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湖南高考作文范文3篇
2015湖南高考作文范文一
我家門前有一棵大樹,高大的樹干頂著巨大的樹冠,粗壯的樹根深深的扎在泥土中,不管刮風下雨,他巍然屹立站在庭院中,樹旁的小草,仿佛是他的孩子,依偎在大樹的身邊。大樹也想旅行,但是他覺得自己的職責就是守護這方土地。
春天的大樹在百花的盛開中,不覺有點遜色,花壇里的花,有白的,有黃的,有紅的……看去一朵比一朵美,可是我還是最喜歡那綠色的大樹,瞧那鉤起的枝條,似乎是時髦的卷發,那淡綠色的樹葉像手掌,在微風中上下搖擺著,在陽光中可以清晰的看到葉的紋路,用手摸一摸,他那粗糙的樹皮,仿佛是他的皺紋,我也應該尊稱他為“樹爺爺”了。
夏天的大樹,他那茂密的樹冠仿佛是一把撐起遮陽的大傘,樹枝上的知了聲,樹下孩子的歡笑聲。看!大樹“笑了”。他無怨無悔的用高大的身軀為須要他的人們遮陽、避暑。看著大樹那高大威嚴的樣子,我情不自禁向地他行了個隊禮。
秋天的大樹,顯得格外華麗。他那綠色的葉子變成了黃色,咦?大樹什么時侯把“頭發”染成了黃色,看著大樹那金黃的樹葉,我想像著秋天的美麗,一片葉子打著轉兒,落到我的手中,我捧起葉子細細端詳,上面還有一點點綠色,啊!這肯定是樹的書信,我要把他好好夾在書中珍藏。
冬天將要來臨,我想今年冬天一定會很冷,不知那時大樹又會是什么樣的景色。但相信大樹在寒風中毅然高大挺拔,傲雪風霜,等待著溫暖的春天到來。
2015湖南高考作文范文二
春花的智慧在于燃盡生命的怒放,于是有了草長鶯飛,最美人間四月天。夏蟬的智慧在于蟄伏地底十七年,于是有了一朝破土,一鳴驚人。鳳凰的智慧在于烈火的淬煉,于是有了脫胎換骨,涅盤重生……而樹的智慧,卻遠不止如此。智者,若“樹”。
“要有最樸素的生活和最崇高的理想,即使明日天寒地凍、路遙馬亡。”樹的智慧在于志存高遠。正如高曉松所說:人生不應當只有茍且與當下,還應有詩和遠方。只有心存著“遠方”,我們才能勇往直前,不至于像失了羅盤的水手。有了目標與方向,我們才能更好地到達終點。“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立下了這樣志向的周恩來未曾彷徨,引領著中國走向富強。“如果再讓我做一次選擇,我仍選擇中國,選擇核事業”,鄧稼先堅定的志向使他在核領域一往無前……智慧的大樹向著遠方,于是它有了目標和動力。智者若樹,志存高遠。
“魚與熊掌不可兼得”,要先“舍”而后“得”,樹的智慧在于舍得。如果大樹吝嗇自己甜美的果實,不肯分給鳥獸,那么它永遠不能到達遠方去看這世界。就像壁虎,如果在危急關頭它不舍得自己的尾巴,便無法得到自由與新生。而沙礫,因為懂得放棄自己的棱角、舍棄暫時的光明,才得以于蚌殼中蛻變為珍珠。智慧的大樹懂得舍棄,于是它的種子隨飛禽、走獸們來到了世界各地。智者若樹,懂得舍棄。
“呼山不來,我去就山”,樹的智慧在于變通。然而我們的生活中卻有許多人不知變通,只知愚蠢地一條胡同走到底。就像許多家長為了讓自己的孩子變優秀,不顧孩子自己的實際情況,盲目地要求他們考好分數、讀好大學。于是易中天先生批評道:龍,怪獸也;器,器材也;材,木材也。現在的家長讓孩子成為怪獸、器材、木材,就是不成人。這么說也許過于絕對,但不可否認的是,只把“好分數好大學”作為評價孩子的唯一標準,確實有些病態了。正如奧斯卡·王爾德所說,成為你自己,因為別的都有人做了。我們不必將自己禁錮在一條模仿他人的路上,而應綻放自己的芬芳,成為最好的自己。智慧的樹雖然沒有翅膀飛翔,沒有腳奔跑,但它知道變通,同樣到達了世界每一個角落。智者若樹,知道變通。
