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2024高考語文作文
作文是語文考試的重中之重,想要寫出好的作文,可以多看一些滿分作文,靈活運用。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對大家寫作有所幫助。
湖南2024高考語文作文(篇1)
腳尖踮起的演員們身著潔白羽毛制作的演出服,在柴可夫斯基的悲嗆的《天鵝湖》音樂背景中,輕盈地跳躍,飛速地旋轉,這是芭蕾舞劇的經典鏡頭。數百年來,世界藝術殿堂的一朵奇葩--芭蕾舞,正是憑借一代又一代的舞蹈藝術家不懈地踮起腳尖的努力,讓芭蕾舞從不為人知的游戲性質的民間舞蹈,成長為今日的風靡世界數百年長盛不衰的舞蹈之王。芭蕾舞藝術隱隱約約地向世人昭示,踮起腳尖,前方將有更加美麗的風景在等待。
芭蕾舞劇中,演員們踮起腳尖改變了身體的比例,觀眾眼中的舞蹈演員們便有了一種高于生活的藝術魅力。人類踮起腳尖的原始動機或是為了看到一個原本看不到的美妙景色,或是為了摘到一個原本摘不到的豐碩果實。踮起腳尖的努力,讓人們有了意料之外的收獲,借助這種努力,人們有了一個更高的解讀世界的'角度,借助這種努力,人們把自己伸手可及的范圍延伸,擴展。
或許有人會說,踮起腳尖太辛苦,不如我腳踏實地來得舒服來得安穩。那么我想告訴你,在沒有進化成類人猿之前,人類是以四肢著地的方式在地上爬行,那是一種最舒適的行走方式。但直立行走,是人和動物的根本區別,在人類進化過程中,直立行走是最痛苦同時也是最偉大的一步。兩只手從行走中分離出來,人類才有了后來的鉆燧取火,人類才能制造改變世界的工具。正是那一次痛苦的選擇,人類征服世界的能力才有了突變與飛躍,人類與動物的世界才漸行漸遠。
踮起腳尖,是一種積極的人生態度。我們年輕人有著充沛的體力和精力,我們對世界有著強烈的好奇,我們有著發現新世界的責任和義務,因此,我們不能貪圖舒適,我們不能畏懼踮腳的辛苦。只有踮起我們的腳尖,才能發現前人沒有發現的世界,只有踮起我們的腳尖,人類社會的薪火相傳才能一代一代的延續。否則,我們只能是一條條躺在祖輩們的樹蔭下乘涼的小懶蟲。
年輕人,請與我一起踮起腳尖走路吧,你會發現一個別人看不到的美麗世界,你會發現,你的人生會有一種異樣的精彩。
湖南2024高考語文作文(篇2)
小泉涓涓,入大海方可不涸;孤松傲立,入山林方可不折。泉入乃成其大,松入林方成其廣。只有把自己看淡,愿與他人匯成海集成林,方可成就不朽。
把自己看淡,是睿智。請君撥開歷史的風煙,你可聽見戰馬嘶嘶西風長嘯。在這聲響之中,我看見了漢高祖,“吾將軍未若韓信,運籌未若張良,撫軍未若蕭何,微三人,吾不知其可也。”你看你看,那在大風起兮云飛揚之際威加四海的劉邦此刻竟有如孩童,認為天下之事皆須因人之力。事實真是如此么?答案是否定的,韓張蕭三人實能將軍,但劉邦能將此三人,他把自己看得很輕很輕,換來三位忠臣把他捧得更高。
“總把自己當珍珠,便時時有被埋沒的痛苦,不如安心地做泥土,任眾人把你踩成坦途。”詩人魯藜如是說。
把自己看得重極高極者,亦有之。心理學上有一種疾病,名曰“自戀型人格障礙”,這種人有極強的優越心,與之相伴的是極重的妨忌與脆弱的自尊。他們自以為是宇宙的中心,幾乎可稱之為“唯心者”的病態體現。這種人的生活可想而知,眾叛親離而已,醫學上用兩個字概括之——“有病”。
“華枝春滿,天心月圓”。弘一法師如是說。若春天只有華枝一脈,那春天豈非荒蕪,若天心只有夜月一輪,那日夜豈非孤寂。把自己看淡,把眼界放寬,世界和心,便同時大了。冰心奶奶曾說:“墻角的花,你孤芳自賞時,天地便小了。”正在此理。
把自己看淡,是因為別人幫助自己太多。那位知名演員若無觀眾的捧場,她如何知名?牛頓若無伽利略笛卡爾胡克的幫助,他怎能總結出三大定律?開普勒若無第谷幾十年如一日的`辛勞,他怎能發現行星運動的規律?
