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英語閱讀理解高分技巧
閱讀理解是高考英語試卷中卷面分值最高的的一部分,閱讀理解題型考驗考生快速閱讀等各方面的能力,今天學習啦小編要與大家分享的是:高考英語閱讀理解答題相關高分技巧。具體內容如下,歡迎閱讀與參考!
高考英語閱讀的時間分配問題:
1.4篇75—80分鐘,平均每篇15—20分鐘。
2.讀文章的時間分配:用6—8分鐘完成第一遍閱讀,10—14分鐘來琢磨題目,每題平均2分鐘。
高考閱讀的特點:
①文章單詞量不大,但句型結構復雜。(熟背大綱,將每篇文章中的長難句摘錄下來,加以背誦)
②作者的觀點不一定明確。
③選項的迷惑性比較大。
高考英語閱讀理解中做題誤區:
1.讀的太快,做題靠印象和直覺。(要求每一道題回到原文去找答案)
2.先看題目,后讀文章。(與先讀文章后看題目的比較)
高考閱讀方法:先通讀全文,重點讀首段、各段的段首段尾句,然后其他部分可以略讀,再審題定位,重疊選項,選出答案。要有把握文章宏觀結構、中心句的能力。
3.閱讀中需要特別注意并做記號的有:
①標志類、指示類的信息。
a.表示并列關系:
and;also;coupledwith等
b.表示轉折關系:
but;yet;however;bycontrast等
c.表示因果關系:
therefor;thereby;consequently;asaresult等
d.表示遞進關系:
inadditionto;even;what‘more;furthermore等
e.表示重要性的詞:prime;aboveall;first等
以上關鍵詞有助于我們對文章邏輯結構的把握
②具有感情色彩顯示作者態度的詞:blind盲目的(貶)excessively過分的(貶)。
高考英語閱讀理解復習:
1.從近年英語高考閱讀試題看英語高考走向。
試題在結構上雖然沒有變化 ,但近幾年的試題在穩定中有發展 ,尤其表現在對閱讀的要求上。1999 年、2000 年、2001 年高考試題逐步加強了對閱讀速度的要求。2001 年閱讀理解題由 5 篇短文組成 ,這一點與前兩年相同。但是由于聽力題占了很多時間 ,閱讀理解題的答題時間縮短 ,要求閱讀速度更快。1997 年文章總字數為 1723 字 ,讀速為每分鐘 34.5 字 ,2001年總字數達到 2335 字 ,讀速達到每分鐘 66.71字。
總的看來 ,近幾年的高考試題確實體現了《考試說明》對命題的要求 ,努力試圖在試卷上把考查的重點放在考查學生分析問題的方法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上 ,而不是單純地考查學生的記憶;把考查的重點放在對篇章的理解上 ,而不是簡單的死記硬背。英語考試加強對語言運用能力的測試 ,尤其是綜合性試題在試卷上所占的比重越來越大 ,單純考查語言知識的題所占的比重越來越小。但是這并不意味著我們可以不重視語言知識的學習 ,因為在考查語言運用的過程中同時就考查了語言知識。因此 ,在復習備考的過程中絕對不應該放松對基礎知識的復習。相反 ,只有在掌握了堅實的基礎知識的情況下才能正確理解所讀到的信息。
2.閱讀理解考什么和怎么考
從以上統計中我們看出 ,高考對考生在獲取信息和處理信息的速度上是有要求的 ,而且這一要求在逐年提高。從目前的統計數字看 ,高考閱讀量還有提高的余地。最新的高中課程標準對合格高中畢業生閱讀外語速度的要求是每分鐘 70 - 80 個詞。
其次 ,閱讀理解文章的題材和體裁也更加多樣化 ,更貼近生活。每份試題中至少有十幾個單詞標中文注釋 ,除此之外 ,還有一些課本里沒有出現過的詞需要學生從文章的上下文中去猜詞義。另外 ,近幾年來高考英語閱讀理解試題中增加了“搜尋信息”的考查內容。例如 ,1996 年試題 E閱讀給出了 3 個賽事的通知 ,其后的第 70 小題就是這方面的考查內容:If youwant to find something to do for Saturday afternoon ,which telephone number will you call ?總的來說 ,高考英語篇章閱讀理解試題對
考生提出了如下的能力要求:
1.豐富的英語詞語知識和鞏固、扎實、熟練的英語語法知識。
2.綜合運用各項英語基礎知識和閱讀技巧 ,進行快速閱讀、獲取信息的能力。
3.正確的閱讀方法、科學的閱讀技巧及合理的閱讀速度 達到大綱規定的要求 70 - 80wpm 。
4.正確分析認識文章結構 ,理解各段落、各層次之間的邏輯關系和表達的方法。
5.良好的學習品質 ,敏捷的思維活動 ,正確的思考習慣。要求學生善于捕捉信息 ,理解深刻 ,推導合理 ,判斷準確。
6.豐富的閱歷 ,廣博的知識 ,多樣的背景知識。
閱讀理解的能力要求 ,主要是通過短文后的多項選擇試題進行檢測的。總體來說 ,其能力要求內容主要包括如下幾個方面:a 理解作者的思想、觀點 ,意圖;b 理解主題思想 ,進行總結概括;c 理解文章中所提供的細節 ,其中包括詞義、句義和段落大意。d 透過表面文字 ,挖掘和理解文章的深層次含義。通過分析對比 ,總結歸納 ,推理判斷等諸項思維活動 ,推導隱含的寓意。從歷年的高考試題來看這種能力要求反映在多項選擇題中 ,可分為:1 認定事實 ,理解主題;2 理解文章中所提供的細節 ,綜合概括并推導結論;3 推理判斷 ,聯想猜測 ,辨別語氣;4 理解人物性格 ,識別圖形等。如果把這些試題的考查內容概括起來;基本上分為4 類試題: ①猜測詞義試題: ②理解認定事實試題 直接理解和語義轉換理解 ; ③歸納概括試題; ④推理判斷題。
