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高三第一次T8聯考數學試卷
有了對自己的定位之后,學生才明白接下來自己應該朝著什么樣的排名去努力,自己和理想之間的差距有多大。然后根據自身復習的實際情況,制定一個學習計劃,爭取把自己的成績再往上提一提。
調整備考心態,積極備戰高考
八省聯考成績出爐之后,學生清晰自己的定位,肯定會對一部分學生造成心理壓力,認為自己可能與大學無緣。但是真正的高考還沒有來臨,距離高考還有不到100天。
只要學生調整好自己的心態,積極備戰高考,你就有可能成為一匹黑馬,不要為過去的成績沮喪或歡呼,畢竟聯考結束已經很久,一輪復習已經結束,每個人都有了不同程度的進步。
提高學習效率,做好備考準備
高考還是以分數為主的,時間一共就剩這么多,你不提高自己的學習效率就很可能被淘汰掉。
已經到了復習的關鍵階段,還選擇平鋪式的學習方法,已經不符合當下的情形。在最后的備考階段,學生要根據自己的水平劃分出復習重點。
T8八省聯考和高考的區別
1)考試性質不同
高考是為了選拔人才,將學生進行合理的分層,所以高考題的難度適中。
而八省聯考是為了考查你的復習情況,找出復習的盲點,所以難度相對來說會大一些。
2)難度不同
高考為了篩選人才,在考試題目設置時,需要起到分層的作用,
必考點、易考點、重點、難點都將有合理的比例,整體難度也不會比模擬考高。
對比平時的八省聯考,高考考察的知識點沒有變,但是出題方式卻不一定完全是你熟悉的。
而八省聯考、模擬考主要是為了考察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查缺補漏,因此還是有些不同。
3)評分規則不同
高考卷主要是由大學教師、在讀博士、碩士和一部分中學老師閱卷,
評分細則也主要是由大學教師制定,會比平時的考試規范很多。
八省聯考考試內容
八省聯考全部采用“3+1+2”的新高考模式。選考的對象為參加普通高校招生的高三學生和社會人員。報名參加相應科目學考并取得合格成績才能報考該科目的選考,在高三前應完成相應科目學考。
八省聯考的“3”指的是:語文、數學、外語,這三門科目考試參加統一高考,由教育部考試中心統一命題,以原始成績計入考生總成績。
八省聯考的“1”指的是:物理和歷史,考生必須從物理和歷史兩個科目中選擇一科,由各省自主命題,以原始成績計入考生總成績。
八省聯考的“2”指的是:考生從化學、生物、地理和政治四門科目中選兩門,選考由各省命題,通過等級賦分的方式,將賦分后的成績計入考生總成績。
由于新高考適應性考試,將從考試、改卷、志愿填報、錄取一條龍模擬新高考。因此,根據各省"3+1+2”新高考政策來看:
1、文、數學、外語,為統一考試,八省市將會使用同一 張試卷(由教育部考試中心統一命題)。
2、物理、史化學、生物、政治、地理,為選擇性考試,分別使用自己的地方卷(由各省自主命題
首先,新高考適應性考試參考對象是應屆高三生、往屆復讀生、以及參加了高考報名的社會高考生。這些考生如果沒有不可抗拒因素是都要參加的,因此在八個省份中,辦有高三班級教學的學校是都要參加八省聯考的的。
值得一提的是,根據河北部分考生的反饋,河北省部分地區疫情防控形勢較為嚴峻,有部分學生在八省聯考中使用了線上考試的模式。
八省聯考(T8)的意義
八省份之所以可以采取聯考方式進行演練,是因為這八省的高考模式基本一致,語數外科目都采用全國統一命題卷,選考科目只安排一次考試。因此,可對語數外三門實行聯考,物理、歷史,化學、生物、政治、地理等選考科目則由各省自主命題考試。
而由于采取聯考模式,也有一些輿論和學生、家長產生誤解,認為這八省份考生要安排在一起錄取,要通過聯考比出高低來。
這完全不了解高考錄取規定,在選考科目實行各省自主命題的情況下,怎么可能實行統一錄取呢?即便語數外科目考試內容一樣,也不具備橫向比較的價值,因為高考實行的是分省按計劃錄取,不能簡單以分數高低來評價基礎教育的質量。
聯考的價值是讓新高考學生體驗新高考形式、了解選考科目等級賦分方式,在聯考結束后,根據聯考成績,考生可了解自己的學習成績情況,做出接下來的升學規劃,如是否參加強基計劃,申請綜合素質評價錄取。再就是,體驗新高考全新的志愿填報方式。
在3+1+2模式下,考生填報志愿分物理類和歷史類,這和傳統的文理分科是完全不同的。因為物理類,不再是物理+化學+生物的理科,首選物理科目的學生,有6種科目組合選擇;同樣,歷史類也是如此。
所以,在填報志愿時,有兩種不同的志愿填報方式,第一種是專業平行志愿方式,一個專業就是一個志愿單位;第二種是院校專業組平行志愿方式,一所院校將根據招生專業提出的選考科目要求,分為若干個院校專業組進行招生,由考生填報志愿。
八省份中,遼寧、河北、重慶實行專業平行志愿;廣東、湖南、湖北、江蘇、福建則實行院校專業組志愿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