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法律專業排名前十的大學
法律專業一般是指我們常說的法學類專業。想要報考一所好的法律類專業,我們除了看這所學校在這個專業類的綜合排名外,我們更應該看學校開設的這個專業好不好,有沒有權威性,被不被外界認可。
那么,眾所周知,想要了解一個專業整體水平較高的大學,我們還是得看全國學科評估結果。
以下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法學類學科評估中被評為A類的學校:
A+:共計2所大學上榜,分別是中國人民大學與中國政法大學;
A:共計5所大學上榜,分別是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清華大學、武漢大學、西南財政大學;
A-:共計7所大學上榜,分別是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吉林大學、上海交通大學、 南京大學、浙江大學、廈門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以上這14所大學的法學類專業在當初參與排名的144所大學中脫穎而出,可見學校專業實力的強勁。
二、中國學法律最好的大學排名
一所好的大學往往能提供優秀的教學資源、濃厚的學習環境等。小編根據軟科和校友會2個排行榜,為大家分別整理出了各自排名前十的法學大學。
注意:因排行榜評分因素不一致,兩個榜單的排名有些許不同,供參考。
1、軟科2022年法學學科排名
第1:中國政法大學;
第2:中國人民大學;
第3:武漢大學;
第4:西南政法大學;
第5:華東政法大學
第6:北京大學;
第7:清華大學;
第8: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第9:上海交通大學;
第10:四川大學。
2、校友會2022年法學專業學科排名
TOP1:北京大學;
TOP2:中國人民大學;
TOP3:中國政法大學;
TOP4:西南政法大學;
TOP5:吉林大學;
TOP6:復旦大學;
TOP7:清華大學;
TOP8:武漢大學;
TOP9:北京師范大學;
TOP10:外交學院。
盡管這兩個排行榜的評級方式不一樣,上榜的大學也有所不同。但綜合來看,中國政法大學、中國人民大學、西南政法大學,這3所學校始終在這2個榜單的前5名,實力強勁。
此外中國政法大學和中國人民大學它們在全國第四論學科評估中,法學學科還是最強的A+級別,學校不容小覷。
法學專業學什么
法學本科階段的學習重在學習一種語言方式即法律語言。學生通過學習,了解法的形式是什么,法學的研究方法,法是如何運用和發揮效力的。該專業的專業主干課有法理學、憲法、民法、刑法、中國法制史、商法、知識產權法、經濟法、民事訴訟法、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刑事訴訟法、國際法、國際私法、國際經濟法等。
二、法學專業就業方向
1、公務員,主要包括檢察官、法官、行政機關公務員。由于國家統一司法考試制度的設立,使得本科生要想成為法官、檢察官,必須在畢業后通過國家司法考試。“畢業證”絕對不是“職業準入證”。司法考試可以說是法學專業畢業生最重要的考試,這個考試過關率在30%左右。當然,畢業生想進入公、檢、法這樣的單位,除了需要通過司法考試外,還要通過公務員考試。
2、律師,律師既不像公務員隊伍那樣難進,又是法律專業的對口領域,是很多年輕畢業生的主要選擇。黎學寧表示,律師是個經驗型行業,收入參差不齊。根據工作經驗、能力大小和所涉法律領域的不同,律師的收入有很大差別。按北京的情況來看,頂尖律師一年收入1000萬元不成問題,但大部分小律師和見習律師每年可能只有兩三萬元的收入。目前我國對律師的從業資格采取的是嚴格準入制度,必須通過國家司法考試。
3、公司法務人員,公司法務人員也是目前法學專業畢業生就業人數最集中的一個領域,主要服務于企業的法律事務部、法律咨詢部以及知識產權部等。例如,各大國企、銀行、外企、一些大型的私企內部都會設法務部門,專門處理企業所涉及的法律事務。還有一部分供職于政府的法律事務部門,但一般政府部門對學歷和工作能力的要求較高,不是普通本科生能達到的。
外企中的法務人員一般年薪10萬元左右,要求精通英語或某國語言;大型國企和民營企業一般年薪在5至7萬元。(此為往年采訪數據,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最新數據為準。)
4、其他相關領域,除了以上的主要就業方向外,社會其他領域對具有“復合型知識結構”的法律人才也有需求。如企業中的文秘、人力資源管理、市場營銷等崗位對既有經濟管理基本知識,又具有法律專業知識的人才較為青睞。一些法學專業畢業生也會從事會計師、審計師、證券業人員、環境評估、司法鑒定、職業中介、房地產咨詢、法制宣傳等工作。
法學專業就業前景
近年來,法學專業一直是文科生報考的熱門。但結合麥可思公司《2012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的調查結果來看,高考熱選專業的實際就業情況并非與填報時一樣“火爆”。2011屆本科畢業生半年后就業率最低的是法學,就業率為86.8%。另外,教育部就業指導中心公布的2011年本專科專業就業狀況顯示,法學專業就業率僅在C+區間,就業率為75%。
法學專業雖然是文科中的.熱門專業,但畢業生嚴峻的就業形勢在上個世紀末就已顯現。由于法學專業投入少成本小,有師資就可以開展教學活動,有條件的學校基本都開設了法學專業。
1997年恢復法學教育時,全國只有3所大學設有法律系,每年招收200多人。2001年,全國設有法學本科專業的高等學校為292所,2005年增長到559所,如今全國已有610所高校開設法學專業,每年法學畢業生達到10萬多人。
傳統觀念認為,法學專業畢業的學生,會從事法官、檢察官等社會地位高、收入高的職業。因此,很多家長和考生偏愛法學專業。報考法學專業也希望畢業后做法官、檢察官、高校教師等社會地位較高的工作。
實際上,這些工作對院校背景或學歷水平都有相當高的要求。隨著法學畢業生人數暴增,公、檢、法等單位人員逐漸飽和,從2002年開始,法學本科畢業生就業率低于全國高校畢業生平均就業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