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必修2精選期末測試題
精選期末測試題
第Ⅰ卷(選擇題 共57分)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38小題,每小題1.5分,共57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
1.西周時期實行宗法制度到春秋時期逐漸松馳,由此產生的主要政治影響是 ( )
A.世卿世祿的特權自行消亡 B.土地國有制度逐漸被廢止
C.中央對地方的控制削弱 D.貴族階層逐漸轉化為庶民
2.《史記•楚世家》記載:“(春秋時期楚莊王)八年,伐陸軍戎(在洛陽西南),遂至洛,觀兵于周郊。周定王使王孫滿勞楚王。楚王問鼎大小輕重。”這則材料突出反映了當時
( )
A.王權衰落,王命不行 B.尊王攘夷,天子獨尊
C.周室衰微,大國爭霸 D.列國內亂,諸侯兼并
3.斯塔夫里阿諾斯在《全球通史》中說:“在中國長達數千年的歷史上,有過三次大革命,它們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的政治和社會結構/第一次發生于公元前221年……第二次發生于1911年……第三次在1949年”。第一次“革命”是指 ( )
A.中央集權制度建立 B.世襲制度確立
C.宗法式家族制度形成 D.世卿世祿制度確立
4.史載:“自雍乾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內閣而于軍機處。”這一變化 ( )
A.提高了清朝行政效率 B.消除了皇權相權矛盾
C.擴大了清朝統治基礎 D.增加了政務處理環節
5.伯里克利說:民主的實質就是“政權在全體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數人手中”。他在擔任首席時雅典民主政治的新發展表現在 ( )
①設立五百人會議 ②成年男性公民都可以參加公民大會
③給低等級的公民參加政治活動發放津貼④創立“陶片放逐法”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④ D.②③
6.右圖中的十二塊銅牌陳列于羅馬廣場,詳細列出了民法、
刑法、訴訟程序等許多方面的內容。此舉的歷史意義
在于 ( )
A.應廣大平民要求設立
B.保障了平民利益,消除了平民與貴族的矛盾
C.用文字明示法律規定,成為羅馬法發展的里程碑
D.作為羅馬的基本法,標志著羅馬法的成熟
7.160年前,馬克思、恩格斯經過艱苦的努力創立了科學
社會主義理論,社會主義運動逐漸興起。人類歷史上無產
階級奪取政權的第一次偉大嘗試是 ( )
A.三大工人運動 B.巴黎公社起義 C.俄國十月革命 D.新中國成立
8.近代山東歷史上發 生過許多有重大影響的事件,下列有關表達不正確的是 ( )[來源:Zxxk.Com]
A.近代山東最早開埠是在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
B.五四運動的導火線是由山東問題引發的
C.義和團運動首先爆發于山東
D.解放戰爭中陳毅、粟裕進軍魯西南揭開戰略決戰的序幕
9.南京靜海寺安置著一尊高1.842米的警世鐘,鐘身鑄“前事不忘,后事之師”。該鐘提醒的不能忘記的“前事”是指 ( )
A.《南說條約》簽訂 B.太平天國變亂
C.日軍制造南京大屠殺 D.國民政府垮臺
10.某檄文寫道:“痛哉!吾臺民,從此不得為大清國之民也!吾大清國皇帝何嘗棄吾臺民哉!有賊臣焉,大學士李鴻章也,……又將關系七省門戶之臺灣,……全輸之倭奴。”該檄文與下列哪次列強發動的侵華戰爭的結局有關? ( )
A.鴉片戰爭 B.第二次鴉片戰爭
C.甲午中日戰爭 D.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11.右圖是一幅西洋漫畫,描述了列強任意宰割
中國領土的現象。中國最終并沒有被列強
“吃”掉的根本 原因是( )
A.中國人民的頑強反抗
B.帝國主義列強之間的矛盾
C.清王朝的奮抗爭
D.資產階級革命派的興起
12.59年前,中國革命和中華民族迎來了一個關鍵的歷史時刻。下列詩、詞中與這一歷史時刻相關的是 ( )
A.鐵流兩萬五千里,各路勁旅大會師 B.黃洋界上炮聲隆,人杰地靈唱大風
C.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 D.誰人不知張少帥,千古功臣一代驕
