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語文現代文閱讀提分答題公式(2)
(五)人稱使用題答題格式:使用了什么人稱+人稱特點+表達效果
人稱 | ||
第一人稱 | 我 我們 | 敘述親切自然,事件有如作者親歷,真實可信,便于直接表達自己人的思想情感和褒貶態度。 |
第二人稱 | 你 你們 | 便于對話,便于抒情,有呼告效果,有如直接面對對方傾訴、呼告、告白,可將強感染力,增強抒情效果,便于表達濃烈的感情,真切自然。用于物,有擬人效果。 |
第三人稱 | 他(她) 它 | 旁白式的敘述,不受時空限制,敘寫自由靈活,便于多角度展開,表達情感態度比較客觀公正。 |
(六)理解文中重要詞語或句子的含義答題格式:本義+具體含義+深層含義+分析解釋
方面 | 具體解釋 |
語境 | 實際表達的語境義,前因后果的關聯義 |
情感態度 | 蘊含句中的情感心理,潛藏句中的褒貶態度 |
有意強調和暗示的詞語 | 注意有意強調和暗示的意義,并解釋出來。 |
指代 | 語句的具體指代義 |
修辭 | 形象語句的本義,含蓄句子的明曉義,雙關句子的深層義 |
哲理 | 精辟語句的哲理義 |
(七)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作用答題格式:內容+主旨+結構+表達效果
段落 | 內容主旨 | 結構 | 表達效果 |
開頭 | 開篇點題,引入話題 交代環境、背景 奠定感情基調 | 照應題目;總領全文;渲染氣氛,埋下伏筆;設置懸念,為下文作輔墊,先抑后揚,欲揚先抑…… | 形成對比 形成呼應 生動形象, 富有蘊味, 更加強烈突出, 富于表現力。 |
中間 | 概括本段段意 由寫什么轉入寫什么 | 承上啟下,過渡自然,上下文緊密銜接,引出下文的內容 | |
結尾 | 點明中心,揭示主旨 | 卒章顯志,總結全文,照應開頭 |
(八)標題賞析題答題格式:修辭+具體義+深層義+中心主旨+結構+藝術效果
方面 | 作用 | 舉例 |
內容 | 修辭手法 點出寫作對象 交代環境背景 暗示氛圍基調 表明觀點態度 概況主要事件或主體內容 | 《哭泣的圓明園》 《岳樺》《馬櫻花》、《鄉村的瓦》 《一幅煙雨牛鷺圖》、《山陰道上》 《哭泣的圓明園》 《陽關古道蒼涼美》《總想為你唱支歌》 《云南看云》、《木車的激情》 |
結構 | 線索 行文思路 | 《藥》《項鏈》 《書房的窗子》 |
主旨 | 與中心相扣合 點明中心揭示主旨 | 《陽光的香味》 《總想為你唱支歌》 |
藝術效果 | 提出問題,設置懸念 引起讀者興趣引發讀者思考 | 《文赤壁》《行吟閣遐想》 《時間怎樣地行走》 |
(九)語言風格與語言特色答題格式:語言特點+表達技巧+舉例分析+表達效果
語言風格特點 | 語言優美,辭采富麗,精辟深刻,富于哲理,典雅凝重,底蘊深厚,地方色彩,鄉土氣息,犀利辛辣,憤激尖銳,幽默詼諧,活潑生動,簡潔明快,質樸自然,平白如話,不加雕飾。 |
語言表達技巧 | 多用修辭,整散結合;引用詩文,增強文化底蘊;個性化語言 |
(十)概括主旨中心題答題格式:通過什么+表達了什么
第一步 | 第二步 | ||
內容概括(概括段落層次大意) | 情感觀點態度 | ||
通過 | 記敘什么事件? 描寫什么景物? 分析什么原因? 介紹什么情形? | 表達了 | 表明什么態度?(愛憎褒貶) 寄托什么情感?(倡導或批判) 揭示什么道理?(呼吁警示) 表達什么愿望?(向往理想) |
說明:
①建立文本意識。題目都源于原文,而答案與原文的關系則是鏡中花,水中月的關系,看得見,卻又看不清。命題者依據選文,考生答題也要依據原文,因此,必須培養學生的文本意識。
②建立問題意識。考生一定要圍繞“問題”對應回答,要問什么答什么,有幾問作幾答,怎樣問就怎樣答。
③建立得分點意識:考生要有得分點意識,得分點與賦分緊密聯系。選做2、3題各6分,一般概括2一3個要點即可,探究題8分,一般要有觀點+分析,其中觀點2分,分析3點,各2分。
④建立關鍵詞意識:答案在原文中也是閱讀題命題的原則之一,考生要有一雙善于發現的眼睛,善于捕捉文中與題目相關的關鍵詞語,提取答案要點。文中的關鍵詞句實際上就是答案要點,考生要學會從文中尋找,并利用其提示作用提煉出答案。
⑤建立術語意識。按上述表格牢記、熟背、會用。
⑥思考答案的出發點:人物、情節、環境、結構、語言、手法、主題等七個方面。
看了高考語文現代文閱讀提分答題公式還看:
1.高考語文閱讀理解:現代文閱讀答題公式
2.高考語文怎樣提分
3.2017高考語文提分技巧
4.2017高考語文各題型答題攻略
5.2017年高考語文提分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