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年級政治重要知識重點解讀
高二年級政治重要知識重點解讀篇1
理解文化的內涵
(1)這里的“文化”是相對于經濟、政治而言的人類全部精神活動及其產品。其中,既包括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等具有意識形態性質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學和技術、語言和文字等非意識形態的部分。
(2)從文化與人類社會的關系來看,文化是人類社會特有的現象。文化是由人所創造的,為人所特有的。文化與人類社會與生俱來,是人們社會實踐的產物。
(3)從文化與人們個體的關系來看,個人所具有的文化素養,不是與生俱來的。人們在社會實踐中創造和發展文化,也在社會生活中獲得和享有文化。
(4)從物質載體與精神文化的關系來看,文化現象實質上是精神現象,但精神產品離不開物質載體。
了解文化的形式
文化具有非常豐富的形式,如思想、理論、信念、信仰、道德、教育、科學、文學、藝術等都屬于文化;人們進行文化生產、傳播、積累的過程都是文化活動。
了解文化作為一種精神力量的影響
文化作為一種精神力量,能夠在人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過程中轉化為物質力量,對社會發展產生深刻的影響。這種影響,不僅表現在個人的成長歷程中,而且表現在民族和國家的歷史中。
先進的、健康的文化對社會的發展產生巨大的促進作用;反動的、腐朽沒落的文化則對社會的發展起著重大的阻礙作用。
高二年級政治重要知識重點解讀篇2
實行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以保證人民群眾依法參與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自己的事情,使基層民主中公民參與政治生活的重要形式。
一、村民委員會
1、村民委員會含義: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基層自治組織,是村民民主管理村務的機構。
2、村民自治的內容:
①自己選舉當家人,使村民自治的基礎,也是村民參與民主管理的重要途徑。
②村民可以通過村民會議等形式,發表意見,參與本村公共事務和公益事業的決策和管理。
③村民自制章程或村規民約等形式,使村民規范自己和村干部行為,用民主辦法管理村里事務的有效途徑。
④村務公開、民主評議村干部、村委會定期報告工作。
二、居民委員會
1、居民委員會含義:城市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民主管理機構,是城市居民的自治組織。
2、作用:辦理本居住地區居民公共事務和公益事業;調解居民糾紛;協助維護社會治安;反映居民意見、要求和提出建議等。
3、居民自治的內容:《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居民委員會組織法》規定干部有居民民主選舉產生;凡涉及居民切身利益重要事務,要提請居民會議討論決定;居民委員會實行辦事公開制度,定期向居民會議匯報工作,接受居民監督和質詢。
4、意義:實行農村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以擴大基層民主,保證人民群眾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創造自己的幸福生活,是社會主義民主最微觀反而深刻的實踐,也是發展社會主義民主的基礎性工作。
三、中學生參與民主管理的意義:
學習民主管理的知識和技能,體驗民主管理的意義和價值,從而在民主實踐中逐步增強和提高自己政治參與的責任意識和實際本領。
高二年級政治重要知識重點解讀篇3
基本知識:
1、文化對人們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
(1)文化對人的影響來自于特定的文化環境,也來自于各種形式的文化活動。
(2)文化對人們影響的表現:①文化影響人們的交往行為和交往方式。不同時代、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以及不同階級、階層的人們,進行各種社會交往的方式,都帶有各自的文化印記。交往方式中的文化影響,有的取決于價值觀念,也有的源于風俗習慣、文化程度等。②文化影響人們的實踐活動、認識活動和思維方式。不同的文化環境、不同的知識素養、不同的價值觀念都會影響人們認識事物的角度以及認識的深度和廣度,影響人們在實踐中目標的確定和行為的選擇,影響不同思維方式的形成。
(3)文化對人們影響的特點:①文化對人的影響,具有潛移默化特點,一般不是有形的、強制的。文化氛圍看不見、摸不著,卻無時無刻不在影響人的思想和行為。人們從事文化活動所受到的影響,許多是發生于潛移默化的過程之。②文化對人的影響,無論表現在交往方式、思維方式上,還是表現在生活方式其他各個方面,都是深遠而持久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是人們文化素養的核心和標志,它一經形成,就具有確定的方向性,對人的綜合素質和終身發展產生深遠持久的影響。
2、優秀文化與人的成長關系
