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語文期中測試題
期中考試在語文教學中扮演了極其重要的角色,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帶來的高二語文期中測試題,相信對你會有幫助的。
高二語文期中測試題:
一、單項選擇題:(共15小題,每題2分,共30分)
1、下列詞語中加點的點注音全部正確的一項是:
A、汗涔涔(jīn) 愀(qiǎo)然 落(luò)子 洗(xiǎn)馬
B、拗(ǎo)開 搭訕(shàn) 竦(sǒng)然 寒傖(chèn)
C、打烊(yàng) 箍(gū) 咄咄(duō)逼人 萬乘(shèng)
D、少不更(gēng)事 一爿(piàn) 搭訕(shàn) 不省所怙(hù)
2.下列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組是:
A.蔥蘢 絆腳石 怨天尤人 一如既往
B.迄今 名信片 提綱挈領 老成持重
C.幅射 照相機 有恃無恐 竭澤而漁
D.氣概 座右銘 滿腹經綸 世外桃園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橫線上的詞,恰當的一項是:
(1)在文學,無論閱讀或寫作,我們必須有一字不肯放松的 。
(2)在新聞發布會上,鐘南山以醫學專家的淵博學識, 地告訴大家,非典型肺炎并不可怕。
(3)中國作為負責任的國家,已經并將繼續 加入世貿組織的承諾。
A、謹慎 沉靜 履行 B、謹嚴 沉穩 履行
C、謹嚴 沉靜 實行 D、謹慎 沉穩 實行
4、下列各句中加點成語使用不恰當的一句是:
A、她比所有的女賓都漂亮、高雅、迷人,她滿臉笑容。所有的男賓都注視她,面面相覷,打聽她的姓名,求人給介紹。
B、這些同學來自不同家庭、不同學校,但都是年輕人,性格上不會格格不入的。
C、他的精神,現在只在一個包上,仿佛抱著一個十世單傳的嬰兒,別的事情,都已置之度外了。
D、“崇尚科學文明,反對迷信愚昧”圖片展,將偽科學暴露得淋漓盡致,使觀眾深受教育。
5.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
A.哺乳期婦女如果僅僅依靠服用補品中的含碘量,就有可能缺碘,若不及時添加含碘食品,則有可能導致嬰兒腦神經損傷或智力低下。
B.在這部作品中,并沒有給人們多少正面的鼓勵和積極的啟示,相反,其中
一些情節的負面作用倒是不少。
C.當今世界,自主知識產權所占比重是衡量一個國家科學發展水平的標志,而科學技術進步與否是國家富強的標志。
D.如何體會企業文化的深刻內涵,認識用優秀文化提升企業競爭力的重要性,是擺在每一位中國企業家面前的重要課題。
6、下列文學常識的表述,錯誤的一項是:
A、中國現當代戲劇主要指話劇,它是五四以后在外國戲劇的影響下發展起來的,20世紀三四十年代達到高潮,出現了像《雷雨》這樣的杰作。《雷雨》是曹禺的處女作,他還創作了《日出》、《北京人》、《原野》、《龍須溝》等劇作。
B、老舍的三幕話劇《茶館》,以高度的藝術概述性描寫了從1898年戊戌政變失敗到抗戰勝利50多年的社會變遷的歷史。
C、丁西林的劇作以描寫中層知識分子和他們的生活趣味見長,劇本生活氣息濃郁,構思巧妙,對話饒有風趣,有幽默、詼諧、富有諷刺意味的特點。
D、莎士比亞是歐洲文藝復興時期英國偉大的詩人和戲劇家,《羅米歐與朱麗葉》是他早期創作的五幕悲劇。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題。
一個國際科學家小組攜帶數噸硫酸鐵粉末啟航前往南極,以研究能否以硫酸鐵為“肥料”促進南極海域藻類等微生物的生長來減緩全球變暖的速度。