李白十五習劍術,孫策十七立江東。我今年少,亦為十七。我的眼前有無限天地,我的前方乃芳草萋萋,我知道這非我一己之功。若非我的父親如西西弗斯般堅韌地推我日日向上,若非我母親如該亞般時時給予我力量,我今日斷非如此!我愛我家,我們把自己看得極輕,把對方看得極重,所以我們家的愛,很濃很濃。
老子曰:“夫之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朋友,像那知名的演員一樣把自己看淡吧,把自己看淡,讓時間成就你的濃,讓他人成就你的榮!
湖南2024高考語文作文(篇3)
十七八歲正是風華正茂少年時,正是書生意氣志比鯤鵬之際,面對充滿機遇與挑戰的世界,作為千禧一代的我們,要心系祖國和人民,用充滿活力的思維,鏗鏘有力的步伐,腳踏實地為個人及祖國創造更美好的未來。
“心系人民,胸懷世界”。領袖此話,猶如一聲驚雷,振聾發聵,猶如一座燈塔,為我們指明方向,為我們分辨是非提供金科玉律。紛紛擾擾的社會輿論中,“精致利己主義”華美的面紗迷惑了少年們的雙眼,“享樂主義”的聲音如海妖的歌聲魅惑了處于征途的勇士,“歷史虛無主義”曾令我們對過去不朽的光輝產生質疑,心中迷惘,停滯不前。領袖此言撥云見日,我們應將心系人民作為準則,做到“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西南聯大莘莘學子與教授們是我們的典范,雨聲擾課,他們靜坐聽雨,空襲轟炸,他們在防空洞中孜孜不倦,所做的一切都是為有一日能與以己之學,報效祖國。反觀那些僅顧個人私利的“巨嬰”們心中不知是否心中一絲愧疚。兩彈元勛們遠洋留學,放棄外國優厚待遇毅然回國,不就是領袖此話好例證嗎?
單有鴻鵠之志,口喊家國情懷是不夠的,“大道至間,實干為要”,需要我們輔之以行,珍惜韶華,正所謂“九層之臺,起于壘土”。僅靠夙興夜嘆不能封狼居胥,只是朝思暮想不能王師北定。幸福是靠奮斗出來的,我們要腳踏實地,在個人的無私奉獻中,平凡小事的盡職盡責中方能將星星之火,匯聚成民族復興的曙光。耶魯畢業大學生秦玥飛回鄉當村官,服務基層老百姓,魯迅以筆為利劍挑破舊社會的黑暗,針砭時弊喚醒已沉睡太久的國人,這些都是實干卻迸發巨大的力量。空談之聲即使在熱血澎湃,也敵不過在荒漠風沙揉入皺紋的西北塞林壩的護林者手上的厚繭,奮斗在科研一線的科學家們布滿血絲的雙眼中透出來對報效祖國的赤誠。
