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語文模擬試卷
高中語文練習能幫助學生提升語文學習能力。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帶來的高二語文模擬試卷,相信對你會有幫助的。
高二語文模擬試卷:
一(15分。共5道小題,每題3分)
1.下列詞語中,加點字的注音全都正確的一項是
A.纖(xiān)塵 提綱挈(qiè)領 扣人心弦(xuán)
B.札(zhá)記 咄(chū)咄逼人 浮想聯翩(piān)
C.逡(qūn)巡 殘羹冷炙(zhì) 放浪形骸(hái)
D.通緝(jī) 針砭(biǎn)時弊 舐(shì)犢情深
2.下列所給詞語依次填入與短橫線處,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一字多義是漢子一個突出特點。例如“惶悚不安”的“安”是表示“安定”的意思。
的“安”是表示“安于、習慣于”的意思;再如“標新立異”的“立”是表示“建立”的意思, 的“立”是表示“使豎立”的意思;又如“情隨事遷”的“情”是表示“感情”的意思, 的“情”是表示“情況”的意思。
A.安土重遷 立竿見影 情急智生
B.安然無恙 煢煢孑立 情理難容
C.安土重遷 煢煢孑立 情理難容
D.安然無恙 立竿見影 情急智生
3.下面兩個句子,哪一句更適合填入文中橫線處,為什么?
我們只有一個目標,一個唯一的、不可變更的目標。我們決心要消滅希特勒,肅清納粹制度的一切痕跡。什么也不能使我們改變這個決心。什么也不能!我們絕不談判;我們絕不同希特勒或他的任何黨羽進行談判。 直至邀天之助,在地球上肅清他的陰影,并把地球上的人民從他的枷鎖下解放出來。
①我們將在陸地上、海洋上、天空中同他作戰
②我們將在陸地上同他作戰,我們將在海洋上同他作戰,我們將在天空中同他作戰
4.下列句子,與原文完全相同的一項是
A.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而顧。
B.既其出,則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游之樂也。
C.桃李羅堂前,雞鳴桑樹顛。
D. 句讀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小學大遺,吾未見其明也。
5.下列文學常識,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孟子》是由戰國中期思想家孟軻及其弟子編成的,共七篇。
B.《長亭送別》選自《西廂記》,是元代戲曲作家王實甫的作品。
C.曹禺是我國現代著名的劇作家,《雷雨》《龍須溝》都是他創作的劇本。
D.俄國作家契訶夫擅長寫短篇小說,《裝在套子里的人》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二、閱讀《鴻門宴》(節選),完成6—10題。(14分)
沛公大驚,曰:“為之奈何?”張良曰:“誰為大王為此計者?”曰:“鯫生說我曰:‘距關,毋內諸侯,秦地可盡王也。’故聽之。”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當項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為之奈何?”張良曰:“請往謂項伯,言沛公不敢背項王也。”沛公曰:“君安與項伯有故?”張良曰:“秦時與臣游,項伯殺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來告良。”沛公曰:“孰與君少長?”良曰:“長于臣。”沛公曰:“君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張良出,要項伯。項伯即入見沛公。沛公奉卮酒為壽,約為婚姻,曰:“吾入關,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庫,而待。所以遣將守關者,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日夜望至,豈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項伯許諾,謂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來謝項王。”沛公曰:“諾。”
