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高考第一批投檔分數線出爐
浙江高考第一批投檔分數線分析
理科,北京大學734分,清華大學733分,中國科學院大學729分,上海交通大學724分,復旦大學722分,復旦大學醫學院721分,浙江大學683分。
和往年相比,今年全國13所大學的中外合作專業都有提升,提升幅度最大的有13000多名。考生可登錄浙江省教育考試網或浙江考試微信公眾號,查詢自己的錄取狀態。今年首次同步公布招生計劃和院校投檔線 為考生服務更周到。
文理科第一批251所高校首輪投檔線公布,分數線的起伏變化意味著什么,請了杭州市教育考試院辦公室副主任錢國良老師做些細致的分析。
錢老師說今年省教育考試院第一次同步公布了院校投檔線和招生計劃數,看投檔線更直觀,對考生的這項服務很細致。他認為今年的一批院校投檔線有幾點值得關注:
一、省教育考試院第一次同步公布了院校投檔線和招生計劃數,看投檔線更直觀,對考生服務更好。
在省教育考試院編印《2016年浙江省高考志愿填報參考》資料中直接公布了執行計劃數、投檔分數線和投檔名次。注意:參考書中公布的是執行計劃數,而今年公布的是招生計劃數,由于院校在錄取過程中可能出現追加計劃,所以兩者可能會略有出入,但不會明顯。
二、在招生計劃幾乎不變的情況下,多數院校的投檔名次是基本穩定的,反映出多數考生是按照往年成績(名次)選擇(填報)的。
比如在文科招生院校中,復旦大學今年招10人、名次號46,去年則是招10人、名次號52;理科招生院校中,中國科大今年招15人、名次號387,去年招15人、名次號388。
文理科1000名開始就有70人左右,后面的同分考生越來越多,到文科最低603分已經有200多人,理科最低600分已經有600人左右,就是名次差幾百個,其實也是同分值。考慮到同分考生數量,多數院校特別是排名靠前的是基本穩定,平行志愿的優點非常明顯。
三、招生計劃只有1人、2人的院校,其實沒有排名的意義,而三位一體招生越來越重要。
比如文科的北大招生只有3人,清華和上海交大,只有1人,感覺就是占個位置,對考生沒有實際意義。理科的中國科學院大學也只有2個計劃,真心不夠看。
6月25日前,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浙江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等7所高水平大學,通過三位一體綜合評價招生,錄取已經結束,共錄取1253名。也就是說,這7所院校的三位一體綜合評價招生脫離了正常的高考志愿渠道(第一批高考志愿在6月26日-27日填報)。
比如北大文科去年計劃12人,今年只有3人,清華理科去年計劃29人,今年只有8人。上海交大理科去年計劃20人,今年只有8人。招生數量最大的浙大,去年文科計劃340人,今年只有292人,理科去年1380人,今年1330人,分別減少50人左右。計劃減少,對通過常規志愿渠道的考生影響比較明顯。
中外合作專業受到考生和家長熱捧
四、中外合作專業是部分考生繞道進名校的選擇機會,但招生計劃不多(省外院校中外合作專業計劃基本都是個位數),實際參考價值比較有限。
我們仔細看了今年的投檔線,今年全國有13所大學的中外合作專業都有提升,提升幅度最大的北京交通大學(中外合作專業),有13500多名。蘇州大學(中外合作專業)提升12000多名。今年首次在浙江第一批次招生的電子科技大學(沙河校區)(中外合作專業),招生18人,名次號11220,表現不俗。
大連理工大學(中外合作專業)提升7200多名;東北財經大學(中外合作專業)文理科都有提升,文科提升1800名,理科提升6300多名;中國傳媒大學(中外合作專業)提升5000名左右;北京化工大學(中外合作專業)提升3800多名;河海大學(中外合作專業)提升3800多名。
錢老師舉了個例子:文科招生院校(專業)170個,單列的中外合作專業有12個,廈門大學(中外合作專業)計劃招生6人,名次號是2200名,而廈門大學文科招生11人,名次則需要在835名前。
