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上地理知識點(3)
第三章 中國的自然資源
第一節 自然資源總量豐富 人均不足
一、自然資源與我們
【自然資源】在自然界中,對人類有利用價值的物質和能量的總稱。如:土地、陽光、水、水能、礦產、森林等。是人類生產、生活的物質基礎。
【自然資源的分類】
可再生資源:在較短時間內可以更新、再生或者能夠循環使用的自然資源。如,土地、陽光、森林、水、水能等。
非可再生資源:在較短時間內不能更新,再生或者循環使用的自然資源。如,礦產資源。非可再生資源總是用一些就少一些。
【合理利用自然資源】
對于可再生資源,如果利用合理,并且注意保護和培育,便能夠實現永續利用;
對于非可再生資源,我們應該十分珍惜和節約使用。
二、自然資源總量豐富 人均不足
【自然資源的基本國情】總量豐富,人均不足。
從總量看,我國有許多自然資源位居世界前列,不僅總量大,而且種類多,是名副其實的資源大國。但由于人口眾多,自然資源人均不足,相對短缺。
第二節 土地資源
一、土地資源的
【土地資源利用類型】
根據土地的用途及土地利用狀況,把土地資源分為耕地、林地、草地和建設用地。
【我國土地資源的優勢】
土地資源總量豐富,土地利用類型齊全,為我國因地制宜、全面發展農、林、牧、漁業生產提供了有利條件。
【我國土地土地利用類型的構成特征】
耕地、林地少,難利用的土地多,后備土地資源不足,人與耕地的矛盾尤為突出。
二、土地資源分布不均
【耕地、林地、草地的分布】
類 型 名 稱 | 主 要 分 布 區 | ||
季風區或非季風區 | 干 濕 地 區 | 主要地形類型 | |
耕 地 | 季風區 | 濕潤區和半濕潤區 | 平原和低緩的丘陵 |
林 地 | 季風區 | 濕潤區和半濕潤區 | 山地和丘陵 |
草 地 | 非季風區 | 半干旱區和干旱區 | 高原和山地 |
未利用的土地 | 非季風區 | 半干旱區和干旱區 | 沙漠、戈壁、石山、冰川 |
【三大林區】
林區名稱 | 東 北 林 區 | 西 南 林 區 | 東 南 林 區 |
分布區 | 大、小興安嶺 長白山區 | 橫斷山區、雅魯藏布江大拐彎處和喜馬拉雅山南坡 | 東南丘陵地區 |
主要樹種 | 針葉林 (興安落葉松、紅松) | 常綠闊葉林 (紅木、楠木) | 經濟林(茶樹、毛竹、馬尾松、漆樹) |
林區特點 | 最大的天然林區 | 第二大天然林區 | 人 工 林 區 |
【四大牧區】
牧區名稱 | 內蒙古牧區 | 新疆牧區 | 青海牧區 | 西藏牧區 |
分 布 | 內蒙古自治區 |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 青海省 | 西藏自治區 |
優良畜種 | 三河牛、三河馬 | 細毛羊、伊犁馬 | 牦牛、河曲馬 | 牦牛、藏綿羊 |
三、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我國土地利用的基本國策】
“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實保護耕地”做到合理利用、節約耕地、保護耕地。
【九大商品糧基地】
三江平原、松嫩平原、江淮地區、太湖平原、江漢平原、成都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陽湖平原、珠江三角洲。
第三節:水資源
一、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
分 布 | 危 害 | 解 決 措 施 | |
時 間 | 夏秋多 | 汛期河水暴漲,易造成洪澇災害 | 修建水庫,可以調控徑流和水量季節變化,夏季儲水防洪,春冬供水抗旱 |
春冬少 | 河流進入枯水期,出現春冬旱情 | ||
空 間 | 南方多 | 水資源占80%,土地資源只占40% | 跨流域調水(引灤入津、引黃濟青、引黃入晉、南水北調) |
北方少 | 水資源僅占20%,土地資源卻占60% |
二、中國水能的開發
水能蘊藏量 | 分 布 地 區 | 主 要 水 系 | 集中的河段 |
6.8億千瓦, 世界第一 | 西南五省市區 川、黔、滇、 藏、渝 | 長江2.6億千瓦(占全國總量的1/3,可開發利用的水能資源占全國一半); 其次為雅魯藏布江、黃河、珠江 | 長江、黃河、 珠江和上游河段 |
三、節約用水 保護水資源
【水資源嚴重緊缺的原因】
①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勻;
②人口增長,工、農業用水量大大增加;
③不合理用水,浪費、污染現象嚴重;
【解決水危機的措施】
控制人口增長;保護水資源;節約用水。
下一頁人教版八上地理知識點內容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