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全國高考有多少人
2022年的報名人數約為5.8萬,比去年增加了約2千人,增幅約為3.6%。生源有所增加,主要是適齡人口的自然增長。天津市高考適齡人口數量經歷了連續多年的下降,從8萬到7萬,再到6萬,到不足6萬,那么從2022年開始將逐漸回升。教育部下達的招生計劃也會隨著考生人數變化有所調整,總錄取率和本科錄取率將保持基本穩定。
2、河北省
據統計,河北省2022年報名人數共75萬余人,比2022年的63.4萬余人,超出了11萬多!
3、山西省
據官方最新消息,山西省高考報名人數33.7萬人,2022年高考報名人數為31.57萬人。報名人數中參加統考29.6萬人。
4、上海市
據統計,2022年上海市將會有5萬多名考生參加秋季高考,11萬名考生參加中考。
2023年高考報名人數預計
根據教育部公布的普通高中在校學生人數統計來看,2020年高一年級(2022年應屆高考生)人數為8767742人,但實際2022年高考報名人數為1193萬人。
統計人數只是報名人數的73%,剩下的27%的人從哪里來的呢?其實這里面還包含了對口招生、高職單招(中職生的高職高考)、復讀等人數。
再對比一下2020—2022年普通高中在校人數和高考報名數據:
按照73%—77%比例范圍來看,2023年高考報名人數范圍在1132—1198萬之間。不過,具體的數據還是以后續教育部官方公布為準。
高考如何備考
一、高考備考需要調整生物鐘,提前進角色
科學研究表明每個人一天二十四小時中大腦的興奮期和抑制期是呈波浪形的,即一段時間的興奮期之后,必然是相對的抑制期。顯然,如果考試時間在我們大腦的興奮期,那是再好不過的;反之,考試時間正好處在我們大腦的抑制期,那就糟糕了。事實上,平時我們同學中有不少這種現象,夜越深,大腦越興奮(即處于興奮期),第二天上午頭腦昏昏沉,即大腦處于抑制期,這種情況,顯然不利于考試。因此,我們在考前幾天就應調整好作息時間,晚上九點半睡,第二天早上六點左右起床,如此調節生物鐘,讓我們大腦的興奮期與考試時間同步,這樣,我們就等于提前進入了角色,有利于考試時水平的正常發揮。
另外,考試那天,一般應提前半小時進考點一方面可消除新異刺激,穩定情緒,從容進入考場;另一方面可以使自己的大腦提前開始簡單的該考試科目的學科活動。如那個半天將考數學,我們的大腦就可提前開始簡單的數學活動,進入單一的數學情境,如把些基本公式、定理在腦子里回顧一下,或最后看一眼易忘記或記錯的公式定理。
二、高考備考需要消除焦慮、精中精力
考試時一旦怯場,則會面對試題頭腦空空,平時熟悉的公式、定理也無法回憶起來,注意力也不能集中,等到心情平靜下來,已浪費了許多時間,看到許多未作的題目,則會再次緊張,形成惡性循環,這時要迅速進行心理調節,使自己快速進入正常應考狀態,可采用以下方法調節焦慮情緒:
1、自我暗示法。用平時自己考試中曾有優異成績暗示自己我是考生中的佼佼者,我一定能考得理想的成績,我有困難的題目,但別人不會做的題目也很多。
2、決戰決勝法,視考場為考試的大敵,用過去因怯場而失敗的教訓鞭策自己決戰決勝。
高考前復習方法
1.高考前保持健康心態,合理有序復習
高考進入最后階段,應該是一個以總結整理、查漏補缺為目標的過程,所以認真梳理知識,掃除盲區和模糊不清的知識點是首要任務,希望大家不要因為高考臨近的焦慮感或者復習進度不夠理想而打亂復習節奏,雖然只有短短一個月,如果能夠保持穩定的復習效率和節奏,在高考前完成復習計劃,掌握所有基礎和進階知識其實是足夠的。
2.高考前整理錯題筆記,提高復習效率
你跟著老師的復習節奏,最起碼復習也有一輪、兩輪了,這個時候大部分的知識點其實你已經是見過的了,而你能提高的地方在哪里?當然是在你的錯題了,我知道有些同學非常害怕遺漏知識點所以筆記做得又大又全,可能還非常美觀,但是筆記還是重在實用和效率。建議大家最近也不要再補充新題了,試卷作業都很多,整理都來不及,看就更不可能了。留著試卷多去問問老師對你做錯的看法會比較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