青春正是“桃之夭夭,灼灼其華”的人生美歲月,我們要讓“青春之花綻放在祖國需要的地方”有人僅流于對物質的追究,有些人卻如天山雪蓮,傲雪寒梅。北大女學生宋璽參與亞丁灣護航,正直人生芳華之時卻在紅墻琉璃瓦中選擇“擇一事,終一生”讓中華文脈得以流傳的修護者。
作為新時代的青少年們,我們應不負韶華,讓青春的心跳與祖國同頻共振,成為新中國的脊梁。
湖南2024高考語文作文(篇4)
為何一位知名歌唱演員出場面對觀眾說的第一句話由“大家好,我來了”變成“謝謝大家,你們來了”?這完全是功利的社會在作怪,這樣的社會磨去了所有人的棱角,使得人們都成為了滑頭滑腦的“圓”。
悲哀也就來了:世間再無真“狂”人。
有詩云:成熟了的/都必須低著頭么?從社會的`角度看,是的,而且是不得不。看看那些名人,有誰敢不低頭以示謙遜?有誰敢露鋒芒?大師是清一色的戴一副眼鏡,腋下夾著書,低著頭匆匆地走,顯出儒家風流,大官是清一色的西裝革履,笑容滿面,和祥可親,手里提著公文包,見人就笑,還有專家啦,成功人士啦,這些“成熟”商人無不這樣,他們以前完全不是這樣的,是功利的社會改變了他們。他們為了人氣,為了知名度,為了粉絲而不敢露出鋒芒。就以那知名歌唱演員來說,他還是因為一句“大家好,我來了!而在社會上栽了不少跟頭,他人氣少,紅不起來,于是他變了,變得圓滑了。
因此,當整個社會都圓滑了的時候,也就”世間再無真“狂人”了。為此,我要高呼:世間曾有真狂人!
風度翩翩的儒者龔自珍自述:“一簫一劍平生意,負盡狂名十五年。”他金榜高中時談及恩師時“狂”言:“居然是上無名小輩王植!”這自然是他“亦狂亦狹亦溫文”的體現,當代學者錢鐘書這時對老師極不滿意,而戲言老師太笨、太懶、太俗。狷介之士劉文典更是狂得痛快,他狂言:“天下懂莊子的就兩個半:一是莊子本人,一個是他自己,剩下半個大伙共搶!”當人們提議把沈從文升為教授時,他大喊:“我不給沈從文四毛錢!”自言“十年以后當思我,舉國猶狂欲語誰?”的李敖不顧社會的功利,也狂得灑脫。他有《傳統下的獨白》一書的封底寫道:“五十年來和五百年內,中國寫白話文的前三名的:李敖、李敖、李敖。嘴上罵我吹牛皮的,心里都為我供了牌位。
這些都是“狂”人啊!他們的狂,構建了中華民族屹立的傲骨,這種真狂,是時代的頂梁柱,是歷史的撐天樹,是一種良知的傲慢!
可嘆,當代社會,這種狂被名利吞食了,這種“良知的傲慢”也被風塵遮蓋。于是,都變了。
當所有的人都將“大家好,我來了”改成“謝謝大家,你們來了”時,世上再無真“狂”人,這不是時代的悲哀嗎?
