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英語怎么高效復習較好
英語說實在的,英語也是需要積累的,但不要擔心,英語考的是閱讀,不管是完型、閱讀、作文還是改錯,所以閱讀時很關鍵的。在剩下的幾個月里,每天作一篇閱讀理解和一篇完型(限時),培養語感同時提高閱讀速度。閱讀理解中,問題的答案都在文章中,建議采用先看1-2個問題再開始閱讀的方法,這樣,做的不僅快,而且不容易出錯,甚至讀不懂也能做對題。
作文的復習就需要背一些經典的句型,并會用。
英語學習要建立知識體系
準備一個筆記本是必須的,最好是厚實一些,質量好一些,能將一門課在高中所學的知識要點全都整理出來。當然,知識的歸納,不是讓你抄課本,而是整理要點。所以這個知識體系的筆記本,大約在兩百頁左右就足夠了。
筆記筆記,肯定是記錄有價值的概括的知識內容,如果只是長篇累牘地照搬,那么記筆記的效果肯定會大打折扣。
總之,建立知識體系,不是照著抄目錄,也不是將所學知識點就那么機械重復地羅列出來,而是必須經過自己的思考和理解,將自己認為最重要的知識內容記錄下來,按照自己對于這門課程的認識和分析,以及對全部知識點的統籌把握,全方位地學習這門課程,并且凝練概括出來。
2023高考志愿填報怎么選大學
根據大學類別來選大學
根據大學類別快速找到報考大學范圍,比如考生想學電子信息類大學,我們就可以把帶“電子”和帶“郵電”類大學歸結起來,然后根據高考成績在電子信息類高校中選出心儀大學即可,非常快捷。
根據喜歡專業來選大學
有些考生比較看重大學名氣,非211/985高校不上,有些考生比較重視專業,認為專業關系到就業關系到職業發展,學熱門、就業率高的專業才是“硬道理”,因此選大學時我們可以根據喜歡專業來選擇。
根據“分線差”來選大學
用“分線差”填報大學志愿是常用的一種方法,“分線差”指兩種分數差,一種是院校招生最低分與省控線之差,另一種是考生分數與省控線之差,這兩種“分線差”比較好理解,比較簡單計算,我們通過數據對比很容易得出兩種“分線差”高低,然后根據“分線差”選擇出大學。
根據“省位次”來選大學
現在最常用的高考志愿報考就是“一分一段”報考法,即是“省位次”報考方法,它聽起來比較難,其實很簡單,并且比“分線差”報考方法更準確。
新高考填報志愿的方法有哪些
1、“專業+院校”形式
這種填報方式可以讓考生自由選擇喜歡的專業及院校,也能讓考生更明確未來職業方向,避免了考生被不喜歡的專業錄取。
比如考生想報考熱門專業信息與通信工程,可以報考“信息與通信工程+北京郵電大學”、“信息與通信工程+電子科技大學”、“信息與通信工程+西安電子科技大學”、“信息與通信工程+南京郵電大學”、“信息與通信工程+重慶郵電大學”等眾多大學的信息與工程專業。
2、“院校+專業組”形式
如“清華大學專業組4”對選科的要求是:首先科目物理,再選科目不限,專業組內包括計算機、通信工程、土木工程、交通工程等10個專業。
“清華大學專業組5”對選科的要求是:首選科目物理,再選科目化學,包含臨床醫學、口腔醫學等5個醫學專業。
新高考填報志愿的竅門
1、重視第一志愿。考生在填報高考志愿的時候,一定要重視第一志愿。因為招生院校最先得到的就是第一志愿考生的電子檔案。如果考生把自己喜歡的專業放在了后面,當第一志愿上線的考生人數足夠的時候,招生院校就不會再要其他志愿的考生了。
2、不要忽視第二志愿。考生在填報志愿的時候,再重視第一志愿的同時,也不能忽視第二志愿。當考生的第一志愿在錄取過程中如果因為一些原因不能被錄取時,第二志愿就會成為考生的最佳選擇。很多考生都會認為第二志愿沒有什么作用,但是其實每年因為第二志愿而被錄取的考生也有一定的數量,所以考生還是要認真對待第二志愿。
3、服從調劑要慎重。很多考生為了增加被錄取的機會,就會在志愿填報的時候選擇服從調劑。因此在填報志愿的時候,考生不能忽視服從調劑,特別是一些成績較低或是競爭力較差的考生,更是需要重視。
高考期間的注意事項是什么
1、飲食一定要注意
很多家長為了孩子在高考期間能夠發揮出好的成績,刻意給孩子每天吃大魚大肉,這樣的方式是嚴重不可取的。高考期間的飲食一定要以清淡為主,保持和平時一樣的飲食習慣即可,不要為了補充營養而刻意多吃,如果高考期間拉肚子了,后果會很嚴重。
雖然高考期間飲食不要多吃,但也不能走極端而故意少吃,飯吃不飽身體就無法將大量的血液運輸進大腦,這樣同樣會影響考生在高考期間的狀態。
2、心態最影響發揮
其實高考期間最影響發揮的便是考試心態,很多考生心態不好,緊張其實是因為害怕自己高考時發揮不好,從而給了自己過多的壓力,壓力越大反而越影響發揮。
在考試的時候,只需要將高考當作平時普通考試去對待即可,很多考生在高考期間往往因為過度緊張而導致發揮不佳。
高考也不是只有一門單獨的考試,它是很多科目的綜合考試,一門科目沒有發揮好并不代表著后面的科目也會有不佳的發揮,只要能夠把握住后面的考試,一樣可以考出讓考生自己滿意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