理科招生院校(專業)251個,中外合作專業34個,同樣是廈門大學(中外合作專業),計劃招生16人,名次號是7000多名,廈門大學理科招生78人,名次需要在3675名之前。這么一比還是差距明顯。
因此,對部分家庭經濟條件比較好的考生,其實有拿高學費換分數的機會,但考生也需要考慮清楚(包括經濟條件和專業要求)再作決定。近幾年來中外合作專業招生現象越來越多,這些專業實行計劃單列,明顯降低了考生被服從的風險,值得推廣。去年開始浙大醫學院招生也實行單列,應該也是很好的導向。做醫生和做老師最需要專業忠誠和專業素養,不能是被服從的考生盲目選擇。
省內五六所學校名次號下降 省外一些冷門高校名次號提升
對比今年和去年的投檔分數線,我們發現五六所省內高校的投檔名次號,都有下降,從10000多名到1000多名不等。
浙江財經大學理科634分,名次號17882,比去年下降2800多名。學校的中外合作專業,理科611分,名次號30521,比去年下降10000多名。
我們采訪了浙江財經大學招辦的徐奇偉老師,他說學校總體情況比較正常,招生量和往年比也差不多,名次號有些波動很正常。這種波動也體現了平行志愿的特點,有些考生抱著沖沖看的心理,結果剛好今年報考人數沒有往年多,就沖進了。
“今年不少高校通過三位一體綜合評價方式招生,計劃量增加不少,一些優秀生源被他們吸引,所以名次號下降一些,很正常。”
在省內高校名次號下降或持平的同時,省外一些高校的名次號節節攀升。以往,浙江學生不太愛出省,但從今年的數據看來,大家也開始關注全國各地的優秀高校了。
本來就很熱的北京等地,很多高校都有2000-4000名的提升。北京大學今年理科錄取分數線為734分,文科為706分,名次號都有提升。全省理科裸分最高分長興中學張振宇,報考了北大物理學院;理科加分最高分鎮海中學貝思捷和文科最高分鎮海中學王至純,都選擇了北大光華管理學院。
但一些以往不算熱門的區域和高校,今年也變化不少。
位于西安的長安大學,理科630分,名次號20052,比去年提升13000多名。長安大學招辦的陳老師說,今年在浙江理科招收104人,和往年差不多,提升這么多,可能有三方面的原因:
一、浙江考生考得不錯,報長安大學的高分考生集中在這個分數段,抬高了名次號;
二、學校今年第一次采取大類招生,學生進校后還可以有二次調整專業的機會。這比較吸引浙江考生。
三、學校近兩年發展確實不錯。
作為一所綜合性大學,專業以理工科為主。浙江考生報考,一般都熱衷學校的熱門專業,比如道路橋梁與渡河工程、交通工程、車輛工程、能源與動力工程等。
道路橋梁與渡河工程有個國際班,全英文教材,雙語教學。前兩年在國內基礎打扎實,后面幾年和不少國外高校合作辦學,出國繼續深造。這樣的課程,浙江考生也比較青睞。此外,寧夏醫科大學提升7500多名,廣西大學提升4000多名,西北大學、貴州大學分別提升3000多名。
“這些以往相對不受歡迎的省外院校,今年有提升,可能和浙江的高考政策有關。”一位帶了8輪高三的重高班主任王老師分析,2017年是浙江新高考政策實施的第一年高考,今年的高考落榜生,要選擇高復的難度較大,對部分考生的心態都有影響,所以以往相對不受歡迎的院校,今年比較得益。比如廣西大學、西北大學、貴州大學都是211高校,自身確實有競爭力。
專業特色顯著的高校略有熱度
分析投檔分數線,可以發現另一個小變化——一些專業特色比較明顯的大學,有些提升,不過提升都不算大,可能就是三五分的差距。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和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去年因為斷檔原因,理科分數都在一本線上下,今年幾乎都提升15000名左右,回到原有水平。
此外,中國礦業大學理科628分,名次號20728,比去年提升4200名。
中國海洋大學理科649分,名次號11276,比去年提升2800多名。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理科633分,名次號18539,比去年提升2100多名。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637分,名次號16359,比去年提升1100名。
