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屆江蘇高考作文
作文是語文考試的重中之重,想要寫出好的作文,可以多看一些滿分作文,靈活運用。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歷屆江蘇高考作文,希望對大家寫作有所幫助。
歷屆江蘇高考作文【篇1】
琴斷了!
爺爺有把三弦琴,漆身,蟒腹。彈了幾十年的琴,在爺爺厚實的指甲板下斷了。
為此爺爺悶悶不樂了許久。聽奶奶說,爺爺去縣里的音樂廳、琴行跑了個遍,硬是沒有找到個會修三弦琴的師傅。我看了眼手里夾著煙的爺爺,他似乎又蒼老了許多。
父親聽說琴斷了后,跑遍鄰近各縣,終于在一片竹林里找到了一位做三弦琴的師傅。爺爺得信,立馬帶我奔了去。
老師傅姓白,白鬢、長須,似乎比爺爺還要年長幾歲。爺爺一見著老師傅,頓覺心頭痛快,容光煥發。
“師傅,這小三弦還能用嗎?”
“不急,不急,您這琴工藝精良,還需要幾天。”白師傅轉身拿出了另一把三弦,“喏,我這兒剛巧有一把,幾日不彈,怕技癢了吧?”
一看到三弦,爺爺眼里就有光。他輕輕接過琴,架了張板凳,正坐,擺好架勢,給我們來了段單弦。
“大漢丞相歸了天,這蜀漢怕要亡……”
原本歡快的《三國》彈詞,唱到最后,竟然有了悲壯的味道,那拖長音的“亡”字尤其刺耳。
白師傅也和了一段。“老兄,如今像您這樣的人,可不多見啦!”他指了指沒有用竹片彈奏的爺爺。
“那年頭艱苦,一把琴養一家人,還是用手撥著踏實。”
爺爺在白師傅那兒呆了三天,取琴后,他就大病了一場。待我見到爺爺時,他全身已經插滿了管子。奶奶說是胃病,年輕時四處彈唱落下的。
白師傅先前來看了爺爺一趟,嘀咕了一陣,又把爺爺的琴取走了。
等我再見到白師傅時,爺爺已經去世了。師傅將兩把三弦塞給了我:“他哪在乎什么命啊?可憐了這門手藝!”
我驀地明白了爺爺堅持住在鄉下的原因,想必只有那兒還留著年輕時的夢,留著三弦的最后一批聽眾吧?
我把爺爺的琴撫了撫,在墻架上擺好,紀念這輩子都沒有彈完的青春。
歷屆江蘇高考作文【篇2】
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后,全國掀起一陣莫言熱。而莫言本人在開完一場新聞發布會后便消失在大眾的視線,安靜創作新作品。
在我看來,莫言便是那只在人跡罕至的山洞中的美麗蝴蝶。人們借諾獎發現了這只蝴蝶,而蝴蝶選擇的是退居山洞深處,正如莫言選擇遠離公眾。因為那樣的安靜環境才適合這些美麗的精靈,適合莫言。
非寧靜無以致遠,偉人正是懂得尋找寧靜才能夠成功,而成功也必青睞內心安寧之人。
林徽因曾說:“真正的寧靜不是避開車馬喧囂,而是在內心修籬種菊,盡管如流往事,每天依然濤聲依舊。”因而真正的寧靜是內心的平和,這與“大隱隱於市”是一樣的道理。只要內心寧靜便能於車馬喧囂的繁華都市有一個寧靜之所。
前段時間,於丹北大被嗆一事鬧得沸沸揚揚。文化超女於丹在端了多年的心靈雞湯后終於被人轟下臺。這似乎很意外,可是卻又在情理之中。當年的於丹用心靈雞湯撫慰了無數人疲困的心,可是近年來她不斷商業化,只加湯不加料的心靈雞湯讓人們越來越難以接受。正是於丹在成為美麗的蝴蝶被人發現時,不懂得如何退居深處,如何來保持一顆寧靜的心,所以她只能遭到人們反感,最終失去成功。
與她不同的是,紅學癡儒周汝昌盡管著作等身卻仍躬耕於紅樓中﹔“國學大師”季羨林一直認為自己只是一個普通人﹔楊絳先生從不開作品交流會,永遠都是默默關注這個社會。大師尚且如此,而我們又有何驕傲的資本?我們又憑什麼藐視一切?我們又怎能不屑那一顆寧靜之心?
反觀當今,當郭敬明充滿早戀、貪婪、頹廢的作品發行時﹔當韓寒“巴金文采不好”的言論風生水起時﹔當當時明月的著作爆棚時﹔當馬諾、芙蓉姐姐在網上受到熱捧時,誰能告訴我,我們那一顆寧靜的心在哪里?我們現在許多人正在慢慢地失去它,從而變得瘋狂與驕傲,變得目空一切。
讓我們找回最初的寧靜,讓我們在內心修籬種菊,讓我們懷抱謙卑寧靜的心走在社會上。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視自己為天地間的一粒塵埃,用寧靜平和的心看待世界。我相信,低到塵埃,便能開出花來。
歷屆江蘇高考作文【篇3】
大千世界,宇宙萬物間都存在著細微卻不容忽視的聯系,輕牽一角,或許也會導致多米諾骨牌似的連鎖效果。因此,每個看似無心的舉動,都有可能對社會造成深遠的影響。
西諺有云:沒有一滴雨會認為自己造成了洪災。當我們紛紛抱怨社會道德的滑坡時,當我們滿懷怨氣地仇視著各種不良行為時,是否也該反思一下:自己的行為有沒有不當之處,抑或我們有沒有縱容助長過這類的“惡”呢?
