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難畢業季”畢業生就業落實率怎么樣
上述清華大學報告介紹,清華大學2022屆畢業生共8003人,與往年相比有所增加。其中,本科生3197人(39.9%)、碩士生2657人(33.2%)、博士生2149人(26.9%);男生5135人(64.2%)、女生2868人(35.8%),男女比例為1.8:1。
截至2022年10月31日,清華大學2022屆畢業生畢業去向落實率為98.0%。其中,國內深造比例為28.3%,出國(境)深造比例為7.1%,簽三方就業比例為52.5%,靈活就業比例為10.1%。
中國政法大學也在近期公布了《2021-2022學年本科教學質量報告》。該校2022屆畢業生共4491人,其中本科生2088人、研究生2403人。截至2022年8月31日,畢業去向落實人數4222人,畢業去向落實率94.01%(其中,本科生89.66%,研究生97.79%)。
中國政法大學2022屆本科畢業生2088人,畢業去向落實人數1872人,畢業去向落實率89.66%。繼續深造1547人,占畢業去向落實總數的82.64%(其中,國內升學790人,占畢業去向落實總數的42.20%;出國、出境113人,占畢業去向落實總數的6.03%);簽約(含簽就業協議和簽勞動合同)就業163人,占畢業去向落實總數的8.70%;其他形式就業162人,占畢業去向落實人數的8.65%。
南京大學近日公布的《2021-2022學年本科教學質量報告》顯示,2022屆本科生畢業率93.17%,學位授予率92.99%。目前,畢業學生去向落實率94.71%,出國出境率11.90%,國內升學率52.72%。其中,在東部地區就業748人,占82.47%;在中部地區就業56人,占6.17%;在西部地區就業103人,占11.36%。畢業生中在江蘇省、廣東省、上海市、浙江省和北京市就業的最多,分別達到437人(48.18%)、91人(10.03%)、88人(9.70%)、45人(4.96%)和44人(4.85%)。畢業生在江浙滬、廣東、北京五地就業的學生人數占總體的77.73%。
合肥工業大學2023年1月4日公布了《2022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報告顯示,2022年合工大共有畢業生11181人,其中博士生166人,碩士生3108人,本科生7907人。畢業生去向落實率未96.90%,本科畢業生畢業去向落實率未96.32%。
北京電影學院在2022年12月15日公布了《2021-2022學年本科教學質量報告》。報告顯示,該校2022年共有本科畢業生520人,實際畢業人數476人,畢業率未91.54%,學位授予率未99.16%。截至2022年8月31日,北京電影學院應屆本科畢業生總體就業率達89.08%。畢業生最主要的畢業去向是其他,占62.50%。升學112人,占23.53%,其中出國(境)留學47人,占11.08%。
截至目前,北京電影學院2022屆本科畢業生,已落實就業去向的比例達92.25%,收疫情、畢業生就業觀望等因素影響,就業落實率較去年減少5%。已落實就業去向的畢業生中,升學占比15.48%,簽約占比15.36%,靈活就業占比56.55%。就業地域方面,66.89%畢業生選擇京內就業。就業行業方面,45.40%的畢業生選擇文化、體育、娛樂行業就業。職業類型方面,41.91%畢業生從事文化藝術相關工作崗位。
北京電影學院在報告中表示,綜合顯示影視行業仍為北京電影學院畢業生主要就業行業,影視產業集中的北京地區仍為北京電影學院畢業生就業首選區域。2023屆本科畢業生人數有所增加,疊加新冠疫情、影視行業景氣度、社會經濟放緩等因素,北京電影學院畢業生依舊面臨持續嚴峻復雜的就業局面。
內蒙古大學公布的《2021—2022學年本科教學質量報告》顯示,該校2022年本科畢業生初次畢業去向落實率74.20%,研究生升學1054人(含出國留學45人),占畢業生數的31.15%;政府機關、事業單位239人,占畢業生數的7.06%;各類基層項目就業67人,占畢業生數的1.98%;企業就業700人,占畢業生數的20.68%;部隊就業9人,占畢業生數的0.27%;靈活就業317人,占畢業生數的9.37%;自主創業3人,占畢業生數的0.06%。
