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年高考語文文學常識經典試題
注意成語形容的對象是否恰當,是否“張冠李戴”。
成語形容的對象是有限制的,有些成語用來形容甲事物是合理的,正確的,而用來形容乙事物就是悖謬的,錯誤的。
〔例3〕小王同學站起來說道:“陳教授剛才那番話是拋磚引玉,我下面將要講的只能算是狗尾續(xù)貂。”(,廣東)
“拋磚引玉”的意思是比喻用粗淺的、不成熟的意見引出別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見。是一個謙辭,只用于自己,不用于別人。句中說陳教授的話是拋磚引玉,顯然不妥。
〔例4〕顯然,打造“信用政府”和發(fā)展“民營經濟”這兩大熱點,在民眾的關注下不期而遇了。(,山東)
“不期而遇”的意思是沒有約定而意外地相遇。適用對象是“人”。句中是說“打造‘信用政府’和發(fā)展‘民營經濟’這兩大熱點”,對象不當。
在復習備考中,我們可以對一些常見成語進行歸類,掌握其適用對象。如用于男女之間或夫妻之間的成語有:青梅竹馬、兩小無猜、亂點鴛鴦、舉案齊眉、比翼雙飛、相敬如賓、耳鬢廝磨、破鏡重圓、一見鐘情等;形容寫文章或文學藝術的成語有:文不加點、一揮而就、揮灑自如、呼之欲出、勾畫了了、倚馬可待、信手拈來、行云流水、含英咀華、江郎才盡、烘云托月、膾炙人口、鴻篇巨制、洛陽紙貴、不落窠臼、不刊之論、匠心獨運、出神入化、繪聲繪色、栩栩如生等;用于自謙的成語有:一孔之見、馬齒徒增、一得之愚、才疏學淺、凡桃俗李、不足掛齒、見笑大方、拋磚引玉、區(qū)區(qū)之心、愚者一得、德薄能鮮、蓬門蓽戶、力不勝任、笨鳥先飛、不情之請、敝帚自珍、管窺蠡測等;用于女性的成語有:花容月貌、花枝招展、豆蔻年華、碧玉年華、及笈年華、花信年華、巾幗英雄、千嬌百媚、天生尤物、天香國色、含情脈脈、沉魚落雁、秀外慧中、秋波微轉、風韻猶存、嫣然一笑、儀態(tài)萬方、琵琶別抱、鶯聲燕語、體態(tài)輕盈、傾國傾城、珠圓玉潤、珠圍翠繞、薰質蘭心等。
歷年高考語文文學常識經典試題精選篇2
1、宦者令:為趙宦者令繆賢舍人(宦官的頭目)
2、舍人:為趙宦者令繆賢舍人(門客)
3、和氏璧:得楚和氏璧(楚國人卞和發(fā)現(xiàn)的一塊寶玉,經雕琢成的`璧)
4、遺(wèi):使人遺趙王書(送給)
5、即:即患秦兵之來(則,就)
6、斧質:君不如肉袒伏斧質請罪(古代一種腰斬的刑具)
7、宜:宜可使(應該)
8、曲:曲在趙(理虧)
9、均:均之二策(權衡、比較)
10、必:王必無人(倘若,假如)
11、奏:相如奉璧奏秦王(呈獻,進獻)
12、卻:相如因持璧卻立(退后)
13、修敬:嚴大國之威以修敬也(整飾禮儀表示敬意)
14、倨(jū):禮節(jié)甚倨(傲慢)
15、謝:秦王恐其破璧,乃辭謝(道歉)
16、有司:召有司案圖(官吏的通稱)
17、決:決負約不償城(必定)
18、徑道:從徑道亡(便道,小路)
19、間:間至趙矣(名作狀,從小路)
20、拔:其后秦伐趙,拔石城(攻下)
21、靡:左右皆靡(退卻)
22、懌(yì):于是秦王不懌(高興,喜悅)
23、已而:已而相如出(過了些時候)
24、望:望見廉頗,相如引車避匿(遠遠看見)
25、高義:徒慕君之高義也(高尚的品德)
26、孰與:公之視廉將軍孰與秦王(比……怎么樣)