美國作家阿法特曾提出一個概念:群氓。這個詞,是指普通大眾集體無意識地作惡卻絲毫不覺愧疚。必然的,這種行為不僅使家國蒙受損失,更會麻痹人們的心靈,須知,此詞在中國是頗為適用的。無論是高速公路上貨車翻車引來成百農民哄搶柑橘,還是許多居民每人拿走一塊磚致使雷峰塔的倒塌,抑或是大家再熟悉不過的“中國式過馬路”,無一不是“群氓”品行的體現。
似乎自古以來人們就有這樣的印象:官是惡的、貪婪的,而民是善的、無辜的。這種想法,顯然有點不全面。當個人被裹挾在群體之中時,他便會認為跟隨眾人所做之事無可非議,甚至不會意識到自己正在作惡,這是多麼可怕又可悲的事情!而“法不責眾”的觀念,更成了助長這種“平庸之惡”的借口。
“無羞惡之心,非人也。無是非之心,非人也。”如今的中國人民已不再是魯迅先生筆下的麻木看客。然而,一些人卻日漸墮入一個更加荒誕的怪圈。所以,我們必須自省,分清善惡,堅持自我。光說不做是沒有用的,口頭上“感動中國”絕對扶不起一個摔倒的老人。
當然,我們更應當看到希望的曙光。如今網絡的發展,也使得正能量被廣泛地傳播﹔多少溫暖感人的故事,為我們帶來了黎明的脈息。隨著越來越多人的覺悟,中國正向著文明大國之夢邁著堅定的步伐。
僅僅做到“勿以惡小而不為”是遠遠不夠的,只有做到“勿以善小而為之”,中國社會的面貌才會有真正的改觀。拒絕“平庸之惡”,養一身浩然正氣,和整個國家一起走在追夢之路上,必能見到明日的燦爛朝陽。
歷屆江蘇高考作文【篇4】
念你,億萬年的時光,滄海桑田仍不改的胸膛;戀你,孕育萬物,春生夏長的生命華章;愛你,春日之雨,夏日之陽,秋日之輝煌,冬日之白雪紛揚。可為何你眼角的淚光,煞滅了我的歌唱?
夢中的你揮舞著美麗的翅膀,飛向你所認為的天堂,然而小小的蠟燭卻撲滅了你所有的希望。
你一改沉靜從容的作風,撕破了你所認為的我的偽裝。一切都是那麼刻骨銘心:林立的大廈高樓直指藍天白云,熱浪滾滾的黑煙讓人窒息,小河深處竟也藏著污濁的排放管道,每天都有一種動物作告別世界的哀唱,它們的血肉被頻頻地擺在餐桌之上……
你說停留在表面的歌唱就是偽裝,你要撕破它,以便讓后人知道,我們的祖先對待你是多麼善良﹔你說許諾友愛卻有利益當前的行為不可原諒,你說我欠你的保護,你要一筆一筆要求補償。於是,我看到了你的憤怒和淚光。
當漫天的黃沙肆虐在最繁華的都市﹔當海上狂飆移駕最有發展潛力的汪洋﹔當暴風驟雨淹沒了最美麗的故鄉……我被你的“反擊”搞得頭暈腦漲。
於是,我開始回想,回想曾弄舟於附近的河上,回想曾聽著蟬鳴數著螢光,回想我曾許下過的地老天荒。
我知道,不是每一句“對不起”都能換回一句“沒關系”。況且我知道我們的行為已不能用懺悔來丈量。我會努力地讓你看到我內心的惻隱在發光,我會努力地讓你明白我的每句贊美都不是偽裝,正在努力地進行補償。
你看!明麗的山間有了輕快的小溪流淌,空氣中彌漫著各種花兒的芬芳,鳥兒們在枝頭悠然地歌唱,瀕危的小動物的幼崽也有了對生的期望,城市中多了幾紛綠意,河流下的排污管道正逐漸消亡。
我依舊可以看見你的懷疑與不安,你的憤怒與彷徨。但,請你相信,我不會再讓你逃避——我親愛的大自然,我賴以生存的家鄉。
依舊是在夢中,依舊是美麗的翅膀,你朝我飛來,不再躲避,不再退到深處,我坐在你的背上,一起飛向天堂。
宇宙洪荒,生命的畫卷無限延長,我想我會攜起你的手,一直走到時間的盡頭,在這畫卷上留下令人欽羨的痕記——人與自然相伴到地老天荒!
