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結構安排應該注意的問題
作文寫作中,文章的六要素要交待清楚。一件事情的發生,離不開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起因、經過和結果這六方面,即常說的“六要素”,只有交待清楚這幾方面,才能使讀者對所敘述的事,有個清楚、全面的了解。今天學習啦小編要與大家分享的是:高考作文寫作中,作文結構安排應該注意的問題。具體內容如下,歡迎閱讀與參考!
寫高考作文的技巧:結構安排應該注意的問題
1、根據文體,健全結構
高考作文考生常常有“文體自選”的自由,可用記敘文、議論文等一般文體,也可用散文、小說、劇本、詩歌、寓言、童話等文學體裁,還可用書信、啟事、布告、廣告、食譜、圖表、診斷報告、實驗報告、記者采訪、新聞報道、現場演講、法庭審判等體式。但不論選用什么文體,都必須要有標題,首尾俱全,而且必須符合各類文體的結構特征,例如書信,就要有稱呼、正文、祝語、署名、日期等幾個部分,且要正確的書寫在相應的位置。結構殘缺是考場作文之大忌。如果缺少標題或結尾,顯性的扣分和隱性的扣分導致的損失是慘重的。
2、排列合理,分段恰當
什么材料在前,什么材料在后,要合理安排,既要合乎事物發展規律,又要符合人們認識事物的思維過程,使文章上下一體,前后貫通,起伏有致。一般說來,記敘文常按時間順序安排結構,寫景狀物的文章常按時間、空間順序安排結構;說明文根據說明對象的特點,可按時間、空間或邏輯順序安排結構;議論文最基本的結構是“提出問題(引論)→分析問題(本論)→解決問題(結論)”。 自然段是構成文章的基本單位,恰當劃分自然段就成為安排結構的基本要求。該分段處就分段,不要老是開頭、正文、結尾這種老套呆板的“三段式”。題目要引人注目,開頭要引人入勝,主體要充實豐富,結尾要精悍有力。
3、過渡照應,緊湊嚴密
過渡是材料的粘合劑,是段與層結合的橋梁。凡思路轉折、敘事更迭、人物轉換、論題變化、總分起止以及表達手法轉化等處,都要安排過渡。一般常用的過渡形式是關聯詞、過渡句和過渡段承上啟下,但不管采用什么形式,都要力爭使結構自然、緊湊、嚴密;另外還要注意必要的照應,在行文過程中要自始至終把握整體,用整體去統帥局部。文章一個具體的用語,要考慮到在全段的位置和作用,上下句的連續;一個段落的構成,無論是句型、長短、表達方式都要考慮到與鄰近段落的協調,在整體中是否確切、恰當;文章結尾要看開頭,如何呼應,有無重復。這樣,就可以做到全篇層次分明而又是有機結合的統一體。
4、開頭和結尾
開頭和結尾是文章的有機組成部分,要根據文章的不同而變化。開頭的方法很多,但可以大致地將其概括為兩大類:一類是“開門見山”的寫法,或“落筆入題”,說明寫作緣由;或“開宗明義”,揭示全文主題;或“言歸正傳”,即速開講故事;或“單刀直入”,挑明論敵謬說。另一類是“形象化”的寫法,或描寫環境,以引出人物;或抒發感情,以渲染氣氛;或先敘委婉故事,以引出深刻道理;或借詩詞謠諺,作為敘事的開端。好的開頭,新穎生動,引人入勝。結尾的方法也很多,或總結全文,以揭示主旨;或展示未來,以鼓舞斗志;或抒發情懷,以增強文章感染力;或造語含蓄,使讀者掩卷而思仍遐想不已。好的結尾,余味無窮,發人深思。
高考作文寫作應該注意的問題:文章中的“照應圓合”
文章中的“照應圓合”,一般分以下幾種:
1、首尾照應。文章開頭與結尾遙相呼應,就是說,把開頭描寫的事物或提出的問題,在結尾處用各種方式加以深化或回答,給人以首尾圓合的印象。
2、文題照應。這種照應法,往往用在標題含蓄的文章中,文中須有一定的注釋、說明。因此行文標題起了注釋和點化的作用。
3、對話照應。就是以典型人物的語言多次重復照應。比如魯迅《祝福》中祥林嫂的口頭禪“我真傻,真的,我單知道下雪的時候野獸在山墺里沒有食吃,會到村里來;我不知道春天也會有”。這句話多次出現,突出了孩子之死對祥林嫂的沉重打擊。
4、細節照應。生動而典型的細節反復出現,可以突出細節的典型意義,比如茹志娟的小說《百合花》中,小通訊員衣裳上的破洞出現四次,突出了小戰士羞澀、淳樸的性格。
5、關鍵詞句照應。即表達主旨的關鍵性詞句在行文中互相照應,互為補充。
6、懸念照應。在作品中設下懸念,并不急于解開,而是反復暗示,使讀者關心人物命運或事件結局的興趣愈來愈濃厚。比如蕭乾的《棗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