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全國各大學寒假放假時間
2023全國各大學寒假放假時間匯總
學校名稱 | 寒假開始時間 | 寒假結束時間 | 寒假天數 |
中國民航大學 | 12月30日 | 2月24日 | 57 |
中國勞動關系學院 | 12月31日 | 2月25日 | 57 |
大連海事大學 | 12月26日 | 2月19日 | 56 |
哈爾濱師范大學 | 12月21日 | 2月12日 | 54 |
廣東理工職業學院 | 1月10日 | 3月2日 | 52 |
廣東培正學院 | 1月6日 | 2月25日 | 51 |
哈爾濱工業大學 | 12月31日 | 2月19日 | 51 |
惠州學院 | 1月7日 | 2月24日 | 49 |
青海師范大學 | 1月7日 | 2月24日 | 49 |
中國政法大學 | 1月9日 | 2月26日 | 49 |
北京交通大學 | 12月31日 | 2月17日 | 49 |
華東師范大學 | 1月9日 | 2月25日 | 48 |
貴州大學 | 1月9日 | 2月25日 | 48 |
蘭州工業學院 | 1月9日 | 2月25日 | 48 |
中山職業技術學院 | 1月8日 | 2月23日 | 47 |
大連外國語大學 | 1月9日 | 2月24日 | 47 |
道義醫科大學 | 1月9日 | 2月24日 | 47 |
中國礦業大學 | 1月5日 | 2月19日 | 46 |
廣州美術學院 | 1月9日 | 2月23日 | 46 |
湛江科技學院 | 1月9日 | 2月23日 | 46 |
廣東海洋大學 | 1月9日 | 2月22日 | 45 |
楚雄師范學院 | 1月9日 | 2月22日 | 45 |
廣東醫科大學 | 1月12日 | 2月25日 | 45 |
廣州軟件學院 | 1月12日 | 2月25日 | 45 |
暨南大學 | 1月7日 | 2月19日 | 44 |
廣州航海學院 | 1月7日 | 2月19日 | 44 |
東莞理工學院 | 1月7日 | 2月19日 | 44 |
清遠職業技術學院 | 1月7日 | 2月18日 | 43 |
河北大學 | 1月7日 | 2月18日 | 43 |
廣東科技學院 | 12月31日 | 2月10日 | 42 |
南開大學 | 1月2日 | 2月12日 | 42 |
北京師范大學 | 1月2日 | 2月12日 | 42 |
南京財經大學 | 1月7日 | 2月17日 | 42 |
浙江理工大學 | 1月7日 | 2月17日 | 42 |
臨沂大學 | 1月7日 | 2月17日 | 42 |
廣東白云學院 | 1月8日 | 2月18日 | 42 |
貴州師范大學 | 1月8日 | 2月18日 | 42 |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 1月8日 | 2月18日 | 42 |
五邑大學 | 1月8日 | 2月18日 | 42 |
華南理工大學 | 1月9日 | 2月19日 | 42 |
華南衣業大學 | 1月9日 | 2月19日 | 42 |
仲愷農業工程學院 | 1月9日 | 2月19日 | 42 |
廣東工業大學 | 1月9日 | 2月19日 | 42 |
廣州華立學院 | 1月9日 | 2月19日 | 42 |
清華大學 | 1月9日 | 2月19日 | 42 |
長安大學 | 1月9日 | 2月19日 | 42 |
北京科技大學 | 1月9日 | 2月19日 | 42 |
東南大學 | 1月9日 | 2月19日 | 42 |
廣州中醫藥大學 | 1月12日 | 2月22日 | 42 |
廣東第二師范學院 | 1月14日 | 2月24日 | 42 |
廣東石油化工學院 | 1月15日 | 2月25日 | 42 |
東莞城市學院 | 1月16日 | 2月26日 | 42 |
廣東青年職業學院 | 1月16日 | 2月26日 | 42 |
惠州城市職業學院 | 1月6日 | 2月15日 | 41 |
惠州工程職業學院 | 1日6日 | 2月15日 | 41 |
浙江理工大學科技與藝術學院 | 1月7日 | 2月16日 | 41 |
廣州應用科技學院 | 1月9日 | 2月18日 | 41 |
廣州松田職業學院 | 1月9日 | 2月18日 | 41 |
廣東財經大學 | 1月15日 | 2月24日 | 41 |
珠海科技學院 | 1月9日 | 2月17日 | 40 |
廣州城建職業學院 | 1月9日 | 2月17日 | 40 |
北京外國語大學 | 1月9日 | 2月17日 | 40 |
閩南科技學院 | 1月9日 | 2月17日 | 40 |
上海商學院 | 1月9日 | 2月17日 | 40 |
蘇州科技大學 | 1月9日 | 2月17日 | 40 |
廣州新華學院 | 1月10日 | 2月18日 | 40 |
廣州城市職業學院 | 1月16日 | 2月24日 | 40 |
昆明理工大學 | 1月16日 | 2月24日 | 40 |
寧夏大學 | 1月16日 | 2月24日 | 40 |
韶關學院 | 1月7日 | 2月14日 | 39 |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 | 1月9日 | 2月16日 | 39 |
西華大學 | 1月9日 | 2月16日 | 39 |
四川大學 | 1月11日 | 2月18日 | 39 |
廣州醫科大學 | 1月9日 | 2月15日 | 38 |