6.下列語句中,加點的詞語在文中的意義與現代漢語不相同的一項是( )(2分)
A. 為之奈何
B. 項伯許諾
C. 秋毫不敢有所近
D. 約為婚姻
7.下列語句中,沒有通假字的一項是( )(2分)
A. 距關,毋內諸侯
B. 沛公奉卮酒為壽
C.張良出,要項伯
D.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8.下列語句中加點詞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2分)
A.君安與項伯有故 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
B. 吾得兄事之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C. 為之奈何 君為我呼入
D. 誰為大王為此計者 所以遣將守關者
9.對下面兩句話的意思,理解全都正確的一項是( )(2分)
①今事有急,故幸來告良。
②旦日不可不蚤自來謝項王。
A. ①今天有急事,因為是舊交特意來告訴我。
②明天早晨不可不早些親自來向項王道歉。
B. ①今天有急事,因為是舊交特意來告訴我。
②明天早晨不可不早些親自來感謝項王。
C. ①現在事情危急,所以幸虧他來告訴我。
②明天早晨不可不早些親自來向項王道歉。
D.①現在事情危急,所以幸虧他來告訴我。
②明天早晨不可不早些親自來感謝項王。
10.《鴻門宴》中的劉邦這一人物形象,有人認為他是英雄,有人認為他是無賴。請結合節選部分的內容加以評判,并談談你的看法。(6分)
答:
三、閱讀下面作品,完成11-12題。(16分)
綿 綿 土
牛 漢
①踏上塔克拉瑪干大沙漠,我恍惚回到了失落多年的一個夢境。幾十年來,我從來不會忘記,我是誕生在沙土上的。人們準不信,可這是千真萬確的。由于我的家族的歷史與故鄉人們走西口的說不完的故事,我的心靈從小就像有著血緣關系似的向往沙漠。我的第一首詩就是獻給從沒有看見過的沙漠。
②此刻,我真的踏上了沙漠,無邊無沿的沙漠,仿佛天也是沙的。全身心激蕩著近乎重逢的狂喜。沒有模仿誰,我情不自禁地五體投地,伏在熱的沙漠上。我汗濕的前額和手心,沾了一層細細的閃光的沙。
③半個世紀以前,地處滹沱河上游苦寒的故鄉,孩子都誕生在鋪著厚厚的綿綿土的炕上。我們那里把極細柔的沙土叫做綿綿土。“綿綿”是我一生中覺得最溫柔的一個詞,即使在辭典里查到,也不是我說的意思。孩子必須誕生在綿綿土上的習俗是怎么形成的,祖祖輩輩的先人從沒有解釋過,甚至想都沒有想過。它是圣潔的領域,誰也不敢褻瀆。它是一個無法解釋的活的神話。我的祖先們或許在想:人,不生在土里沙里,還能生在哪里?就像谷子是從土地里長出來一樣的不可懷疑。
④因此,我從母體降落到人間的那一瞬間,首先接觸到的是沙土,沙土在熱炕上焙得暖乎乎的。我的濕潤的小小的身軀因沾滿金黃的沙土而閃著晶亮的光芒,就像成熟的谷穗似的。接生我的仙園老姑姑那雙大而靈巧的手用綿綿土把我撫摸得干干凈凈,還湊到鼻子邊聞了又聞,“只有土能洗掉血氣。”她常常說這句話。
⑤我們那里的老人們都說,人間是冷的,出世的嬰兒當然要哭鬧,但一經觸到了與母體里相似的溫暖的綿綿土,生命就像又回到了母體里安生地睡去。我相信,老人們這些詩一樣美好的話,并沒有什么神秘 。
⑥我長到五六歲光景,成天在土里沙里廝混。有一天,祖母把我喊到身邊,小聲說:“限你兩天掃一罐子綿綿土回來!”“做甚用?”我真的不明白。
⑦“這事不該你問。”祖母的眼神和聲音異常莊嚴,就像除夕夜里迎神時那種虔誠的神情,“可不能掃粗的臟的。”她叮嚀我一定要掃聚在窗欞上的綿綿土,“那是從天上降下來的凈土,別處的不要。”
⑧我當然曉得。連麻雀都知道用窗欞上的綿綿土撲棱棱地清理它們的羽毛。
⑨兩三天之后我母親生下了我的四弟。我看到他赤裸的身軀,紅潤潤的,是綿綿土擦洗成那么紅的。他的奶名就叫“紅漢”。
⑩綿綿土是天上降下來的凈土。它是從遠遠的地方飄呀飛呀地落到我的故鄉的。現在我終于找到了綿綿土的發祥地。
11我久久地伏在塔克拉瑪干大沙漠的又厚又軟的沙上,百感交集,悠悠然夢到了我的家鄉,夢到了與
母體一樣溫暖的我誕生在上面的綿綿土。
12我相信故鄉現在還有綿綿土,但孩子們多半不會再降生在綿綿土上了。我祝福他們。我寫的是半個世紀前的事,它是一個遠古的夢。但是我這個有土性的人,忘不了對故鄉綿綿土的眷戀之情。原諒我這個癡愚的游子吧。
(有刪改)
11.第③段中說“它是一個無法解釋的活的神話”, 結合上下文說出你對這句話的理解。
12.從下面兩題中任選一題作答。
(1)作者對綿綿土有著深深的眷戀,但他卻又祝福今天的孩子們不再降生在綿綿土上,對作者的這種情感你是怎樣認識的?
