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所雙一流高校開啟學部制改革
孫宏斌表示,希望學部能夠成為一個非常有效的學術組織,扎實推進工作,尤其是在學科規劃、科技創新等方面的交叉協同,重大工程問題的解決,綜合性人才的培養等各方面體現出其系統性和長期性;希望學部能夠在學校的建設和發展中發揮重要的作用,充分弘揚學術治校的精神,助推學校“雙一流”建設。
這是近期第二所啟動學部制改革的高校。
中山大學此前的11月12日,中山大學在廣州校區南校園舉行經濟與管理學部成立暨干部聘任儀式,這是該校成立的首個學部,也標志著中山大學學部制改革正式啟動。校長高松當時表示,根據學校新時期新階段發展需要,結合前期大量調查研究和充分討論,根據學校發展啟動學部制改革,主要目的是完善學術治理體系,激發院系活力,促進學科交叉融合,構建“學校-學部-院系”三級學術治理體系,歸根結底落腳于提升育人能力水平,更好地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中山大學現已成立兩個學部,其中,經濟與管理學部由嶺南學院、管理學院、旅游學院、國際金融學院和商學院五個學院組成;學科方面涵蓋理論經濟學、應用經濟學、工商管理、管理科學與工程四個一級學科。中山大學醫學部由中山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藥學院、護理學院、光華口腔醫學院、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深圳)、藥學院(深圳)8個學院,附屬第一醫院、孫逸仙紀念醫院、附屬第三醫院、中山眼科中心、腫瘤防治中心、附屬口腔醫院、附屬第五醫院、附屬第六醫院、附屬第七醫院、附屬第八醫院共10家直屬附屬醫院及相關科研機構、實驗平臺等組成。
中山大學表示,接下來還將陸續在人文、社科、理學、工學和信息等學科組建學部。
跨學科交叉融合和集群發力的效果,是部分高校學部制改革關注的焦點。
天津工業大學例如,天津工業大學2020年已啟動學部制改革,今年12月12日,學校信息學部以線上形式召開工作會議。副校長姜勇指出,信息學部將進一步優化學部治理體系,健全完善學部職能,打破學科壁壘,優化資源配置,集聚學部力量進行原創性引領性科技攻關,實現學科群、專業群集群發力,爭取在信息類關鍵核心技術方面實現重大突破。信息學部方面表示,將以學科交叉、專業融合、科研創新、學術交流等方面的建設為抓手,依托信息學部所屬學院,真抓實干,開拓創新,為學校“雙一流”建設貢獻力量。
太原理工大學簡介
太原理工大學(Taiy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簡稱“太原理工”,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是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 “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教育部第一批“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高校,中俄工科大學聯盟、CDIO工程教育聯盟成員單位,入選國家“111計劃”、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國家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教育部數據中國“百校工程”試點院校、國家級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國家創新人才培養示范基地、全國高校實踐育人創新創業基地、全國首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教育部“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高校。
學校前身是創立于1902年的國立山西大學堂西學專齋,歷經山西大學校工科、山西大學工學院,1953年獨立建校,定名太原工學院,直屬高教部。1962年歸屬山西省。1984年更名為太原工業大學。1997年太原工業大學與始建于1958年直屬煤炭部的山西礦業學院合并,組建為太原理工大學。
截至2022年9月,學校有明向、迎西、虎峪、柏林四個校區,占地面積213萬平方米,校舍總建筑面積169萬平方米;設有25個專業學院、1個中外合作辦學學院(籌),開設84個本科專業;擁有15個博士后流動站,15個一級學科博士點,34個一級學科碩士點,14個專業學位碩士點;有全日制學生40311名、國際學生475名、教職工4039名。
2022太原理工大學專業排名
太原理工大學排名前三的專業分別是化學工程與技術、機械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
學科代碼 | 專業名稱 | 排名層次 | 專業排名 |
701 | 數學 | 前40% | 89 |
702 | 物理學 | 前50% | 83 |
703 | 化學 | 前40% | 89 |
801 | 力學 | 前50% | 39 |
802 | 機械工程 | 前20% | 35 |
803 | 光學工程 | 前40% | 32 |
805 | 材料科學與工程 | 前30% | 56 |
807 | 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 | 前50% | 52 |
808 | 電氣工程 | 前50% | 47 |
809 | 電子科學與技術 | 前50% | 58 |
812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前40% | 109 |
814 | 土木工程 | 前40% | 62 |
817 | 化學工程與技術 | 前10% | 13 |
819 | 礦業工程 | 前40% | 10 |
830 | 環境科學與工程 | 前50% | 92 |
837 | 安全科學與工程 | 前50% | 29 |
太原理工大學王牌專業
號 | 高校名稱 | 專業名稱 | 批次 |
1 | 太原理工大學 | 安全工程 | 第一批 |
2 | 太原理工大學 | 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 | 第二批 |
3 | 太原理工大學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第三批 |
4 | 太原理工大學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第四批 |
5 | 太原理工大學 | 化學工程與工藝 | 第六批 |
太原理工大學優勢專業
專業名稱 | 排名層次 | 專業排名 |
化學工程與技術 | 前10% | 13 |
機械工程 | 前20% | 35 |
材料科學與工程 | 前30% | 56 |
礦業工程 | 前40% | 10 |
光學工程 | 前40% | 32 |
土木工程 | 前40% | 62 |
化學 | 前40% | 89 |
數學 | 前40% | 8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