湖南2024高考語文作文(篇5)
“情人眼中出西施”,是戀人之愛;“孩子是自己的好”,是家長之愛。有人愛琴棋書畫,有人愛花鳥蟲魚,有人流連名山大川,有人寄情吹拉彈唱,有人崇拜歌星影星,有人欣賞健兒奔馳在賽場……一切都是因為有了愛,才使得人類社會變得如此美好。
在種種的愛之中,有一種特殊的愛--關愛,指的是家長對后代之愛。
家長希望子女成龍成鳳,這是關愛的原動力。“青出于藍而勝于藍”,一代勝一代,這是許多人的殷切期望。在這源動力、期望的驅使下,就表現出種種不同層次的關愛。
一種是滿足孩子的物質生活需要。盡其所能,讓孩子吃飽穿暖,最好是吃出檔次,穿出名牌,給足孩子生活的零用錢,為孩子舉行生日宴會。
再一種是越俎代庖,吃飯、穿衣、疊被子、擠牙膏、倒洗腳水,這些本應讓孩子自己動手也是力所能及的事,也被家長包攬了。不讓孩子干任何家務,視學習之外的一切為“雜事”。
還有一種是只關注孩子的學習成績。為了孩子有一個好成績,不惜轉戶口、買名校、請家教、開小灶、送培訓、攻特長,以便讓孩子考上大學,最好是名牌。一些家長,對孩子期望值過高,一旦孩子不能實現時,就“恨鐵不成鋼”,當愛之愈深、恨之愈切之時,就會管教過嚴,甚至飽以拳腳,實施暴力教育。當孩子漸漸長大,暴力教育不但不能奏效,反而產生了強烈的逆反或對立時,有的家長因力不從心,因過分失望,則選擇了放縱或放棄。導致孩子自暴自棄,站染惡習,從而一發不可收拾:離家出走有之,身陷囹圄有之,選擇輕生有之,一個個新的家庭悲劇就釀成了。在獨生子女占主導地位的當今社會,孩子的反叛,不能成人成才,讓家長徹底失望,那種揪心痛苦,傷心欲絕,是很難用言語來描述的。
實際上最高層次的關愛,是關注孩子的能力、人格培養和豐富他們的精神世界。讓孩子用自己的雙手去做一切能做的事,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用自己的心靈去感悟,用自己的頭腦去判別,用自己的語言去表述,使稚嫩的雙手帶來力量,無助的心靈帶來希望,迷蒙的雙眼變得澄明,彎曲的脊梁變得挺直。讓孩子,學會學習,掌握生存的常識與技能,以便獨立地面對世界;懂得生活,遵從生活規律與規范,以便和諧地與人相處;珍惜生命,探索生活的價值與意義,有尊嚴地立于天地之間。
要做到高層次的關愛,就要真正去了解孩子,了解他們探索的需要和成長中的煩惱;就要平等地對待孩子,讓孩子敢于說出內心世界,以便正確引導;就要懂得欣賞孩子,哪怕一點點進步,總要給予必要的肯定與鼓勵性評價;就要跳出“唯分數論”的流俗,不把孩子當作一個簡單的學習機器,確立多元化的人才標準觀,發現和培養孩子的特長;就要致力于培養孩子的意志人格,培養孩子的抗挫折能力…….這種關愛,跟過度溺愛、過高期望、過多干涉、過嚴管教,不可同日而語,而取得的結果,也是天壤之別。
每一個人都可能做家長,但并不是人人都能成為優秀的教育工作者,但作為家長,應該懂得教育,提高關愛的層次。
如何提高家長關愛的層次,我們一方面可以繼承我國優秀的教育傳統,另一方面,還可以借鑒(決不是機械仿效)國外的家教經驗。比如美國,南部的一些州立中學為培養學生生存能力,特別規定學生必須不帶分文,獨立謀生一周才可畢業。而家長則是積極配合,絕不私下給孩子一分錢。如瑞士的一些家庭,小姑娘高中畢業,家長就讓她到人家里去當一年半日制女傭,上午勞動,下午學習。德國的孩子14歲,家長就必須讓孩子承擔家務,比如給全家人擦皮鞋。日本的家長在孩子小的時候,就給孩子灌輸一種理念:除了陽光和空氣是大自然賜予,其他一切都要通過勞動獲得,許多日本孩子在課余時間,都要到外面打工掙錢……
