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大學2023年外語類保送生初復試時間
英語:計劃20人。
實際招生人數將根據生源情況調整,擇優錄取,寧缺毋濫。
二、報名條件
(一)考生具備教育部規定的外語類推薦保送生資格,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外語水平突出,學習成績在所在中學名列前茅;
(二)考生應為應屆高中畢業生,外語語種為英語;
注:1.我校英語專業2023年在實施高考綜合改革的省市不限選考科目;
2.具有推薦保送生資格的16所外國語中學名單
三、報名程序
(一)網上報名
請考生在規定時間內登錄陽光高考網特殊類型招生報名平臺,按網站提示進行報名。不接受現場報名。
(二)報名材料
1.《中國人民大學2023年保送生申請表》:網上報名時,按報名系統提示填寫個人信息,系統將自動生成申請表。
2.中學推薦表:下載并打印《中學推薦表》(見文末附件),由中學負責填寫與保送生推薦選拔名額確定有關的考試成績。同一中學出具的成績應當標準統一。
3.二代身份證(正反面均需上傳)。
注:
1.以上1-3均為必須提供的材料。材料1、2須所在中學加蓋中學公章。所有材料請以照片形式上傳,內容需清晰可讀。
2.所有報名材料內容應當屬實。有關中學等不得出具與事實不符的中學推薦表。一旦發現弄虛作假,我校將按照《國家教育考試違規處理辦法》(教育部令第33號)嚴肅處理。未入學的,取消考生報名、考試、預錄資格,并將相關情況通報考生所在中學、考生所在地省級招生考試機構依規處理;已入學的,取消其入學資格或學籍。
四、選拔程序
(一)初審
我校將于報名截止后對報名材料進行初審,審核結果在報名系統初審結論中顯示,分為“通過”、“不通過”兩類。“通過”者入圍初試,“不通過”者不能參加后續考核環節。
考生屆時可登錄報名平臺查看初審結果及測試安排。
(二)校考
通過初審的考生參加我校校考。校考分為初試和復試兩個環節。
1.初試
初試為文化課筆試:包括語文、數學、英語三門科目,滿分各100分。
學校視情況劃定文化課筆試總成績及格線和各科目單科及格線。對于過線考生,根據初試成績情況確定入圍復試考生名單。
2.復試
復試為英語綜合能力面試:包括英語朗讀、理解、表達、綜合素質考察等,滿分為300分。
(三)確定資格
我校將根據考生校考成績確定預錄名單。校考成績=初試成績+復試成績。
(四)復審錄取
我校將在教育部公示的2023年保送生資格名單中復審預錄考生的保送資格。未在公示名單內的考生,我校不予錄取。
保送生按規定參加2023年高考報名和體檢。體檢合格者,我校將按有關規定辦理錄取審批手續。
五、測評及監督機制
(一)我校將按照德智體美勞全面衡量、擇優錄取的原則,在學校紀檢監察機構的監督下,公平、公正、公開地做好保送生選拔錄取工作。
(二)保送生預錄名單須由考生所在中學、所在省級招生考試機構及我校本科生招生辦公室公示。中學及考生本人應本著誠信原則,嚴格按照程序進行推薦和申請工作,推薦和申請材料必須屬實。
(三)保送生入校后,我校將進行新生入學資格復查,如發現考生及中學有弄虛作假情況,將取消考生錄取資格及所在中學三年內的保送生報考資格。
(四)外語類保送生入校后不得轉專業。
六、工作時間
(一)網上報名:即日起至2022年12月20日11:00
(二)初審結果查詢:2022年12月23日前
(三)初復試:2023年1月
具體測試時間、地點以報名系統內下載打印的準考證和測試指南為準。初試成績及入圍復試名單通過報名系統發布,請考生及時登錄查看。
(四)成績查詢:2023年2月底前
(五)預錄取名單公示:教育部公示2023年保送生資格名單后
七、聯系方式
八、本招生簡章的最終解釋權屬于中國人民大學本科生招生辦公室。如遇疫情等不可抗力因素,學校可根據實際情況調整招生簡章,屆時另行發布公告。
2022中國人民大學各省錄取分數線公布
省份 | 類別 | 錄取分數線 |
北京 | 不限組 | 670 |
物理組 | 674 | |
物理/歷史組 | 673 | |
天津 | 不限組 | 697 |
物理組 | 696 | |
物理/歷史組 | 699 | |
河北(歷史組) | 金融學類 | 652 |
法學 | 652 | |
人文科學試驗班 | 647 | |
經濟學類 | 650 | |
新聞傳播學類 | 650 | |
財政學類 | 649 | |
社會科學試驗班(管理學科類) | 645 | |
工商管理類 | 646 | |
人力資源管理 | 644 | |
國際政治 | 645 | |
河北(物理組) | 金融學類 | 671 |
法學 | 666 | |
經濟學類 | 661 | |
