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全國高考文綜試題及答案解析全國卷3
2016年全國高考文綜試題全國卷3
2.答題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本試題相應的位置.
3.全部答案在答題卡上完成,答在本試卷上無效.
4.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本卷共35個小題,每小題4分,共14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目前,我國為保護棉農利益,控制國際棉花進口,國內的棉花價格約比國際市場高1/3;我國紡織行業工人工資一般為美國的1/4,是越南/巴基斯坦等國的3倍。我國一些紡織企業為利用國際市場棉花,在國外建紡紗廠,并將產品(紗線)運回國內加工,在我國同行業企業紛紛到越南/巴基斯坦等國建廠的情況下,總部位于杭州的K企業獨自在美國建紡紗廠。2015年4月底,K企業在美國工廠生產的第一批110噸紗線運至杭州。據此完成1—3題。
1. 如果K企業將紡紗廠建在越南/巴基斯坦等國,利潤比建在美國高,最主要的原因是越南/巴基斯坦等國
A.離原料產地較近 B. 離消費市場較近
C. 勞動生產率較高 D. 勞動力價格較低
2.K企業舍棄越南、巴基斯坦等國而選擇在美國建紡紗廠,考慮的主要因素可能是
A.原料價格 B.勞動力價格 C.投資環境 D. 市場需求
3.該案例表明,隨著工業技術水平的提高,我國紡紗業已大幅度降低了
A.原料使用量 B.勞動力使用量 C.運輸量 D. 設備費用
與2014年相比,2015年上海市的常住人口減少了10.41萬人,外來常住人口更是減少了14.77萬人,這是近20年首次出現的人口負增長,調查發現減少的外來常住人口主要流向上海周邊的中小城市,上海市已制定“十三五”期間人口增長由數量型向質量型轉變的策略。據此完成4—6題。
4.導致2015年上海市外來常住人口減少的主要原因是近年來上海市
A.產業轉型升級 B.食品價格大增 C.環境質量下降 D.交通擁堵加重
5.上海市減少的外來常住人口多流向周邊中小城市,主要原因是這些中小城市
①服務設施齊全 ②承接了上海市轉移的產業 ③適宜就業機會多 ④生態環境好
A.①③ B.①④ C. ②③ D.②④
6.今后,上海市引進產業從業人員將主要分布在
A.資源密集型產業 B.勞動密集型產業 C.資金密集型產業 D. 知識密集型產業
圖1所示山地為甲、乙兩條河流的分水嶺,由透水和不透水巖層相間構成。在生態文明建設過程中,該山地被破壞的森林植被得以恢復,隨之河流徑流量發生了變化,河流徑流的年內波動也減緩了。據此完成7—9題。
7.森林植被被遭破壞后,河流徑流量年內波動強烈,是由于
A.降水更多轉化為地下水 B. 降水更多轉化為坡面徑流 C. 降水變率增大 D.河道淤積
8. 森林植被恢復后,該山地的①降水量增加②坡面徑流增加③蒸發(騰)量增加④地下徑流增加A.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9.如果降水最終主要轉化為河流徑流,那么森林植被被破壞后,甲、乙兩條河流徑流量發生的變化是A.甲增加,乙減少,總量增加B.甲減少,乙增加,總量增加C.甲增加,乙減少,總量減少D.甲減少,乙增加,總量減少
青藏高原東部及其周邊山峰分別經歷了1次冰期(末次冰期)、2次冰期和3次冰期,如圖2所示。據此完成10~11題。
10.按山峰抬升至冰期時終年積雪高度的先后順序排列,依次是
A.雪寶頂、太白山、果洛山 B.果洛山、雪寶頂、太白山
C.太白山、果洛山、雪寶頂 D.雪寶頂、果洛山、太白山
11.點蒼山無現代冰川發育,是因為與末次冰期時相比,點蒼山現在
A.日照更長 B.氣溫更高
C.植被更密 D.海拔更低
12.圖3反映我國2009~2015年的宏觀經濟狀況,為保持國內經濟平穩、持續增長,政府可以采取的財政措施是
①提高企業稅費,增加財政收入 ②發行國債,擴大經濟建設支出
③降低企業稅費,扶持企業創新 ④減少財政赤字,降低財政赤字率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3.時下出現了一個新的消費群體——試客。這一群體在購物前先從網絡上索取相關商家的免費試用品,經過仔細試用并與其他使用者相互交流后才決定是否購買。試客的購買行為
A.是從眾心理引發的消費 B.是求異心理主導的消費學科.網
C.是攀比心理引發的消費 D.是求實心理主導的消費
14.過去,國外品牌汽車在中國市場銷售,必須通過品牌汽車廠商授權的專賣店進行。2015年1月,中國實行“平行進口車”制度,允許貿易商直接在國外購買汽車,進口到國內銷售。中國推行“平行進口車”制度意在
A.拓寬國外品牌汽車銷售渠道,打破價格壟斷
B.引進國外先進技術,改善汽車產業結構學科.網
C.降低進口汽車價格,擴大其市場占有率
