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山西本科大學排名
2023年山西本科高校排名,太原理工大學山西本科高校排名第一、全國排名第82位;山西大學山西省本科高校第2名、全國第94名;中北大學山西本科高校第3名、全國排名第137位。
省市排名 | 全國排名 | 學校名稱 | 總得分 |
1 | 82 | 太原理工大學 | 49.38 |
2 | 94 | 山西大學 | 47.02 |
3 | 137 | 中北大學 | 39.731 |
4 | 186 | 山西醫(yī)科大學 | 34.764 |
5 | 261 | 山西財經(jīng)大學 | 28.038 |
6 | 329 | 山西農(nóng)業(yè)大學 | 23.544 |
7 | 330 | 山西師范大學 | 23.528 |
8 | 361 | 太原科技大學 | 22.043 |
9 | 524 | 運城學院 | 14.648 |
10 | 539 | 山西傳媒學院 | 14.205 |
11 | 560 | 太原師范學院 | 13.508 |
12 | 622 | 山西大同大學 | 11.565 |
13 | 656 | 太原工業(yè)學院 | 10.819 |
14 | 679 | 山西中醫(yī)藥大學 | 10.51 |
15 | 716 | 太原學院 | 9.703 |
16 | 738 | 長治學院 | 9.256 |
17 | 791 | 長治醫(yī)學院 | 8.469 |
18 | 792 | 山西工商學院 | 8.458 |
19 | 793 | 忻州師范學院 | 8.439 |
20 | 806 | 呂梁學院 | 8.316 |
21 | 810 | 晉中學院 | 8.246 |
22 | 826 | 山西工程技術學院 | 8.014 |
23 | 859 | 山西警察學院 | 7.482 |
24 | 920 | 山西應用科技學院 | 6.372 |
25 | 995 | 晉中信息學院 | 5.566 |
山西最好的本科大學有哪些
太原理工大學
成立于1902年,歷史悠久、底蘊深厚、特色世紀學校。還有24個專業(yè)學院、1個中外合作辦學學院,開設84個本科專業(yè),擁有15個博士后流動站、一級學科博士點15個、34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14個專業(yè)學位碩士點,涵蓋科學、工程、經(jīng)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管理、美術及其他8類。
山西大學
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是山西省人民政府與教育部共建的綜合性研究型本科大學,是中西部地區(qū)十四所國家重點建設高校之一。
列入中西部高校綜合實力提升工程大學、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大學、中西部“一省一校”國家重點建設大學(Z14)聯(lián)盟成員單位、國家理科基礎科學研究與教學人才培養(yǎng)基地、國家優(yōu)秀法律人才教育培養(yǎng)計劃高校、接受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的院校、全國深化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高考怎么選擇大學
1.根據(jù)學生高考成績。
2.參考學校招生計劃。中央部委直屬重點高校普遍在全國招生,部分高校投資計劃相對均衡,主要依據(jù)本地考生數(shù)量和往年生源情況;一些學校歷史上形成了生源的重點領域,他們對考生數(shù)量考慮不多。地方高校大多在本省招生,在高校所在地投放的計劃普遍高于其他地區(qū),有的甚至達到50%以上。
3.參照學校近年錄取分數(shù)線。
按照分批錄取的原則,考生在填報志愿時,必須在填報大學和專業(yè)時仔細查閱。
4.報考前應該根據(jù)自身情況,對未來想要或擅長就業(yè)的方向做個總體的規(guī)劃。
就業(yè)方向是多種多樣的,有人愿意行醫(yī),有人愿意教書,有人愿意經(jīng)商,有人愿意從政,有人愿意在企業(yè)單位工作,有人愿意自主創(chuàng)業(yè);有人愿意在城市謀職,有人愿意到鄉(xiāng)村發(fā)展;有人擅長文,有人擅長理,有人擅長工,有人擅長藝。
總之,各有各的理由,各有各的天地,各有各的前途。家長要了解自己的孩子是一個什么樣性格的人,天賦、興趣、智商、情商如何,他向往什么樣的生活,他的職業(yè)追求和人生理想是什么,這樣才能做出合理的選擇。
高考選學校要知道什么
1、了解大學的基本情況
目前,我國普通高校有2600所左右,按辦學層次可分為本科和高職(專科)院校;按舉辦者可分為公辦、民辦高校(含獨立學院);按隸屬關系可分為教育部直屬、其他中央部委直屬和地方所屬高校。考生可從不同角度了解大學情況。
2、了解大學的辦學實力
一般可從學科建設、師資隊伍、人才培養(yǎng)、科學研究等方面來評估大學的辦學實力。在學科建設方面,可看大學擁有國家重點學科、國家實驗室及重點實驗室、博士點、博士后科研流動站、文科研究基地等情況。在師資隊伍方面,可看大學擁有的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長江學者、國家級教學名師、知名學者、博士生導師的數(shù)量。
在人才培養(yǎng)方面,可看大學生競賽獲獎、國家級教學成果獎、杰出校友等內(nèi)容。在科學研究方面,可看大學承擔的杰出青年基金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等,還可關注大學獲得的自然科學和技術發(fā)明獎、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yōu)秀成果獎等國家重大獎勵成果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