北京師范大學珠海校區 | 1月7日 | 2月12日 | 37 |
集美大學 | 1月7日 | 2月12日 | 37 |
臺州學院 | 1月7日 | 2月12日 | 37 |
華中科技大學 | 1月7日 | 2月12日 | 37 |
復旦大學 | 1月7日 | 2月12日 | 37 |
中國人民大學 | 1月14日 | 2月19日 | 37 |
中南大學 | 1月14日 | 2月19日 | 37 |
北京林業大學 | 1月7日 | 2月11日 | 36 |
龍巖學院 | 1月7日 | 2月11日 | 36 |
嘉應學院 | 1月14日 | 2月18日 | 36 |
南方醫科大學 | 1月7日 | 2月10日 | 35 |
福建師范大學 | 1月7日 | 2月10日 | 35 |
湖北大學 | 1月7日 | 2月10日 | 35 |
深圳大學 | 1月9日 | 2月12日 | 35 |
上海理工大學 | 1月9日 | 2月12日 | 35 |
湖州師范學院 | 1月9日 | 2月12日 | 35 |
中國藥科大學 | 1月9日 | 2月12日 | 35 |
南京郵電大學 | 1月9日 | 2月12日 | 35 |
內蒙古大學 | 1月9日 | 2月12日 | 35 |
山東城市建設職業學院 | 1月9日 | 2月12日 | 35 |
鄭州大學 | 1月9日 | 2月12日 | 35 |
汕頭職業技術學院 | 1月10日 | 2月13日 | 35 |
廣州番男職業技術學院 | 1月14日 | 2月17日 | 35 |
中山大學 | 1月15日 | 2月18日 | 35 |
華南師范大學 | 1月16日 | 2月19日 | 35 |
廣州理工學院 | 1月16日 | 2月19日 | 35 |
深圳職業技術學院 | 1月16日 | 2月19日 | 35 |
廣東科貿職業學院 | 1月16日 | 2月19日 | 35 |
陜西師范大學 | 1月16日 | 2月19日 | 35 |
福建衣林大學 | 1月7日 | 2月9日 | 34 |
福建衣林大學金山學院 | 1月7日 | 2月9日 | 34 |
蘭州大學 | 1月8日 | 2月10日 | 34 |
重慶大學 | 1月9日 | 2月11日 | 34 |
汕頭大學 | 1月14日 | 2月16日 | 34 |
廣州大學 | 1月14日 | 2月16日 | 34 |
廣東藥科大學 | 1月16日 | 2月18日 | 34 |
廣州工商學院 | 1月16日 | 2月18日 | 34 |
邵陽學院 | 1月6日 | 2月7日 | 33 |
深圳技術大學 | 1月9日 | 2月10日 | 33 |
菏澤學院 | 1月9日 | 2月10日 | 33 |
江西應用科技學院 | 1月9日 | 2月10日 | 33 |
河源職業技術學院 | 1月10日 | 2月11日 | 33 |
廣州商學院 | 1月16日 | 2月17日 | 33 |
廣州華商職業學院 | 1月16日 | 2月17日 | 33 |
聊城大學 | 1月9日 | 2月9日 | 32 |
肇慶學院 | 1月17日 | 2月17日 | 32 |
浙江農林大學 | 1月9日 | 2月8日 | 31 |
溫州醫科大學 | 1月10日 | 2月9日 | 31 |
廣州華商學院 | 1月16日 | 2月15日 | 31 |
新鄉醫學院 | 1月12日 | 2月10日 | 30 |
許昌學院 | 1月13日(期末考試結束) | 2月11日 | 30 |
安徽大學 | 1月13日 | 2月11日 | 30 |
揚州大學 | 1月14日 | 2月12日 | 30 |
上海大學 | 1月9日 | 2月5日 | 28 |
揚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 1月14日 | 2月10日 | 28 |
南京理工大學紫金學院 | 1月14日 | 2月10日 | 28 |
上海交通大學 | 1月16日 | 2月12日 | 28 |
韓山師范學院 | 1月16日 | 2月11日 | 27 |
三峽大學 | 2月13日 | ||
河南中醫藥大學 | 2月13日 | ||
廣州南洋理工職業學院 | 2月27日 | ||
北京理工大學 | 12月31日 | ||
廣東江門中醫藥職業學院 | 12月31日 | ||
北方工業大學 | 12月24日 | ||
廣東創新科技職業學院 | 1月16日 | ||
陽江職業技術學院 | 1月14日 | ||
廣東舞蹈戲劇職業學院 | 1月13日 | ||
廣東生態工程職業學院 | 1月13日 | ||
安徽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 | 1月10日 | ||
揭陽職業技術學院 | 1月10日 | ||
廣東女子職業技術學院 | 1月9日 | ||
羅定職業技術學院 | 1月9日 | ||
廣東職業技術學院 | 1月7日 |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 1月1日 |
通過上表發現最早開學的大學是上海大學(2月5日),其次是邵陽學院(2月7日)。
最晚開學的大學是廣東理工職業學院(3月2日)。
寒假最長的大學是中國民航大學和中國勞動關系學院,寒假天數為57天,都是在12月底放假,在2月24日、25日返校。
寒假最短的大學是韓山師范學院,只放27天,他們于2月11日就要返回學校。
大學與學院的差異