要提高關愛的層次,家長也必須與時俱進。與時俱進是許多人掛在嘴上的,任何事物一旦成為口號,成為運動,就失去了它應有的價值。作為家長,要認真了解時代對孩子的影響。比如,當代通信、互聯網技術對孩子的影響,電影電視給孩子的耳濡目染,報紙刊物對孩子的潛移默化,還有社會時尚、歌星影星球星,那些讓孩子眼花繚亂的事物,家長應該有所知,有所感,有所悟,力爭跟孩子縮小代溝,有較多的共同話題,以便給孩子正確的引導。如果我們只記得陳年舊帳,老是和孩子億苦思甜,孩子的耳朵不但會起老繭,甚至還會偷偷地塞棉花。
要提高關愛的.層次,家長還要讀一點教育學、心理學方面的文章。教育學、心理學并非教育工作者的專利,因為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功用。有了這方面知識的武裝,可以提高教育效率。
要提高關愛的層次,家長還要認真消除一些誤區,要允許孩子適當地看閑書、做閑事、談閑話。有的家長把教科書、教輔書之外的一切,都稱之為閑書,禁止孩子涉獵。實際上,家長有選擇地給孩子提供雜書,可以擴大孩子的視野,提高審美情趣,增長科學知識,培養思辨能力,即使有一點不健康,也可以提高孩子的免疫力——孩子是不可能在真空里長大的。讓孩子鼓搗鼓搗一些小玩意,孩子應該在游戲中成長,游戲是開發智力、提高動手能力的重要途徑,只要不讓過分迷戀就行。要認真聽孩子說閑話,哪怕是十分幼稚的,可以了解他們的喜怒哀樂,了解他們成長中的煩惱,了解他們錯誤的認知,以便有的放矢地矯正或疏通。
為了培養出優秀的孩子,所有的家長都要努力提高關愛的層次,關愛的品位。
湖南2024高考語文作文(篇6)
若為木,當欣欣以向榮;
若為草,當凄凄以搖綠;
若為船,當揚帆以啟航。
當林花謝了春紅,你曾否傷感,曾否為嬌艷遺憾?當陽光融了冬雪,你曾否憂愁,曾否為那澄澈流連?當秋風襲了綠葉,你曾否徘徊,曾否為那青翠不安?其實轉念一想,靜觀萬物皆自得,這樣的結局何嘗不是林花、冬雪、綠葉自身的選擇!
正如一只揚帆啟航的小船,不去想能否成功,不去憂前方的寒風冷雨,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
啟航是區分軟弱者與堅強者的分水嶺。
“我有一個夢想,夢想從明天起,面朝大海、春暖花開”,擁有如此美好夢想的海子,深情吟唱的海子為何會選擇臥軌自殺?是他沒有夢想?不!是他不懂得勇敢面對人生的挫折,勇敢地揚帆啟航。相反,同樣面對挫折的力克·胡哲卻以不同的方式擁抱挫折,他說:“我沒腿沒手沒煩惱。”這是需要怎樣的大智慧?他用他僅有的“小雞腿”勇敢地揚帆啟航,走出一條燦爛之路,一條通向成功之路。
啟航是頑固者與進步者的巨大鴻溝。
“天朝上國,物產豐盈,本不必與外夷互通有無。”當清朝統治者閉關鎖國、驕傲自大之時,西強各國紛紛發展生產力,如火如荼地進行著工業革命。當鴉片戰爭的一聲炮響,落后的農業文明在先進的工業文明面前是如此不堪一擊,清朝統治者賣國求榮,頑固派不思進取,眼看中國面臨亡國滅種之危難,進步者們大膽提出自己的想法,“師夷長技以制夷”、“窮則變,變則通”、“三民主義”、“民主和科學”等等一系列進步思想不斷解放著國人的思想。與頑固派的固步自封相比,雖然封建主義和帝國主義重重大山的壓迫,他們毅然揚帆啟航,尋求國強御辱之道!他們難道不怕犧牲嗎?不!因為他們知道國家利益高于一切;他們難道不懂享樂嗎?不!因為他們知道只有揚帆遠航才能自強,才能造就永遠的輝煌。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走在歷史的沙灘上,拾起一枚枚成功的貝殼,上面無不滿滿地寫著“啟航”!讓我們勇敢地啟航,揚起生命之帆,駛向美好的明天,創造輝煌燦爛的人生!
