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大學生帶著中草藥走進小學課堂
日前,寧波市鎮安小學107班、108班傳來學生的陣陣歡呼聲。原來是寧波衛生職業技術學院中醫藥與康育學院中醫藥系學生黨支部、“本草薪火”志愿服務隊,帶著中草藥,在該班級開展了“傳承中醫藥文化,培育時代新人”中醫藥文化進校園科普活動。
“同學們,我們屠呦呦奶奶提煉的青蒿素就是從這個像小棍子一樣的藥材中提取的,是不是很神奇?”“如果同學們眼睛看書看得累了,平常就可以喝點菊花茶”……活動現場,身穿白大褂的該校00后大學生朱嫣瑛和她的同學們用輕松活潑的話語講解著每一種中藥材的來源、用途和功效,并現場教小學生制作中草藥香囊,在制作香囊的過程中講解藥食同源知識,普及了生活中較常見的中草藥如青蒿、靈芝、菊花、薄荷等功效。
為了進一步增加小學生對中醫藥的了解,該校中醫藥專業的教師們還特地針對少兒活潑好動、學習久坐和用眼疲勞等情況,現場教小學生跳改編了的少兒版健身操,以“虎撲”、“鹿抵”、“熊運”、“鳥飛”等符合少兒行為表達、具有趣味性的健身招式,培養小學生養生健體的理念。
該校中醫藥與康育學院黨總支書記徐溧波介紹,“學院開展中醫藥文化進校園活動,將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中草藥以小學生樂見的方式展示在他們面前,是一種科普更是一種傳承。”
據悉,“中醫藥文化進校園”項目是該校中醫藥與康育學院中醫藥系學生黨支部通過整合資源立體打造的課程化體系與特色,以此開展中醫藥文化教育,傳承和弘揚中醫藥文化,增進中小學生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了解,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青少年中發揚光大,增強學生的文化自信、民族自信,使之成為傳承和弘揚祖國醫學文化的使者。
中醫養生保健就業方向有哪些
中醫養生保健專業是國內較新興的專業,采用“三循環、多段式”的人才培養模式對學生進行培養,學生掌握中醫養生保健專業必需的基本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該專業人才缺口較大,就業前景良好。
培養目標:適應國家健康產業發展需要,培養學生掌握必備的中醫藥基礎理論和基本知識、現代醫學基本知識,常見疾病、常見老年病防治與保健知識,具有扎實的中醫養生保健技能。
能從事健康保健咨詢與管理、養生養老、營養膳食指導、推拿按摩保健、中醫保健康復等工作,面向各級各類醫療機構、基層及社區醫療保健機構、養老機構、醫養結合及康養結合機構、健康咨詢管理或養生保健崗位的專門人才;同時具有一定創業意識與能力的實用型人才。
就業方向:各級各類醫療機構、醫學保健機構、養生養老機構、醫養結合機構、康養結合機構、社會福利機構、康復健身機構、健康咨詢機構及企業、健康管理機構及企業、健康旅游企業等,從事技術和管理工作。
中醫學專業就業方向
本專業學生畢業后可在各級中醫院、中醫科研機構及各級綜合性醫院等部門從事中醫臨床醫療工作和科學研究工作。
從事行業:
畢業后主要在醫療、制藥、美容等行業工作,大致如下:
中醫師
進入醫院或是相關的單位都是對口專業最容易上手的一種選擇,也是很多中醫學專業同學的選擇。但這個行業人才趨于飽和,對人才的要求也較為嚴格,進入大中小公立的醫院具有一定的挑戰度,但若是能進入,發展前景也是極為可觀的。
現如今農村、社區醫療事業逐漸發展起來了,對人才的需求也在提高當中,若是有意愿的則可以選擇這個方向。
藥劑師
可以考取相關的執業證書,其工作不止是取藥、整理藥房那么簡單,還需要配合臨床研究、制作新藥及中草藥提純等相對需要一定醫藥知識的工作。
中醫美容師
中醫美容注重整體,將容顏與臟腑、經絡、氣血緊密連結,中藥內服、外敷、針灸、推拿、氣功及食療等手段均體現出動中求美的觀點,使精氣暢通,并且簡便易行、安全可靠,作用廣泛而持久。
最近幾年,人們對中醫的美容技術熱情逐年提高,通過健康的方式讓人獲得美麗,是如今的熱門方式,這行業對專業的需求也是在迅速提高,且發展前景也是極為可觀的。
中醫學專業就業前景
中醫講,上工治未病,下工治已病,中醫的博大精深能更好的為人類健康事業服務,這就意味著未來中醫養生可能會成為主流。然而,目前,大學生眼高手低,專業知識和基本操作技能還不夠扎實,這才是畢業生就業難的切實所在。
而中醫本身具有獨特優勢和無窮潛力,但是要想要做好這門學問,就需要我們扎實自己的專業技能,以便在工作中發揮出中醫應有的魅力,將我國的傳統精華發揚光大。只要專業知識夠扎實,綜合素質夠全面,謀得一個職業還不是問題的,成功的關鍵得看自己。
中醫養生學專業簡介
中醫養生學專業主要培養掌握中醫學基本理論、知識和技能,與中醫養生學相關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同時掌握一定的西醫學基本理論、知識和技能,并具有良好的人文關懷精神和自然科學素養的高級中醫養生醫學人才。
主要課程有:中藥學、方劑學、中醫內科學、中醫外科學、中醫婦科學、中醫兒科學、針灸學、推拿學、中醫養生經典選讀、體解剖學、生理學、病理學、診斷學、內科學、預防醫學、老年病學、醫藥食養生學、中醫健身學、中醫體質養生學、醫學心理學、中醫治未病學、常見慢性病中醫養生調治、健康管理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