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區時計算
1.找兩地的經度差:
(1)若兩地同在東經或同在西經,則:
經度差=經度大的度數—經度小的度數
(2)若兩地不同是東經或西經,則:
經度數相加
a)若和小于180°時,則 經度差=兩經度和
b)若和大于180°時,則 經度差=180°—兩經度和
2.把經度差轉化為地方時差,(1°=4分鐘;15°=1小時)
地方時差=經度差÷15°/H
3.根據要求地在已知地的東西位置關系,
東加西減——所求地在已知地的東邊用加號,在已知地的西邊用減號。
地理區時計算:東西位置關系的判斷
(1)同是東經,度數越大越靠東。
即:度數大的在東。
(2)是西經,度數越大越靠西。
即:度數大的在西。
(3)一個東經一個西經,
如果和小180°,東經在東西經在西;
如果和大于180°,則經度差=(360°—和),東經在西,西經在東
地理區時計算應用舉例
1、固定點計算
【例1】兩地同在東經或西經
已知:A點120°E,地方時為10:00,求B點60°E的地方時。
分析:因為A、B兩點同是東經,所以,A、B兩點的經度差=120°-60°=60° 地方時差=60°÷15°/H=4小時
因為A、B兩點同是東經,度數越大越靠東,要求B點60°E比A點120°E小,所以,B點在A點的西方,應減地方時差。
所以,B點地方時為10:00—4小時=6:00
【例2】兩地分屬東西經
A、 已知:A點110°E的地方時為10:00,求B點30°W的地方時.
分析:A在東經,B在西經,110°+30°=140°<180°,所以經度差=140°,且A點東經在東,B點西經在西,A、B兩點的地方時差=140°÷15°/H=9小時20分,B點在西方, 所以,B點的地方時為10:00—9小時20分=00:40。
B、 已知A點100°E的地方時為8:00,求B點90°W的地方時。
分析:A點為東經,B點為西經,100°+90°=190°>180°,
則A、,B兩點的經度差=360°—190°=170°,且A點東經在西,B點西經在東。 所以,A、B兩點的地方時差=170°÷15°/H=11小時20分,B點在A點的東方, 所以B點的地方時為8:00+11小時20分=19:20。
C、 已知A點100°E的地方 8:00,求B點80°W的地方時。
分析:A點為100°E,B點為80°W,則100°+80°=180°,亦東亦西,即:可以說B點在A點的東方,也可以說B點在A點的西方,A,B兩點的地方時差為180÷15/H=12小時。
關于地方時與區時的計算
所以B點的地方時為8:00+12小時=20:00或8:00—12小時,不夠減,在日期中借一天24小時來,即24小時 +8:00—12小時=20:00。
2、和特殊經緯線結合后的計算
(1)與晨昏線結合
【例1】圖4所示區域在北半球。弧線a為緯線,Q、P兩點
的經度差為90°;弧線b為晨昏線,M點為b線的緯度最高
點。若此時南極附近是極晝,P點所在經線的地方時是( )
A.5時 B.15時 C.9時D.19時
【分析】試題核心是考查對晨昏線與(經)緯線的關系,如
果能夠抓住和正確解析-弧線b為晨昏線,M點為b線的緯度
最高點-無論在側視圖還是俯視圖,我們去觀察都很容易發
現:晨昏線的緯度最高點即晨線與昏線的分界點亦即0點或
者12點(晝半球中央經度地方時為12時,夜半球中央經度地方時為0時),是剛好發生極晝或者極夜的緯度。然后,將0點和12點分別代入,可求出答案為B。
【例2】讀中心點為地球北極的示意圖(下圖),若陰影部分表示黑夜,
判斷下題:
甲地的時間為( )
A. 8 時 B. 9 時 C. 15 時D. 16 時
分析:首先確定0點線或者12點線,從圖上可看出全球晝夜等分,所
以,甲點右面那條線為12點線。再從圖上可看出,每兩條經線的經度
差為45度,所以,甲點為9點。
(2)與日期變更線結合
A.人為日界線=國際日界線=180°經線
B.自然日界線=0時經線
C.當兩條日界線重合時,全球同屬一天
D.自西向東跨越國際日界線,日期減一天;自東向西跨越國際日界線,日期加一天
看過“地理區時計算”