13.不同時期的標語往往蘊涵著豐富的社會歷史信息。下面四幅標語中,不屬于同一時期的一幅是 ( )
14.毛澤東說:“蔣介石兩個拳頭(指陜北和山東)這么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來了。所以,我們的戰略就是要把這兩個拳頭緊緊拖住,對準他的胸膛插一刀。”這里“插上一刀”的軍事行動指的是 ( )
A.粉碎重點進攻 B.挺進大別山 C.發動三大戰役 D.橫渡長江,解放南京
15.2008年3月5日,是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周恩來同志誕辰110周年。建國以后,周恩來曾長期擔任外交部長的職務,在國際社會中有“紅色外交家”的美譽。下列周恩來參加的外交活動,按時間排列正確的是 ( )
[來源:學_科_網]
①參加日內瓦會議 ②會見美國總統尼克松③會晤日本首相田中角榮④出席萬隆 會議
A.①④②③ B.①④③② C.④①②③ D.④①③②
16.1970年,美國總統尼克松對其助手基辛格說:“我想請你的助理人員起草一份研究材料,對我們在聯合國接納中國問題采取什么方針提出建議……我認為,我們沒有足夠的票數去阻擋。接納的時間比我們預料的要來得快。”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 ( )
A.社會主義陣營支持新中國 B.西歐國家日益走向聯合
C.美國喪失了世界霸權地位 D.第三世界國家蓬勃興起
17.東歐劇變、蘇聯解體,社會主義運動遭到嚴重挫折,中國不但經受住考驗,而且逐漸發展成具有廣泛影響的世界性大國。20世紀八九十年代中國在內政外交上的重大成就和政策有 ( )
①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過渡 ②恢復中國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
③對香港、澳門恢復行使主權 ④反對霸權主義,維護世界和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8.斯塔夫里阿諾斯在《全球通史》中寫到,過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政治家們清醒地認識到“歐洲不再是歐洲人的歐洲“。這一認識主要是基于戰后歐洲 ( )
A.喪失了世界經濟中心的地位 B.面臨著美蘇的威脅和控制
C.出現了政治危機和社會劫亂 D.開始了一體化的進程
19.右圖中一塊柏林墻遺跡恰好放置在兩輛坦克之間。此圖反映了 ( )
①西德之東德之間戰爭頻繁 ②當年冷戰對峙
的國際形勢 ③當年兩大集團的劍拔弩張
④世人是對冷戰時期分裂、對抗的反思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20.在黨的十七大上,胡錦濤指出:“教育是民
族振興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會公平的重要基礎。”
在當代中國,教育公平是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
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之一。孔子的下列觀點中,最能體現這一思想的是 ( )
A.因材施材 B.有教無類 C.溫故知新 D.當仁不讓于師
21.無數儒家先哲曾留下若干睿知的言論。下列人物組合與表中引文順序完全吻合的一組是
甲、“親吾父以及人之父,以及天下人之父”,要“視天下為一家,中國猶一人”。
乙、“工、商皆民生之 本。”“天下為主,君為客”。
丙、“邪辟之說滅息,然后統紀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從矣”。
丁、“保天下者,匹夫之賤,與有責焉”。
A.朱熹、王夫之、顧炎武、黃宗羲 B.程頤、朱熹、李贄、黃宗羲
C.王陽明、黃宗羲、董仲舒、顧炎武 D.王夫之、程顥、王陽明、顧炎武
22.公元前六世紀到公元前四世紀是東西方哲學思想發展的重要時期,當時儒家的“民本思想”與智者學派的“人文主義”思想出現的社會背景主要的不同是 ( )
A.討論主題不同 B.誕生的政治氛圍不同
