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復習的計劃
轉眼間,新學年的學習接近尾聲,期末考試就要來臨了,怎樣取得較好的成績是不少同學關心的話題。我認為只有扎實準備,夯實基礎,才能胸有成竹。那我們該如何去做呢?
【語文復習】小學語文復習的計劃
一、 指導思想:
以教學大綱、教材和新《課程標準》為依據,充分利用現有的教材,根據學生目前存在的問題,作系統性的復習,同時面向全體學生,切實抓好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復習,使好、中、差不同的學生都得到提高
二 、復習內容
把所有內容分成五大塊進行復習
1、拼音、漢字
2、詞語、句子
3、閱讀感悟
4、背誦積累
5、作文
三、具體措施(包括復習時間安排)
(一)拼音、漢字
市教研室的畢業水平檢測語文命題思想中給出的形式有以下三種:看拼音寫詞語;給多音字組詞;形近字組詞。所以在復習時教師要指導學生按這三個類型進行整理歸納。
1、 漢語拼音(一課時復習,一課時練習)
漢語拼音是識字和學習普通話的重要工具。要求學生能正確地認讀聲母、韻母和整體認讀的音節;能正確地書寫大小寫字母;能正確地拼讀音節。要著重復習讀拼音,寫詞語和句子。讀拼音,寫詞語、句子的關鍵,是拼讀后,要先想出語義,然后正確地寫出有關的漢字。
2、 漢字(一課時復習,兩課時練習)
新《課程標準》對識字和寫字教學都十分重視。新課程標準中提出小學階段累計要“認識常用漢字3000個,其中2500個左右會寫”。識字是閱讀和習作的基礎,寫字是一項重要的語文基本功,其中蘊含著多種能力與智力的培養,復習時,應給予足夠的重視。具體要求有:
(1)鞏固已認識的常用漢字3000個左右,其中2500個做到會讀會寫,并了解其在具體語言環境中的意思;特別是十一冊和十二冊的生字詞要熟練掌握;
(2)了解筆畫、筆順、偏旁部首等漢字知識。特別時容易寫錯的筆畫、筆順等。
(3)能比較熟練的用音序、部首兩種方法查字典,了解數筆畫查字法;
(4)能借助字典,聯系語言環境,理解字義、詞義;
(5)能用鋼筆正確、端正、整潔地書寫學過的漢字,行款整齊;
(6)復習多音字、形近字、同音字、多義字等;(形近字、同音字、多義字是一個難點,應引導學生掌握正確的答題方法)
(二)詞語、句子
1、詞語(積累分散在晨讀課中,復習指導兩課時,練習兩課時)
詞語是語言的最小單位。掌握的詞語越多,閱讀的速度就快,表達的意思就越正確。要求學生能正確地理解所學詞語的意思,而且大部分能在口頭和書面中正確地運用。要能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的意思的。要注意積累詞匯。新《課程標準》和教材中,對詞語的積累非常重視。要求學生積累的詞匯,主要是指在課文中所學到的詞語。
2、句子(復習指導兩課時,練習兩課時)
一個句子能清楚地表達一個完整的意思。要求學生掌握四種基本的句式:陳述句、疑問句、感嘆句、祈使句。
認識句子中所運用的修辭手法——比喻、擬人、排比、反問等。要能恰當地運用比喻,把話寫得生動一點。
認識復句。要求能用關聯詞語造句,在句子中填上恰當的關聯詞語。
要能正確地修改病句。病句的類型主要是:用詞不當、句子成分殘缺、前后重復和矛盾等。復習時,要安排修改一段話的練習(標點、字、詞、句等)。
擴句和縮句。擴句,是在句子中添加恰當的詞語,使句子表達的意思更加清楚。縮句,是把句子中附加成分刪去,使句子簡潔明了。在復習的時候,要講清要求和方法。
(三)閱讀感悟(復習結合練習進行,安排五課時)
閱讀復習時,要把握每個單元的閱讀重點,學生對已學的課文有些模糊,教師應幫助他們回憶一下課文和重點訓練項目。如第十二冊第一單元要求學生“抓住重點句段領悟文章蘊含的道理;把握主要內容體會作者表達感悟的不同方法。”;第三單元要求學生“把握主要內容,體會作者表達的真情實感”等等,把典型的課例再溫習一遍。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開展小組和班級的合作討論、交流、歸納、梳理,對有效的信息進行加工處理,幫助學生領會整體把握課文思想內容的基本方法。課外閱讀應根據單元重點選擇典型材料,結合復習資料和課外作業運用所學的方法。
具體來說,要從以下幾方面著手對學生進行指導:1、概括文章主要內容的能力;2、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的能力;3、聯系課文、上下文準確回答問題的能力;4、對作者思想感情的體會、感悟能力;5、對文學常識進行考查。