財政學類 | 660 | |
新聞傳播學類 | 657 | |
社會科學試驗班(管理學科類) | 656 | |
工商管理類 | 653 | |
理科試驗班類 | 655 | |
人力資源管理 | 654 | |
山西 | 普通類(文史) | 607 |
普通類(理工) | 625 | |
內蒙古 | 普通類(文史) | 608 |
普通類(理工) | 643 | |
遼寧(歷史組) | 金融學類 | 651 |
法學 | 652 | |
經濟學類 | 651 | |
新聞傳播學類 | 645 | |
工商管理類 | 648 | |
社會科學試驗班(管理學科類) | 644 | |
人力資源管理 | 644 | |
國際政治 | 646 | |
人文科學試驗班 | 649 | |
遼寧(物理組) | 金融學類 | 675 |
經濟學類 | 671 | |
工商管理類 | 669 | |
理科試驗班類 | 667 | |
吉林 | 普通類(文史) | 598 |
普通類(理工) | 641 | |
黑龍江 | 普通類(文史) | 610 |
普通類(理工) | 634 | |
江蘇 | 歷史+不限組 | 624 |
歷史+政治組 | 624 | |
物理+不限組 | 647 | |
浙江 | 法學 | 689 |
金融學類 | 685 | |
經濟學類 | 682 | |
新聞傳播學類 | 683 | |
財政學類 | 685 | |
人文科學試驗班 | 680 | |
社會學類 | 679 | |
工商管理類 | 679 | |
國際政治 | 677 | |
人力資源管理 | 675 | |
社會科學試驗班(管理學科類) | 676 | |
理科試驗班類 | 678 | |
安徽 | 普通類(文史) | 621 |
普通類(理工) | 657 | |
福建 | 歷史+不限組 | 636 |
歷史+政治組 | 636 | |
物理+化學組 | 658 | |
物理+不限組 | 658 | |
江西 | 普通類(文史) | 626 |
普通類(理工) | 640 | |
山東 | 新聞傳播學類 | 656 |
金融學類 | 661 | |
法學 | 662 | |
經濟學類 | 658 | |
理科試驗班類 | 654 | |
工商管理類 | 655 | |
人力資源管理 | 653 | |
社會科學試驗班(管理學科類) | 653 | |
理科試驗班(基礎學科類) | 653 | |
國際政治 | 653 | |
河南 | 普通類(文史) | 624 |
普通類(理工) | 643 | |
湖北 | 歷史+不限組 | 632 |
歷史+政治組 | 633 | |
物理+不限組 | 654 | |
物理+化學組 | 654 | |
湖南 | 歷史+不限組 | 632 |
歷史+政治組 | 632 | |
物理+不限組 | 648 | |
廣東 | 歷史+不限組 | 633 |
歷史+政治組 | 633 | |
物理+化學組 | 665 | |
物理+不限組 | 665 | |
廣西 | 普通類(文史) | 651 |
普通類(理工) | 651 | |
海南 | 不限組 | 803 |
物理組 | 797 | |
物理/歷史組 | 805 | |
重慶(歷史組) | 金融學類 | 647 |
法學 | 650 | |
經濟學類 | 650 | |
新聞傳播學類 | 645 | |
財政學類 | 647 | |
工商管理類 | 644 | |
社會學類 | 643 | |
社會科學試驗班(管理學科類) | 642 | |
人力資源管理 | 642 | |
國際政治 | 644 | |
重慶(物理組) | 法學 | 665 |
金融學類 | 657 | |
經濟學類 | 656 | |
財政學類 | 659 | |
社會學類 | 654 | |
工商管理類 | 654 | |
理科試驗班類 | 656 | |
社會科學試驗班(管理學科類) | 653 | |
四川 | 普通類(文史) | 637 |
普通類(理工) | 668 | |
貴州 | 普通類(文史) | 658 |
普通類(理工) | 635 | |
云南 | 普通類(文史) | 673 |
普通類(理工) | 675 | |
西藏 | 區內(文史) | 485 |
區內(理工) | 521 | |
區外(文史) | 632 | |
區外(理工) | 659 | |
陜西 | 普通類(文史) | 628 |
普通類(理工) | 659 | |
甘肅 | 普通類(文史) | 600 |
普通類(理工) | 607 | |
青海 | 普通類(文史) | 585 |
普通類(理工) | 606 | |
寧夏 | 普通類(文史) | 605 |