該小組的9名研究人員來自東英吉利大學和普利茅斯海洋實驗室。預計科學家們將于2月開始進行實驗,屆時他們將把數噸硫酸鐵傾倒入南極海域,同時還將向海中釋放硫化六氟化合物示蹤劑,該示蹤劑可檢測硫酸鐵的變化和去向。
鐵元素可提高海洋生態系統生產力的理論于本世紀20年代就被提出,此后科學家們一直在對這一理論進行檢驗完善。科學家們近年來在位于赤道的太平洋海域進行實驗時曾發現,硫酸鐵確實能起到讓“藍色海洋變綠”的作用。硫酸鐵不僅可大幅度提高該海域硅藻等藻類的生長,而且一些微生物體內的葉綠素還因此增加了30多倍。
科學家們認為,在南極研究鐵元素與海洋生產力的關系具有更加重要的意義。一方面因為南極海域被認為在地球海洋中是最“缺鐵”的,而這種營養缺乏很可能對該海域海洋生產力造成了某種程度的限制。另外,與作為二氧化碳源的太平洋等海域不同,南極海域可吸收溫室氣體,其海洋生產力提高后可起到減少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的目的。
不過,科學家們同時也指出投放硫酸鐵后海中浮游生物會增加,這是否會成為一個新的溫室氣體來源尚需研究。
7、下列選項中不屬于國際科學家小組研究內容的一項是:
A、以硫酸鐵為“肥料”促進南極海域微生物的生成以減緩全球變暖的速度。
B、向南極海域傾倒硫酸鐵。
C、向南極海域投放硫酸鐵以增加浮游生物的數量。
D、向南極海域釋放硫化六氟化合物示蹤劑。
8、國際科學家小組進行向海洋投放硫酸鐵研究的可行性依據是:
A、本世紀20年代提出的鐵元素可提高海洋生態系統生產力的理論。
B、硫酸鐵可以讓藍色海洋變綠。
C、硫酸鐵可大幅度提高海域硅藻等藻類的生長,促進葉綠素增長。
D、試驗證明鐵元素可以提高海洋生態系統生產力。
9、對文中畫線處的意思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A、不同海域生成與吸收二氧化碳的情況不同,它們的相互作用保持的空氣含量的平衡。
B、不同海域生成與吸收二氧化碳的情況不同,南極海域海洋生產力提高后,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將出現負增長。
C、不同海域生成與吸收溫室氣體的情況不同,南極海域海洋生產力提高后,減少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的效果將更顯著。
D、不同海域中生成與吸收溫室氣體的情況不同,南極海域海洋生產力提高后,可吸收溫室氣體,并減少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
10、對文中提供的信息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A、向海中釋放的硫化六氟化合物示蹤劑既可檢測硫酸鐵的去向,也可輔助硫酸鐵起到相應的作用。
B、海洋生產力包括讓藍色海洋變綠,提高海域硅藻等藻類的生長,使微生物體內的葉綠素成倍增長。
C、在南極研究鐵元素與海洋生產力的關系,既有該海域和特殊性,又對減緩全球變暖具有重要意義。
D、向海內投放硫酸鐵后,可減緩全球變暖的速度,但又形成新的溫室氣體來源,需慎重行事。
11、下列句子中都含通假字的一組是:
①汝不果來 ②皆不幸早世 ③知者樂水,仁者樂山 ④浩浩乎如馮虛御風
⑤夙遭閔兇 ⑥臣以供養無主 ⑦舉酒屬客 ⑧遠具時羞之奠 ⑨既無叔伯,終鮮兄弟
A、②③④⑤⑦ B、②④⑥⑦⑧ C、②④⑤⑦⑨ D、④⑤⑦⑧⑨
12、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意義與現代漢語相同的一項是:
A、吾與汝俱少年 B、牢籠百態
C、攜飛仙以遨游 D、舉臣秀才