(四)背誦積累:(復習兩課時,練習兩課時)
1、主要是第十一冊和十二冊課本中要求背誦的課文,課后提出背誦自己喜歡的內容,一般是要求背誦課文中重要的部分;
2、常用詞語、成語、諺語、歇后語;
3、名言警句、格言、對聯;
4、默寫,只指課本中規定的內容。
(五)作文:
分三類進行重點復習(復習結合練筆,共六課時)
1、記實作文(全命題和半命題作文)
2、想象作文(給材料作文)
3、應用文(書信、建議書等)
從習作的類型來看,有寫記敘文,也有寫應用文。從習作的形式來看,有記實性的習作,寫自己平時所見、所聞和所想;有想像性的習作,包括看圖作文、續寫等。
從習作的內容來看,有寫人、記事(記敘一次活動)、有寫景。
從習作的命題形式來看,主要有三種:全命題、半命題、自由命題。不管哪一種命題形式,習作的內容都有一些具體的要求。在復習的時候一定要訓練學生認真閱讀習作的題目和習作的所有提示。
四、復習方法:
重復是記憶之母。但是復習不是重復練習。簡單的重復是不能湊效的。在復習中,教師要指導學生通過科學的分類、比較、遷移等方法,鞏固知識,提高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總復習時我打算采用以下幾種方法:
(一)綜合性復習
1、按照課本編排的順序,逐組課文地進行復習。
采用這樣的方法進行復習,最重要的是要善于引導學生進行比較。不僅要明確編者選編這一組課文的意圖,而且要找出每篇課文在表達上的特點。
2、讀寫結合復習。就是把有關的課文或課外的文章進行歸類,讓學生進行比較性的閱讀,找出這類文章在寫法上的特點并引導學生把閱讀中學到的有關寫作的知識遷移到寫作上來。讀了有關的文章,就讓學生寫相應的作文。
(二)分類性復習
從大的方面分,可以分為:基礎知識、閱讀、寫作等三部分。基礎知識部分,就按上面提到五個方面。閱讀部分的分類方法很多,可以從文章的內容來分,也可以從文章的表達方式上分。作文的分類也很多,可以從寫人、記事、寫景和應用文來分,也可以從命題的形式來分。
1、主要采用集中與個別相結合、集體與自主復習相結合的方法,對學困生進行個別輔導,努力提高及格率;多讓學生自主復習,提出自己需要了解的問題;要多種方法交替使用,學生復習得輕松,效率又高。
2、講練結合。在整個復習階段以練習為主,但是老師必須作適當的提示、歸納。在一堂課上學生應該有口頭的練習,又有筆頭的練習。
3、善于利用教材。以課文為主,一是通過復習,對字詞句的掌握,對課文的熟記,讓學生做到溫故而知新;二是通過復習,把方法轉化為比較熟練的技能。如把略讀課文變為精讀課文,從中訓練學生理解字詞句的方法,整體把握課文思想內容的方法和學習表達方法;把精讀課文變為略讀課文,復習搜索信息和處理信息的方法。
4、閱讀復習時,要把握每個單元的閱讀重點,學生對已學的課文有些模糊,教師應幫助他們回憶一下課文和重點訓練項目。把典型的課例再溫習一遍。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開展小組和班級的合作討論、交流、歸納、梳理,對有效的信息進行加工處理,幫助學生領會整體把握課文思想內容的基本方法。課外閱讀應根據單元重點選擇典型材料,結合復習資料和課外作業運用所學的方法。
5、作文復習時,不管哪一種命題形式,一定要求學生認真地閱讀習作的題目和習作的所有提示。善于比較,找出異同。
五、復習重點:
從整個學習內容來看,閱讀和作文是重點。閱讀訓練要側重整體把握思想內容的能力和探究重點字詞句的能力,提高學生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作文方面重點是:命題作文中的“審題、選材、構思”訓練;材料作文中的“圍繞中心,重點發散”訓練;應用文中的“格式”訓練等。
六、復習中注意事項:
1、我在指導學生復習的同時要多參考教育教學資料,提高、充實自己,并運用到復習課實際中來,學以致用。
2、對照《新課標》,認真鉆研教材,認真鉆研復習方法,結合學生以前在學習中出現的問題,“對癥下藥”,認真上好每一堂復習課。
3、減輕學生負擔,讓每一位學生在復習的過程中輕松、自如,沒有壓力。力爭讓他們真正在寬松、和諧、愉悅的氣氛中樂于復習、勇于復習、勤于復習。
4、轉變觀念,不單純看學生的測驗成績,要注重其方法的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