普通類(理工) | 601 | |
新疆 | 漢語言(文史) | 572 |
漢語言(理工) | 607 | |
民考漢(文史) | 538 | |
民考漢(理工) | 556 |
2021中國人民大學各省錄取分數線
省份 | 院校 | 科目 | 最低分 | 位次 |
北京 | 中國人民大學 | 綜合 | 666 | 1014 |
天津 | 中國人民大學 | 綜合 | 701 | 1299 |
河北 | 中國人民大學 | 歷史 | 650 | 93 |
河北 | 中國人民大學 | 物理 | 666 | 468 |
山西 | 中國人民大學 | 文科 | 640 | 66 |
山西 | 中國人民大學 | 理科 | 650 | 492 |
內蒙古 | 中國人民大學 | 文科 | 636 | 100 |
內蒙古 | 中國人民大學 | 理科 | 650 | 208 |
遼寧 | 中國人民大學 | 歷史 | 660 | 75 |
遼寧 | 中國人民大學 | 物理 | 680 | 359 |
吉林 | 中國人民大學 | 文科 | 626 | 102 |
吉林 | 中國人民大學 | 理科 | 644 | 451 |
黑龍江 | 中國人民大學 | 文科 | 642 | 61 |
黑龍江 | 中國人民大學 | 理科 | 659 | 269 |
上海 | 中國人民大學 | 綜合 | 579 | 1619 |
江蘇 | 中國人民大學 | 歷史 | 629 | 141 |
江蘇 | 中國人民大學 | 物理 | 638 | 890 |
浙江 | 中國人民大學 | 綜合 | 680 | 783 |
安徽 | 中國人民大學 | 文科 | 660 | 114 |
安徽 | 中國人民大學 | 理科 | 666 | 879 |
福建 | 中國人民大學 | 歷史 | 634 | 135 |
福建 | 中國人民大學 | 物理 | 661 | 603 |
江西 | 中國人民大學 | 文科 | 649 | 125 |
江西 | 中國人民大學 | 理科 | 655 | 756 |
山東 | 中國人民大學 | 綜合 | 656 | 1084 |
河南 | 中國人民大學 | 文科 | 662 | 121 |
河南 | 中國人民大學 | 理科 | 671 | 1290 |
湖北 | 中國人民大學 | 歷史 | 652 | 143 |
湖北 | 中國人民大學 | 物理 | 661 | 1397 |
湖南 | 中國人民大學 | 歷史 | 637 | 149 |
湖南 | 中國人民大學 | 物理 | 647 | 1534 |
廣東 | 中國人民大學 | 歷史 | 646 | 141 |
廣東 | 中國人民大學 | 物理 | 671 | 665 |
廣西 | 中國人民大學 | 文科 | 652 | 64 |
廣西 | 中國人民大學 | 理科 | 649 | 548 |
海南 | 中國人民大學 | 綜合 | 794 | 102 |
重慶 | 中國人民大學 | 歷史 | 659 | 101 |
重慶 | 中國人民大學 | 物理 | 682 | 482 |
四川 | 中國人民大學 | 文科 | 634 | 116 |
四川 | 中國人民大學 | 理科 | 679 | 578 |
貴州 | 中國人民大學 | 文科 | 669 | 85 |
貴州 | 中國人民大學 | 理科 | 635 | 559 |
云南 | 中國人民大學 | 文科 | 669 | 82 |
云南 | 中國人民大學 | 理科 | 666 | 390 |
陜西 | 中國人民大學 | 文科 | 657 | 67 |
陜西 | 中國人民大學 | 理科 | 668 | 431 |
甘肅 | 中國人民大學 | 文科 | 630 | 65 |
甘肅 | 中國人民大學 | 理科 | 631 | 371 |
青海 | 中國人民大學 | 文科 | 615 | 23 |
青海 | 中國人民大學 | 理科 | 614 | 58 |
寧夏 | 中國人民大學 | 文科 | 642 | 246 |
寧夏 | 中國人民大學 | 理科 | 608 | 162 |
新疆 | 中國人民大學 | 文科 | 615 | 68 |
新疆 | 中國人民大學 | 理科 | 626 | 258 |
北京 | 中國人民大學(蘇州校區) | 綜合 | 629 | 4310 |
天津 | 中國人民大學(蘇州校區) | 綜合 | 683 | 1299 |
河北 | 中國人民大學(蘇州校區) | 歷史 | 615 | 1208 |
河北 | 中國人民大學(蘇州校區) | 物理 | 631 | 4285 |
山西 | 中國人民大學(蘇州校區) | 文科 | 600 | 927 |
山西 | 中國人民大學(蘇州校區) | 理科 | 601 | 4387 |
