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必修三單元知識點整理
高二政治必修三單元知識點整理精選篇1
1.哲學產生于人類的實踐活動,源于人們在實踐中對世界的追問與思考。哲學的任務是指導人們正確的認識世界,改造世界。
2.哲學的含義:哲學的本義是愛智慧,追求智慧。哲學給人帶來智慧,使人聰明。哲學是系統化,理論化的世界觀。哲學是世界觀與方法論的統一。
3.哲學與具體科學的關系:哲學為具體科學研究提供世界觀與方法論的指導。具體科學推動哲學的發展。
4.哲學的基本問題是思維與存在的關系問題(意識物質的關系)一是思維與存在何者為本原的問題(劃分唯物與唯心的標準)二是思維存在有無同一性,即思維能否正確認識存在
5.哲學的兩大基本派別:
唯物主義①古代樸素唯物主義:把物質歸為具體物質形態(金木水火土)②近代形而上唯物主義:把物質歸結為原子,在歷史觀上犯了唯心主義錯誤③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無產階級科學的世界觀與方法論,強大的思想武器。
唯心主義①主觀唯心:把主觀精神夸大為本原(目的意識感覺經驗)②客觀唯心:把客觀精神看做本原(上帝理念絕對精神)
6.哲學上兩個對子:唯物主義&唯心主義,辯證法&形而上學
7.真正的哲學都是自己時代的思想精華,它們反映了時代人物和客觀要求,可以成為這一時代社會變革的先導,推動時代的步伐,指導社會的變革。
8.馬哲:產生:階級基礎是無產階級的產生和發展。自然科學基礎是細胞學說,能量守恒轉化定律,進化論。直接理論來源是德國古典哲學,主要是黑格爾辯證法和費爾巴哈唯物主義?;咎卣鳎旱谝淮螌崿F了科學基礎上的唯物主義與辯證法的統一。第一次實現了唯物辯證的自然觀與歷史觀的統一。第一次實現了實踐基礎上的科學性與革命性的統一。
9.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重大理論: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
1、依法行政的含義:政府及其工作人員的權力由法律授予,行使行政權力必須依據憲法和法律的規定。
2、政府為什么堅持依法行政?
(1)必要性:政府依法行政是貫徹依法治國方略、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的基本要求,體現對人民負責的原則。
(2)重要性:①有利于保障人民群眾的權利和自由②有利于加強廉政建設,增強政府③有利于防止行政權利的缺失和濫用,提高行政管理水平④有利于帶動全社會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維護法律,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法制建設。
(3)具體要求: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當、高效便民、誠實守信、權責統一。
3、提高政府依法行政水平的措施:
①加強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質量,以嚴格規范行政執法行為。
②加強行政執法隊伍建設,促進嚴格執法,公正執法和文明執法,不斷提高執法能力和水平。
③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努力形成權責一致、分工合理、決策科學、執行順暢、監督有利的行政管理體制。
4、對政府權力進行制約和監督
(1)為什么?
必要性:權力是把雙刃劍。為了防止權力的濫用,需要對權力進行制約和監督。
重要性:政府接受監督是堅持依法行政、做好工作的必要保證。
①政府只有接受監督,才能提高行政水平和工作效率,防止和減少工作失誤;
②才能防止權力濫用,防止以權謀私、權錢交易等腐敗行為,保證清正廉潔;
③才能更好地合民意、集民智、聚民心,作出正確決策;
④才能真正做到權為民所用,造福于人民,從而建立起一個有和公信力的政府。
(2)怎么辦?
①關鍵是建立健全制約和監督機制。這個機制,一靠民主,二靠法制,二者缺一不可。②依靠行政監督體系
高二政治必修三單元知識點整理精選篇2
1、體味文化:
①文化形式各種各樣。
②文化現象無時不在,無處不在。
③不同區域的文化各具特色。
2、文化的內涵以及特點:
①文化是相對于經濟、政治而言的人類全部精神活動及其產品。(包括世界觀、人生觀等具有意識形態性質的部分,也包括自然科學和技術、文字等非意識形態的部分)
②文化是人類社會特有的現象。文化是由人所創造、為人所特有的,有了人類社會才有文化,文化是人們社會實踐的產物。(純自然的東西不能稱為文化)
③文化是人們的一種素養,不是與生俱有的,而是后天參加實踐及學習獲得的。
④文化現象實質上是一種精神現象。(人們的精神活動離不開物質活動,精神產品離不開物質載體)
3、文化具有豐富的形式,如思想、理論、信念、信仰、道德、教育、科學、文學、藝術等。
4、文化的力量(作用):文化是一種社會精神力量。
文化作為一種精神力量,能夠在人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過程中轉化為物質力量,對社會發展,對人的活動和發展產生深刻影響。(這種影響表現在個人的成長歷程中,也表現在民族和國家的歷史中)
一個民族,物質上不能貧困,精神上也不能貧困,要做到物質和精神都富有。
5、文化與經濟、政治
1)政治、經濟、文化三者相互影響。經濟是基礎,政治是經濟的集中表現,文化是經濟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經濟、政治所決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經濟,給予政治、經濟以重要影響。
不同民族的文化,影響不同民族和國家各具特色的發展道路,不同性質的文化對社會發展的作用也不同,先進的、健康的文化會促進社會的發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則會阻礙社會的發展。
2)文化與經濟相互交融:在經濟發展中,科學技術的作用越來越重要。為推動經濟建設,發展教育事業、培養各種高素質人才、提高勞動者素質越來越重要。文化生產力在現代經濟的總體格局中的作用越來越突出。
文化與政治相互交融:隨著民主和法制建設的發展,人們為了參與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養。文化與國際政治相互交融,成為當代國際政治斗爭的重要內容。世界范圍內反對文化霸權主義的斗爭,成為當代國際政治斗爭的重要內容。
3)文化在綜合國力競爭中的地位和作用越來越突出。文化越來越成為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源泉,越來越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因素。(文化是構成并影響民族生命力的重要因素,文化是民族創造力的重要源泉,文化是民族凝聚力的保證,文化是重要的軟實力。)
6、怎么樣提高我國的文化競爭力?
