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貴州高考滿分作文范文2篇
在作文的寫作過程中,好詞好句用在文章中,能給你的文章增添色彩,并使文章得以升華。但要恰到好處,不宜過多,過多會顯得華而不實。今天學習啦小編要與大家分享的是:2015年貴州高考的滿分作文范文,共2篇。作文具體內容如下,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啟發和幫助!
2015年貴州高考滿分作文范文一:
四川地震
2015年1月14日下午大約一點半樂山發生了一場5級地震,原本對于“習慣”地震的四川人而言5級地震是算不得什么大事的,但是因為震中就在本市的緣故,我也被這至少超過5秒鐘的較強烈震感嚇了一跳。
08年汶川地震以后,幾乎每一年都能聽到不止一次關于四川地震的消息。但是,除了那次和13年的雅安地震以外,這次便是我感受最真切也感到最害怕的一次。因為震感強烈,所以我也會后怕,若是那一刻震級不止5級怎么辦,要是真的房屋被震塌怎么辦,要是被埋在廢墟里了怎么辦······就像沒有人會知道誰的生活是否會在哪一天被攔腰斬斷一樣,這樣的天災確實無人預知、無法預料。就像我在這一刻雖然抱著電腦舒服地在沙發上敲下這一字一句,說不定下一刻又會感受到地震帶來的震撼。
沒有人比經歷過地震的人更恐懼地震,因為我們切實體會過為了保命爭先恐后以最快的速度從樓上跑向平地的瞬間,真切了解震后因通訊崩潰聯系不上親人不知對方是否安全的焦急,而我也曾確實在08年地震那一刻,跑下樓的時候被同學踩到腳趾出血也渾然不知。當然,震中及附近的居民遭受的就更不止這些了。
然而,這幾年以來盡管四川年年有地震,但似乎全國人民都知道四川人“不怕”地震,四川網民也總是淡定的調侃“小震不用跑,大震跑不了”。同時四川人一直以來被大家熟知的“愛玩好吃”的習慣也不曾因為地震而改變,成都的休閑慢節奏生活也全國皆知,這種及時行樂享受生活的狀態完全沒有也不會因為可怕的地震而受到影響。因為正是在這種不可預知未來的生活中,我們更要懂得活在當下,即使沒有下一刻也不會感到后悔。天府之國生活的安逸閑適,雖然并不只是因為地震后的人們更懂得珍惜現在而形成,但卻會因為這一點讓大家持續這種狀態,享受生活,活好每一刻,不留遺憾。
生活讓我們知道未來不可預知,但是最重要的是要明白,正因如此,我們更要活好當下的每一刻。每一片樹葉都不知道它會在哪一刻以哪種方式脫離樹枝,但這卻絲毫不影響它即使是在樹上的最后一刻,也向人們展現它的美好狀態的生命姿態。我也不會再因為這突如其來,并且不知道未來何時還會來的地震影響我的生活,活好每一刻不留遺憾就是最棒的選擇和最好的狀態,這才是我該有的生命姿態。
2015年貴州高考滿分作文范文二:
那,貴于法律
致小陳的一封信:那,貴于法律
親愛的孩子:
你我素不相識,我是從新聞上知道你的事跡——因為父親總是在高速路上邊開車邊接打電話,屢勸不止,所以你出于生命安全的考慮,通過微博私信向警方舉報了你的父親。你是一名19歲的大學生,毋庸置疑,你舉報父親并讓你父親受到應有的教育和處罰,你內心一定認為你這樣做是對的,正確的——開車就是不應該打電話,你父親打了,是錯的。
親愛的孩子,你父親也是成年人,相信你父親也一定知道開車不應該接打電話,接打電話是違反交通法規的,而且存在安全隱患。但是你父親為什么要接打電話呢?你考慮過沒有?我不知道你父親從事什么職業,萬一他的職業是報社記者,有一件突發新聞需要立刻處理呢?或者你父親是一名醫生,一位他接診過的患者忽生狀況呢?再或者,你父親可能就是一名普通員工,他的老板給他打來緊急的工作電話,如果他不接,有可能暴躁的老板直接讓他下崗回家呢?孩子,我知道你要說什么,你要說,不管什么原因,就是開車的時候不能打電話,因為這是錯的!如果你非要這么說,我只能說,好吧,也許你以后長大了,會重新思考這個問題,否則你可能此生很難得到友誼和愛,因為我們所有人都知道什么是對的什么是錯的,但我們需要的是在我們做兩難選擇的時候,或者在我們遇到實際問題的時候,我們的親人站在我們的一邊,幫助我們找到一個妥善的解決辦法,而不是不停地在邊上指責我們,數落我們,甚至直接舉報——讓我們接受懲罰。
我相信你的父親不會因為這件事情記恨你,因為他是你的父親,也許很多年后,你的父親老了,回憶起這一刻,還會覺得溫暖開心,因為你是真的關心他愛他。但是,我要說,不是所有其他的人都能接受你這種方式的關心和愛。我更希望你能通過其他的方式解決這個問題,比如你更多地了解你的父親,和他溝通,為什么他會明知道開車打電話有危險還要打電話?是他的工作壓力太大,還是有些電話真的對他太重要?我一個朋友,他的工作性質必須24小時開機,他曾非常羨慕地對我說,他最大的夢想就是有一天不用那么緊張,他可以請一個團隊為他工作,可以有休假,可以空出時間,陪伴家人,休閑,度假,旅游,甚至閉關。我們曾諷刺他連游泳都要舉著手機——他在創業,他請不起團隊,他事必躬親,所有的事情,千頭萬緒都要親力親為,他害怕錯過任何一個電話,因為每個電話都是一個機會,他厚顏無恥地三番兩次地給人家發短信談自己的想法,然后等人家約時間,所以電話響了,他怎么敢不接?他即使洗澡,都要把電話帶到衛生間,因為有一次就是在洗澡的時候來了一個重要的電話,他沒有接到,等回撥過去,人家說已經找了別人,他失去一次他夢寐以求的合作機會。他后悔難當,我們勸他說不必后悔,可能人家本來也沒有想要真找你。我說這么多,不是要論證開車打電話的重要性,我是要說,他的家人怎么解決的這個問題——他的孩子,把過年的所有壓歲錢攢下來,送了他一個禮物——絕對不是車載電話藍牙耳機的廣告,他在收到這個禮物的時候,淚水奪眶而出。
親愛的孩子,這就是我要對你說的,當你的親人不聽你的勸告,一意孤行的時候,你不要那么急于將你所認為的“正確”強加于他,沒有人喜歡被“強加”的——本來生活就夠難的了,人之所以需要親情友情和愛,不是為了在很難的時候,聽那些絕對正確卻對生活毫無幫助的指責。比如說,你也不希望在失戀的時候,父母指責你,說你為什么不聽我們的話,和那個混蛋好呢?
不知道你是否看過維克多·雨果的《悲慘世界》,冉·阿讓偷了神父的一套銀器,被警察抓獲,帶到神父面前,神父卻對警察說:“不,是我贈送給他的。”孩子,如果你是那個神父,你會如實對警察說,對,是他偷的嗎?然后讓這個叫冉·阿讓的男人接受懲罰,把牢底坐穿?
違法違規是不對的,我們都知道,但,萬一仁慈高于法律呢?這是一部俄羅斯電影的臺詞。我第一次聽到,就記住了,現在,我把這句臺詞送給你,親愛的孩子,無論你是否認同,希望你能像我一樣,記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