3.歷年高考的閱讀理解分析
例如:2000 年高考閱讀理解A 節選
New York ,10 November ,5:27 p. m. ,yesterday.Biggest power failure in the city ’s history. Thousands of people got stuck in lifts.Martin Saltzman spent three hours between the 21st and 22nd floorsof the Empire State Building.”There were twelve of us. But no one panicked. We passed the time telling stories and playing word games.One man wanted to smoke but we didn’t let him. Firemen finally got us out.”
51. Throughout the period of darkness,Martin Saltzman and the eleven others were.
A.nervous B.excited C.calm D.frightened
分析:答案 C。這道題考查學生綜合判斷能力和從上下文中猜詞的能力。從文章結構上和敘事方式上看 ,本文應該是一篇新聞報道學生需要在頭腦中形成語篇的框架: ①體裁:新聞報道 , ②涉及四個小事件 , ③作者報道這些事件的態度:在有驚無險事件中的某種事后幽默感。文章中提到停電后 Martin Saltzman spent three hours between the 21st and 22ad floors of the Empire State Building. 并且說“There were twelve of us.But no one panicked. We passed the time telling stories and playing word games.”在這段話中 ,告訴了我們他們在電梯中講故事 ,玩猜詞游戲來消磨時間。panic 驚慌 是生詞 ,需要考生自己來判斷這個詞在上下文中的意思。
Decision- thinking is not unlike poker ──it often matters not only what you think , but also what others think you think and what you think they think you think. The mental process(過程) is similar. Naturall,this card game has often been of considerable in - terest to people who are ,by any standards, good thinkers.The great mathematician John von Neumann wasone of the foundersof game theory. In particular ,he showed that all gamesfall into two classes;there are what he called gamesof”perfect in - formation”,gameslike chess where the players can!t hide anything of play tricks:they don! twin by chance ,but by means of logic and skills.Then there are gamesof!imperfect information!,like pok - er ,in which it is impossible to know in advance that one course of action is better than another.One mistaken idea about business is that it can be treated as a game of perfect information.Quite the reverse ,business,politics,life itself are games,which we must normally with very imperfect information.
Business decisions are often made with many unknown and unknowable factors (因素)which would even puzzle (困惑) best pok - er players.But few business people find it comfortable to admit that they are taking a chance ,and many still prefer to believe that they are playing chess,not poker.