歷屆江蘇高考作文【篇5】
小城深處有條老巷。明晃晃黃醺醺的光蔓延一路,點亮了一個城市的古老溫情。
相屬的板車,彼伏的吆呵,一路的蔥蒜,噼噼叭叭的煎油聲,勾著所有途經的味蕾,而女人的店也在其中。
女人是賣鍋貼的。煎到外酥里嫩,香氣四溢,擱到藍印花的小碟中,澆一層香醋,撒一圈蔥花,待到輕咬一口,卻是意料之外的香甜之感,隱隱間又有些青春獨有的青澀。
在旁人眼里,女人不過是個有些瘦削的老太太,可我只想用“女人”這個含著少女的甜蜜和婦人的成熟的代稱。女人愛美,每次見她,總是抹了脂粉搽了口紅, 似乎想留下青春的最后一點尾巴。女人愛笑,笑起來眼角會輕輕顫顫,不招不搖,溫婉而妥帖。煎鍋貼時,她總是打扮得一絲不茍,有點“盛裝端熱油”的味道,遠 遠看去竟像是從《蒹葭》里走出的那位如水女子。
我迷惑于女人身上青春嬌美端方的氣息,沉迷于女人手下青澀而有些甜蜜的鍋貼。恰巧,女人是我同學的祖母,一經詢問,方知鍋貼里藏著桅子和蘋果混合的醬料。而女人原是那個十里洋場的大戶之女,幾經輾轉方暫棲于這個閉塞的小城,操持著祖業依然優雅地活著。
一時間,我心中充溢著難以言說的震驚和恍然。震驚于加花醬的匠心,恍然于女人身上的不朽之氣。一個會在鍋貼里加花醬的女子,豈會敵不過時光的磋砣?當歲月爬上她的鬢角,風霜侵蝕她的容顏,她依然愛著美,愛著生活,像年輕時一樣雅致而細膩,如此,豈會老去?
時常去女人的小攤,站在一邊我不語,女人亦不言。我呆呆看她熟練地翻煎,溫婉地淺笑,不卑地招呼,沉溺于女人那一汪如碧水般的不朽之氣里。夕陽西下,女人美得如一幅古仕女圖。
我時常迷惑于青春與不朽。以為青春必是光潔明艷,不朽必是巍巍如高山之巔,仰不可攀。然而,看到女人身上混雜著與年齡不符的青春之氣,我方有些體悟。 有時候,心的柔軟與細膩遠勝過形貌。沒有人活在保鮮膜中,沒有人會永葆青春,但做一個心思細膩、熱愛生活的人,時光永遠會厚愛你幾分;而如此,何嘗不是另 一種靜水流深的不朽?
想起女人,就想起一枝擱在藍印花碟中的帶露桅子。或許葉子些許腐朽,但花瓣仍是一如既往地柔軟。
歷屆江蘇高考作文【篇6】
他終于又一次站在了這座橋上。
他用皺巴巴的手掌摸著橋上滿是缺口和裂痕的欄桿,在心中這么想著。
這座橋很高,離水面至少有十米,長年累月的江風錘煉著這座舊橋,在它的身上刻下了一道道的傷疤。
橋很老,而人更老。比這座已經五十多年的橋還要大上幾歲的他再一次來到了這座橋,因為他決定,在他人生的最后時刻,再做一次讓自己懷念無比的事——跳水。
他慢慢地摸索到了橋邊的缺口,步幅緩慢而無力,仿佛一座隨時可能倒下的老朽雕像,做著最后的掙扎。
今天的風很大,不由得讓他想到了和發小一起跳水的日子。那些日子的風也很大,常常吹得橋上的他們搖搖欲倒,但他們都不以為意。“有風的日子更能劃出漂亮的弧線”,這是他們公認的道理。
他繼續移動著,然后從欄桿的缺口探出了頭,十米的高度讓他有些頭暈目眩。不知不覺地,他又想起了少年之時,他第一次站在橋上也是這么的頭暈目眩。十米遠的水面讓年輕的他不自覺地打顫。“跳吧!沒關系的。”水中的發小這么喊著,他咬了咬牙,再次盯住了水面,然后跳下。水花濺了一米多高,將他的發小徹底地打濕。“沒關系吧?”發小問。“嘿。”他摸了摸紅紅的屁股,咬了咬牙答道。然后在發小促狹的笑聲中,狠狠地給了他一拳。
“年輕真好。”他回過神來,繼續看向了水面,盯著,盯著,仿佛看到了當初的自己。年輕,健康,有活力,和現在的他完全不同。從胸口的口袋中摸出了藥和一張照片,他突然笑著將藥順著風扔了出去,落在了水面上,濺出一朵小小的水花。
藥是醫生給的,但他覺得自己不需要了。生老病死是人之常情,只要自己的心還年輕,他就無所畏懼。
靜靜地,風再次起了,他最后看了眼自己當年從水中爬出時的照片,然后猛地跳了出去。
風吹到了最大,將他的身子拉出了一條漂亮的弧線,在那一刻他臉上的皺紋徹底綻放,宛如夏花。“就是這樣。”他想到,“人至死都是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