(2)“孩子必須誕生在綿綿土上”,這是一種傳統習俗,聯系今天的社會生活,你認為應該如何看待傳統習俗。
四、閱讀下面文字,完成13-14題。(4分)
為了解決日益嚴重的能源短缺和能源利用過程中產生的環境污染問題,科學家將目光投向了地球的近鄰——月球,因為月球上蘊含著豐富的氦-3。
氦-3是氦的同位素,是核聚變燃料的最佳選擇。迄今為止,人類已經建立了多座核電站。但是目前的核電站利用的還是核裂變的能量,而核裂變過程中會釋放大量具有放射性的中子和質子,防范措施稍有疏漏就會造成無可挽回的巨大損失。前蘇聯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的泄漏事故至今令人心有余悸。近年來,科學家們正在研究建造一種發電能量更高的可控核聚變電站,其單位質量產生的能量是核裂變的幾百倍。但是,困擾他們的還是“核污染”問題。因為使用氘—氚反應的核聚變裝置,會產生大量高能中子,形成強大的中子輻射,而且氚本身也具有放射性。氦-3的出現給核聚變電站帶來了福音。如果使用氘—氦-3反應裝置,對環境不會有太大影響,因為氦-3沒有放射性。因此,月球上的氦-3作為核聚變發電燃料,受到青睞是當之無愧的。
月球上為什么會有氦-3呢?氦-3是一種氣體,它隨太陽風直達月球。由于月球幾乎沒有大氣層,太陽風離子可以直接注入月球表面。此外,月球還不斷遭到各種隕石的“轟炸”,炸翻的月壤被上下翻騰攪拌,附著在月壤上的氦-3隨之被攪拌得很均勻。日積月累,富含氦-3的月壤厚度已有5米—10米。據科學家估計,月球上的氦-3有100萬噸—500萬噸,可供地球能源需求達數萬年。因此,開發月球豐富的氦-3資源,對人類未來能源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而深遠的意義。
13.以氘—氦-3作為燃料的核聚變電站,與核裂變電站相比,它的優勢在于□□和□□。(將答案填寫在答題卡上)
14.氦-3作為一種氣體,是怎樣來到月球并存留下來的?
五、閱讀下面文字,完成14-15題。(11分)
沒有目的的快樂
蔣勛
①關于美的定義,德國美學家康德有一句非常重要的話:“美是一種無目的的快樂。”他的意思是,美具有快樂的屬性,可是美不是功能性的,也不是功利性的。舉例來說,我們很餓的時候,為了要吃飽而吃東西,這時候的味覺就很難是美的味覺。如果我們并不是處在饑餓的狀態,我們就能“品”出食物的美味。這里的“品”是高層次的味覺,不是以吃飽為目的,而是“感受”味道的美好。他認為所有“有目的性”的事情,都很難有美。
②人與人的相處也是如此。當你面對一個人,如果你只把那個人當成利用的工具,你很少會發現他的美。可是,如果你覺得對方是一個獨立存在的生命,你便有了一種欣賞的情調,他就有了美的可能。
③因此康德提醒我們,在現實生活中,若我們的所作所為都考慮到“目的”的時候,我們就喪失了美的可能性。例如有人邀你去看夕陽,你說看夕陽對我的現實生活有什么幫助?我可以吃飽嗎?我可以賺到錢嗎?如果你總是這樣斤斤計較,夕陽的美一定不存在。
④快樂有快感和美感兩個層面,康德很清楚地把“快感”跟“美感”分開。他告訴我們,所有的快感,只能刺激你的官能,這叫做過癮。快感并不等于美感,因為美感不僅停留在器官本身的刺激,而且提升到心靈的狀態。
⑤吃麻辣火鍋的時候,我們有“麻”的刺激,有“辣”的刺激,這種感官的刺激很強烈。以康德的說法來分類,這是一種淺層次的快感。可是如果我們聽巴哈的“無伴奏大提琴”,我們在音樂上得到了心靈的滿足,它沒有器官上的強烈刺激。音樂通過我們的聽覺,雖然也是一種感官,可是最后被充滿的不是感官,而是我們的心靈。
⑥研究美學的第一個要務,就是區分“快感”與“美感”的不同。一定要把快感與美感分別開來,我們才會發現,美感是更高層次的精神活動,而快感只是停留在器官本身的刺激而已。
⑦我們的視覺,可以被很多強烈的東西刺激,可是最后我們并沒有得到心靈的滿足。甚至過度的感官刺激,最后反而讓心靈變得非常空虛。
(有刪改)
14.本文的觀點是“美是沒有目的的快樂”,請寫出作者這樣說的兩條理由。(4分)
15.作者認為“快感”與“美感”有何不同?請舉出文章以外的事例作具體闡釋。(7分)
六、作文(40分)
19.有人說,世上本無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有了路。
有人說,世上本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沒了路。
還有人說······
請以“人與路”為題,寫一篇不少于700字的議論文。
(將作文寫在答題卡上)
以上是由小編分享的高二語文模擬試卷全部內容,希望對你的學習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