長春大學近期公布的《2021-2022學年本科教學質量報告》顯示,該校2022屆研究生就業意向落實率為81.20%;本科生就業意向落實率為81.70%;專科生就業意向落實率為98.10%,達到了良好的效果。2022年,該校有404人考取了碩士研究生,考取國內院校307人,其中有61人考取了“211”或“985”院校,國外院校97人。風景園林專業、材料科學與工程、機械工程專業的研究生考取率分別39.53%、39.22%和39%。
還有一些省份近期也公布了2022屆畢業生就業情況。
例如,2022年12月27日,廣西壯族自治區教育廳發布《廣西2022屆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質量年度報告》,2022年廣西普通高校畢業生38.3萬人,比去年增加8.21萬人。該報告顯示,2022年臨床醫學畢業生非常搶手,畢業去向落實率達到100%;廣西超過六成的高校畢業生選擇留在區內工作;另有5.82萬畢業生選擇提升學歷,繼續在國內深造,占就業總人數的18.88%。
湖南媒體《三湘都市報》此前公布的數據顯示,2022年,湖南省普通高校共有畢業生47.99萬人,人數增量、增幅均創新高,已落實畢業去向42.24萬人,畢業去向落實率為88.04%,與上年基本持平,連續10年高于全國平均水平,位列全國第一方陣。其中,本科畢業生19.66萬人,已落實畢業去向16.91萬人,畢業去向落實率為85.99%;高職專科畢業生25.63萬人,已落實畢業去向22.87萬人,畢業去向落實率為89.23%;畢業研究生2.70萬人,已落實畢業去向2.47萬人,畢業去向落實率為91.63%。
國務院總理2022年3月11日在回答中外記者提問時表示,2022年,中國需要就業的城鎮新增勞動力達到約1600萬人,多年來最高。其中,高校畢業生達到1076萬人,是歷年最高。
從2021屆畢業生起,教育部將“就業率”改為“畢業去向落實率”,其計算包含了畢業生的協議和合同就業率、創業率、靈活就業率和升學率。這樣的改動,更為準確地反映畢業生的“去向”。
大學生求職過程中注意什么
應屆生盡量參加校園招聘
校園招聘相對靠譜,來大學校園招聘的公司不可能都是BAT,全球500強,投行,咨詢,央企等大公司這些公司其實只占了校園招聘的一小部分。
大部分的公司都是一些你從沒聽過的公司,提供的薪水一般般,可見到的職業前途也不會叫人那么興奮,但是這些公司是靠譜的公司。有學校就業處把關,傳銷公司,不靠譜公司進不來。
作為應屆生,一定要把握住校園招聘的機會。
大學畢業生找工作之前要知道什么
應屆生專屬的“補貼”,畢業五年之內都有機會領取。
大學生數量逐年增加,就業壓力顯而易見。國家也針對于這一情況出臺了不少的幫扶政策,很多福利都是專屬于應屆生的,只要是在畢業5年之內都有機會領取。
一些地區規定:只要畢業生在當地就業之后與用人單位簽訂了一年以上的勞動合同,或者是已經繳納社保,半年時間以上就可以領取到就業補貼。而不同的地區可以領取到的就業補貼金是不一樣的。
大學生就業難嗎
雖然現在私企的數量增多了,國企也表示會擴招,但是今年很多企業都出現了“裁員潮”,不僅不會招人,反而會減少員工數量,主要是受大環境的影響,這樣一來,應屆生的就業機會就會變少。
另外一個原因是有些大學生沒吃過苦,從小在溫室中長大,突然要進入社會參加工作,覺得自己沒有做好心理準備,找工作時會挑三揀四,好高騖遠,最后導致自己被“剩下”,找不到合適的工作。
一位HR表示,現在很多年輕的大學生在招工時要求很高,要求有雙休,五險一金,不想加班,不能挨批評等等,很多企業都無法滿足這些要求,所以就不會聘用這樣的大學生。
大學生就業難嗎
毋容置疑,當今社會上確實出現就業壓力增大的現象,但是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與進步,很多新興職業也不斷產生出來,而且熱度很高,頗受歡迎,這對于很難找工作的大學生群體來說,未來或許就要依靠這些新興職業才能獲得較好的發展。比如,直播銷售員、人工智能訓練師、公共場所衛生管理員、物流服務師、老年人能力評估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