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數學二輪應該如何復習
一、注意基礎知識的整合、鞏固。二輪復習要注意回歸課本,課本是考試內容的載體,是高考命題的依據。濃縮課本知識,進一步夯實基礎,提高數學解題的準確性和速度
二、查漏補缺,保強攻弱。在二輪復習中,對自己的薄弱環節要加強學習,平衡發展,加強各章節知識之間的橫向聯系,針對“一?!笨荚囍械膯栴}要很好的解決,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作出合理的安排。
三、提高數學運算能力,規范解答過程。在高考中運算占很大比例,一定要重視運算技巧粗中有細,提高運算準確性和速度,同時,要規范解答過程及書寫。
四、強化數學思維,構建知識體系。二輪復習階段同學們在聽課時注意把重點要放到理解老師對問題思路的分析以及解法的歸納總結,以便于同學們在刷題時做到思路清晰,迅速準確。
高三數學二輪復習技巧
1、首先,要加強基礎知識的回顧與內化。由于第一輪復習時間比較長,范圍也比較廣,前面復習過的內容容易遺忘,而臨考前的強化訓練,對遺忘的基本概念,基本思維方法又不能全部覆蓋,這就要求同學們在二輪復習階段的課后要抽出時間多看課本,回顧基本概念、性質、法則、公式、公理、定理;回顧基本的數學方法與數學思想,回顧疑點,查漏補缺。
2、其次,要緊跟老師的復習思路與步驟。課堂上要認真聽講,力圖當堂課內容當堂課消化;認真完成老師布置的習題,同時要重視數學課本中的典型習題。做練習時,遇到不會的或拿不準的題目要打上記號。不管對錯都要留下自己的思路,等老師講評時心中就有數了,起碼能夠知道當時解題時的思維偏差在何處,對偶爾做對的題目也不會輕易放過,還能夠檢測出在哪些地方復習不到位,哪些地方有疏忽或漏洞。
3、加強數學復習的計劃性。由于第二輪復習的前后跨越性比較大,這就要求同學們要事先回顧基礎知識,回顧第一輪中的相關內容,抓住復習的主動權,以適應大跨度帶來的不適應。
高三數學第二輪復習策略
一、抓《考試說明》與信息研究
在二輪復習中,不可能再像一輪復習一樣面面俱到。那么怎么提高復習效率呢?這就要求學生必須認真研究《考試說明》,吃透精神實質,抓住考試內容和能力要求。捕捉高考信息,吸收新課程的新思想、新理念,從而轉化為課堂教學的具體內容,使復習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二、突出對課本基礎知識的再挖掘
近幾年高考數學試題堅持新題不難,難題不怪的命題方向。甚至一些高考試題能在課本上找到原型。盡管剩下的復習時間不多,但仍要注意回歸課本,只有透徹理解課本例題,和習題中所涵蓋的數學知識和解題方法,才能以不變應萬變。當然回歸課本不是讓你死記硬背,而是對著課本目錄回憶和梳理知識,對典型問題進行引申,發揮它該有的作用。
三、抓好專題復習,領會數學思想
高考數學第二輪復習重在知識和方法專題的復習。你的基礎知識在第一輪應該掌握的差不多了,第二輪復習主要是進一步鞏固第一輪復習的成果。加強各版塊知識的融合。尤其注意知識的交叉點和結合點,進行必要的針對性專題復習,比如函數和導數、立體幾何等等。
四、加強思維訓練,規范答題過程
解題一定要非常規范,不怕難題不得分,就怕每道題都失分。所以大家要形成良好的思維品質和學習習慣,務必將解題過程寫得層次分明結構完整。要一步一步答題,重視解題過程的語言表達,培養學生條理清楚,步步有據,規范簡潔,優美整齊的答題習慣。在第二輪復習中我們認真學習高考評分標準,學會踩得分點。
五、及時總結反思,明確改進方向
做題并不是盲目的,在做題成套的模擬題之后,要將多套的練習題放在一起比較才能診斷出你的錯誤和不足。重做錯題,分析錯誤原因,找準對策,并及時請教同學和老師,及時查漏補缺,將問題解決在考前,這是每一名學生的重要任務。高考復習學生需要大量練習,很多同學為了趕時間,往往是只重視解題思路,不按規定格式解題,導致很多題目會而不對,對而不全??梢娨幏洞痤}的重要性。
數學答題方法
1、調理大腦思緒,提前進入數學情境
高中數學考試答題技巧及方法
考前要摒棄雜念,排除干擾思緒,使大腦處于“空白”狀態,創設數學情境,進而醞釀數學思維,提前進入“角色”,通過清點用具、暗示重要知識和方法、提醒常見解題誤區和自己易出現的錯誤等,進行針對性的自我安慰,從而減輕壓力,輕裝上陣,穩定情緒、增強信心,使思維單一化、數學化、以平穩自信、積極主動的心態準備應考。
2、沉著應戰,確保旗開得勝,以利振奮精神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從考試的心理角度來說,這確實是很有道理的,拿到試題后,不要急于求成、立即下手解題,而應通覽一遍整套試題,摸透題情,然后穩操一兩個易題熟題,讓自己產生“旗開得勝”的快意,從而有一個良好的開端,以振奮精神,鼓舞信心,很快進入最佳思維狀態,即發揮心理學所謂的“門坎效應”,之后做一題得一題,不斷產生正激勵,穩拿中低,見機攀高。
數學考試總體原則
1、先做簡單題,后做難題。
2、遇到較難的大題,把所有跟該題有關的知識點都寫出來,要知道數學講究步驟分。
3、若是證明題,萬一不會,可以先寫出已知條件,再寫出要證明的最后一步,再一步一步往上推,中間步驟隨便寫點。(使用于粗心的教師,但我們不提倡,重點是要平時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