D.增加國外品牌汽車進口數量,提高關稅收入
黨的十八屆三中、五中全會進一步要求以周邊為基礎加快實施自由貿易區戰略,形成面向全球的高標準自由貿易區網絡。截至2015年,我國已簽署并實施14個自貿協定,涉及22個國家和地區,遍布歐洲、亞洲、非洲、和大洋洲。回答15~16題。
15.自由貿易區的建立給參與國經濟帶來的益處是
①消費者可以購買到豐富且價格實惠的外國商品
②市場價格波動幅度變小,企業的經營風險下降
③生產要素流動變快。參與過的經貿往來更加密切
④企業對區內投資增加,投資收益率隨之上升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6. 加快實施自由貿易區戰略的意義主要在于
①改變我國對外交往方式,解決南北發展不平衡問題
②統籌國內國際兩種資源,開創高水平對外開放新局面
③引領經濟全球化發展方向,提高肩負國際責任的能力
④推動我國與相關國家和地區互利共贏、共同發展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7. 某省全面開展政府職權清單清理,推行權力清單制度。該省各級政府在組織相關職能部門開展職權審核的基礎上,建立社會參與機制,拓寬公眾參與渠道,對于社會反映強烈的權力事項,通過座談會、論證會等方式充分征求意見。讓公眾參與權力清單的制定
①是對公民政治參與權利的尊重②是提高政府行政效能的重要舉措
③是履行政府法定職責的必然要求④利于凝聚社會共識,形成改革合力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8.為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要求,某市紀委、統戰部與各民主黨派建立合作調研機制,圍繞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建設、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的具體措施等,共同開展調研,黨外專家直接提出意見和建議。建立這一機制
①是防治腐敗,實現黨風廉政建設目標的保證
②是堅持黨的領導。落實多黨合作基本方針的體現
③意在搭建合作平臺,提高民主監督水平
④是強化對權力的約束,完善法律規范的重要舉措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9.2015年,新版《辭海》編輯委員會宣布將在推出紙質版《辭海》的同時,推出適用于各種閱讀終端的電子版和網絡版。這一做法體現的文化生活道理是學.科網
①文化創新要著眼于人民群眾不斷增長的需求
②有價值的文化創造源于文化傳播載體的變革
③文化創新是文化富有生機和凝聚力的保證
④信息技術推動文化生產和消費方式的變革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0.在談到中國選擇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道路時,指出,“履不必同,期于適足;治不必同,期于利民。”世界上沒有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發展道路。只有能夠持續造福人民的發展道路,才是最有生命力的,這一論斷的哲學依據是學.科網
①矛盾的特殊性規定了一事物區別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質
②基于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的發展道路才能得到人民群眾的擁護
③ 認識矛盾的特殊性就能把握事物矛盾問題的精髓
④人民群眾的意愿是衡量社會發展道路正確與否的根本標準
A. 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有人能在牛皮紙一樣薄的鋼板上焊接而不出現一絲漏點,有人能把密封精度控制到頭發絲的五十分之一……中央電視臺推出特別節目《大國工匠》,講述實現中國夢征程中勞動者的故事,謳歌中國工人的精湛技藝和一絲不茍、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和極致的“工匠精神”。完成21~22題。
21.弘揚“工匠精神”時代價值之在于
①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供理論依據
②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增添時代內涵
③為我國實現制造業轉型升級提供現實路徑
④為實現制造強國的中國夢提供重要的精神支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2.從唯物史觀看,之所以謳歌勞動者,是因為
①勞動者是創造歷史的社會主體和真正英雄
