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伊人网站-亚洲伊人精品-亚洲伊人电影-亚洲一在线-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久久国产一区

高分網 > 學科學習方法 > 地理學習方法 >

人教版地理必修三知識點總結(2)

時間: 嘉欣2 地理學習方法

  第四章 區域經濟發展

  第一節 區域農業發展——以我國東北地區為例

  一、地理條件

  1、范圍:包括黑龍江、吉林、遼寧三省和內蒙古自治區東部

  2、自然條件:

  (1)氣候條件:溫帶季風氣候,雨熱同期,作物一年一熟,作物易受低溫冷害的影響。

  (2)地形分布:西部高原(畜牧業)、中部和東北部平原(種植業)、周圍山地(林業)為農業多種經營提供了條件。

  (3)土壤:黑土、黑鈣土廣泛分布,土層深厚,有機質含量高,有利于農業生產。

  3、社會、經濟條件:

  (1)良好的工業基礎;

  (2)交通發達,對外聯系方便,有利于發展外向型農業;

  (3)開發時間較晚,人口密度較低(地廣人稀),有利于綠色農業和大農業的發展。

  二、農業布局特點

  1、耕作農業區:

  (1)主要分布在三大平原區;

  (2)主要農作物:小麥、玉米、水稻等。

  2、林業和特產區:

  (1)林業:主要分布在大小興安嶺和長白山區。

  (2)長白山區是我國主要的 鹿茸、人參等珍貴藥材產區,延邊生產蘋果梨。遼東低山丘陵和半島丘陵區是我國最大的柞蠶繭產區。遼南是重要的蘋果產區。

  3、畜牧業區:

  (1)主要分布在西部高原、松嫩平原西部及部分林區草地,是重要的羊、牛、馬牧畜生產基地;

  (2)畜種:呼倫貝爾市三河地區:三河牛、三河馬;松嫩平原西部:東北紅牛。

  三、大規模專業化生產——商品糧基地建設

  1、生產特點:

  (1)大規模機械化生產;

  (2)地區專業化生產。

  2、其他知識:

  (1)三江平原商品率最高;

  (2)國營農場,機械化程度最高。

  四、農業發展方向

  1、存在問題:人口激增,高強度的農林開發,造成土地的不合理利用,導致農業生態環境惡化

  2、指導思想:從改善農業生態環境入手,堅持開發、利用與治理、保護相結合,堅持經濟效益、生態效益的統一

  3、農業發展方向和重點

  (1)平原區:發展適應加工需要的優質、專用品種,提高產品質量和競爭力;加快發展商品糧豆等的生產,促進糧食轉化,延長產業鏈條;建設綠色食品基地。(增強抗衡國外農產品進入國內市場的能力。)

  (2)西部草原區:大力發展生態農業和舍飼畜牧業,強化人工草地建設,發展集約化草食性畜牧業。

  (3)山區農業:森林資源保育,發展特色農業和特色產品,實現由原料型生產向原料及產品加工并舉的轉變。

  第二節 區域工業化與城市化——以我國珠江三角洲為例

  一、對外開放的前沿——工業化和城市化的背景及地理條件

  1、發達國家和地區的產業結構調整:

  (1)第二產業所占比重不斷下降,第三產業所占比重不斷上升;

  (2)工業內部,勞動力和資源密集型產業所占比重不斷下降,技術、知識密集型產業所占比重不斷上升。

  2、國家的對外開放政策:最先改革開放的地區,給予許多優惠政策,使珠江三角洲地區優先于其他地區吸引外資。

  3、良好的區位條件:位于我國南部沿海,毗鄰港澳,靠近東南亞;發揮勞動力豐富、地價低廉的優勢,就近接受港澳產業的擴散,利用港澳貿易渠道,大量出口商品。

  4、全國最大的僑鄉之一。

  二、工業化與城市化的推進

  1、工業化與城市化相互促進

  2、工業化進程:

階段

第一階段

第二階段

時間

1979—1990年

1990年以后

優勢

勞動力、政策、僑鄉優勢

工業實力大大增強

劣勢

工業基礎薄弱,礦產資源貧乏

政策優勢已不明顯,勞動力成本低的優勢逐漸喪失

主導產業

勞動密集型產業

高新技術產業

在全國的地位

一些工廠成長為國內同類產品的主要生產廠家

全國最大的電子信息產業基地

  3、城市化進程:

  (1)城鎮數量猛增,呈現出城市與鄉村交錯分布的景觀

  (2)城市的規模迅速擴大

  三、問題與對策

問題與表現

對策與措施

產業升級面臨困境(與長三角相比產業基礎、科技實力、人才隊伍和市場腹地 都處于劣勢)

產業結構調整:以產業基礎較好的廣州市為基地,發展汽車、鋼鐵、石化、造船等原材料工業與裝備制造業,以此推動產業升級。

城市建設相對落后(城市規劃建設管理落后,缺少分工合作)

構建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構建以廣州、 深圳、 香港為核心的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

生態環境問題日趨嚴重(酸雨、水污染、噪聲、耕地銳減、森林面積減少、水土流失日趨嚴重)

