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平行志愿 平行志愿填報錄取規則(2)
考生如果確認“服從調劑”,一方面可增加錄取的機會;另一方面極可能調劑錄取的學校和專業,不是你愿意就讀的學校和專業。因此,考生既要充分重視,又要慎重對待。
平行志愿錄取規則:
平行志愿就是在同一個志愿順序上設置了兩個以上(含)的并列院校志愿。
平行志愿的主要特點:一是強化了分數的作用,大大減少了高分低就、高分落榜現象;與此同時,低分考生僥幸高就的機會幾乎沒有了。二是降低了院校錄取數據的年度波動幅度,出現“大小年”現象的幾率小了。三是院校錄取分數區間扁平化了,即最高錄取分與最低錄取分的差值小了。四是增加了考生第一志愿的錄取概率,降低了志愿填報難度和報考風險。
平行志愿的投檔規則
平行志愿的投檔規則與單個志愿的投檔規則不一樣,目前各省大都是按照“分數優先,遵循志愿”的原則投檔,即誰的分數高,在平行志愿投檔時就占有優勢,優先投檔。
投檔時,計算機投檔系統將嚴格按照考生的特征成績(高考(微博)分數與政策性照顧分值的總和)從高到低順序逐個檢索、投檔。
相同分數投檔
當考生總分相同時,分別比較各科分數。如山東:文史類按照語文、綜合1、數學、外語、基本能力的順序,理工類按照數學、綜合2、語文、外語、基本能力的順序,依次比對單科成績,成績高者位次在前。
考生投檔分及各單科成績均相同時,比對隨機碼,隨機碼小的位次在前。隨機碼在高考前由計算機生成。
投檔過程舉例
山東每個批次設置了6個平行的第一志愿院校,其具體投檔過程如下。
當檢索到某個考生時,再依次檢索該考生所填報的A、B、C、D、E、F六個院校志愿。 只要被檢索的6所院校中一經出現符合投檔條件的院校,即向該院校投檔,由高校決定錄取與否及所錄取的專業。如該生填報的志愿經檢索后均不符合投檔條件,則無法被投出,此時該生已經享受了本批次平行院校志愿的檢索、投檔機會,系統將進行下一個考生的檢索、投檔過程。
假設今年全省文史類前60名填報的志愿相同,而且假設這6所院校在山東投放的招生計劃都是10人,調檔比例均為100%。很顯然,將會形成如下錄取結果(見表7)。
平行志愿投檔錄取過程舉例
序號 | 院校 | 計劃 | 錄取名次 |
A | 北京大學 | 10 | 第1-10 |
B | 復旦大學 | 10 | 第11-20 |
C | 中國人民大學 | 10 | 第21-30 |
D | 浙江大學 | 10 | 第31-40 |
E | 南京大學 | 10 | 第41-50 |
F | 南開大學 | 10 | 第51-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