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心里輔導簡訊
輕松應對高考心理輔導
考生的考試壓力是來自多方面的。
①來自家長的心理壓力。家長的三種心理作用:補償(企盼通過孩子來彌補他們的遺憾或未實現的理想);超常(企盼自己的孩子超常,極端注重孩子的名次);內疚(怕孩子上不了大學,沒有盡到家長的責任和義務)。
②來自教師的心理壓力。
③來自競爭的心理壓力。
④來自自身的心理壓力:懷疑自己能力,產生自卑心理,過低估計自己的成績,過高估計他人成績,使自信心消失。
高考心理-心態調整 提高自信
1、正確對待考試失敗。人們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常把成敗得失歸之于某種原因,心理學上叫“歸因”。學生的歸因一般分為兩種類型:外部歸因與內部歸因。心理學家認為,學生在成功或失敗時把主要原因歸之于內部的努力,有利于激發學習責任感,提高學習努力的程度,克服自卑心理,提升自信。
2、揚長避短。人總有自己的長處和短處。不要因為自己某門功課成績不太好,而懷疑自己的全部能力。要善于發現自己的長處,肯定自己的成績。
3、從成功的學習開始。自卑感較強的學生,擬定的學習目標要切合實際,必須是經過自己的努力能達到的,以保證自己的學習從一開始就獲得成功。
4、多與外界交往。通過積極同父母、教師、同學交往,可以向他們傾吐內心的煩惱,抒發受壓抑的情緒,從中得到安慰鼓勵,使心情開朗起來。同時,還可以從他們那里了解到對自己的看法和評價,更好地認識自己;相互商討學習中的問題,學到更多的知識經驗,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
5、合理的發泄。當人不能調節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緒時,可用語言或適當的行為進行宣泄,以求得內心的平衡。如在背地里向知心朋友盡情地訴說心中的煩惱,抱怨惱怒的對象等。
消除過分的緊張、焦慮
適度的緊張和焦慮會調動考生的積極性,提高考生的復習效率,有利于考生水平的發揮。而過分的緊張和焦慮則會影響考生的復習和考試,需要有效消除。消除的方法主要有:提高自己的自信心(多想一些自己成功的經歷、鼓勵自己、不說喪氣的話等);創造寬松的家庭氣氛(這需要其他家庭成員的配合)等。
復習投入
因為此時的考生處于一種疲倦、勞累、厭倦的不良身心狀態。消除的方法主要是休息放松、養精蓄銳,如:作幾次深呼吸或放松訓練,走出戶外活動或體育鍛煉,聽聽輕松的歌曲,唱唱卡拉OK等,都有助于恢復自己良好的狀態,這樣才能很快地投入復習。
怯場
1、心理調控:回憶自己最成功的一次考試的過程,包括獲得成功時的那種心花怒放、歡快陶醉的情景和心境;回憶自己因獲得成功或考試的好成績,而得到家長、親屬、教師表揚時的愉快心情;回憶或者默誦(過電影)這些考試科目,自己所準備的重要內容,解答提綱、公式、定理、圖表,目的是使自我感知基礎上的思維上升為必定成功的信念,從而思路暢通,心平氣和地投入考試。
2、場面替換假設:考場上,要假設周圍都是自己所熟悉的同學、老師。運用場景遷移法把緊張的考場想象成輕松愉快的場合,把失敗的情景轉換成成功的情景,從而輕松自然的保持常態,讓怯場自然消失。
高考心理-家長篇
1.做家長的不要給孩子太大壓力。
2.給孩子一些復習方法。教會孩子把各科的知識系統的疏理一下,不要輕易去做新的、難的練習,確定不會做得題就著手放棄它,把會做的抓牢確保不丟分就好。
3.教會孩子自我減壓。比如告訴孩子高考不是某一個學校某一個班的考試,而是全省性的考試,如果自己考得差,全省其它學生也會有人考得差,保持輕松心態。
應對高考相關內容推薦:
1.如何應對高考的考前狀態
2.高考應試的心理調節方法
3.高考考場九大策略
4.高考理綜快速提高成績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