王老師說:“這幾所學校是否提升,要看招生計劃有無變化。單從名次號來看,略有提升,不能說是個趨勢,但能側面說明浙江學子在選擇大學的時候,可能也考慮了將來的就業。而且,這幾所學校不少是211高校,確實有實力。”
浙江高考第一批投檔分數線資訊
除了關注名校投檔線,一本高校首輪錄取分數線還有許多值得我們關注的信息。例如,今年浙江省高校的投檔名次號普遍下降、中外合作大學繼續升溫等。為此,浙江日報采訪省內外多所高校招辦負責人。
各大名校繼續擴招
據了解,浙大和浙大醫學院兩個招生代碼在省內本科文理第一批和提前批各個批次中都進行了擴招。加要進行的體育類運動訓練等招生計劃,今年浙大在浙江省招生總量將突破2900人,創近年來新高。此外,今年首次招生的浙大工科試驗班(竺可楨學院交叉創新平臺)錄取的學生數量在浙江省為300人以內。
北京大學在浙江省錄取人數預計將突破200人。其中,理科一批計劃10人,實際錄取18人(不含三位一體、自主招生、保送);文科一批計劃3人,實際錄取6人(不含三位一體、自主招生、保送);提前批小語種計劃2人,實際錄取4人。今年浙江省理科裸考最高分長興中學張振宇、理科加分最高分鎮海中學貝思捷和文科最高分鎮海中學王至純都選擇了北大。
上海交通大學浙江招生組負責人表示,今年該校在浙江的招生人數略有擴充。
一位長期從事高等教育學研究的教育界人士向記者透露:據他了解,今年全省理科前2800名考生中的大部分報考了北大、清華、浙大、復旦、人大、上海交大、南大、中科大等名校。
“實際上,例如同濟大學的建筑學、上海財經大學金融學等在國內也屬拔尖。”這位教育界人士表示,明年浙江按新高考改革方案實施錄取后,按專業填報志愿將取代如今的按學校填報志愿。如此顛覆性的改變,將對形成名校至上思維定勢的考生、家長甚至中學校長帶來巨大挑戰。他建議考生和家長應該及早進行心態調整,才能更好地適應新高考的錄取規則。
家長考生更趨理性
記者對比2015年和今年的省內高校文理科投檔名次號,發現今年省內高校文理科投檔名次號普遍降低。
例如,浙江財經大學理科投檔名次號比去年降低2800多名,浙江科技學院理科投檔名次號比去年降低1700多名,浙江大學城市學院理科投檔名次號比去年降低700多名。
有些高校的投檔名次號降低,與招生計劃數增加有關。浙大城院教務兼招生處處長范曉清表示,浙大城院今年理科一批計劃招生數比去年增加了近44%。
浙江科技學院學工部副部長、招辦副主任楊志祥分析,省內不少高校投檔名次號降低與考生、家長越來越理性有關,原本不想出省上大學的考生在綜合考慮性價比后,會選擇省外高校,而另一部分剛上一本線的考生寧可去二批次高校選一個好專業。
省外高校的投檔線也驗證了這一點。今年,在省內外高校的計劃招生數略有增加的情況下,去年首輪沒有招滿的西部地區大學,例如新疆大學、石河子大學等,今年首輪順利招滿。總體上,今年在浙江省一批次招生的高校首輪投檔基本招滿,且生源質量不錯。
今年省內高校之間的投檔線更加趨近,尤其是杭州的高校。“這說明考生、家長在考慮填報志愿時,不是光沖著熱門院校,而是更加理性地選擇適合自己的高校、專業。”浙江工商大學招生處負責人呂躍良說。
中外合作大學升溫
省內的兩所中外合作大學寧波諾丁漢大學和溫州肯恩大學繼續保持升溫勢頭。寧波諾丁漢大學今年在省內的計劃招生名額增加了近10%,理科投檔名次號比去年提升800多名。溫州肯恩大學在招生計劃數基本保持不變的情況下,理科投檔名次號比去年提升1100多名。
“一方面是社會對中外合作大學的認可度持續提升;另一方面,近幾年的出國熱也有帶動作用,不少想本科畢業后出國的學生會選擇就讀中外合作大學。”寧波諾丁漢大學招生辦主管胡花巧分析。
溫州肯恩大學招生辦主管薛遙則表示:“如今不少家長希望孩子的視野更國際化,但并不是所有家庭都能承擔出國留學的高昂費用,因此國際化氛圍較為濃厚的中外合作大學成為不少考生、家長的選擇。”
猜你感興趣:
1.2016廣東一本的投檔分數線
2.浙江高考第二批平行志愿投檔 2015
3.2016年廣東省第一批本科投檔線統計
4.一本大學排名及分數線2016 全國一本大學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