C.價值取向不同 D.所處的歷史階段不同
23.培根說:“(中國)有三種東西曾改變了整個世界事物的面貌和狀態,第一種是在文化方面,第二種是在戰爭上,第三種是在航海上。”培根說的第二種東西是指我國古代( )
A.印刷術 B.造紙術 C.指南針 D.火藥
24.郭沫若先生為某一歷史名人紀念祠題寫的楹聯為“鐵板銅琶繼東坡高唱大江東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隨鴻雁南飛。” 這一歷史名人是 ( )
A.蘇東坡 B.李清照 C.辛棄疾 D.陸游
25.智者學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普羅泰戈拉說:“人是萬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對這句話理解不正確的是 ( )
A.認為沒有人 就沒有萬物 B.強調了人的價值和重要作用
C.體現了希臘文化人文主義的本質 D.突出了人的尊嚴和地位
26.“宗教神秘主義的面紗和覆蓋真相的無知之幕被理性之手掀開一角,傳統的權威受到撼動,人類第一次從對自然恐懼的陰影下走出來,重新審視自身的價值和能力。”導致上述變化的歷史事件是 )
A.新航路開辟 B.文藝復興 C.宗教改革 D.啟蒙運動
27.從根本顛覆了上帝造人說的是 ( )
A.進化論 B.血液循環學說 C.細胞學說 D.植物分類法
28.促進以下交通工具出現的重大發明分別是 ( )
史蒂芬孫制造的火車 汽車
A.蒸汽機電動機 B.電動機蒸汽機 C.電動機內燃機 D.蒸氣機內燃機
29.“隨著19世紀的過去,科學成為西方社會的一個日益重要的部分……到它為久已建立的工業作出基本貢獻的19世紀末,它正在創造全新的工業。”下列能說明這一觀點( )
A.伽俐略開創了近代科學 B.達爾文建立起生物進化論
C.牛頓的萬有引力定律和力學三定律 D.法拉第電磁感應理論
30.18世紀后半葉至19世紀中葉,歐洲疾風暴雨般的革命與波瀾起伏的改革,直接促進了下列哪些文學派的興起和發展 ( )
A.古典主義與浪漫主義 B.古典主義與批判現實主義
C.浪漫主義與批判現實主義 D.批判現實主義與現代主義
31.19世紀末,興起于法車的印象派繪畫藝術曾影響歐洲畫壇,后影響到20世紀亞洲的中、日等國。下列敘述最接近印象派藝術特色的是 ( )
A.夸張抽象,著重于內心的主觀感受 B.描繪自然,捕捉光與色的變化
C.贊美勞動,注重表現社會現實 D.關注體積,通過變形圖案組合表現
32.一個生活在20世紀20年代初的英國人可以 ( )
①去德國欣賞由貝多芬出演的音樂會 ②去法國欣賞印象派畫展
③去電影院觀看有卓別林出演的默片電影④通過電視觀看第28屆奧運會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3.1936年,第11屆奧運會首次實現電視實況轉播,共有16.2萬觀眾;1948年,第14屆奧運會,倫敦周圍80千米以內約有50萬人觀看了轉播。下列敘述不正確的( )
A.電視傳播資訊的功能影響增大 B.電視的娛樂功能豐富了人們的生活
C.電視逐漸普及,觀眾增長速度驚人 D.電視隨著奧運會的舉行而產生、發展34.戊戌變法在中國社會起了思想啟蒙的作用,以下敘述正確的是 ( )
A.維新思想吸收了西方民主共和的思想
B.戊戌變法抨擊了封建文化,使人們的思想得到解放
C.戊戌變法最終失敗,宣告維新思想的結束
D.戊戌變法中的維新思想使人們進一步了解西方政治制度
35.毛澤東的下列思想產生的先后順序是 ( )
①工農武裝割據思想 ②新民主主義革命思想
③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改造思想 ④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思想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②①④③ D.①②④③
36.歌曲《走進新時代》唱道:“……我們唱著東方紅,當家作主站起來;我們唱著春天的故事,改革開放富起來;繼往開來的引路人,帶領我們走進新時代。”歌詞內容,分別對應了中共的三代領導人,以這三代領導人為核心所形成的理論成果作為黨的指導思想分別是在下列的哪次會議確定的? ( )
A.遵義會議、中共七大、中共十五大
B.中共七大、中共十五大、中共十六大
C.遵義會議、中共十五大、中共十六大
