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數學知識點及公式大全
全國卷高考數學滿分150分,屬于很重要的一門科目,那么高考數學知識點及公式有哪些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一些關于高考數學知識點及公式,僅供參考。
高考數學復習重點
第一,函數與導數
主要考查集合運算、函數的有關概念定義域、值域、解析式、函數的極限、連續、導數。
第二,平面向量與三角函數、三角變換及其應用
這一部分是高考的重點但不是難點,主要出一些基礎題或中檔題。
第三,數列及其應用
這部分是高考的重點而且是難點,主要出一些綜合題。
第四,不等式
主要考查不等式的求解和證明,而且很少單獨考查,主要是在解答題中比較大小。是高考的重點和難點。
第五,概率和統計
這部分和我們的生活聯系比較大,屬應用題。
第六,空間位置關系的定性與定量分析
主要是證明平行或垂直,求角和距離。主要考察對定理的熟悉程度、運用程度。
第七,解析幾何
高考的難點,運算量大,一般含參數。
高考常用數學公式
兩角和公式
1、sin(a+b)=sinacosb+cosasinbsin(a-b)=sinacosb-sinbcosa。
2、cos(a+b)=cosacosb-sinasinbcos(a-b)=cosacosb+sinasinb。
3、tan(a+b)=(tana+tanb)/(1-tanatanb)tan(a-b)=(tana-tanb)/(1+tanatanb)。
4、ctg(a+b)=(ctgactgb-1)/(ctgb+ctga)ctg(a-b)=(ctgactgb+1)/(ctgb-ctga)。
倍角公式
1、tan2a=2tana/(1-tan2a)ctg2a=(ctg2a-1)/2ctga。
2、cos2a=cos2a-sin2a=2cos2a-1=1-2sin2a。
半角公式
1、sin(a/2)=√((1-cosa)/2)sin(a/2)=-√((1-cosa)/2)。
2、cos(a/2)=√((1+cosa)/2)cos(a/2)=-√((1+cosa)/2)。
3、tan(a/2)=√((1-cosa)/((1+cosa))tan(a/2)=-√((1-cosa)/((1+cosa))。
4、ctg(a/2)=√((1+cosa)/((1-cosa))ctg(a/2)=-√((1+cosa)/((1-cosa))。
和差化積
1、2sinacosb=sin(a+b)+sin(a-b)2cosasinb=sin(a+b)-sin(a-b)。
2、2cosacosb=cos(a+b)-sin(a-b)-2sinasinb=cos(a+b)-cos(a-b)。
3、sina+sinb=2sin((a+b)/2)cos((a-b)/2cosa+cosb=2cos((a+b)/2)sin((a-b)/2)。
4、tana+tanb=sin(a+b)/cosacosbtana-tanb=sin(a-b)/cosacosb。
5、ctga+ctgbsin(a+b)/sinasinb-ctga+ctgbsin(a+b)/sinasinb。
等差數列
1、等差數列的通項公式為:
an=a1+(n-1)d(1)。
2、前n項和公式為:
Sn=na1+n(n-1)d/2或Sn=n(a1+an)/2(2)。
從(1)式可以看出,an是n的一次數函(d≠0)或常數函數(d=0),(n,an)排在一條直線上,由(2)式知,Sn是n的二次函數(d≠0)或一次函數(d=0,a1≠0),且常數項為0。
在等差數列中,等差中項:一般設為Ar,Am+An=2Ar,所以Ar為Am,An的等差中項。
且任意兩項am,an的關系為:
an=am+(n-m)d
它可以看作等差數列廣義的通項公式。
3、從等差數列的定義、通項公式,前n項和公式還可推出:
a1+an=a2+an-1=a3+an-2=…=ak+an-k+1,k∈{1,2,…,n}。
若m,n,p,q∈N_且m+n=p+q,則有
am+an=ap+aq。
Sm-1=(2n-1)an,S2n+1=(2n+1)an+1。
Sk,S2k-Sk,S3k-S2k,…,Snk-S(n-1)k…或等差數列,等等。
和=(首項+末項)_數÷2。
項數=(末項-首項)÷公差+1。
首項=2和÷項數-末項。
末項=2和÷項數-首項。
項數=(末項-首項)/公差+1。
等比數列
1、等比數列的通項公式是:An=A1_^(n-1)。
2、前n項和公式是:Sn=[A1(1-q^n)]/(1-q)。
且任意兩項am,an的關系為an=am·q^(n-m)。
3、從等比數列的定義、通項公式、前n項和公式可以推出:a1·an=a2·an-1=a3·an-2=…=ak·an-k+1,k∈{1,2,…,n}。
4、若m,n,p,q∈N_則有:ap·aq=am·an,等比中項:aq·ap=2ar ar則為ap,aq等比中項。
記πn=a1·a2…an,則有π2n-1=(an)2n-1,π2n+1=(an+1)2n+1。
另外,一個各項均為正數的等比數列各項取同底數數后構成一個等差數列;反之,以任一個正數C為底,用一個等差數列的各項做指數構造冪Can,則是等比數列.在這個意義下,我們說:一個正項等比數列與等差數列是“同構”的。
性質:①若m、n、p、q∈N,且m+n=p+q,則am·an=ap_q;
②在等比數列中,依次每k項之和仍成等比數列。
“G是a、b的等比中項”“G^2=ab(G≠0)”。
在等比數列中,首項A1與公比q都不為零。
拋物線
1、拋物線:y=ax_bx+c就是y等于ax的平方加上bx再加上c。
a>0時,拋物線開口向上;a<0時拋物線開口向下;c=0時拋物線經過原點;b=0時拋物線對稱軸為y軸。
2、頂點式y=a(x+h)_k就是y等于a乘以(x+h)的平方+k,-h是頂點坐標的x,k是頂點坐標的y,一般用于求最大值與最小值。
3、拋物線標準方程:y^2=2px它表示拋物線的焦點在x的正半軸上,焦點坐標為(p/2,0)。
4、準線方程為x=-p/2由于拋物線的焦點可在任意半軸,故共有標準方程:y^2=2pxy^2=-2p_^2=2pyx^2=-2py。
高考數學答題技巧方法
1、高考數學答題帶著量角器進考場
帶個量角器進考場,遇見解析幾何馬上可以知道是多少度,小題求角基本馬上解了,要是求別的也可以代換,大題角度是個很重要的結論,如果你實在不會,也可以寫出最后結論。
2、高考數學答題立體幾何
立體幾何中,求二面角B-OA-C的新方法。利用三面角余弦定理。設二面角B-OA-C是∠OA,∠AOB是α,∠BOC是β,∠AOC是γ,這個定理就是:cos∠OA=(cosβ-cosαcosγ)/sinαsinγ。知道這個定理,如果考試中遇到立體幾何求二面角的題,套一下公式就出來了。
3、高考數學答題取特殊值法
圓錐曲線中最后題往往聯立起來很復雜導致算不出,這時你可以取特殊值法強行算出過程就是先聯立,后算代爾塔,用下韋達定理,列出題目要求解的表達式,就ok了。
4、高考數學答題空間幾何
空間幾何證明過程中有一步實在想不出把沒用過的條件直接寫上然后得出想不出的那個結論即可。如果第一題真心不會做直接寫結論成立則第二題可以直接用!用常規法的同學建議先隨便建立個空間坐標系,做錯了還有2分可以得!
5、高考數學答題圖像法
超越函數的導數選擇題,可以用滿足條件常函數代替,不行用一次函數。如果條件過多,用圖像法秒殺。不等式也是特值法圖像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