13、與“入二三里,得其尤絕者家焉”中的“家”字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吾與子漁樵于江渚之上 B、長吾女與汝女
C、雖辱而愚之 D、臣具以表聞
14、選出與“夙嬰疾病”的句式相同的一項:
A、慈父見背 B、今是溪獨見辱于愚
C、且臣少仕偽朝 D、何為而在吾側也
15、下列文言句子翻譯正確的一項是:
A、死而有知,其幾何離——死了如果有靈,這是怎樣的一種離別
B、嘉木異石錯置,皆山水之奇者,以予故,咸以愚辱焉——好的樹木與奇異的巖石參差錯落,這些都是山水中奇麗的景色,按我的想法,都應用愚字來玷污它們。
C、愿陛下矜憫愚誠,聽臣微志——希望陛下憐恤我的誠心,聽一聽我的想法。
D、相與枕藉乎舟中,不知東方之既白——大家相互枕著靠著睡在船中,不知道東方已經天亮了。
二、默寫:(共3分)
16、根據課文內容填空(下列題目任選六個空格,每空0.5分)
① , 內無應門五尺之僮。煢煢孑立, 。
②舉酒屬客, , 。
③ ,羨長江之無窮。挾飛仙以遨游, 。
④ ,絕知此事要躬行。
⑤ ,行成于思而毀于隨。
三、閱讀下面文段,完成17——19題:(3分)
老栓也向那邊看,卻只見一堆人的后背;頸項都伸得很長,仿佛許多鴨,被無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著。靜了一會,似乎有點聲音,便又動搖起來,轟的一聲,都向后退;一直散到老栓立著的地方,幾乎將他擠倒了。
“喂!一手交錢,一手交貨!”一個渾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兩把刀,刺得老栓縮小了一半。那人一只大手,向他攤著;一只手卻撮著一個鮮紅的饅頭,那紅的還是一點一點的往下滴。
老栓慌忙摸出洋錢,抖抖的想交給他,卻又不敢去接他的東西。那人便焦急起來,嚷道,“怕什么?怎的不拿!”老栓還躊躇著;黑的人便搶過燈籠,一把扯下紙罩,裹了饅頭,塞與老栓;一手抓過洋錢,捏一捏,轉身去了。嘴里哼著說,“這老東西……。”
“這給誰治病的呀?”老栓也似乎聽得有人問他,但他并不答應;他的精神,現在只在一個包上,仿佛抱著一個十世單傳的嬰兒,別的事情,都已置之度外了。他現在要將這包里的新的生命,移植到他家里,收獲許多幸福。太陽也出來了;在他面前,顯出一條大道,直到他家中,后面也照見丁字街頭破匾上“古□亭口”這四個黯淡的金字。
17、第一段中劃線句子運用了什么修辭方法,有什么效果?
18、從第二段劃線句子看,“那人”具有怎樣的性格特征?
19、第四段中劃線句子采用了什么描寫方法?表現了華老栓怎樣的心情?
四、閱讀下文,完成20—— 23題:(6分)
落 葉
賈平凹
窗外有一棵法國梧桐,樣子并不大的。春天的日子里,它長滿了葉子。枝根的,綠的深,枝梢的,綠的淺:雖然對列相間而生,一片和一片不相同,姿態也各有分別。沒有風的時候,顯得很豐滿,嬌嫩而端莊的樣子。一早一晚的斜風里,葉子就活動起來,天幕的襯托下,看的見那葉背面了了的綠的脈絡,象無數的彩蝴蝶落在那里,翩翩起舞:又象一位少婦風姿卓越的,作一個嫵媚的笑。
我常坐在窗里看它,感到溫柔和美好。我甚至十分嫉妒那住在枝間的鳥夫妻,它們停在葉下歡唱,是它們給法桐帶來了綠的歡樂呢,還是綠的歡樂使它們產生歌聲的清妙?
法桐的歡樂,一直要延長一個夏天。我總想,那鼓滿著憧憬的葉子,一定要長大如蒲扇的,但到了深秋,葉子并不在長,反要一片片落去,法桐就瘦削起來,寒傖起來,變得赤裸裸的,惟有些嶙嶙的骨,而且亦都僵硬,不在柔軟婀娜,用手一折,就一節一節地斷了下來。
我覺得這很殘酷,特意要去樹下撿一片落葉,保留起來,以做往昔的回憶。想:可憐的法桐,是誰給了你生命,讓你這般長在土地上?既然給了你這一身綠的歡樂,為什么偏偏又要一片片收去呢?
