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高考滿分作文
眾所周知高中語文中作文是占著很大比例的分數的。而如果在作文中增加一些名言警句也有利于增加我們文章的韻味。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天津高考滿分作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天津高考滿分作文精選篇1
小的時候看電影《機械戰警》,很羨慕彼得·威勒飾演的警察墨菲。墨菲在執行任務時身體受了重傷,科學家把他改造成了“半機器人”——有人的頭顱,但身體的大部分被精密儀器替換。“半機器人”墨菲所向披靡,成為令犯罪分子聞風喪膽的超級戰警。
《機械戰警》是科幻電影,里面說的事當然不是真的,但成為墨菲那樣的“半機器人”卻是我很長一段時間的夢想。
人類始終夢想著突破自己的極限。先是借助于想象,神話傳說滿足了人類的愿望。孫悟空一個筋斗十萬八千里讓人看了很過癮,超人的上天入地和蜘蛛俠的飛檐走壁令人神魂迷離,但這些畢竟屬于精神活動的范疇;后來借助傳統的科學技術,將溫熱的肉體與冰冷的電子機械結合起來,機械戰警、終結者的出現帶給人們的是亦真亦幻的感受;智能技術的飛速發展,顛覆了傳統,于是智慧上的超人成為人們心中的神。“智慧芯片”的出現很有可能在不遠的將來成為現實。
這就出現了一個問題:你愿意植入(或其他方式)這樣的芯片,從而讓自己成為“半機器人”嗎?
我的答案很明確:不愿意!
原因很簡單,我想成為墨菲那樣的英雄,我想成為超人,但我只想通過自己的努力實現夢想。讓“智慧芯片”成為身體的一部分,或者說讓它成為大腦的一部分,則不是我所期望的。整容后的女人可以成為美女,畢竟少了天然的氣質,該大笑的時候還要想著可能迸開的刀口。
是我控制芯片,還是芯片控制我?
也曾經做過許多夢,夢中的自己真的擁有了墨菲超強的戰斗力,擁有了超人那樣的源自天外的超能量,擁有了大于1000的IQ值。醒后躺在床上呆呆地看著天花板,然后是久久的失落。我很清醒,自己只是個普普通通的人,血肉之軀,很大眾化的智慧,很難成為夢中的自己。
幾天前看最新版的《機械戰警》,突然發現,自己喜歡的其實還是那個有人的情感的墨菲,看他糾結痛苦、艱苦抉擇的樣子,我也會跟著流淚;但看他風掃殘云,我只有快感,一種盡情宣泄的本能的快感。
人應該有夢想。懷揣夢想,科學嚴謹而又腳踏實地地奮斗,做個“自然人”或者說做一個善于利用智慧芯片的“自然人”也許更快樂。
天津高考滿分作文精選篇2
一個民族有自己的“民族范兒”,一個國家有自己的“國家范兒”。我華夏泱泱大國,五千年的傳承,有哪些自己獨一無二的“范兒”呢?
{C}{C}一.{C}{C}文藝
中華文明中,最值得一提的,莫過于我中華的“文藝范兒”。從春秋時期的《詩經》,到唐詩,再到宋詞。流傳下來的都是音韻優美,朗朗上口的精品。如《詩經》中的“關關雎鳩,在河之洲”,如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如蘇軾的“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細細品讀,品味無窮,耐人尋味。除了詩詞,古琴曲中一曲“鳳求凰”迷倒萬千少女的心;棋藝中圍棋、象棋所蘊含的智慧和思想更是讓人傾服;王羲之《蘭亭集序》誰與爭鋒,張擇端《清明上河圖》,誰人不服;陸羽研究茶經,茶香沁人心脾,余韻千年不絕。中華文明的璀璨瑰寶,訴說著穿越時空的“文藝范兒”。
{C}{C}二.{C}{C}氣度
孔子提出的“和為貴”,一直是我國傳統文化的主要內容,從漢唐直至當代,彰顯著大國氣度。昭君出賽,維系著漢匈50年的友好相處;唐太宗被尊稱為“天可汗”;抗戰勝利后,我們大度地拒絕了戰爭賠款,只是希望可以銘記歷史,不要讓悲劇重演。這些都是我中華的氣度。著名的航海家、探險家達伽馬,在到達非洲大陸時樹起了旗幟,標示葡萄牙王室的主權。然而他不知道,早在一百多年前,一位叫鄭和的人早已到達了非洲。鄭和并沒有樹立標示大明主權的旗幟,而是樹立了一座豐碑,一座友好而和平的豐碑。拒絕侵略,傳遞友好,這就是我中華的氣度,我們的“大國范兒”。
{C}{C}三.{C}{C}創新
不管是哪個時代都不缺乏創新的人物。比如四大發明、地動儀、神機炮等等。不僅僅是這些,政治方面也有許多創新。從商鞅變法到王安石革新;從張居正的一條鞭法到康有為等人的戊戌變法,都是在創立新的形象,更好地為百姓服務。這些都是我們不斷努力進取的表現,是中華文化的“創新范兒”。
“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中華民族獨一無二的范兒一一盡顯,這些“范兒”引領我們向前,讓世界聽見中華巨龍咆哮的聲音!
