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2023選調優秀高校畢業生到基層工作職位表
山西省2023年選調600名優秀高校畢業生到基層工作
為進一步加強山西省黨政干部隊伍源頭建設,優化干部隊伍結構,培養儲備一批高素質專業化干部人才,根據《公務員法》《山西省選調生管理暫行辦法》,2023年山西省繼續選調優秀高校畢業生到鄉鎮機關工作。現將有關事項公告如下:
一、選調范圍及數量
選調對象為國內普通高校2023年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學歷應屆畢業生(僅限2023年應屆畢業生,不含委培、定向畢業生和在職攻讀學歷學位以及畢業后申請第二學位畢業生)。全省計劃選調600名(見附件1)。
二、選調條件
報考者須符合《公務員法》和《公務員錄用規定》的資格條件,同時還應符合以下條件:
(一)政治素質好,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自覺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二)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政治使命感和遠大抱負,甘于為國家和人民服務奉獻,有志于從事黨政工作,服從組織安排,志愿到基層和艱苦邊遠地區工作。
(三)中共黨員(含預備黨員)。
(四)學習成績優良,具有全日制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學位,且參加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錄取的院校為本科院校。大學本科生畢業證書及學位證書須在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7月31日期間取得,研究生畢業證書及學位證書須在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期間取得。
(五)大學本科生1997年1月以后出生,碩士研究生1994年1月以后出生,博士研究生1990年1月以后出生。具有參軍入伍經歷的,年齡要求可相應放寬2歲。
(六)在校期間(研究生含本科階段),獲得過院(系)及以上表彰獎勵或擔任學生干部連續1年以上或具有參軍入伍經歷。
(七)具有正常履行職責的身體條件。
(八)法律法規和具體報考職位規定的其他條件。
選調條件要求的資質、經歷等的截止時間,除有明確要求外,均以公告發布當日計算。
在校期間有違法違紀違規行為、學術不端和道德品行問題的,經考核考察政治素質不達標的,法律法規及相關政策規定不得錄用為公務員的其他情形的,不得作為選調對象。
三、報名程序
報考者可通過山西組工網(
http://www.sxdygbjy.gov.cn)、山西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網(http://rst.shanxi.gov.cn)、山西人事考試專欄(http://rst.shanxi.gov.cn/rsks)查詢具體的選調地區、職位、數量、資格條件等。
(一)網上報名
1.提交報名申請。符合報名條件的高校應屆畢業生于2023年1月3日9:00至1月10日24:00期間登錄山西人事考試專欄提交報名申請。報考者只能選擇一個職位報名,報名與考試時使用的本人有效居民身份證必須一致。報名時,報考者要仔細閱讀誠信承諾書,提交的報考信息應當真實、準確、完整(填寫的專業應當與報考者本人取得的高校畢業證書上所載明的專業一致)。報考者提供虛假報考申請材料的,一經查實,即取消報考資格。報考者提交的涉及報考資格的申請材料或者信息不實的,負責資格審查工作的招錄機關或者公務員主管部門應當認定其報名無效,終止其考錄程序;有惡意注冊報名信息,擾亂報名秩序或者偽造、變造有關材料騙取報考資格等行為的,由設區的市級以上公務員主管部門給予其取消本次報考資格并五年內限制報考公務員的處理。