內蒙古 | 中國人民大學(蘇州校區) | 文科 | 601 | 420 |
內蒙古 | 中國人民大學(蘇州校區) | 理科 | 614 | 1207 |
遼寧 | 中國人民大學(蘇州校區) | 歷史 | 629 | 669 |
遼寧 | 中國人民大學(蘇州校區) | 物理 | 647 | 2507 |
吉林 | 中國人民大學(蘇州校區) | 文科 | 568 | 1117 |
吉林 | 中國人民大學(蘇州校區) | 理科 | 604 | 2028 |
黑龍江 | 中國人民大學(蘇州校區) | 文科 | 598 | 522 |
黑龍江 | 中國人民大學(蘇州校區) | 理科 | 602 | 2422 |
上海 | 中國人民大學(蘇州校區) | 綜合 | 556 | 4556 |
江蘇 | 中國人民大學(蘇州校區) | 歷史 | 602 | 1447 |
江蘇 | 中國人民大學(蘇州校區) | 物理 | 604 | 6791 |
浙江 | 中國人民大學(蘇州校區) | 綜合 | 646 | 8990 |
安徽 | 中國人民大學(蘇州校區) | 文科 | 630 | 1474 |
安徽 | 中國人民大學(蘇州校區) | 理科 | 636 | 4286 |
福建 | 中國人民大學(蘇州校區) | 歷史 | 600 | 1230 |
福建 | 中國人民大學(蘇州校區) | 物理 | 625 | 4148 |
江西 | 中國人民大學(蘇州校區) | 文科 | 628 | 783 |
江西 | 中國人民大學(蘇州校區) | 理科 | 623 | 3903 |
山東 | 中國人民大學(蘇州校區) | 綜合 | 621 | 7747 |
河南 | 中國人民大學(蘇州校區) | 文科 | 604 | 5874 |
河南 | 中國人民大學(蘇州校區) | 理科 | 601 | 25226 |
湖北 | 中國人民大學(蘇州校區) | 歷史 | 617 | 1835 |
湖北 | 中國人民大學(蘇州校區) | 物理 | 632 | 5988 |
湖南 | 中國人民大學(蘇州校區) | 歷史 | 602 | 1476 |
湖南 | 中國人民大學(蘇州校區) | 物理 | 623 | 5182 |
廣東 | 中國人民大學(蘇州校區) | 歷史 | 608 | 2144 |
廣東 | 中國人民大學(蘇州校區) | 物理 | 629 | 8649 |
重慶 | 中國人民大學(蘇州校區) | 歷史 | 637 | 462 |
重慶 | 中國人民大學(蘇州校區) | 物理 | 650 | 2930 |
四川 | 中國人民大學(蘇州校區) | 文科 | 611 | 1033 |
四川 | 中國人民大學(蘇州校區) | 理科 | 640 | 5455 |
云南 | 中國人民大學(蘇州校區) | 文科 | 655 | 277 |
云南 | 中國人民大學(蘇州校區) | 理科 | 630 | 2564 |
陜西 | 中國人民大學(蘇州校區) | 文科 | 629 | 368 |
陜西 | 中國人民大學(蘇州校區) | 理科 | 652 | 966 |
中國人民大學所在地區排名
中國人民大學位于北京,那么在北京市內,都有哪些大學最好,他們的排名情況是怎樣的呢?
名次 | 學校名稱 | 全國排名 | 星級排名 |
1 | 北京大學 | 1 | 8★ |
2 | 清華大學 | 2 | 8★ |
3 | 中國人民大學 | 9 | 8★ |
4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 21 | 7★ |
5 | 北京師范大學 | 22 | 7★ |
6 | 北京理工大學 | 30 | 6★ |
7 | 中國農業大學 | 33 | 6★ |
8 | 北京科技大學 | 43 | 5★ |
9 | 北京交通大學 | 45 | 5★ |
10 | 北京郵電大學 | 47 | 6★ |
中國人民大學所屬類別最好大學排名
中國人民大學屬于綜合類大學,那么在綜合類大學中,都有哪些大學最好,他們的排名情況是怎樣的呢?
名次 | 學校名稱 | 全國排名 | 星級排名 |
1 | 北京大學 | 1 | 8★ |
2 | 復旦大學 | 3 | 8★ |
3 | 浙江大學 | 4 | 8★ |
4 | 南京大學 | 5 | 8★ |
5 | 上海交通大學 | 6 | 8★ |
6 | 中國人民大學 | 9 | 8★ |
7 | 武漢大學 | 10 | 7★ |
8 | 南開大學 | 12 | 7★ |
9 | 山東大學 | 13 | 7★ |
10 | 中山大學 | 14 |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