“大學”和“學院”不是隨意取的,我國現行的本科高等院校有大學與學院之分。關于大學與學院的區別,教育部有著非常具體的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規定,大學和學院都應當具有較強的教學、科學研究力量,較高的教學、科學研究水平和相應規模,能夠實施本科及本科以上教育。
總的來看,大學比學院的要求高。但這并不意味著大學就一定優于學院,在一些專業學科上一些學院的教學和科研水平可能高于某些大學的同一專業。
一、學校規模不同,在校生總數超過8000,才能被稱為“大學”
普通本科學校獨立設置的學院和大學的主要區別是:大學全日制在校生規模應在8000人以上,在校研究生數不低于全日制在校生總數的5%。
學院:全日制在校生規模應在5000人以上。
二、學科種類數量不同,如果是大學,必須具備三種以上的學科
每所高校都有不同的學科,比如法學、管理學、理學等學科。學院和大學在這點上,也存在不小差異。如果是大學,必須具備三種以上的學科,學院通常都只有一個學科。學院在學科數量上的要求不高,明顯低于大學。
三、師資力量存在不同,大學明顯要優于學院
大學與學院在師資方面的區別主要體現為:專任教師數量,研究生、博士生學歷教師比例,具有副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以上、正教授職務教師數量等。1.學院在建校初期專任教師總數不少于280人。
專任教師中具有研究生學歷的教師數比例應不低于30%,具有副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以上的專任教師人數不低于30%,具有正教授職務的專任教師應不少于10人。
大學的專任教師中具有研究生學位的人員比例一般應達到50%以上。其中具有博士學位的比例一般應達到20%以上;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的專任教師數一般應不低于400人,其中具有正教授職務的專任教師一般應不低于100人。
四、科研能力存在不同,主要體現在科研成果上
高校不僅承擔著教學的任務,還承擔著科研的任務。學院科研能力和大學有著不小差距,主要體現在科研成果上。這一點同樣也反映著學校的綜合實力,學生在志愿填報階段,需要認真了解這部分區別,不要貿然進行報考。
普通高等學校的意思
普通高等學校在中國是指由國家部委、省級人民政府(含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省(市、區)教育行政部門主管或聯合主管的實行普通高等學歷教育的學校。
普通高等學校其招生方式主要有:各普通高等學校通過全國統一的博士研究生和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國家教育部和省級教育行政部門組織的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部分省市的春季高考、高等職業院校單獨招生考試、普通高等教育專科升本科招生考試等。
普通高等學校、承擔研究生教育任務的科學研究機構有:大學(含職業大學、職業技術大學)、學院(含職業學院、職業技術學院)、獨立學院、高等專科學校。
大學、獨立學院主要實施本科層次和研究生層次高等學歷教育;職業技術學院、職業學院、高等專科學校主要實施專科層次高等學歷教育。截至2021年9月30日,全國高等學校共計3012所,其中:普通高等學校2756所(本科1270所、專科1486所),成人高等學校256所。
雙一流建設高校
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
A類: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清華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理工大學、中國農業大學、北京師范大學、中央民族大學、南開大學、天津大學、大連理工大學、吉林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復旦大學、同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華東師范大學、南京大學、東南大學、浙江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廈門大學、山東大學、中國海洋大學、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中南大學、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四川大學、重慶大學、電子科技大學、西安交通大學、西北工業大學、蘭州大學、國防科技大學
B類:東北大學、鄭州大學、湖南大學、云南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新疆大學
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