2023年1月3日至1月9日,每天下午17:00左右在山西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山西人事考試專欄公布一次各職位報名情況。
2.查詢資格審查結果。報考者在提交報考申請2日后,登錄原報名網站查詢資格審查結果。2023年1月3日至1月10日期間,通過資格審查的,不能再更改報考信息;1月10日前尚未審查或未通過資格審查的,可以更改報考信息或改報其他職位;1月11日00:00至1月12日17:00,報考申請未審查或未通過資格審查的,不能再更改報考信息或改報其他職位。
本次選調要求報考人數達到計劃選調人數的3倍以上。若職位報考人數與計劃選調人數達不到3:1的,相應減少選調計劃,使報考人數與計劃選調人數達到3:1;如選調計劃減少到1名仍達不到3:1的,取消該職位。
報考者報考職位被取消的,可改報其他符合條件的職位。改報時間為:2023年1月15日14:00至1月16日12:00。報考者可登錄原報名網站進行職位改報。改報資格審查時間為:2023年1月15日14:00至1月16日18:00。資格審查結果可于2023年1月17日12:00前查詢。報考職位被取消后未改報其他職位的或改報其他職位未通過資格審查的,報名費將通過原繳費渠道退還。
3.網上繳費。通過資格審查的報考者,按網上提示的繳費辦法,于2023年1月13日18:00前進行網上繳費。未按期繳費的,視為自動放棄考試。
(二)組織推薦
資格審查通過后,報考者須自行下載打印系統生成的《山西省2023年選調優秀高校畢業生到基層工作報名推薦表》(一式三份并簽名承諾),經院(系)黨組織推薦蓋章后報學校就業指導部門審核蓋章,完成組織推薦。
(三)下載打印準考證
通過資格審查并按規定繳納費用的考生,可于2023年2月20日至2月26日登錄山西人事考試專欄,自行下載打印準考證。 考生請妥善保管好自己的準考證,參加考試的各個環節均需攜帶準考證、身份證。
準考證打印時,如遇問題請與山西省人事考試中心聯系解決。咨詢電話0351-7331654。
(四)減免考務費用
根據相關政策,脫貧戶家庭人員、易返貧致貧家庭人員、城市低保人員和農村低保人員可享受減免考試費政策。
申請減免考試費的報考者,需先在網上繳費,于網上報名期間登錄報名系統提交減免申請,審核結果將于2023年1月20日前統一反饋。減免申請審核通過后,考試費按原繳費渠道退還。
網上減免申請未通過且符合減免政策的報考人員,可于2023年2月24日前就近到省、市人事考試機構現場辦理減免手續。現場辦理時,脫貧戶家庭人員、易返貧致貧家庭人員須提供鄉村振興部門出具的證明;城市低保和農村低保人員須提供低保證、所在地的縣(區、市)民政部門出具的證明。
報考者須在規定時間內辦理減免手續,逾期視作放棄費用減免。
四、筆試
(一)筆試科目
筆試包括《行政職業能力測驗》和《申論》。其中,《行政職業能力測驗》全部為客觀性試題,考試時限為120分鐘;《申論》全部為主觀性試題,考試時限為150分鐘。筆試成績為行政職業能力測驗和申論兩項成績的平均分,即筆試成績=(行政職業能力測驗成績+申論成績)/2。考試范圍以《山西省2023年度考試錄用公務員公共科目考試大綱》(見附件2)為準。
(二)筆試時間及地點
筆試時間為2023年2月25日。
上午09:00-11:00 行政職業能力測驗
下午14:00-16:30 申論
本次考試在11個設區的市設置考點,考生在報名時可自行選擇一個考點城市。考生按照準考證上確定的筆試時間、地點參加考試。考生須同時攜帶準考證、有效居民身份證以及筆試要求的其他證明材料參加考試。缺少證件及有關證明材料的,不得參加考試。
(三)成績查詢