優秀文化能夠豐富人們的精神世界,增強人們的精神力量,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積極參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動,不斷豐富自身的精神世界,是培養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徑。優秀文化作品,總能以其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使人深受震撼、力量倍增,成為照亮人們心靈的火炬、引領人們前進的旗幟。優秀文化為人的健康成長提供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糧,對促進人的全面發展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3、社會發展和人的發展的關系
社會發展和人的發展的過程是相互結合、相互促進的。人越全面發展,社會的物質文化財富就會創造得越多,人民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而物質文化條件越充分,又越能推進人的全面發展。社會生產力和經濟文化的發展水平是逐步提高、永無休止的歷史過程,人的全面發展也是逐步提高,永無休止的過程。
4、人的全面發展的表現和不同要求
人的全面發展,表現在人的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健康素質等各方面得到全面提高,不同時期的歷史特點不同,人的全面發展和素質提高的要求也不同。
5、提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競爭力
(1)在綜合國力的競爭中,文化競爭力備受世界各國關注。文化是一種綜合的力量,其中科技與教育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科學技術實力和國民教育水平,作為衡量綜合國力和社會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志,日益受到各國高度重視。
(2)對于發展中國家來說,文化是綜合國力競爭中維護自身經濟安全必不可少的精神武器。當前經濟全球化基本上是由西方發達國家主導的,世界經濟的“游戲規則”主要是由它們制定的,這使發展中國家面臨不平等競爭的極大壓力。面對西方敵對勢力的文化滲透和西化、分化我國的政治圖謀,維護我國的文化安全,提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競爭力顯得更加重要。
難點釋疑:
6、人們的文化、實踐活動、認識活動、思維方式之間的內在聯系。
(1)不同的文化環境、不同的知識素養、不同的價值觀念,都會影響人們認識事物的角度以及認識的深度和廣度,影響人們在實踐中目標的確定和行為的選擇,影響不同思維方式的形成。
(2)思維方式是人們在認識和實踐的過程中,在一定知識、觀念、情感和習慣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
(3)體現各種文化影響的思維方式,具有相對的穩定性,反過來又影響人們的認識和實踐活動。
7、潛移默化不等于消極被動、無目的。
文化影響即使是通過潛移默化的方式發生的,也不都是消極被動、無目的地接受的。人們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響,往往是自覺學習、主動感悟文化熏陶的過程。
8、深刻認識文化實力的重要性
隨著文化、政治和經濟三者的相互交融,文化實力日益成為當代世界一項引人矚目的國力。文化實力從總體上反映著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強弱。
一般來說,綜合國力包括物質實力與文化實力兩類,也就是人們說的“硬實力”和“軟實力”。其中物質實力是基礎,文化實力是在物質實力的基礎上產生、發展起來的。有了強大的物質實力,并不一定有強大的文化實力;但有強大的文化實力,就一定有強大的物質實力,因為強大的文化實力是以強大的物質實力為前提的。文化實力的大小反映著物質實力的大小,進而反映著綜合國力的強弱。
文化實力作為綜合國力的重要內容,同時還影響綜合國力的硬實力即物質實力的形成與發展。綜合國力中的經濟實力、軍事實力、資源實力等物質實力的形成,需要文化實力的支持。文化為物質實力的發展提供了精神動力與智力支持、文化產業在綜合國力中所占的比重日益增長。一個國家的文化資源豐富,進行開發就能轉化成文化產業,為國家創造出巨大的物質財富。如包括中國在內的一些世界文明古國,通過開發文化旅游業從而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促進了綜合國力中硬實力的形成和發展。
文化實力是整個綜合國力發揮作用的重要條件。一個國家的綜合國力要發揮作用,即經濟實力、政治實力與文化實力作為一個整體,形成社會發展的歷史合力,最終還是離不開具有一定科學文化素質和思想道德素質的人,以及整個民族的精神狀態與凝聚力。這些條件的具備,要靠文化實力發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