分析:本篇討論的問題是近些年來學術界和知識界的世界性的熱門話題 ,對于熟悉社會科學普及性話題的人來說本文并不是非常深奧。但是用英語來討論這樣的問題 ,對于整天忙于做模擬題的學生來講文章涉及的內容就顯得陌生了 ,用英語表達顯得有些費解。讀懂這篇文章可能需要讀兩遍甚至三遍。
59. The subject discussed in this text is____
A. the process of reaching decisions
B. the difference between poker and chess
C. the secre of making good businessplans D.the value of in formation in winning games
答案 A。這篇文章以 poker and chess 為例 ,主要討論了思維的過程和做出決斷的過程文章的第一句話點出文章的主題。“Deci - sion- thinking is not unlike poker ──it often matters not only what you think , ……The mental process (過程) is similar.”雖然文章第二段中談到了紙牌游戲與象棋有區別 ,但是討論他們之間的區別的目的是為了說明在做生意的過程中如同玩紙牌 ,有很多不可知因素。干擾項是B這篇文章的第二自然段討論的主題是紙牌游戲與象棋的區別 ,但不是整篇文章的主題。
60.An important factor in a game of imperfect information is _____
A.rules B.luck C.time D.ideas
答案B。這道題的答案在文章的第二自然段里。“There are what he called games of!perfect information!, ……that one course of action is better than another.”從閱讀這一段文字中我們知道在知己知彼的游戲中不能做任何手腳不能靠運氣來贏對方 ,而要靠邏輯和技巧。在信息不全的游戲中 ,人們不可能事先知道哪一個舉動更好 ,因此暗含的意思是只能靠運氣了因此這道題的答案是B。
61. Which of the following can be used in place of“Quite the reverse”?
A. Quite right. B. True enough. C. Most unlikely.D.Just the op - posite.
答案D。這道題考查的是學生從上下文中猜詞的能力。quite the reverse 出現在文章的第三段。文中說“One mistaken idea about business is that ……which we must normally play with very imperfect information.”錯誤的想法是y做生意看作是一種信息完整的游戲 , ……做生意、政治、人生通常都會有很多不可知因素Quite the reverse 句子中起了承上啟下的作用表示“恰恰相反”。
62. In the writer’s opinion ,when makin
business decisions one should _____.
A. put perfect information before imperfec information
B.accept the existence of unknown factors
C.regard business as a game of chess
D. mix know and unknown factors
答案B。作者的態度十分明朗 ,他認為在做生意時人們并不知道所有的信息 ,而且有些未知因素甚至使玩紙牌的高手感到迷惑。但是僅有少數生意人愿意承認他們在投機 ,多數人還是寧愿相信他們在下象棋 ,而不是玩紙牌即他們認為他們知道所有的信息。在文章中作者用了 one mistaken idea 來表達他的觀點“one mistaken idea about business is that it can be treated as a game of perfect in - formation.由此可見 ,這道題的答案應該是B。
例如 1999 年高考閱讀理解
55. What did CoryLuxmoore mean when he said“I'm on high”?
A. I’m rich. B. I'm famous. C. I'm excited. D. I'm lucky.
分析:文章中告訴我們 Luxmoore 先生的包失而復得 ,and Luxmoore told reporters“It’wonderful news. I’m on high.”題目要求學生根據情景猜測“I!m on high”這個詞語的意思 ,實際上問 Luxmoore 先生得知這個消息后的心情。當 Cory Luxmoore 得知日記本失而復得時 ,他說:“這是好消息。我很興奮”,對比前面Luxmore 先生曾告訴記者在丟了這本日記之后他一直很煩。“I’ve felt sick since then.”因此第 55 題的答案應該選 C。
52. In what way was the night of November9 the best night for Angela Carraro ?
A. She had a taste of adventure.
B.Burning candles brightened the place.
C.Business was better than usual.
D. Many people stayed the night in her restaurant.
分析:這道題需要考生讀懂文章 ,不僅理解字面上的意思 ,而且要讀懂文章的實際意思在做題時要牢記 Angela Carraro 是一家飯店的老板 ,停電之后很多人遇到了麻煩 ,而她卻是顧客盈門 ,生意比平常要好。因此飯店的老板說:It was the best night we’ve ever had.”因此答案為 C。
4.如何猜詞
技巧 1:利用解釋作為從上下文猜詞的線
索。這樣往往能夠明確地告訴我們這個詞的準
確意思。常用的關鍵詞和句型如下:
……mean ……意指
……is/are ……是
…,which
…,where
…is/are called被叫做
…is/are known as被稱為
…can be defined as可被定義為
這些詞給了我們一個信號:表示后面的句子是為了解釋前面的詞或句子。
例如:Desert can be defined as a large area of land where there is not enough rain and vegetation to support human life. where 引導的句子都是為了解釋 desert技巧 2:利用舉例作為從上下文猜詞的線索。文章的作者常常通過列舉一些名詞或事例來說明他在文章中所用的一個詞。常見的信號詞有:
such as 例如 、like 像 ,如 、especially 尤其是 、for instance 例如 、for example 例如例如:Cars must have certain safety devicessuch as seat belt ,headlights,and good brakes.技巧 3:利用重述作為上下文猜詞的線索當作者不能肯定讀者能夠理解他的意思時 ,他會用另外一種方式陳述自己的觀點。常見的用來表示重述的信號詞或者短語有:or 即 ,或者說 、that is i.e. 也就是說that is to say 也就是說 、in other words 換句話說 、to put it another way 換句話說例如:1. In some countries where there ivery little rain ,the farmers have to irrigate ,owater ,their fields.