筆試成績及最低合格分數線可于2023年3月20日左右登錄山西人事考試專欄查詢,具體時間另行通知。
五、資格復審和綜合考察
(一)資格復審人選的確定
從達到最低合格分數線考生中依據筆試成績從高分到低分的順序,按計劃選調人數2倍的比例確定參加綜合考察資格復審的人選;若最低合格分數線內人數未達2:1的,按實有人數確定。
(二)資格復審
綜合考察前,對確定的資格復審的人員進行資格復審,具體事項另行通知。考生提供的證件(證明)不全或所提供的證件(證明)與報考職位要求的資格條件不符以及主要信息不實,確認不符合資格條件的,由負責資格審查的機關取消該考生參加綜合考察的資格。考生本人未在規定時間內參加資格復審的,視為放棄。資格復審產生的缺額,在報考同地區同職位筆試合格考生中,從高分到低分依次等額遞補。
(三)綜合考察
綜合考察采取面試和經歷業績評價的方式進行,由報考職位所在市的市委組織部組織實施。時間、地點等有關事項另行通知。
綜合考察結束后,按照職位計劃選調數量,以考試總成績(考試總成績=筆試成績×40%+綜合考察成績×60%)從高分到低分的順序等額確定體檢和考察人選。
筆試、綜合考察和考試總成績均保留兩位小數(尾數四舍五入)。若2名以上考生考試總成績相同時,按筆試成績由高分到低分的順序確定體檢和考察人選;如筆試成績仍相同,按行政職業能力測驗成績確定;如行政職業能力測驗成績仍相同,由市委組織部加試一場面試,按面試加試成績確定體檢和考察人選。
六、體檢和考察
體檢執行《關于修訂<公務員錄用體檢通用標準(試行)>及<公務員錄用體檢操作手冊(試行)>有關內容的通知》(人社部發〔2016〕140號)。體檢在指定的醫療機構進行。
考察工作按照《公務員錄用考察辦法(試行)》執行。考察內容主要包括人選的政治素質、道德品行、能力素質、心理素質、學習和工作表現、遵紀守法、廉潔自律、職位匹配度以及是否需要回避等方面的情況,并對報考者提供報考信息的真實性和檔案進行復審或審核。考察人選達不到公務員應當具備的條件或者不符合報考職位要求的,不得確定為擬選調人員。
因體檢、考察不合格等原因出現報考職位人選缺額的,從同地區同職位綜合考察人選中按照考試總成績從高分到低分的順序依次等額遞補。
七、公示和錄用
市委組織部根據考生的考試成績、體檢結果、考察情況等確定擬選調人員,報省委組織部審核備案后,在山西人事考試專欄公示,公布舉報電話,接受社會監督。公示期為5個工作日。公示期滿后,沒有問題或反映的問題不影響選調的,確定為選調生;對反映有影響選調的問題并查實的,不予選調,選調名額取消,不再遞補;對反映的問題一時難以查實的,待查清后再決定是否選調。
擬選調人選確定后,綜合考試、考察、所學專業、職位需求和個人意愿等因素合理確定工作崗位,選調生到崗工作后,根據有關規定辦理公務員錄用手續。新錄用的選調生安排到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和鄉村振興任務重的鄉鎮機關工作。如考生不服從分配,選調名額取消,不再遞補。
八、其他
1.考生應誠信報考。對進入考察及以后環節提出放棄的,接到錄用通知后無正當理由,未在規定時間內持相關材料報到的,取消其相應的資格,市委組織部將有關情況報省委組織部記錄在案。擬選調人員與其他用人單位簽訂就業協議的,本人須依據相關法律法規與原單位協商解除協議,否則不予選調。
2.新錄用的選調生試用期為一年。試用期滿考核合格的,辦理任職定級和公務員登記手續;考核不合格的,取消錄用。
3.新錄用的選調生在山西的最低服務期限為5年(含試用期),在錄用單位最低服務年限為3年(含試用期)。
4.選調生符合工作地有關人才引進條件的,可享受相應層次的人才獎勵政策或待遇。
5.本公告由中共山西省委組織部負責解釋。
重要提示
1.在考錄組織實施過程中,如對有關工作安排進行調整,將在山西人事考試專欄公布,請廣大報考者隨時關注。
2.本次考試不指定輔導用書,不舉辦也不委托任何機構組織考試輔導培訓班。目前社會上舉辦的各類公務員培訓輔導班和發行的出版物等,均與本次考試無關。敬請廣大考生提高警惕,切勿上當受騙。
