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3所高校公布“強基計劃”,這些專業可報考
湖南3所高校公布“強基計劃”,這些專業可報考
選拔了一批對基礎學科研究有志向、有興趣、有天賦的優秀學生,為國家重大戰略領域輸送后備人才……今日,記者了解到,國防科技大學、中南大學和湖南大學紛紛公布了2023年強基計劃招生簡章,值得注意的,報考“強基計劃”的考生均不能兼報其他高校。
據悉,強基計劃突出基礎學科的支撐引領作用,重點在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力學、基礎醫學、育種及歷史、哲學、古文字學等相關專業招生。聚焦高端芯片與軟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進制造和國家安全等關鍵領域以及國家人才緊缺的人文社會科學領域。高校會結合自身辦學特色,合理安排招生專業,并建立學科專業的動態調整機制,根據新形勢要求和招生情況,適時調整強基計劃招生專業。
記者了解到,報考國防科技大學的考生在4月9日至30日可登錄國防科技大學強基計劃報名平臺報名。其2023年強基計劃安排數學與應用數學(070101)專業和物理學(070201)專業招生。實施“3+3”高考改革省份的考生選考科目須包含物理,實施“3+1+2”高考改革省份的考生首選科目須為物理,非高考改革省份的考生須為理科生;考生入校后均以英語為公共外語教學內容安排教學。同時,學校綜合考慮各省考生數量、生源質量和學校人才培養需要等因素,確定無軍籍本科強基計劃分省分專業計劃且計劃單列。分省分專業招生計劃登錄報名系統查詢。
報考中南大學的考生在4月10日至4月29日登錄中南大學強基計劃報名平臺完成網上報名,考生最多可填報四個專業志愿。中南大學2023年強基計劃招生專業為數學與應用數學、應用物理學、應用化學、生物科學,招生省份為河北、山西、遼寧、吉林、黑龍江、江蘇、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東、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廣西、重慶、四川、貴州、陜西、甘肅,分省分專業招生計劃以中南大學強基計劃報名系統公布為準。
報考湖南大學的考生應于4月8日12:00至4月28日12:00登錄“湖南大學強基計劃報名平臺”按要求填寫報名信息,招生專業為化學。
強基計劃錄取方式如何?相關負責人表示,在保證公平公正的前提下,強基計劃探索建立多維度考核評價考生的招生模式。主要有兩種模式:一是高校依據考生的高考成績,按在各省(區、市)強基計劃招生名額的一定倍數確定參加高校考核的考生名單。考生參加統一高考和高校考核后,高校將考生高考成績、高校綜合考核結果及綜合素質評價情況等按比例合成考生綜合成績(其中高考成績所占比例不得低于85%),根據考生填報志愿,按綜合成績由高到低順序錄取。二是對于極少數在相關學科領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現的考生,高校制定破格入圍高校考核的條件和破格錄取的辦法、標準,并提前向社會公布。考生參加統一高考后,由高校組織相關學科領域專家對考生進行嚴格考核,達到錄取標準的,經高校招生工作領導小組審定,報生源所在地省級高校招生委員會核準后予以破格錄取。破格錄取考生的高考成績原則上不得低于各省(區、市)本科一批錄取最低控制分數線(合并錄取批次省份應單獨劃定相應分數線)。
那么通過強基計劃錄取后,高校如何培養?據悉,高校對通過強基計劃錄取的學生將單獨制定培養方案,采取導師制、小班化等培養模式。建立激勵機制,增強學生的榮譽感和使命感。暢通成長發展通道,對學業優秀的學生,高校可在免試推薦研究生、直博、公派留學、獎學金等方面予以優先安排。探索建立本—碩—博銜接的培養模式。推進科教協同育人,探索建立結合重大科研任務的人才培養機制。通過強基計劃錄取的學生入校后原則上不得轉到相關學科之外的專業就讀。
強基計劃是什么意思
1.強基計劃的概念
強基計劃是為了選拔出綜合素質高或基礎學科優秀、立志于服務于國家重大戰略的學生的一項計劃;強基計劃取代了原來的高校自主招生方式,目前在部分高校開展試點。
強基計劃主要涉及智能科技、新材料、高端芯片與軟件、先進制造和國家安全等領域以及國家人才緊缺的人文社會科學領域;換句話說,就是突出了基礎學科的支撐引領作用,重點在數理化、生物及歷史、哲學、古文字學等相關專業招生。
2.報考強基計劃的條件
1)符合高考報名條件并參加高考
強基計劃主要針對的就是當年參加高考的考生(應屆復讀均可),而且高考成績在強基計劃中占據了85%的比重,比列可謂相當大。所以,要想報考計劃,首先要參加當年的高考,高考成績是強基計劃的敲門磚。
2)考生當年的高考成績必須超過一本線
強基計劃選拔的是綜合素質優秀和基礎學科成績優秀的學生,對學生的成績要求高,至少要在一本以上。即便是在某一領域有突出成績,獲得過相關競賽獎項的學生,也必須至少過一本線;而且高考成績占據了總成績的85%,因此想要在激烈的競爭中突圍,高考成績是關鍵;
3)擁有在省級比賽或五大學科競賽中的獲獎記錄來證明自己具有學科特長等;
強基計劃是根據國家重大戰略發展需要,再結合高校自身招生需要,設立招生專業和人數的。由于這些人才往后都是從事于一些前端核心領域,對人才的綜合素質和學習能力要求很高,因此考生需要是在某一領域擁有突出成績和造詣的人才。
強基計劃的好處和弊端
1.強基計劃的好處
1)以成績為主要選拔方式,更加公平
強基計劃的總成績是高考成績(占據85%)和校考成績(15%)的結合,初試復試都是以成績為主,沒有任何灰色地帶,避免了找人找關系現象的發生,對于考生來說更公平;
2)不一樣的培養模式
通過強基計劃錄取的學生,大學是采用的單獨編班,實行導師制、小班化的教學方式,并配備所在院校一流師資。對學生進行本碩博銜接培養,縮短求學時長2-3年。
他們入學后,根據個人的情況單獨制定培養方案,碩博階段可以繼續學習本科,也可以選擇學科交叉培養。
3)享有優質的教學資源
對于通過強基計劃招收的學生,高校都會派出學校最優質的教育資源,提供最優質的實驗基地,來培養這批學生;且高校所有的保研名額、直博名額、公派留學生名額、獎學金等也都會優先考慮強基班的學生。
2.強基計劃的弊端
1)專業選擇范圍受限
強基計劃招生專業都是基礎學科,如數學、物理、生物、歷史、哲學等相關專業,選擇范圍受限,且專業都相對冷門;而且考生一旦選擇了某個專業并被錄取后,就需要在該專業一直讀下去,不能轉專業。
1)只能選擇一所高校
在各大高校的強基計劃招生簡單中,基本都有明確只能報考一所學校。且強基計劃志愿在普通高考志愿和提前批志愿之前,一旦報考強基計劃志愿,就不能再報考后面的提前志愿和一批志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