②腦力勞動與體力勞動者在勞動創造中的作用日益融合
③勞動者額知識結構隨社會的發展而不斷優化
④勞動者的生產活動是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礎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3.中國舊體詩多以中原及周邊地區的生活為題材。進入近代,隨著人員交往、文化交流的增多,中國舊體詩出現了反映西方社會的內容,如“地冷宜親火,樓高可摘星”反映倫敦的陰冷氣候和城市風貌:“開函喜動色,分明是君容”反映照片給遠方親人帶來的喜悅。從中國舊體詩內容的變化可以看出
①意識內容的變化本質是人的反映方式的變化
②沒有被反映著就不可能有任何意識的內容
③有什么樣的意識內容就有什么樣的反映對象
④意識內容的變化根源于社會生活實踐的變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4.周代青銅器上的銘文與商代相比,字數越來越多,語句也愈加格式化。這些銘文大都記述個人業績,追頌祖先功德,希冀子孫保用。這表明西周時
A.創造了一種全新的文字體系 B.形成了重視歷史傳承的風尚
C.未能充分發揮文書功能 D.青銅器的功用發生重大歷史改變
25.東漢王充在《論衡》中說:“蕭何入秦,收拾文書(國家檔案文獻),漢所以能制九州者,文書之力也。”其意在說明,西漢成功地實現對全國的統治,是因為漢初學科&網
A.了崇尚儒家的政策
B.了秦朝的基本制度
C.充分發揮文書功能
D.熟知秦朝典章制度
26.唐太宗對南朝后期競相模仿蕭子云書法的風氣表示不屑,認為其“僅得成書,無丈夫之氣”,只有王羲之的書法才“盡善盡美”,于是連西州(今吐魯番)幼童習字的范本都是王羲之書帖。王羲之在中國書法史地位的確立,是因為
A.皇帝好惡決定社會對藝術的評判
B.王羲之的藝術成就不可超越
C.藝術水平與時代選擇的共同作用
D.朝代更替影響藝術評判標準
27.明末有人描述江南農村的變化時說,百年前的雇工“戴星出入,俗柔順而主令尊”,如今“驕惰成風,非酒食不能勸”“夏必加下點心,冬必與早粥”。這一變化反映了
A.市鎮經濟與手工業的發展
B.政府積極推行重政策
C.社會矛盾日益尖銳
D.農業中人身依附關系強化
28.甲午戰后,梁啟超提出“詩界革命”,曾賦詩“泱泱哉我中華……物產腴沃甲大地,天府雄國言非夸。君不見英日區區三島尚崛起,況乃堂矞吾中華!”這反映出“詩界革命”學科&網
A.倡導民主革命的思想
B.推動了白話文運動
C.適應了救亡圖存的需要
D.成為改良思想的開端
29.1903年,張之洞等擬《奏定學堂章程》,其中規定禁止使用“團體”“膨脹”“舞臺”“影響”“組織”“運動”“報告”“觀念”等新名稱,其根本目的在于
A. 抵制維新思想的傳播 B. 保證民族語言的純潔性C. 反對向西方學習 D. 維護傳統的意識形態
30.圖4是1932年出產的一款火柴上的圖案。
A. 民族火柴工業舉步維艱
B.新的營銷方式得到采用
C.開始興起實業救國思潮
D. 全國抗日救王運動的高漲
31.1980年與1975年想不,我國糧食播種面積減少6.884萬畝,總產量卻增加674億斤;面糊哈播種面積減少53萬畝,總產量卻增加652萬擔;油料作物和天草播種面積共擴大3 626萬畝,其總產量分別增加70%和150%。出現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是
A. 農民生產自主權擴大 B.農業生產技術有了革命性的改變
C.農村經濟體制改革完成 D.國家取消對農副產品的統銷政策
32.古希臘悲劇《被縛的普羅米修斯》講述的是,普羅米修斯為人類盜取火種而遭到主神宙斯的懲罰的故事,劇中借普羅米修斯之口說:“說句老實話,我憎恨所有的神”該劇深受雅典人的喜愛,這反映當時雅典人
A. 宗教意識淡薄 B.反對神靈崇拜
C.注重物質生活 D. 強調人的價值
33.19世紀60年代,總長度3萬英里的美國鐵路有多種軌距。南部采用鐵路軌距以5英尺居多,北部采用最普遍的軌距四4.9英尺,部分地區采用6英尺、5、6英尺的軌距。這反映當時美國
A. 尚未形成成熟的同一國內市場 B. 鐵路部門是經濟增長的主導部門
C.科技水平限制了制造業的發展 D. 戰爭破壞了基礎交通設施建設
34.圖5為近代以來具有代表性的美術作品。這4幅作品反映出近代以來
A.傳統美術流派相繼被淘汰B.理性思維的不斷深化
C.批判精神備受重視的趨勢D.美術流派演變的歷程
35.1875年以后,法國確立了共和政體,議會處于政治運行的中心,黨派林立,內閣更迭頻繁。1958年,戴高樂就任總統,修改憲法,規定總統擁有任命、解散議會等權利。這一政治體制的變化
A.有利于政局穩定 B.確定了總統國家元首的地位
C.剝奪了議會的主要權力 D.有助于兩黨制的形成
下一頁2016年全國高考文綜試題及答案解析全國卷3的內容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