中共山西省委組織部
2023年1月3日
高校畢業生和應屆畢業生有哪些區別
1、學歷不同。普通高校應屆畢業生為大學學歷;而普通高中應屆畢業生為高中學歷,普通高校應屆畢業生的學歷比普通高中應屆畢業生學歷高。
2、年齡不同。普通高校應屆畢業生在畢業時通常都是成年人;而普通高中應屆畢業生有的未成年或剛剛成年。
3、學習內容不同。普通高校應屆畢業生在大學學習期間分專業,根據專業來進行學習;而普通高中應屆畢業生通常不分專業,按照學習大綱學習。
4、錄取方式不同。普通高校應屆畢業生在學校錄取時經過了普通高等學校統一考試,而普通高中應屆畢業生在學校錄取的時候通過的是普通高等中學錄取考試。
應屆生身份有幾年
應屆畢業生是指2到3年內。
中央機關及其直屬機構公務員招錄考試中對應屆畢業生的界定為,國家統一招生的高校畢業生離校時和在擇業期內國家規定擇業期為二年,有些地方延長至三年未落實工作單位,其戶口、檔案、組織關系保留在原畢業學校。
以2022年為基準,2020-2022年畢業的學生都算應屆畢業生。
按國家有關規定,高校畢業生從畢業之日起兩年內為擇業期,擇業期內未落實就業單位的畢業生可以享受應屆畢業生同等待遇。以2022年為基準,2021年、2022年畢業的學生就屬于擇業期內。拿到畢業證了,但拿到畢業證的時間不超過擇業期年限的(超過則為往屆生)都屬于應屆生。
應屆畢業生一般分為以下四種:
1.即將要畢業的,但是還沒拿到畢業證,或者已經停止學習了,處于實習狀態的。
2.拿到畢業證了,但拿到畢業證的時間不超過擇業期年限的(超過則為往屆生)。
3.高校應屆畢業生,指該年度畢業的畢業生,(博士畢業生,碩士研究生畢業生,普通應屆畢業生)。
4.普通高校應屆畢業生,指經統招的全日制高等教育當年度畢業的學生。
應屆生畢業生的優勢
應屆畢業生所具有的優勢很多,如下所示:
1、在戶口上面會有一定的優勢。有些城市為了引進更多的人才,于是便提出了很多優惠政策,其中有一些城市甚至還提出了只要是應屆生就可以直接落戶這個政策。
2、在參加一些考試上會有優勢。在參加一些例如公務員考試、事業單位、教師編制等考試的時候,如果你是應屆畢業生,會有很大的優勢。里面的單位很明確了表示了必須要是應屆畢業生。
3、在找工作上會有優勢。應屆畢業生的可塑性很強,如果同時和一個已經工作了幾年,但是能力一般的人競爭一個崗位的話,單位多半會選擇應屆畢業生。
4、心理上會有很大的優勢。對于一個剛畢業應屆畢業生來說,剛踏入社會,對很多事情都充滿了好奇心與熱情,也愿意去努力的奮斗,有更大的發展空間。
高考填報須知
冷靜理智。考前填報志愿的考生不知道自己能考到什么水平。評審正處于倉促階段,壓力很大。他們經常不能平靜地對待志愿。
考試結束后,想報分數的考生擔心分數不準確,或者因為考得不好會影響自己的心態。分數公布后,一些考生對自己的表現不滿意,無法面對現實。
無論遇到什么樣的情況,我都要一再強調,填報志愿時,一定要冷靜理性地分析。我們不能讓一時的情緒變化影響填報志愿的傾向。
不要盲從。學生在填寫申請表時互相討論、討論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但相互模仿也是不可避免的。
如果一個學生想報考某個學校的某個專業,其他同等水平或分數相近的學生也想報考這個學校的這個專業,很容易造成集群。每個人的實力不一樣,愛好和興趣不一樣,不能相互模仿,相互模仿造成的群集現象對高考非常不利。
選擇大學時,不僅要結合自己的成績,還要看往年的錄取線。其次,要看專業的人氣。熱門專業錄取分數線很高,尤其是名校。你必須選擇你喜歡的學校和專業。
高考填報時,我建議你用“蝶變志愿”來模擬填報。蝶變志愿不僅可以根據考生最喜歡的專業進行填報,還可以根據MBTI和荷蘭性測試來衡量適合自己的專業和職業發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