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理工大學在上海排名第幾
時間:
澤慧
大學院校
上海理工大學在上海市大學排名中為第11名,上海交通大學在上海市大學排名中為第1名。
市排名 | 學校名稱 | 辦學層次 | 星級排名 |
1 | 上海交通大學 | 世界一流大學 | 8★ |
2 | 復旦大學 | 世界一流大學 | 8★ |
3 | 同濟大學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7★ |
4 | 華東師范大學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6★ |
5 | 華東理工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5★ |
6 | 上海科技大學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6★ |
7 | 上海財經大學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6★ |
8 | 上海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5★ |
9 | 東華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5★ |
10 | 海軍軍醫大學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6★ |
11 | 上海理工大學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4★ |
12 | 上海中醫藥大學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6★ |
13 | 上海外國語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5★ |
14 | 上海師范大學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4★ |
15 | 華東政法大學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4★ |
16 | 上海海事大學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4★ |
17 | 上海戲劇學院 | 中國一流大學 | 5★ |
18 | 上海海洋大學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4★ |
19 | 上海音樂學院 | 中國一流大學 | 5★ |
20 | 上海工程技術大學 | 區域一流大學 | 3★ |
21 | 上海體育學院 | 中國一流大學 | 5★ |
22 | 上海應用技術大學 | 區域高水平大學 | 2★ |
23 | 上海立信會計金融學院 | 區域一流大學 | 3★ |
24 | 上海電力大學 | 區域高水平大學 | 2★ |
25 | 上海對外經貿大學 | 區域高水平大學 | 2★ |
26 | 上海電機學院 | 區域高水平大學 | 2★ |
27 | 上海商學院 | 區域高水平大學 | 2★ |
28 | 上海第二工業大學 | 區域高水平大學 | 2★ |
29 | 上海政法學院 | 區域高水平大學 | 2★ |
30 | 上海海關學院 | 區域知名大學 | 1★ |
31 | 上海健康醫學院 | 區域知名大學 | 1★ |
32 | 上海公安學院 | 區域高水平大學 | 2★ |
上海理工大學歷年全國排名多少
上海理工大學2022年全國排名第76位。上海理工大學2021年全國排名第78位;2020年全國排名第79位;2019年全國排名第89位。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往年上海理工大學全國排名位次:
序號 | 學校名稱 | 發布時間 | 全國排名 |
1 | 上海理工大學 | 2022 | 76 |
2 | 上海理工大學 | 2021 | 78 |
3 | 上海理工大學 | 2020 | 79 |
4 | 上海理工大學 | 2019 | 89 |
5 | 上海理工大學 | 2018 | 95 |
6 | 上海理工大學 | 2017 | 96 |
7 | 上海理工大學 | 2016 | 113 |
上海理工大學簡介
上海理工大學以工學為主,工學、理學、經濟學、管理學、文學、法學、藝術學等多學科協調發展,是一所上海市屬重點建設的應用研究型大學。2016年7月,學校成為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與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的國防特色高校。
學校辦學文脈源于1906年創辦的滬江大學和1907年創辦的德文醫工學堂,百年薪火相傳,獨樹一幟的優秀辦學傳統孕育了一大批愛國青年和志士仁人,滋養了一大批學術精英、工程專家和社會翹楚,為國家和社會培養了十余萬優秀專業人才,享有中國制造業黃埔軍校的美譽。
上海理工大學既不是211大學也不是985大學
上海所有211大學名單如下: | 上海所有985大學名單如下: |
復旦大學 | 復旦大學 |
上海交通大學 | 上海交通大學 |
同濟大學 | 同濟大學 |
華東師范大學 | 華東師范大學 |
華東理工大學 | |
上海大學 | |
上海財經大學 | |
東華大學 | |
上海外國語大學 |
985大學和211大學都有哪些優勢
985學校的優勢:
一是國家加大扶持,經費支持。國家每年拿出中央財政收入的1%,支持這些高校建設“世界一流大學”。最高的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兩校各自獲得教育部18億的撥款額度。這個,要知道有錢就可以去引進一流師資,就可以建實驗室,就可以加強學科建設,就可以提升學校競爭力。
211大學優勢
保研率高以往在對保研認識上,主要分為“校內推薦”和“校外推薦”兩種途徑,可是在2014年8月7日,教育部辦公廳發布了《關于進一步完善推薦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免試攻讀研究生工作辦法的通知》。
《通知》規定,從2014年起,教育部下達推免名額時不再區分學術學位和專業學位,不再設置留校限額。推薦高校也不得對本校推免名額限制學術學位與專業學位報考類型,不得自行設置留校限額或名額。簡單來講,就是學生不再受“留校”或是“外出”讀研限制,可以自行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