D.中共七大、十一屆三中全會、中共十六大
37.在國慶十周年電影展覽中,共展出35部電影,其中大部分為1956年拍攝的,被稱為“難忘的1956年”。你認為出現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 ( )
A.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 B.“雙百”方針的提出
C.文藝為無產階級專政服務 D.文藝界出現繁榮局面
38.不同的歷史時期,形成不同的歷史話語。在人類科技發展的歷程中,出現的如下科技詞語,按時間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為 ( )
①電子計算機 ②人類基因組計劃 ③人造地球衛星 ④雜交水稻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①③④② D.④③②①
第Ⅱ卷(非選擇題 共43分)
注意事項:
1.答第Ⅱ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考號填寫在答卷指定位置上。
2.第Ⅱ卷所有題目的答案一律寫在答卷上。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3小題,第39小題18分,第40小題11分,第41小題14分,共43分。
39.(18分)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后,日本的發展與世界形勢息息相關,同時又影響了世界的發展。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20世紀80年代初開始,日本政府……提出了實現“政治大國”的戰略口號,其標志是1983年中曾根首相提出的“戰后政治總決算路線”,即在“多邊管理時代”日本要以經濟力量為后盾,以建立強大的軍事力量為保證,以外交為手段,輔之以輸出日本文化,更多地參與決定世界政策,使日本成為世界政治大國,成為世界政治多極化中的重要一極。中曾根以后的日本歷屆政府都繼承和發展了“政治大國戰略”
——軍事博覽報
材料二 日本首相小泉日前表示,在9月下旬舉行的聯合國大會上,他將表明日本在不修改憲法的條件下做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意向。和以前相比,小泉的態度來了個180度的大轉變。因此,日本能否成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問題再次成為世人關注的焦點。
——《環球》雜志2004年9月
(1)材料一、二表明,20世紀80年代以來日本社會出現了什么新特征?(2分)簡要分析出現這種新特征的國內和國際原因。(4分)
(2)上述日本社會的新特征反映了世界格局怎樣的發展趨勢?(2分)在這種形勢下,日本也盟國的關系如何?(2分)
材料三 福田康夫……在16日在自民黨總部演講時公布了自己參選的政策綱要:外交政策以聯合國、日美同盟和成為亞洲一員為中心。爭取根據《日朝平壤宣言》解決綁架問題和實現朝鮮半島無核化。支持國際社會打擊恐怖主義的努力。
——人民網東京2007年9月23日電
材料四 布什首先強調美日同盟關系是兩國安全與
和平的基石,表示要進一步強化這一同盟關系。布什肯
定了日本在解決朝核問 題中所發揮的作用……作同時表
態說;“……我將盡己所能,(敦促國會)早日通過恢復
日本在印度洋上供油活動的法案。”
——人民網2007年11月19日
(3)依據材料三、四和所學知識回答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美日友好保作關系的主要表現有哪些?(4分)當前日本外交政策突出聯合國和日美同盟的中心地位,其主要目的是什么?(2分)
(4)“成為亞洲一員”是福田康夫外交政策的中心之一。你認為日本要達到這一目標需要做出怎樣的努力?(2分)
40.(11分)某中學歷史興趣小組以“傳統文化與新文化”為主題進行研究性學習,同學們搜集了近代不同社會思潮對傳統文化的認識。
(1)請你幫助他們完成下列表格。(9分)(注意:所回答內容必須在表格范圍內,突破表格的部分不計分。)
社會思潮 對待傳統文化的態度(3分) 主要原因(6分)
維新思潮
新文化運動
文藝復興