簡評:作者以排比的方式開篇,關注自然,通過自然萬物感悟人生;采用對比的寫法,通過軟弱者與堅強者對比、頑固者與進步者對比,緊密聯系中國近代史,闡明了啟航必須具備的堅韌品質與進步思想。文章思路明晰,立意高遠,論述縝密。散文化的語言,優美而富有韻味和張力,充滿著較強的思辨色彩。
湖南2024高考語文作文(篇7)
那位把“大家好,我來了”的開場白換成“謝謝大家,你們來了”的歌手,應該是懂得了把自己當回事的真正境界就是主動把別人當回事。
某知名歌手在接受央視采訪時,談到自己過去和現在的變化,說起面對觀眾的第一句話,原來是說“大家好,我來了”,現在是說“謝謝大家,你們來了”。聽到這句話是令人感慨的,甚至,由不得人不感慨。
歌手前面那句話我親耳聽到過無數回了。很多年前,我去歌廳聽歌時,上臺的歌手無一例外,說的就是“我來了”。這三個字我聽了很是別扭。心里就想,你以為你是誰啊?是不是覺得這么多人坐在這里,就因為是你“來了”呢?當然不是。到這里的`人,絕大多數是因為自己,譬如上班累了、干活煩了、失戀了、輸錢了、要放松了、想和朋友聚會了、在尋找新的自我了,等等等等,極少有人會是因為一個歌手將在這里吼幾嗓子而坐在下面。
每個人都會因為自己去做某件事,那件事情也只和自己有關。除了親人、朋友和同事,我們很少關心旁人在干什么。而那個與自己不相干的旁人卻總以為自己才是最重要的話,不免會讓我們感到不以為然。雖然在一個被口號捆綁的時代結束之后,每一個個人都在認識到自己的重要和價值,但這種重要和價值究竟在多大程度上是讓人最終認清楚自己和定位自己的,還真是難說。就像那些喜歡上臺就說“我來了”的歌手,實際上在自我的面對時,失去了一個基本定位。這個定位一旦失去,就會把自己很當回事。
當然,我們應該把自己當回事,但又不應該太把自己當回事。這中間的度如何掌握,或許才是我們做人的學問所在。我記得美國飛機發明家萊特兄弟參加一次盛宴時,宴會主持人請哥哥發表演說。大萊特不好意思地說,“演說是歸我弟弟負責的。”當主持人轉向小萊特時,小萊特的回答是:“謝謝諸位,我哥哥剛才已經演講過了。”
在這個故事中,我們看到的不僅是一份睿智,的是一份沒太把自己當回事的謙遜。謙遜贏得的,往往才是對個人最大褒獎的尊敬。
那位把“大家好,我來了”的開場白換成“謝謝大家,你們來了”的歌手,應該是懂得了把自己當回事的真正境界就是主動把別人當回事。先把“謝謝”給別人的人,才能得到別人給你的掌聲。
湖南2024高考語文作文(篇8)
生命的每一刻都是開始,時代的每一頁都是初始。航程雖遠,步步皆新,不變的夢境,召喚著新的海濤,全新地啟航。
生命的哲學中沒有陳陳相因的典故,只有不斷重新開始的華章。啟航,是割舍回憶中的海晏河清,直面眼前的風起云涌;啟航,是深味前番九死一生的苦痛,前瞻那信仰不變的輝光與朝霞。啟航,是順時“乘風破浪”的豪氣,是逆時“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勇毅。但有啟航的信念,夢便能清晰極妍,近至舷前。