天津高考滿分作文精選篇3
人生天地間,總要與外界發生聯系。而閱讀,則是其最主要的通道。
閱讀分為若干種,絕大多數人的閱讀屬于消遣性閱讀。這種閱讀的目的就是打發時間,說得高雅點,是讓時間不至于白白流逝。瀏覽網頁,翻翻報紙,看看電視,了解一些熱點新聞,搜集幾件明星八卦,打探哪里出了奇人異事……邊看邊樂,然后與志同道合者大擺龍門,是很愜意很得意的事。
市井閑人們的閱讀大抵如此,很多上班族的閱讀有相當的比重也可歸入此類,我們青年學子,有時也愿意做這些消遣性的閱讀。為的是放松放松,調劑一下有些枯燥的學習生活。我覺得,“消遣”是個中性詞,甚至在某種意義上可歸入褒義,畢竟有所消遣便是有所寄托,這總比無所事事、無是生非要好得多得多。
閱讀的第二重境界,我稱之為充電式閱讀。這種閱讀有明顯的現實“功利性”,頗有現躉現賣、臨時抱佛腳的意味。以我為例,該交綜合性研究作業了,我才上網搜索相關的材料,包括成本的書、雜志,相關論文,然后挑燈夜戰,快速掃描,從中篩選。這樣的閱讀,效率高,印象深,積少成多,集腋成裘,我的大腦里面的東西感覺越來越多,越來越有品位。出于很近視的目的,其效果卻是長久的,這樣的閱讀,其實就是我們成長的臺階。
聽說大多數成年人尤其是上班族,其閱讀大都含有某種“功利性”。這不是壞事。關鍵是要將這些信息合理轉化,切忌生搬硬套,機械照搬。
閱讀的最高境界,是精神性閱讀,或者叫心靈性閱讀。這樣的閱讀完全是個人的興趣所在,閱讀的過程,也是修養身心、陶冶情操的過程。據說,這樣的人,看經典的影視作品,會忘掉了世界的存在,能與劇中人的命運相喜悲;看喜歡的文學名著,常常會如五柳先生“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可惜的是,我還沒能達到這樣的境界,但我會向這個方向努力。
魯迅說過,要看各樣的書,即使和本業毫不相干的,也要泛覽。盧梭則強調,讀書不要貪多,而是要多加思索。道出了讀什么書和怎樣讀的問題,明乎此,力行之,便會臻于大境界。
天津高考滿分作文精選篇4
如果科技真的達到了在人腦中植入“智能芯片”的時代,我想,這一定是人類最大的悲哀。人類因為自己開發的科技而使我們自己變得不再像一個人,而是一個生出來就會被程序操縱的機器,是一個事事都能理智分析卻完全沒有感情的軀殼,是一個無所不知卻千篇一律的復制品。
我們過度依賴這些科技,從而就會失去我們求索的過程、失去個性。想到那些“無所不能”的芯片即將問世,我就感到害怕,因此我大聲疾呼:要頭腦,不要芯片!