27、駑:相如雖駑(劣馬,引申為愚劣,無能)
歷年高考語文文學常識經典試題精選篇3
A、 覺新是“無抵抗主義”的奉行者,他雖然愛著梅,卻接受長輩的安排跟瑞玨結了婚。高老太爺病了,覺新又催覺民開門讓巫師進房捉鬼。(《家》)
B、 高老頭租住到伏蓋公寓后,伏蓋太太見他似乎很富有,就希望接近他,和他結婚,便請一房客德·昂倍梅尼伯爵夫人去試探高老頭,結果卻無功而返。(《高老頭》)
C、 季氏已十分富有,作為季氏家臣的冉求還替他搜刮財富,孔子因此評價冉求說:“非吾,提供試卷、教案、課件、論文、素材及各類教學資源下載,還有大量而豐富的教學相關資訊!徒也,朽木不可雕也。”(《論語》)
D、 賈母帶劉姥姥等人來到院中,黛玉拿出珍貴的五彩泥金小蓋盅,奉上茶。品罷茶,黛玉令人將那茶杯另外收了,寶玉知道,是因為劉姥姥用過,黛玉嫌臟,不要了。(《紅樓夢》)
【答案】B 。
【考點】識記文常識.層級為識記A。
【解析】【A、見《家》第三十四章。應該是覺慧不開門,三叔克明和覺新催著覺慧開門。C、先進篇載:“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為之聚斂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鳴鼓而攻之可也。’” (先進篇記載:“季康子比王朝的周公還富有,而冉求還替他搜刮、聚積,進一步增加他的財富。孔子說:‘冉求不是我的門徒了!你們大張旗鼓地去聲討他好了。’” )公冶長篇載:宰予晝寢。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墻不可圬①也!于予與②何誅③?”子曰:“始吾于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 也,聽其言而觀其行。于予與改是。” ( ①圬(wū):指泥工抹墻的工具,也作動詞用,指把墻面抹平。② 與:語氣詞,同“歟”,下文“于予與改是”中的“與”同義。③誅:責 備。 宰予大白天睡覺。孔子說:“腐爛的木頭不堪雕刻。糞土的墻面不堪涂抹。對于,提供試卷、教案、課件、論文、素材及各類教學資源下載,還有大量而豐富的教學相關資訊!宰予這樣的人,還有什么好責備的呢?”又說: “起初我對于人,聽了他說的話就相信他的行為;現(xiàn)在我,對于人, 聽了他說的話卻還要觀察他的行為。這是由于宰予的事而改變。)D、見《紅樓夢》第四十一回 賈寶玉品茶櫳翠庵 劉姥姥醉臥怡紅院。那妙玉便把寶釵黛玉的衣襟一拉,二人隨他出去。寶玉悄悄的隨后跟跟了來。只見妙玉讓他二人在耳房內,寶釵便坐在榻上,黛玉便坐在妙玉的蒲團上。妙玉自向風爐上煽滾了水,另泡了一壺茶。寶玉便輕輕走進來,笑道:“你們吃體己茶呢!”二人都笑道:“你又趕了來撤茶吃!這里并沒你吃的。”妙玉剛要去取杯,只見道婆收了上面茶盞來,妙玉忙命:“將那成窯的茶杯別收了,擱在外頭去罷。”寶玉會意,知為劉姥姥吃了,他嫌腌臜不要了。】
(江西卷)16.閱讀下面的《三國演義》選段,回答問題。(3分)
操曰:“夫英雄者,胸懷大志,腹有良謀,有包藏宇宙之機,吞吐天地之志者也。”玄德曰:“誰能當之?”操以手指玄德,后自指,曰:“今天下英雄,惟使君與操耳!”玄德聞言,吃了一驚,手中所執(zhí)匙箸,不覺落于地下。
玄德聞言大驚失色,是因為擔心之前的哪件事被曹操覺察?