揚帆的雄心尚在,夢便在;啟航的決心仍存,夢便存。看那“誰謂河廣,一葦航之”的赳赳船歌,倒更如一曲戰歌。原始文明的灘涂上,大勇的古人選擇在湍流前啟航,無畏于命運的險拔和環境的峻惡,視黃河大浪為涓溪,以一葉扁舟力挑驚濤駭浪,橫渡了大河滔滔,亦橫渡了文明的險隘。險灘偏要啟航,誰謂河廣?航程那端,是宋國沃土,是《詩》里唱出的煌煌然華夏文明。啟航,將浪漫主義的勇氣,人定勝天的魄力,嵌在中國夢的源流之碑上。
文化亦是比黃河愈險愈闊的大海汪洋,然而暴風驟雨不曾停止過英雄的啟航:從流浪放逐的險嶕之間,孔子在昏茫黯淡、禮崩樂壞的春秋之濤中啟航,啟開了痛苦并快樂著的坎坷一生,亦啟開了儒學蹌踉于亂世、蓬勃于萬古的永恒生命;從貶謫潮州的盛唐之浪間,韓愈啟航,迎著撲面而來的失意的狂風,堅守在“文起八代之衰”的舵把前。一部中國文化史,更像是悲苦慘淡的航程集序,文人的失意,不曾止住后世君子的啟航。沉舟側畔千帆過,他們薪盡火傳式地啟航,文明之巔累累比天。啟航,將笑對失意的曠達,執著追尋的堅強,鐫在了文明夢的扉頁上。
百朝更迭,邦國命運又何嘗不是未知的大海?然而千古風流,無數人選擇在難境中啟航:看虎狼秦國啟航于堅壁清野的甘隴邊陲,看歷朝首君啟航于甕牖繩樞之間,看五四青年啟航于民族危亡之際……啟航,將力挽狂瀾的決心、自強不息的意志,畫在了民族夢的摩天大壁上。
啟航的信念,即為對夢的信仰。人因為有夢而偉大,更因有為了夢愿意重來、甘心受挫的信念而偉大。眼見風云,偏要啟航,信仰因此而具有指導靈魂的力量。每一次啟航,都是命運的新生,我們生于一個茍日新、日日新的時代,若欲與時代同新,必須長懷啟航的信念,縱使眼下多艱,但啟航之后,風雨兼程,我們終能抵達夢想。
啟航吧,去像戈埃羅筆下那個牧羊少年一樣逐夢吧。航程無盡,可貴的不僅是夢,更是追夢的旅程,讓你從平庸與無為,駛向全新的夢境。
簡評:作者開篇點題,從人類起源、文化發展、邦國命運三個層次逐一展開,視野開闊,大氣磅礴。文章不僅有歷史的厚度,也有現實的關注,古今結合,底蘊厚重,說服力極強。緊扣“啟航”這一話題,揮灑自如,論證嚴密,內容豐富,彰顯作者豐厚的文學功底和寬泛的知識面。
湖南2024高考語文作文(篇9)
人生路上,“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我們要隨時調好恰當焦距,以最好角度游目騁懷,行走大地。
禪宗有句話“眼肉有塵三界窄,心中無事一床寬。”一個人眼界開闊與否決定了他的人生價值觀、世界觀、態度。而眼界開闊又由你看事物的距離決定。
生活中,我們常常為許多事煩惱,這只是因為你對生活還有太多執著,癡迷。“用力看,就是盲。”當你站到一定高度時,眼前那一切就如“蝸角名利”般渺小:“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你還會不開心嗎?
