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重點復習知識點總結(2)
(1)人大制度——我國政體及根本政治制度(聯系:國體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
①人大是國家權力機關,會是其常設機關
②人大的職權:立法權、決定權、任免權、監督權
③人大代表的權利:審議權、表決權、提案權、質詢權、免責權
人大代表的義務:遵守憲法法律、對人民負責、受人民監督
④人大制度組織活動原則:民主集中制(也是我國權力運行的規則)
(2)政黨制度——中共領導的多黨合作與政治協商制度
①中國共產黨:
A、黨……工作的原因:黨的性質、宗旨、地位、國體、意義
B、黨如何開展……工作:黨的性質、宗旨、地位、執政方式、執政理念、指導思想
⊙黨的性質:中共是工人階級的先鋒隊、中華民族的先鋒隊
⊙黨的宗旨:為人民服務、對人民負責
⊙黨的地位:中共是執政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
⊙執政方式: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
⊙指導思想: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
②中共與8大民主黨派的多黨合作的內容(略)
③政協的性質與職能(易錯,與人大區分)
(3)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
①促進民族……的原因:A、我國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形成了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新型民族關系。B、實行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各民族共同繁榮的基本原則。C、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掌握“客觀依據及意義”)。
②促進民族……的措施:A、我國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要鞏固和發展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新型民族關系。B、要堅持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各民族共同繁榮的基本原則。C、要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D、自覺履行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的義務,把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民族關系的責任付諸行動(聯系:反對民族分裂)
③維護民族團結的原因:A、我國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形成了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新型民族關系。B、堅持民族團結是我國處理民族關系的重要原則,是實現各民族共同繁榮的前提條件。C、民族的團結、民族的凝聚力,是衡量一國綜合國力的標志之一,是社會穩定的前提,是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保證,是國家統一的基礎
⊙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客觀依據: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歷史傳統、“大雜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特點,以及各民族在長期斗爭中形成的相互依存的民族關系
⊙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意義:有利于維護國家統一和安全;有利于保障少數民族人民當家作主的權利;有利于發展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有利于促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發展。
4、當代國際社會——國際政治
①國家利益是國際關系的決定因素,國家間共同利益是合作的基礎,利益沖突則是對立的根源
②和平與發展是當今世界的主題
③中國的外交政策:A、決定因素:我國國家性質和國家利益
B、宗旨: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
C、基本目標:維護我國獨立和主權,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
D、基本立場:獨立自主
E、基本準則: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F、中國政府關于建立國際新秩序的主張(5個)
G、中國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是負責人的大國,是維護和平與發展的主要力量,遵守聯合國宗旨和原則
④主權國家的權利與義務:獨立權、平等權;
不侵犯別國,不干涉他國內政,以和平方式解決國際爭端
⑤聯合國宗旨: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促進國際合作與發展
⊙中國政府關于建立國際新秩序的主張:A、政治上相互尊重、平等協商,共同推進國際關系民主化。B、經濟上相互合作、優勢互補,共同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均衡、普惠、共贏方向發展。C、文化上相互借鑒、求同存異,尊重世界多樣性,共同促進人類文明繁榮進步。D、安全上相互信任、加強合作,堅持用和平方式而不是戰爭手段解決國際爭端,共同維護世界和平穩定。E、環保上相互幫助、協力推進,共同呵護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