答:
【答案】衣帶詔上簽名(參與密謀伐曹)或擔心自己學圃,實是韜光養(yǎng)晦的用心被曹操識破。
【解析】選自《三國演義》第二十一回曹操煮酒論英雄 關公賺城斬車胄。學圃:學種蔬菜。
(湖北卷)5.下列有關文學常識和名著閱讀的表述,有錯誤的一項是
A.《孟子·離婁》:“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惡。”意思是觀察一個人,在沒有比觀察他的眼睛更好的了,因為眼睛不能掩蓋一個人內心的丑惡,正如俗語所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
B.《明天》的結尾處,喪子的四嫂子希望在夢中與兒子相會,朦朦朧朧睡去。作者并不去寫她有沒有做到看見兒子的夢,這是為了遵從五四新文化運動的將令,將少作品的消極色彩而采用的曲筆。
C.周沖是《雷雨》中最具有理想主義色彩的人物,四鳳對于他來講不只是理想的伴侶,更是愛與美的象征,因此四鳳選擇周萍意味著周沖所追求的理想之夢終歸破碎,于是這個陷入絕望的青年選擇與四鳳一同觸電而亡。
D.卡夫卡的《騎桶者》描繪了一個真實而荒誕的世界,“真實”是因為作者對騎桶者生活細節(jié)和心理狀態(tài)的描寫是深入而真實的,“荒誕”是因為故事主要情節(jié)——“我”騎著煤桶去,提供試卷、教案、課件、論文、素材及各類教學資源下載,還有大量而豐富的教學相關資訊!煤店不符合生活邏輯,不是對現(xiàn)實的真實摹寫。
【答案】C
【命題立意】本題考查識記并分析作品結構、概括作品主題的能力。能力層級為識記(A)及分析綜合能力(C)。難度較大。
【解題思路】嚴酷的現(xiàn)實讓四鳳無法承受,她沖向花園,碰到漏電的電線而死。周沖去救她也觸電身亡,并非“選擇與四鳳一同觸電身亡”。
(天津卷)5. 以下四副對聯(lián)分別對應四位文學家,全部正確的一組是[ ]
①金石文章空八代 江山姓氏著千秋
②剛正不阿留得正氣凌霄漢 幽而發(fā)憤著成信使照塵寰
③何處招魂香草還生三戶地 當年呵壁湘流應識九歌心
④大河百代眾浪齊奔淘盡萬個英雄漢 詞苑千載群芳競秀盛開一枝女兒花
A.①韓愈 ②班固 ③屈原 ④蘇軾
B.①韓愈 ②司馬遷 ③屈原 ④李清照
C.①歐陽修 ②司馬遷 ③賈誼 ④蘇軾
D.①歐陽修 ②班固 ③賈誼 ④李清照
【答案】B
【解祈】“金石文章空八代,江山姓氏著千秋”是歌頌韓愈。所謂“金石文章”,是指韓愈的文章“擲地有 金石聲”,這是表揚韓愈文章做的好,擲地有聲。所謂“空八代”,源自蘇試的評價“文起八代之衰”,認為 自從漢魏八代以來,只有韓愈的文章符合道通,是直接繼承圣人文章。“剛直不阿笙得正氣凌霄漢,幽而發(fā)奮著成信史照塵寰”寫了司馬剛直不阿的精神,奮發(fā)圖強的努力,勾畫了司馬坎坷的人生路,還有他寫成史書的偉大歷史意義。“何處招魂,香草還生三戶地;當年呵壁,湘流應識九歌天”,上聯(lián)“三戶”指楚,《史記·,提供試卷、教案、課件、論文、素材及各類教學資源下載,還有大量而豐富的教學相關資訊!項羽本紀》云:“楚雖三戶,亡秦必楚也。”下聯(lián)“九歌”是屈原的代表作,此處借代屈原。這副屈原祠聯(lián)在藝術表現(xiàn)上的妙處,是綜合了用典、借代、雙關、嵌字等多種修辭手法。上聯(lián)“招魂” 一語雙關,也指屈原的作品《招魂》。下聯(lián)除嵌有《九歌》之名外,“呵壁” 一詞又利用雙關和借代,暗藏《天間》之名。“大河百代眾浪齊奔陶盡萬古英雄漢,詞苑千戟芳竟秀盛開一枝女兒紅”,說的是李清照,這是著名詩人臧克家為李清照紀念堂題寫的對聯(liá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