“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學習也有三個境界:“看山是山,看誰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當你太拘泥于課篇時,反而不能真切體會,死抓某個詞理解時,又如何能看清文章脈絡,走向、把握深義?經歷這個苦苦跋涉階段,你的思路會走向開闊;這時需要你跳出思維桎梏,用博大眼界統領全書,宏觀把握。你才能“識得廬山真面目。”
亂石堆里小孩一心讀書,因為他們懷這對都市繁華的向往;城市里的.小孩卻想回歸心靈的湖畔,找尋生命本初的質樸、清貧。對于自己擁有的東西,物質的,親情的;天天沉浸其中,就像蜜罐里的糖,感受不到擁有的美好,珍貴;卻自認為生活太忙,無趣。只有跳出來,才會明白生活中美好。
清醒總附麗于距離,美感也就出現。“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蓮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啟示我們不僅要跳出苦難,樂觀地面對一切,更要超脫美好,感恩地面對你擁有的一切。春爭迷人,走近它卻害羞消失;海水蔚藍,親撫一泉,它只是純凈無色。
李叔同一代才俊,本可錦衣玉食,卻散盡家財,剃發歸佛門。很多人不理解他,只有他自己知道:人生百味,各有自己味道。看破紅塵,“五色而目迷”,他有了高出一般眼界,終成一代宗師。
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走在自己生命路上,有時很難看清自己是否走了彎路。不妨跳出來,調準焦距,才能照出最好生活。
湖南2024高考語文作文(篇10)
那年那月那日也如今天,是“千樹萬樹梨花開”之日,也是我們分別的日子。時間過得真快,一晃三年過去了。
那年我剛參加工作被分到初一·四班當班主任,但當我走到教室門口時呆住了,你正帶著同學們朗讀英語,我以為自己走錯班了,又看了一遍準確無誤。從這一刻起我認識了你,一個高大帥氣瀟灑陽光的男孩。
你是一個領導天才,全班同學,在你的帶領下,團結友愛互幫互助,不僅班風好而且學風濃,衛生紀律更是沒得說。就連試驗班的老師也幾次三番找我想把你要到實驗班,但你沒答應。你憑自己的能力管理整棟宿舍,初二時你已是學生會主席。
你是一個繪畫天才,班上的學習園地黑板報從來都是你主辦,你不僅畫的好寫的也很好。給我印象最深的是你用嘴吹的《墨梅》,很有國畫的神韻,你做了很多張送給同學們。
你是一個體育天才,曾破學校三千米記錄,八百米第一,跳遠第二的好成績,打籃球是你的強項。你在朗讀上也很有天份,我經常讓你范讀課文,因為你總是能準確的把握作者所要抒發的情感,而且普通話比賽中你又一次奪得第一。天籟般的嗓音也使你在校藝術節上再次摘冠。
你是家長的'驕傲,是同學們學習的榜樣;你是老師的驕傲,是素質教育的成功。我總以為憑你的實力定能躋身高園,甚至大學校園,然而隨著我的離開你也永遠離開了校園這方樂土。你的輟學是我此生最大的痛。
孩子,無論你身在何方身處何地,我在遠方默默為你祝福。
湖南2024高考語文作文(篇11)
生命有時是“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的無奈,但更是“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執著;生命有時是“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的困窘,但更是“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的豪邁與樂觀!
青春是用意志的血滴和拼搏的汗水釀成的瓊漿——歷久彌香;青春是用不凋的希望和不滅的向往編織的彩虹——絢麗輝煌;青春是用永恒的執著和頑強的韌勁筑起的一道銅墻鐵壁——固若金湯。
成熟是一種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輝,一種圓潤而不膩耳的音響,一種不需要對別人察顏觀色的從容,一種終于停止了向周圍申訴求告的大氣,一種不理會哄鬧的微笑,一種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種無須聲張的厚實,一種并不陡峭的高度。
人生錯過的總比沒錯過的多,每個人都有無數次的錯過。所以我們不必為自己的錯過而歉疚而悲哀,應該為自己的擁有而喜悅。錯過漂亮,你擁有健康:錯過健康,你擁有智慧;錯過智慧,你擁有善良;錯過善良,你擁有財富;錯過財富,你擁有安逸;錯過安逸,你擁有自由;錯過自由,你擁有人格……
如果說生命是一座莊嚴的城堡,如果說生命是一株蒼茂的大樹,如果說生命是一只飛翔的海鳥。那么,信念就是那穹頂的梁柱,就是那深扎的樹根,就是那扇動的翅膀。沒有信念,生命的動力便蕩然無存;沒有信念,生命的美麗便杳然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