加強規劃與管理

  第五章 區際聯系與區域協調發展

  第一節 資源的跨區域調配——以我國西氣東輸為例

  一、資源跨區域調配的必要性

  1、自然原因:自然資源區域分布不均勻且一般不具有流動性

  2、經濟原因:區域間經濟發展不平衡,各區域資源供求不匹配

  3、我國大型資源跨區域調配工程:西氣東輸、西電東送、南水北調、北煤南運

  二、實施西氣東輸的原因

  1、西氣東輸:

  (1)概況:以新疆天然氣資源為基礎,以長江三角洲作為天然氣的目標市場,建設從塔里木盆地至上海的輸氣管道。

  (2)線路布局:

  一線:新疆輪南油氣田——上海;

  二線:新疆霍爾果斯口岸——廣州

  2、實施西氣東輸的原因

  (1)我國能源資源生產和消費的地區差異大:

  ①東部沿海經濟發達,對能源需求量大,但是能源相對短缺,經濟優勢得不到充分發揮;

  ②西部地區經濟相對落后,能源資源蘊藏豐富,需求量小,能源優勢難以發揮。

  (2)調整能源消費結構:

  ①我國能源消費結構以煤為主,易引發酸雨等環境問題;

  ②北煤南運對我國南北向鐵路運輸帶來很大壓力。

  (3)我國油氣資源開發的戰略重點在西部:

  ①天然氣分布西多東少、北多南少;

  ②四大氣區是新疆(塔里木、準噶爾)、青海(柴達木)、川渝(四川盆地)、陜甘寧(鄂爾多斯);

  ③東部油氣開發已到中后期,西部是戰略接替區,發展戰略是穩定東部,發展西部。

  三、西氣東輸對區域發展的影響

  1、對中西部(輸出地)經濟發展的影響:

  (1)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促進經濟發展;

  (2)帶動相關產業發展,增加就業機會 ;

  (3)有利于西部地區能源氣化,緩解因植被破壞對環境的壓力 。

  2、對東部(輸入地)經濟發展的影響:

  (1)緩解東部地區能源緊缺狀況,促進經濟發展;

  (2)有利于改善東部地區能源結構;

  (3)促進東部地區基礎設施建設。

  3、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促進東西部的協調發展

  4、對環境的影響:

  (1)有利于凈化大氣環境

  (2)有利于沿線農村地區生態環境的改善

  第二節 產業轉移——以東亞為例

  一、產業轉移

  1、概念:企業將產品生產的部分或全部由原生產地轉移到其他地區的現象

  2、分類:區域產業轉移和國際產業轉移

  3、目的:降低成本,擴大銷售市場,追求更高利潤

  二、影響產業轉移的因素

  1、勞動力因素:具有充足、高素質且價格較低廉的勞動力資源的國家或地區,往往成為產業轉移的目的地。

  2、內部交易成本因素:發展中國家為了吸引發達國家的投資,首先要改善投資環境以減少企業生產的內部交易成本。

  3、市場因素:為了尋求企業發展,開辟國際市場。

  4、其他因素:國際經濟形勢變化、國家政策調整、地價昂貴、環境污染等會促使企業進行產業轉移。

  三、產業轉移對區域發展的影響

影響

發達國家

發展中國家

促進區域產業結構的調整

使國內的生產要素集中到新的主導產業

縮短產業升級時間,加快工業化進程

促進區域產業分工與合作

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發展處于 開發期或增長期的產業,占據利潤高的設計和營銷環節

發展勞動密集型、資源密集型產業,發展處于成熟期或衰退期的產業,占據利潤低的加工環節

改變了區域地理環境

將環境污染向外轉移,環境污染狀況得到改善

接受產業轉移的同時也接受了環境污染

改變勞動力就業的空間分布

產業向外轉移,減少國內就業機會,引起失業人口增加,

接受產業轉移有助于緩解就業壓力

看了人教版地理必修三知識點總結還看:

1.地理必修3知識重點歸納

2.高二必修三地理知識點總結

3.高二地理必修三重點知識歸納

4.高一必修三地理知識點總結

5.高一地理必修三知識點總結

65366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汤唯和梁朝伟拍戏原版视频| 瑜伽焰口全集 简体字| 经典常谈周易第二读书笔记| 假如爱有天意| 福利视频观看| 流萤美图| 王李| 吉泽明步 番号| 勿言推理 电视剧| 哈利学前班| 蛮荒的童话 电影| 新民歌| 欧美video丝袜连裤袜| 电影喜剧明星演员表| cctv5+体育赛事直播时间| 182tv在线视频| 色在线免费观看| 小学五年级研究报告| 电视剧对峙| 五年级语文下册| 小学生大课间武术| 蓝莓之夜 电影| 一年又一年电视剧演员表| 《新亮剑》电视剧| junk boy| 美国派7| 魔影| 四大名捕 电影| 欧美变态挠痒痒视频∨k| 张艺宣| 闪婚后傅先生马甲藏不住了免费播放| 汪汪队天天图片| 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的原文| 成人一级片视频| 乔治克鲁尼身高| 变形金刚1免费完整版在线观看| 电影《盲井》| 顺风| 回魂夜 电影| 老男人gay同性gay做受| 我爱我爹全集高清版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