①深化文化體制改革。
②轉變政府職能。
③培育市場主體。
④實施“人才興文”戰略。
⑤大力推進文化創新,打造中華文化品牌。
高二政治必修三單元知識點整理精選篇3
1、商品的含義?商品的基本屬性?
商品是用于交換的勞動產品。商品的基本屬性是使用價值(商品能滿足人們某種需要的屬性)和價值(凝結在商品中的無差別的人類勞動)
2、貨幣的含義?貨幣的本質?貨幣的基本職能?
從商品中分離出來固定地充當一般等價物的商品,就是貨幣。貨幣的本質是一般等價物。
貨幣的基本職能是價值尺度(貨幣本身有價值,是商品,貨幣執行價值尺度的形式是只需要觀念上的貨幣,并不需要現實的貨幣)和流通手段(貨幣充當商品交換的媒介,貨幣執行流通手段的形式是只能用現實上的貨幣,而不能用觀念上的貨幣)。
3、貨幣流通規律?公式?
商品價格總額=待售商品量_價格
4、我國為什么要保持人民幣幣值穩定?
(1)對內保持物價總水平穩定;(2)對外保持人民幣匯率穩定;
(3)有利于人民生活安定、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
(4)有利于世界金融的穩定和經濟的發展;
(5)有利于實現擴大就業,緩解我國的就業貨幣流通次數貨幣流通次數
5、匯率的含義?什么叫外匯匯率升高和外匯匯率跌落?
匯率又稱匯價,是兩種貨幣之間的兌換比率。
如果用100單位外幣兌換成更多的人民幣,說明外幣的匯率升高;反之,則說明外幣匯率跌落。壓力;
(6)有利于實現經濟增長,國際收支平衡等宏觀經濟目標。
6、供求對價格的影響?
供不應求,價格升高---------賣方市場供過于求,價格降低---------買方市場
7、價格和價值的關系?
價值是價格的基礎,價格是價值的貨幣表現。
8、商品的價值量與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稱正比,商品的價值量與社會勞動生產率成反比。
9、價值規律的內容和形式?
價值規律的基本內容是商品的價值量由生產該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商品交換以價值量為基礎實行等價交換。
價值規律的表現形式是商品價格受供求關系的影響,圍繞價值上下波動。
10、價格變動會產生哪些影響?
(1)對人們生活的影響:
①一般說來,價格上升,購買減少;價格下降,購買增加。
②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對價格變動的反應程度是不同的。價格變動對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響比較小,對高檔耐用品需求量的影響比較大。
③消費者對既定商品的需求還會受到相關商品價格變動的影響?;樘娲返膬r格變動對雙方的影響是同向的,互補商品的價格變動對雙方的影響是反向的。
(2)對生產經營的影響:
①調節生產
②提高勞動生產率
③生產適銷對路的高質量產品
11、影響消費的因素有哪些?
消費受很多因素的影響,其中主要是居民的收入和物價水平。還有商品的性能、質量、外觀、包裝、廣告等,還有社會經濟發展水平、人口因素和社會變化規律等。
12、貸款消費的含義?條件?
貸款消費是指在購買住房、轎車等商品時,一次性付款可能會超出一些買主的支付能力,這些買主k惡意考慮預支未來收入進行消費。條件:對于哪些收入穩定、對未來收入持樂觀態度又沒有太多積蓄的年輕人來說,貸款消費是可行的。
13、消費結構的含義?影響因素?變化趨勢?
消費結構是指各類消費支出在消費總支出中所占的比重。影響因素是經濟的發展和收入的變化,變化的方向遵循由生存需要到發展需要再到享受需要。
14、恩格爾系數的含義?變化的意義?
恩格爾系數是指食品支出占家庭總支出的比重。
恩格爾系數過大,必然影響其他消費支出,特別是影響發展資料、享受資料的增加,限制消費層次和消費質量的提高。恩格爾系數減小,表明人們生活水平提高,消費結構改善。
15、影響人們消費行為的消費心理主要有哪些?
(1)從眾心理引發的消費
(2)求異心理引發的消費
(3)攀比心理引發的消費
(4)求實心理引發的消費
16、怎樣做一個理智的消費者?
(1)量入為出,適度消費
(2)避免盲從,理性消費
(3)保護環境,綠色消費
(4)勤儉節約,艱苦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