(2)在探究過程中,同學們針對如何建設新文化出現了兩種不同的觀點。一種觀點認為新文化“應以傳統文化為基礎”;另一種觀點認為新文化“應以現代西方文明為基礎”。你認為應該如何建設新文化?(2分)
41.(14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中學為內學,西學為外學;中學治身心,西學應世事,不必盡索之于經文,而必無悖于經義。如其心圣人之心,行圣人之行,以孝悌忠信為德,以尊主庇民為政,雖朝運汽輪,夕馳鐵路,無害為圣人之徒也。
——張之洞《勸學篇》
材料二 西洋人因為擁護德、賽兩先生,鬧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賽兩先生才漸漸從黑暗中把他們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們同在認定只有這兩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國政治上、道德上、學術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陳獨秀《雜志罪案之答辯書》
材料三 毛澤曾說:我第一次到北京期間,讀了許多關于俄國所發生的事情的文章。我接受馬克思主義,以啟,就一直沒有動搖過。……我已經把理論上和在某種程度的行動上,成為一個馬克思主義者,而且從此我也自認為是一個馬克思主義者了。
請回答:
(1)材料一中的“西學”指什么?該派別是如何實 踐其思想主張的?(4分)
(2)“西洋人因為擁護德、賽兩先生,鬧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請舉一例說明。(2分)
(3)作為一個馬克思主義者,毛澤東是如何實踐和發展馬克思主義 的?舉一例說明。毛澤東思想的精髓是什么?( 5分)
(4)某校一歷史研究性學習小組準備對上述材料所反映的問題進行研究,請你為該小組在確定一個研究主題。并提供至少2種獲取相關研究資料的方法。(3分)
精選期末測試題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38小題,每小題1.5分,共57分。
1—5 CCAAD 6—10 CBDAC 11—15 ACDBA 16—20 DCBDB
21—25 CBDCA 26—30 DADDC 31—35 BBDDA 36—38 BBC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3小題,第39小題18分,第40小題11分,第41小題14分,共43分。
39.(18分)
(1)新特征:提出了實現“政治大國”的戰略口號,爭做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積極謀求世界政治大國地位。(2分)
原因:國內:20世紀80年代,日本成為僅次于美國的世界第二經濟大國;(2分)
國際:90年代初 ,蘇聯解體,世界兩極格局結束。(2分)
(2)世界出現了多極化趨勢。既有聯盟又有摩擦。(4分)
(3)美國在日本推行民主改革;美國大力扶植日本恢復發展經濟;朝鮮戰爭期間,美國在日本大量采購軍用物資;日本支持美國開展國際反恐戰爭;日本支持美國實現朝鮮半島無核化等。(4分,答出4點即可)使日本充任安理會常任理事國,成為世界政治大國。(2分)
(4)日本政府要對過去給中國等亞洲各國人民造成的重大損害表示深刻的反省;反對國內右翼勢力;積極改善同亞洲各國的關系;承擔起亞洲各國應有的義務。(2分,其它要點符合題間、言之有理即 可)
41.(1)指西方文化,主要指近代科學技術。(2分)自19世紀60年代到90年代掀起了一場“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洋務運動。(2分)
(2)英國的“光榮革命”(或法國1789年的資產階級革命,或馬拉之死)布魯諾遭到火刑。(2分,只要切題,任舉一例即可得2分)
(3)提出了 “工家武裝割據”思想,開辟了農村包圍城市,最后奪取全國勝利的革命道路。(2分)精髓是:實事求是、群眾路線、獨立自主。(3分)
(4)向西方學習初探(探尋強國之路)(1分,該問是開放、探究性題目,只要切合上述材料即可得分)查閱文獻資料、求教專家、學者、網上搜索等(2分,答出2點即可得滿分)
看了“生物必修2精選期末測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