來年的春上,法桐又長滿了葉子,依然是淺綠的好,深綠的也好。我將歷年收留的落葉拿出來,和這新葉比較,葉的輪廓是一樣的,喔,葉子,你們認識嗎,知道這一片是那一片的代替嗎?或許就從一個葉柄眼里長上,凋落的曾經那么悠悠的歡樂過,歡樂的也將要寂寂的凋落去。
然而,它們并不悲傷,歡樂時須盡歡樂:如此而已,法桐竟一年大出一年,長過窗臺,與屋檐齊平。
我忽然醒悟了,覺得我往日的哀嘆大可不必,而且有十分的幼稚。原來法桐的生長,不僅是綠的生命的運動,還是一道哲學的命題的驗證:歡樂到來,歡樂又歸去,這正是天地間歡樂的內容;世間萬物,正是尋求著這個內容而各自完成著它的存在。
我于是很敬仰起法桐來,祝福于它:它年年凋落舊葉,而以此渴望來年的新生,它才沒有停滯,沒有老化,而目標在天地空間里長成材了。
20、春天的葉和秋天的葉,各有什么特點?
21、文章第一段對法國梧桐的描寫和第三段對法國梧桐的描寫,構成了怎樣的特殊效果?
22、第七段中“哀嘆”一詞的具體含義是什么?
23、題目“落葉”在文中有何特殊的意蘊?
五、閱讀文段,完成下列24——27題:(7分)
蘇子曰:“客亦知夫水與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茍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
客喜而笑,洗盞更酌。肴核既盡,杯盤狼籍。相與枕藉乎舟中,不知東方之既白。
24、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與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項是:(1分)
A、且夫天地之間 B、茍非吾之所有
C、與山間之明月 D、耳得之而為聲
25、“逝者如斯”中的“斯”,“盈虛者如彼”中的“彼”分別指什么?(1分)
26、翻譯文中畫線的句子。(3分)
27、蘇子的這一番話表現了他怎樣的思想境界?(2分)
六、閱讀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28-30題(共8分)
他日,見于王,曰:“王嘗語莊子以好樂,有諸?”王變乎色曰:“寡人非能好先王之樂也,直好世俗之樂耳。”曰:“王之好樂甚,則齊國其庶幾乎。今之樂猶古之樂也。”曰:“可得聞與?”曰:“獨樂樂,與人樂樂,孰樂?”曰:“不若與人。”曰:“與少樂樂,與眾樂樂,孰樂?”曰:“不若與眾。”“臣請為王言樂。今王鼓樂于此,百姓聞王鐘鼓之聲,管籥之音,舉疾首蹙頞而相告曰:‘吾王之好鼓樂,夫何使我至于此極也!父子不相見,兄弟妻子離散!’今王田獵于此,百姓聞王車馬之音,見羽旄之美,舉疾首蹙頞而相告曰:‘吾王之好田獵,夫何使我至于此極也!父子不相見,兄弟妻子離散。’此無他,不與民同樂也。今王鼓樂于此,百姓聞王鐘鼓之聲,管之音,舉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幾無疾病與,何以能鼓樂也?’今王田獵于此,百姓聞王車馬之音,見羽旄之美,舉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幾無疾病與,何以能田獵也?’此無他,與民同樂也。今王與百姓同樂,則王矣。”
28.解釋文中加點的詞的意思。(3分)
①庶幾 ②舉 ③王
29.翻譯文中劃線的句子。(2分)
“獨樂樂,與人樂樂,孰樂?”
30.①概括孟子這段話的主要內容?(1分)
②說一說孟子論說的方法及其作用?(2分)
七、(3分)
31、把下面的句子改成排比句。(2分)
音樂家常把靈感變為跳躍的音符,文學家呢,他們優美的辭章往往緣于靈感,至于畫家,他們完滿的構圖也常常與靈感相關,而一般人的靈感,則常是霎時的喜悅。
32、根據下面提示,仿寫句子。(1分)
山對海說:你博大遼遠,深邃寬容,是值得我尊敬的老師。
海對山說:
八、作文:(40分)
33、閱讀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著名作家張潔在散文《我的四季》中說“找到了水源,才發現沒有帶上盛它的容器”。在生活中,我們常常沒有充分的準備,便急促地上路,經歷了艱辛卻遭遇失敗,這樣的經驗讓我們痛心并需要付出加倍的代價來記取。這樣的經歷當然不只在尋找水源時才會碰上,你有類似的經歷與感受嗎?
請根據以上材料,自定話題,寫一篇作文。
注意:①題目自定。②文體自選。③題目自擬。④不少于800字。⑤不得抄襲。
以上是由小編分享的高二語文期中測試題全部內容,希望對你的學習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