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勵志故事:讓自卑成為生命的動力
自卑感是一種不能自助的復雜情感。有自卑感的人輕視自己,認為無法趕上別人。A.阿德勒對自卑感有特殊的解釋,稱其為自卑情結。他對于這個詞主要有兩種相聯系的用法:首先,自卑情結指以一個人認為自己的能力或自己的環境和天賦不如別人的自卑觀念為核心的潛意識欲望、情感所組成的一種復雜心理。
自卑感是驅使人成為優越的力量,又是反復失敗的結果。自卑情感,可通過調整認識,增強信心和給予支持而消除。這種心理表現為對自己缺乏一種正確的認識,在交往中缺乏自信(主要因素),辦事無膽量,畏首畏尾,隨聲附和,沒有自己的主見,一遇到有錯誤的事情就以為是自己不好。這樣導致他們失去交往的勇氣和信心。
今天學習啦小編要與大家分享的是:一個與高考相關勵志的故事。具體內容如下,全文僅供參考閱讀,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高考相關勵志故事:
讓自卑成為生命的動力
這是一朵開在卑微深處的花。雖然氣勢不夠張揚,舉止不夠自信,芳香不夠濃郁,卻始終是淡雅而悠長,堅韌而持久的。它不因風雨而變色,不因寒暑而凋零,不求掌聲贊美,一心只為安靜地開放。
她是我認識的最低調的女子。
文字寫得好,華麗而大氣,溫婉而詩意盎然;工作做得風生水起,在單位是部門領導,成績有目共睹;孩子也教育得十分出色,明理懂事,成績優秀,剛剛考入重點中學。
可是,她卻是少見的低調。總說自己不夠聰明,做得不夠好,唯有努力。開始我還以為她謙虛,后來發現真的不是,她做事的確有點笨;除非工作需要,與人交往她輕易不主動開口,開始我還以為她是清高,后來發現,真的不是。因為你若主動去跟她溝通,她會回報以最真摯的友好和熱情。在很多不需要她上臺說話的時候,她都是安靜地坐在那里,或翻看一本書,或在本上寫下幾行字。
很奇怪這樣的女子,于是我懷著好奇心,帶點刻意地走近,卻很輕易地獲得了她真誠的信任,知道了這一切,源于她內心的自卑。
她本來就是一個內向的女孩。少年時代更因為身體殘疾,承受了無數異樣的目光,把一份自卑深深鐫刻于心。后來好不容易才治好了殘疾,和別人一樣戀愛結婚生子,在平凡的幸福中剛剛積蓄了一點自信,便又有霜雪襲來,剛過而立之年再遭離婚喪父。于是,一個平凡柔弱的女子牽著不諳世事的孩子,行走在原本勢利紛繁的紅塵間,掙扎著走過無數黑夜苦痛,受盡了無數委屈傷害,還有那些有意無意間的輕視與不屑,讓她的自卑變得更加深厚而沉重。
離婚五年,她買房購車,加薪升職,走出生命的低谷,贏得親人同事朋友的由衷欣賞和欽佩。
可是,那份自卑已經與她如影隨形,不可分割了。
她說:因為自卑,所以永遠不放棄努力。努力地工作,認真地生活。我用別人逛街看電視的時間讀書思考工作,所以才能比別人做得更好。我盡可能地陪伴孩子的每一天成長,所以她的孩子才陽光自信。
她說:因為自卑,所以自省。我知道自己正在做什么,也知道自己能夠做什么。所以時時謹慎,事事在心。盡最大的努力,做最壞的打算,始終是她的座右銘。
她說:因為自卑,所以自律。不敢輕易放縱自己,永遠珍惜自己的擁有,感謝生活的饋贈,因此能始終安靜如水、從容不迫地把握著自己生活的節奏。
聽了她的故事,我無限感慨。原來不僅自信能讓人美麗充滿陽光,那深藏于內心的自卑也可以轉化為生命的動力,讓人隱忍奮發,催動我們生生不息地去努力,成就一段美好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