誠然,科技著實會帶給我們一些好處:它讓我們的生活更便捷高效,讓我們認知世界的角度更多更新穎,可也確實帶來很多弊端。如果說科技是水的話,那么必然有清水與污水;如果說科技是路的話,那么必然有的通向坦途,有的是刀山火海;如果說科技是一個朋友的話,那么必然有的為你兩肋插刀,有的插朋友兩刀。我們應該仔細斟酌;可當我們迫不及待地研究智慧芯片時,我們又是否斟酌過呢?答案當然是沒有。
裝上了智慧芯片,我們便失去了對知識的求索過程。“我寧愿靠自己的力量,打開我的前途,也不愿祈求有力者的垂青。”雨果如是說。是的,我們有了這種“芯片”,我們就會在一瞬間擁有大量的知識儲備,會節省很多時間,可是如果這樣,我們又會對世界有多少興趣?我們也許不用上學,那也無法領悟與一道難題獨處時的快樂心境,科學的魅力不在于得出的結果而是在于在艱難困苦中百折不撓。倘若失去了過程,就如同一段旅行沒有了沿途的風景,光禿禿的,那是何其可怕!因此我選擇要頭腦,不要芯片。
裝上了智慧芯片,我們便失去了“個性”。我們都擁有完全相同的知識,這意味著我們每個人的認知水平完全相同。所以我們不必驚羨莫言獲得諾獎的成功,因為每個人多可以寫出魔幻現實主義,那么人人寫書誰來看書;我們不必仰視富翁們的才華,因為每個人都深諳經商之道,那么人人決策誰來執行?失去了個性,也就打亂了社會的分工,如果人人都可以做老板,憑什么他就要打工,憑什么那個老大娘只能賣冰棍呢?失去了個性,就如同我們是一個個復制品,而地球就是一個龐大的生產車間。因此我選擇要頭腦,不要芯片。
裝上了智慧芯片,我們便失去了情感。擁有智慧芯片我們會明白很多道理,我們明白“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所以對朋友的關心處處提防;我們明白“知人知面不知心”,所以深深包裹自己不會相信任何人,那么這個世界又會變成什么樣呢,沒有情感、談何信任?當人間將要變成寒冷的極地時,我選擇要頭腦,不要芯片。
也許我們應該清醒:智慧芯片的出現,可能不會是世界更進一步的助推器,而會是人類發展過程中一個危機的時刻。
要頭腦,不要芯片!
天津高考滿分作文精選篇5
時間從2020年的初春一路蹣跚到繁花似錦、綠樹蓊郁的仲夏,清風吹過,我聽見回響——來自山谷和心間。在那動人的回響中,青春的吶喊猶如雛鳳的啼鳴——清脆而悅耳;在那美麗的土地上,一張張青春的面孔猶如盛開的夏花——明艷而璀璨。
那些青春的面孔啊,“承受著心跳的負荷和呼吸的累贅卻樂此不疲”,那是2020年的“中國面孔”。
疫情如山,在沉重的大山阻隔了生的希望帶來了死的恐懼之時,我看到了沿國道走了一天一夜,步行110公里,年僅18歲的朱如歸那張有著逆行武漢的勇氣的面孔。醫院就是戰場,在武漢客廳方艙醫院,在厚重的防護服包裹下,我看到了口罩、護目鏡后面00后劉佳怡那張疲憊而堅定的面孔。還有,95后甘如意、26歲志愿者吳悠志、29歲彭銀華……他們有著不同的名字,但他們又有著同樣堅定的青春面孔!他們年紀不大,卻用一段青春描繪了華夏的動人畫卷!華夏有你,篤志的青年,明日之華夏定當繁榮美麗!你生在華夏,以民為本的華夏,未來之你們定當乘風遠航!
那些青春的面孔啊,“以寂寞的鐮刀”收割著人生的豐盈,不凋不敗,不驕不餒,那是2020年的“中國面孔”。
知識就是力量,在高科技的賽場上,起步落后的中國卻以驚人的速度實現了多個領域的趕超。帶領中國航天事業跑在世界前列的中國航天科技人才隊伍,平均年齡只有30多歲。就是這些青春面孔,讓世界看到了中國航天的驚艷面容!雖是青年卻守得住寂寞,雖是青年卻擔得了重任,只因今生有幸入華夏,此生必不負中華的信念使然!除了航天領域,還有平均年齡只有31歲的北斗導航衛星團隊,還有脫貧攻堅戰場上如黃文秀一樣年輕有學識的駐村第一書記們,還有……還有……他們來自不同的領域,他們有著同樣年輕智慧的面龐!他們年紀不大,卻用美麗的青春與科學的畫筆使華夏煥發了耀世的容顏!
青春的面孔,2020年的“中國面孔”。
“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
一切過往,將成序章,后浪洶涌蓋過前浪!絕美的華夏!躬逢盛世,青年展志!
此刻,身在考場之外,我卻恍若聽到了蠶食桑葉般的沙沙下筆之聲!今日輕狂而又不知疲倦的少年,來日定會揚起稚嫩年輕的面龐,帶吳鉤、提椽筆、燃薪火踵武賡續、踵事增華!續寫華夏輝煌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