北京交通大學、北京工業大學、北京科技大學、北京化工大學、北京郵電大學、北京林業大學、北京協和醫學院、北京中醫藥大學、首都師范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中國傳媒大學、中央財經大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外交學院、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北京體育大學、中央音樂學院、中國音樂學院、中央美術學院、中央戲劇學院、中國政法大學、天津工業大學、天津醫科大學、天津中醫藥大學、華北電力大學、河北工業大學、太原理工大學、內蒙古大學、遼寧大學、大連海事大學、延邊大學、東北師范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東北農業大學、東北林業大學、華東理工大學、東華大學、上海海洋大學、上海中醫藥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上海財經大學、上海體育學院、上海音樂學院、上海大學、蘇州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南京理工大學、中國礦業大學、南京郵電大學、河海大學、江南大學、南京林業大學、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南京農業大學、南京中醫藥大學、中國藥科大學、南京師范大學、中國美術學院、安徽大學、合肥工業大學、福州大學、南昌大學、河南大學、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理工大學、華中農業大學、華中師范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湖南師范大學、暨南大學、廣州中醫藥大學、華南師范大學、海南大學、廣西大學、西南交通大學、西南石油大學、成都理工大學、四川農業大學、成都中醫藥大學、西南大學、西南財經大學、貴州大學、西藏大學、西北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長安大學、陜西師范大學、青海大學、寧夏大學、石河子大學、中國石油大學、寧波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第二軍醫大學、第四軍醫大學。
實力比肩大學的學院
1、外交學院
外交學院是以服務中國外交事業為宗旨,培養一流外交外事人才的小規模、高層次、特色鮮明的外交部唯一直屬高校。是財政部6所“小規模試點高校“之一,是全國首先設立外交學本科專業的高校。被譽為“中國外交官的搖籃”。
世界上凡是有五星紅旗升起的地方,就有外交學院的畢業生。
2、浙江傳媒學院
浙江傳媒學院是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是中國第二大傳媒類專業院校,中國十大影視學院之一。目前全國培養廣播影視及其他傳媒專門人才的主要基地之一。雖然不是“985”“211”,但浙傳的名聲卻是十分響亮的。建校30多年來學校為中央和地方傳媒行業輸送了大批專業人才。
3、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
1964年,由周總理親自創建,是教育部、外交部、國家旅游局和北京市政府先后參與建設的全國重點大學,是全國首批授予學士學位、碩士學位高校,我國最著名的外國語大學之一,中國旅游界最高學府。2013年,北二外成功加入CIUTI(國際大學翻譯學院聯合會),躋身世界頂級語言類大學行列,也是該聯合會目前在中國僅有的四所成員高校之一。
全國39所985高校名單
排名 | 學校名稱 | 所在地 |
1 | 清華大學 | 北京 |
2 | 北京大學 | 北京 |
3 | 復旦大學 | 上海 |
4 | 上海交通大學 | 上海 |
5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 安徽 |
6 | 中國人民大學 | 北京 |
7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 北京 |
8 | 南京大學 | 江蘇 |
9 | 同濟大學 | 上海 |
10 | 浙江大學 | 浙江 |
11 | 南開大學 | 天津 |
12 | 北京師范大學 | 北京 |
13 | 武漢大學 | 湖北 |
14 | 西安交通大學 | 陜西 |
15 | 華中科技大學 | 湖北 |
16 | 天津大學 | 天津 |
17 | 中山大學 | 廣東 |
18 | 北京理工大學 | 北京 |
19 | 東南大學 | 江蘇 |
20 | 華東師范大學 | 上海 |
21 | 哈爾濱工業大學 | 黑龍江 |
22 | 廈門大學 | 福建 |
23 | 四川大學 | 四川 |
24 | 西北工業大學 | 陜西 |
25 | 電子科技大學 | 四川 |
26 | 華南理工大學 | 廣東 |
27 | 中南大學 | 湖南 |
28 | 大連理工大學 | 遼寧 |
29 | 吉林大學 | 吉林 |
30 | 湖南大學 | 湖南 |
31 | 山東大學 | 山東 |
32 | 重慶大學 | 重慶 |
33 | 中國農業大學 | 北京 |
34 | 中國海洋大學 | 山東 |
35 | 中央民族大學 | 北京 |
36 | 東北大學 | 遼寧 |
37 | 蘭州大學 | 甘肅 |
38 |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 陜西 |
暫無 | 國防科技大學 | 湖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