就連三毛也曾說:“如果有來生,要做一棵樹。一半在土里安詳,一半在風里張揚。”樹的智慧可讓我們仔細品,然后便有思維的禮花在腦海中綻放。
2015湖南高考作文范文三
平凡的日子,總是一年又一年;每一個當下的心念,都可以是心田里的綠葉一片,在生活的風雨里綻出對這個世界的尊重,不一定美得出眾,卻能夠給這個世界送來哪怕一絲的清涼,安靜,淡然,帶著內心世界的平和,豐盈生命的每一天。人生的幸福,并不在于在哪里生活,而在于用一種什么樣的心態生活。
幸福,不是自己的私有財富,不是一種自我的束縛,也不是對幸福一種狹隘的理解,幸福是一種共同的承擔,也可以理解為是一種接力,能夠尋找到幸福的方法,這何嘗不是一種滿滿的幸福。
去感覺生活中的那些細枝末節,來發現內心世界的幸福種子,用善意化解曲折,用柔軟對接誤解,這平凡的生活,沒有什么轟轟烈烈,更沒有什么大起大落,恰恰是生活中的不肯改變,缺乏適當的協調與釋放,往往成為生活的煩惱和障礙,啟動一種心的力量,去感受這生活的苦與樂,生活中所有高低起伏的故事,原本就是生活中的那些情節,躲不開,少不了,這就是生活。
煩惱給命運帶來的傷害,不是生活的故事有多么曲折,而是和心地的氛圍直接相關。一分柔和,一段平靜的時光;一種固執,一場情緒的凜然。人生沒有永遠的固定,只有不肯清掃的執著和不寬容。幸福哪里來?愿意接受的安然,愿意幸福的胸懷,愿意改善的坦白,愿意傳遞的友好。
世界那么大,沒有什么不可改變,所有的境遇和難堪,不過是內心那一道需要跨越的門檻。所有只愿世界為我改變,都是自己生活最大的虛幻;真正的幸福,就是愿意面對和承擔,主動去為世界而改變,快樂,就是等在改變里的不期然。
生活的遺憾,很多源于內心的狹隘,接受不完美的人生,拓寬心的視野,愿意去理解,這是對自己和他人最樸素的關愛;反思和調整自我的那些不適應,活出豁達的狀態,有放下有容納才是人生,有認同有寬宥才迎得來真誠。幸福,就是愿意為幸福付出的新常態。
光陰里的固步自封,需要舍得扔出窗外,紛紛擾擾是生活,沒有人能擺脫生活的無奈和苦惱,能夠找到獲得幸福的方法就是生活的旅程。
幸福不遙遠,努力就能改變;幸福不固執,隨緣得安然;幸福不沉重,無執一身輕。即使生成一棵大樹,也可以撒出種子來旅行,愿意分享的的心態,才是能夠傳播的自在。
能夠簡單一些認識生活是對自己的一種解放與善待,走出對生活狹隘的認識,減少對生活的苛求,增加對生活的理解,更不要讓那些生活的困惑成為一種心力交瘁,珍惜自己的擁有,更要點贊別人的獲得,生活也就成了一個挑戰自我,拓寬自我的過程,就像我們那種不追求完美的心態,又何嘗不是對生活的一種寬宥與善待,能夠調整自我的心態去迎接嶄新的生活,而不是扛著生活的煩惱滿世界亂跑。世界怎么樣,在于你能夠容納的胸懷,在于能夠在困惑中脫穎而出。
瞧這世界,郁郁蔥蔥,包涵著無限的生機,蘊藏著無限的美好,這本身就是充滿禪意,多么豐富,多么有趣的一件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