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高考散文記敘文3篇
廣大中學生的作文現狀告訴我們,無論是平時作文還是考場作文,散文是他們最鐘情的文體之一。今天學習啦小編就與大家分享:優秀高考散文記敘文,希望對大家的學習有幫助!
優秀高考散文記敘文:夢回唐朝
遙看千年古國,游走在歷史的長河,聆聽著盛唐夜唱;我,隨歲月長流,夢回唐朝。
這里,有數不清的人間滄桑;這里,有說不完的雄才大略;這里,有贊不夠的風流才俊;這里,有道不盡的悲歡離合。
夢回唐朝,我看到唐太宗李世民,貞觀之治大治天下;我看到傳奇女皇帝武則天,貞觀遺風盡顯巾幗之威;我看到唐玄宗李隆基,開元盛世造福天下蒼生;我看到千古名妃揚玉環,“回眸一笑百媚生”的迷人風采;我看到文成公主,遠嫁吐蕃,使兩族人民和同為一家。
夢回唐朝,我在看天子的雄才大略。
夢回唐朝,我體驗房謀杜斷,不禁甘拜下風;我感受魏征的直言進諫,不由感慨萬千;我走在長安城大街小巷,百姓和樂;茶樓酒肆,像璀璨明珠鑲嵌在長安城內,奪目耀眼……漫步長安城,映入眼簾的是一派和諧、富庶、歡樂的景象。
夢回唐朝,我在感大唐臣子的一片丹心。
夢回唐朝,我與詩仙李白,懷才不遇,嘆“舉杯消愁愁更愁”;我與詩圣杜甫,遇“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感世態炎涼。我與詩人王之渙,登鸛雀樓,吟“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我與才子王維,吟“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不浸涌起思鄉之情;我與大師李商隱共吟“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品愛情之忠貞。
夢回唐朝,我與千古風流才俊,交流體驗世間百態。
夢回唐朝,我遨游于歷史的長河;夢回唐朝,我感悟歷史的魅力所在;夢回唐朝,我陶醉于歷史的夢境。
淡淡茶香,沁人心脾,幽然清香……
夢回唐朝,仿佛發生在昨日。
優秀高考散文記敘文:情感的權力
在我所聽聞過的悲劇中,情感犯下的錯是占大多數的,因為情感的權力有時太大,大得等不及真相的告白。就將一切畫上了句號。
翻開歷史,尤其是中國的歷史,君王的昏庸,王朝的頹敗,忠臣蒙"莫須有之罪",奸候飛黃騰達的段子一折接一折,這大概就是情感惹下的不小的禍吧,侯臣們大抵也是科舉之人,一試一試考上來的,也大抵有著靈活的頭腦和如簧的巧舌,三言兩句套套近乎,便成了親信,成了近寵,他們的話,豈止是"一言千金",更是"一言系千命"呀,君主們的情感被這些居心回測之心操縱,君主們的情感也隨即獲得了無人企及的權力可悲的權力,慘痛的教訓。
莎翁的悲劇有一出,叫《麥克白》,性質也是一樣的,即使妻子身出名門,即使自己相信妻子是忠心不二,然而我們也不得不承認,情感是脆弱的,信任在懷疑和虛榮面前是瑟縮發抖直不起腰的。于是親信的部下有了可乘之機,讓麥克白親手殺妻抱憾而終。情感的權力施展起來往往就是這么殘忍而不可理喻,它封閉一切正義的外力作用范圍,總是一意孤行,讓月戶"者昌,"是"者亡。
謬誤總愛偷穿真理華貴高雅的衣裳,賣弄純潔賣弄博學,所以情感會禁不起誘惑,近謬而疏真理,情感會操縱當權者的法杖,顛倒黑白所以說,"感情用事"很多情況下是有害無益的,在情感與正義面前,我們需要讓情感"回避",讓情感站遠,讓真理敢于靠前。
當然,歷史上,現代社會中也有很多大義滅親的事例,不會單憑著感情的親疏胡亂判案模糊執法的。古語云:太子犯法與庶民同罪,太子亦然,這是明君之所為。才不愧"光明正大,明鏡高懸"八個鋒鋒大字。而在現今社會,小到班級學校,教師們不因為個人與某些學生的親疏而錯判正誤;大到一個國家不因與某些國家的邦交厚薄而任意進行軍事政治支援縱容非正義戰爭的肆意擴大,傷及無辜;這些,都是正確處理情感與真理的極佳明證,不論在什么時間,什么地點,真理永遠是真理,我們不能掩蓋或歪曲它,所謂"真金不怕火煉"么!
當情感的親疏開始干涉正義時,當情感的親疏開始混淆是非時,當驚覺情感的權力超出界限時,我們應該學會反省,保持冷靜,"退一步海闊天空",——"退一步,真相會昭然而現",站遠一點看事情,會更加公正一些。
優秀高考散文記敘文:繼續攀登永不停止
山腳下,流水潺潺,鳥語花香;山腰上,古木參天,林靜山幽;山頂上,云海茫茫、群山隱約。游客們有的于山腳賞景,有的流連于山腰,卻只有極少數人選擇了繼續攀登。
繼續攀登,看是簡單的口號,卻要讓說者拒絕多大的誘惑、忍耐多難的艱辛?登山如此,生活亦是如此,日益豐富的社會總是會給奮斗在路上的人們提供各種享樂的機會,燈紅酒綠的時代也會讓稍有成就的青年止步于眼前的美景,恐懼繼續攀登的孤寂。可是,生活是不會停止的,過早止步的人們會失去多少苦盡甘來的樂趣。因此,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們應該繼續攀登,永不停止。
“寧可暴死在未知的路上,也不愿一路走在安逸之中”的優米網創始人王利芬,在人生登頂的途中,在山腰處望見了自己人生的美景,作為一名非常成功的職業媒體人,王利芬半山腰處的美景可謂比別處都略勝一籌,但她不喜歡這種“一眼望到頭”的生活,不安分的她選擇離開央視自由創業。當很多“過來人”告訴她前方的山路“蜀道難,難于上青天”“猿猱欲度愁攀援”的時候,王利芬選擇了“在路上”——不貪圖安逸和克服萬難的精神讓她在坎坷的登頂路上永不停止,見到了屬于自己的高處,取得了成功。
當然,生活中的誘惑實在太多,山腳山腰的美景又實在讓人不忍離去,面對這一切,我們又該如何保持那一顆繼續登頂的心?香港著名推銷商馮兩努給出了答案,他說:“世界會向那些有目標和遠見的人讓路。”的確,盡管眼前的綠柳花紅暫時遮住了你登頂的雙眼,但如果你心中有目標,有向上的勁頭,你便不會停止你攀援的腳步。
曼德拉用“爬上一座大山后,你會發現有山要攀登”來形容他卸任總統后的生活。曼德拉在他的人生旅途中,選擇了“繼續攀登,永不停止”的生活方式,一直到他去世,他都不停地在人生的山峰攀登。于是,曼德拉成為了去世后極少數被世人記住的人之一。是啊,人生不能徜徉在山腰的美麗,而是要不停地攀登一座座高山。
繼續攀登,永不停止!永不停止于山腰的美景中,永不停止于登上一山之頂的喜悅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