要盡量豐富自己的語匯,確切掌握詞語的含義,要懂得一點語法。平時說話也要注意不出錯誤。只要向這個方向努力,做到文從字順就不難了。
在作文完篇后,要注意檢查:
一是自己出聲地讀一讀,看有沒有拗口的地方;
二是換個立場,請別人來讀,自己來聽,看是不是句句聽得清,是不是沒有一點兒磕絆;
三是對覺得別扭處認真檢查一下,檢查時一方面要查語言材料——語匯,看其搭配、詞性、色彩等;另一方面要查語言的組織形式——語法,看其結構、成分、語序等。
要做到文從字順,除了在語言運用上下功夫外,還要注意書寫、行款、標點。寫文章,字要寫工整,字跡潦草難于卒讀的文章,還談得上什么通順呢?還要不寫錯別字。因為一字之差表意上很可能差之千里。文章行款格式一定要正確,尤其是應用文,行款上的錯誤會直接影響意思的正確表達。標點符號是文字表達的重要輔助工具,它幫助顯示句子的結構、詞語的性質以及作者的情感。正確使用標點符號,不僅是寫作的一項重要基本功,而且是文章做到文從字順的必要條件,寫作時不光要注意使用正確,而且要注意規范。
[6—1]以“凡人瑣事”為題,寫一篇記敘文。 導思:這是一篇命題作文,題目叫“凡人瑣事”,“凡”即平凡、平常、普通,“瑣”乃細小、零碎。“凡”很容易寫,“瑣”就不太好寫,需要對某個人比較熟悉,長期觀察、積累,寫作時那些點點滴滴的小事才會涌上心頭,流諸筆端。
要寫好“凡人瑣事”這個題目,必須注意以下幾點:
1、所選事件應著眼與普通人身上發生的事情,從生活的常態入手,昭示生活本身所具有的意義。
2、應選取多件小事,事件之間應具有某種內在聯系。事與事之間,段與段之間要注意意思連貫,文從字順。
3、選取平凡的人作為記敘對象。在他們身上,尋找金子般的心,尋找生活的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