2. All whales fall into two groups,those with teeth and those without.Dolphins belong to odontoceti, that is to say , they are toothe whales.
技巧 4:利用近義詞的線索。作者可能會用一個近義詞或者同義詞去解釋另一個更難的詞 ,以便使他的文字意思更清楚 ,近義詞往往出現在同一句或者同一段落中。
例如:At the beginning they did not have enough capital to start a business,nor were the able to borrow the amount of money they neede from the bank. 根據 money、bank 可以推測capital 在這里不是指首都而是指“資金”。技巧 5:利用反義詞作為猜詞的線索。作者常常用反義詞來使文章更具表現力 ,我們可以利用反義詞作為線索去猜句中出現的生詞的意思。
例如:Metal expands when heated and contracts when cooled. 從句子結構看 ,expand 與contract 相對應 ,when heated與 when cooled 相對應。因為加熱與使冷卻是相反的動作 ,那么expand與contract 也應該是相反的。
5.如何提高閱讀理解成績
首先應該找出阻礙你正確理解文章的是什么才能解決問題。可能成為閱讀理解障礙的有以下幾個問題:
a 單詞:單詞掌握不好 ,會影響對文章的理解 ,至少影響閱讀的速度。
b 句型不熟:高中學習的任務之一就是學會用不同的方法表示同樣的意思。
例如:
It’s time for class = It’s time to have class= It’s time that we have class.
Not all the students like sports = Not every student likes sports.
When he heard the cry for help ,he ran out immediately. = Hearing the cry for help , he dashed out. = On hearing the cry for help ,he ran out at once.
c長句子:有些同學從句掌握的不好 ,遇到長句子 ,尤其是從句中套從句的句子 ,讀起來比較困難。
如2000 年高考試題閱讀理解的第三篇:“Decision - think - ing is not unlike poker ──it often matters not only what you think ,but also what others you think and what you think they think you think.”在這一段 30 個詞的句子中think 出現了七次。往往需要讀幾遍才能讀懂這樣時間就用的比較多 ,在時間有限的情況下 ,就會出現沒有真正看懂而不得不做題的情況因此 ,抓好基礎知識的落實就顯得非常重要。
d 平時訓練:平時訓練對自己要有一定的要求。閱讀文章的長度 ,生詞量等方面應該與高考的要求基本一致。至少不能低于高考的難度。在閱讀的速度上也應從嚴要求自己 ,否則不可能在高考時正常發揮。
e 發現自己經常易犯的錯誤 ,有針對性地進行練習。
6.如何備考
在考試前的最后幾個月里是綜合能力提高的關鍵時期。但是如果基礎知識仍然漏洞百出 ,就談不到綜合能力的提高。因此在最后的幾個月一定要兩手一起抓:
1 狠抓基礎
經過一段時間的復習 ,每個同學都對自己的英語學習有了基本估計 ,知道自己的薄弱點在什么地方。之所以它們仍然是弱點 ,往往是因為害怕困難 ,不愿意下大功夫去解決這個問題。外語的學習特點就是知識比較零碎 ,需要背和記的東西比較多 ,只要你肯下工夫 ,沒有學不會的。
2 加大閱讀的練習力度閱讀是語言的輸入過程 ,是學習的過程 ,是培養語感的過程。現在的高考命題一再強調加強對語篇的考查 ,因此閱讀理解的能力培養顯得尤為重要。
讀一些有一定難度的文章 ,在高考中遇到生詞多的文章就不會發慌 ,心態穩定是考試時正常發揮的關鍵。平時的閱讀中可以復習到課本上出現過的單詞 ,還可以學到這些單詞在不同的文章中的不同用法 ,為做其他題型的題目時打下基礎。因此做每一篇閱讀文章都需要達到兩個目的:一是通過做題調整做題思路;二是通過閱讀擴大詞匯量和掌握詞的靈活用法。胡國燕:北京市英語特級教師。北京實驗中學外語教研組長、西城區兼職教研員。曾榮獲北京市西城區教育系統先進工作者、西城區第一批中學外語科帶頭人、北京市市級中青年骨干教師、全國優秀外語教師等光榮稱號。她撰寫的論文多次獲得市、區教育科研論文的一、二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